刘腾贤 山东省海阳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
在新经济视角下,社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社保体系能够更好地助力单位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
因此,对于单位而言,不仅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还要加强社保制度建设,切实执行社保制度,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这样既能够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使劳动关系健康和谐稳定,又可以实现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
目前,单位在执行社保制度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不能完全发挥其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劳动者因伤病、年老及失业等原因不得不面临丧失劳动能力及失去工作机会的问题,为了让劳动者老有所依、难有所助,国家实行了社保制度,对生活困难的公民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
社保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稳定器”。在新经济背景下,单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执行社会保障制度,为劳动者提供应有的经济保障。
为了给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权益福利,国家实行社保制度,为劳动者构筑一条安全保障线,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社保制度不仅保障劳动者应享有的权益,还在劳动者由于伤残疾病、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等原因退出劳动市场后保障其基本的生活。
因此,社保制度能够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不断优化劳动力资源结构,实现人力资源的良性流动,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社保制度的不断健全不仅能够使劳动者获得归属感、幸福感,还能激发劳动者对于工作的热情,增强其工作动力,并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形成团结稳定的氛围,提高单位的人才吸引力和留存率,提升单位的综合竞争力。
单位如果能够切实地执行社保制度,并将其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中,更利于增强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单位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社保体系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保,就短期而言,确实可能会给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甚至可能导致某些单位运营出现困难,从长远来看,社保体制的运行和落实,可实现员工的医疗、工伤、养老等有关的费用由员工、单位和社会三方合理分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单位的经济压力和负担。
另外,社会保险可为员工提供更加全面的切身利益保障,为员工可能出现的伤病、失业、养老等现实需求解除后顾之忧,有利于减少员工流失、保持单位员工队伍的稳定性,降低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社保制度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现阶段,部分单位对于社保制度的执行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社保制度不完善、单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社保制度不统一以及单位对于社保制度的宣传力度不足等。
我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社保体系正日趋完善,但是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社保制度由于起步较晚、发展经验不足,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有些单位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就利用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漏洞;还有一些单位为了降低人力成本的支出,会长期聘用临时工,或是在缴纳社保时只为一部分优秀的员工缴纳,以至于一些劳动者无法切实地享受到应有的权益[1]。
有些劳动者为了保住工作,只能选择忍气吞声,以至于在工作中消极怠工。长此以往,单位发展将会陷入不良循环,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单位管理人员是切实执行社保制度的重要力量,在社保政策的贯彻落实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部分单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保制度的顺利实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保制度的必要性、重要性。
其二,专业能力不足,受文化、学识、眼界、经验等因素影响,对社保政策的理解不够到位,执行上存在偏差。
其三,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工作中缺乏风险意识。
其四,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比如参保不及时、参保信息不准确等。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的社保制度在战略上已经确定了明确的方向,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社保制度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执行力度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例如在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因为劳动者收入的不同,社保计费基数也存在较大的差异[2]。不同地区的计费比例不同,导致每个月存入个人社保账户的金额也不同。
我国社保信息化建设比较晚,社保信息化水平较低,并未形成较为科学、统一的标准。各地区的落地政策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社保信息化建设时不能实现完全统一和融合。
为贯彻落实好社保制度,离不开社会、单位及劳动者三方的共同努力,但是目前,部分单位对社保制度的宣传力度较弱,不重视、不经常开展社保制度宣传活动,影响了社保制度的执行效果。
有些单位认为,已经投入了较大的财力按时足额地为职工缴纳了社保,就已经完全履行了社会职责,因此没有必要主动向劳动者公开社保的作用、社保的构成及社保的缴纳标准等。
在对劳动者的培训中,多数单位更多侧重于业务方面,不能做到主动及时地向劳动者宣传与社保制度有关的内容,使劳动者缺乏有效的渠道了解和认识社保制度,不能充分利用社保政策保障自身权益。
