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2023-04-06 00:06:01唐梽学安徽财经大学
管理学家 2023年3期
关键词:债券商业银行过程

唐梽学 安徽财经大学

我国近几十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金融市场的扩张与发展速度受到了世界关注,加之我国金融市场政策的逐步放开,有效激发了市场的发展活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金融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风险呈现较为严峻的形势。在我国政府政策逐渐向“实体经济”偏移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债券投资的过程中会面对更多更复杂的风险,给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一、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债券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利率、汇率、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在债权投资过程中,市场中各种价格、利率、汇率的波动都可能导致相关的风险产生。其中,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具有突发性且很难进行有效的管控。任何一种货币在不同的时间节点、环境下,其利率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虽然不同的货币之间利率、汇率的变化可能有一定的联系,但具体的变化情况可能是完全无关的。

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货币的利率、汇率变化情况更加频繁、幅度更大,都会对国际市场、货币市场产生直接的影响。虽然我国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在货币汇率方面的风险较小,但不少商业银行在债券投资的过程中会选择外币债券投资,产生较大的投资风险[1]。

同时,在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的过程中,利率的市场化会导致金融市场中利率风险数量的增加。在新的形势下,利率、汇率风险都是商业银行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市场自由竞争的过程中,债券的价值是基于实物价值的。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债券投资业务必须正视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不良风险。

现阶段,我国债券市场的产品定价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实物价值的变化会引起债券价值的变化,例如大宗商品、房地产等实物的价值。在我国债券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规模稳步扩大、频率稳步提高,但也面临较大的市场波动风险。

(二)债券投资业务的流动性风险

债券投资业务的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在投资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是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其主要目的是缩短债券资产变现的时间,减少由于时间变化、市场波动等情况引起的投资性风险。

从商业银行经营的角度来看,债券投资实际上是将商业银行的资金、资产投入到债券市场的行为。当债券的流动性不佳时,商业银行在开展正常业务时的资金流动就会出现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商业银行正常业务的开展,而且可能造成商业银行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引起存款用户的恐慌,并发生挤兑现象,甚至对商业银行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2]。

在债券市场的投资过程中,为降低流动性风险,必须控制债券的变现能力和变现速度。同时,要有效管理其融资效率,使其在投资的过程中能够以商业银行可以接受的价格在短期内快速售出相关的债券资产,保护商业银行的利益。

此外,在债券投资过程中,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还可以通过合理的价格融入、融出,使各种期限的资金得以循环利用,提升债券的流动性。

(三)债券投资业务的操作风险

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商业银行需要对债券进行有效的操作,以确保其利润空间,并减少因各种因素带来的减值风险。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银行内控问题、系统问题以及人员、环境等客观因素带来的风险,都是投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操作性风险,这些操作因素均可能给债券投资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意外损失,例如人为失误、系统故障、内控不足导致的腐败、违法等问题,给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业务带来不良的影响。

例如,在丹东港债券违约的事件中,导致该次债券违约的主要原因不仅包括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判断失误、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而且包括相关措施并不到位等。此次事件最终给多家商业银行带来近150 亿元的投资损失。

(四)债券投资业务的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在债券投资过程中,债券发行人需要根据合同期限在对应的时间内还付本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受盈利情况、负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面临经营风险的同时可能出现债券违约的现象。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的情况下,企业的盈利速度有所减缓,带来债券违约的信用风险。

虽然我国在2017 年就已经下发了相关指导意见,要求对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竭力减少逃废债行为。但在实际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受新时代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我国企业面临的技术转型、产业结构转型的压力,不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杠杆率较高;在发行新债偿还旧债的情况下,债务、信用风险的发生概率会上升[3]。

例如,在2021 年统计的数据中,房地产板块由于该行业市场的萎靡,违约规模已提升到债券违约第2名的位置上。工业板块由于我国急需产业转型、技术转型的压力,债券违约规模占比达33.7%。

(五)其他风险

在债券投资的过程中,市场环境的变化均可能导致相关价值的波动,其中最明显的是由政策、国际金融形势等方面带来的风险。

例如,在政策性风险中,我国2015 年的降息、降准政策导致债券市场无法有效应对政策的压力,产生了相关的债券风险。

为加强我国政府对债券市场的监管能力,我国在近几年加强了对债券市场的监查、监督,从中发现了不少金融腐败问题,增加了债券投资相关风险。

在国际金融环境中,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对外开放,使我国债券市场也受到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多方面影响。例如在美联储加息的过程中,中国与美国的货币政策都会对债券市场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债券投资风险管理面临的变化

(一)债券投资的比重增加

在我国逐渐开放金融市场的过程中,债券市场的规模得到有效扩大。一方面,截至2022 年4 月,我国国债的债券余额为138.2 万亿元人民币,从2016 年开始一直居于全球第二的水平。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债券业务规模也得到了快速扩大。另一方面,在商业银行投资过程中,债券投资在其投资总