在新经济视角下,社保制度的完善能够使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促进单位的发展。针对社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必须积极探索,采取“靶向治疗”的措施,保障单位的正常发展。
社保是国家赋予每个劳动者的权益,也是劳动者应享受的福利,因此对于单位管理人员而言,应从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的角度充分认识社保制度,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应树立“人本”思想,将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利用“人本”思想在单位内部创建优良的企业文化,形成积极和谐的工作氛围,转变单位管理人员的观念,使单位管理人员摒弃陈旧的管理理念,积极开展社保工作,降低出现问题的风险,严禁出现取消及减少社保支出的行为。
单位要转换工作思路,将为劳动者谋取更多的利益作为单位实行社保制度的目标,并不断完善社保工作。因为社保制度是保证员工享受各项福利待遇的基础,也是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员工对于单位的忠诚度及认同感,增强单位员工的凝聚力,单位要切实执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单位人才的留存率,促进人力资源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强单位的核心竞争力[3]。
为提高单位社保制度的执行水平,单位要不断加强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
一是加强学习。多方面学习了解我国社保制度的实施背景、发展历程及体系构成等,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社保制度对员工、单位、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是加强专业素养的培训。一方面,要将社保知识纳入员工培训内容。负责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员工要不断学习相关的社保政策,及时掌握国家关于社保政策的调整情况,将调整后的社保政策落实到员工的培训工作中,使其成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丰富员工的社保知识,提升员工的权利意识。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知识讲授和测试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培训工作效果。同时,可以开展与社保知识相关的竞赛,对于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员工给予奖励,调动员工学习社保制度知识的积极性,提升员工的综合素养[4]。
三是增强法律意识。管理人员要通过对社保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学习,强化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防范法律风险,依法依规做好社保工作。同时,管理人员还要转变工作作风,端正工作态度,明确工作计划,扎实推进社保工作。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将社保制度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结合,不断积累开展社保工作的实践经验,为员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实现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要完善社保政策的跟踪机制,即便各地的社保政策还没有实现统一,但是在社保管理体系的补充内容中,管理人员也要积极获取相应的社保信息,减少社保制度信息的碎片化利用,缩小地域之间的差距。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跟踪就近划片地区的社保制度,统一安排相邻地区的社保制度,例如,将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及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保制度化零为整,减少我国社保制度信息碎片化的危害,完善社保政策的跟踪机制,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社保信息化的水平。单位要加快社保信息化的建设速度,将计算机技术充分应用到社保信息化的建设中,加大对社保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完善社保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提高社保信息的透明度。
第一,开辟多条渠道宣传现有的社保制度,例如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及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或者利用社保图文课件宣传,使宣传渠道向着常态化及制度化的方向靠拢,促使员工对于单位践行的社保工作形成基本的认识,对单位的社保制度有一定的了解,从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加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促进单位的健康发展[5]。
第二,可以利用组织座谈会的形式宣传社保制度。组织座谈会能够缩短单位与员工之间的距离,是单位宣传社保制度的有效途径。在座谈会上,负责人力资源的工作人员也能持续地宣传社保制度,使员工加强对社保政策的了解和学习,提高对国家文件及案例的重视程度。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社保制度发展新的模式,使工作人员提高对于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给予用户更加新鲜的体验。
因此,利用信息化手段,能够使社保和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信息技术耦合。要依托信息技术的力量,使社保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服务转型,提高信息输入与输出的效率,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指导,降低人力及物力的成本消耗。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在保证信息化技术能够提供便利的同时,要关注到信息泄露的风险,以免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产生影响。因此,在高度开放及自由的虚拟环境中加快社保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程,要提高保障信息安全的意识,及时更新和安装防火墙及病毒查杀软件,以对操作行为起到规范作用,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新经济视角下,单位要不断加大对社保制度的重视力度,积极高效地开展社保工作,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起到促进作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和单位高质量发展,使其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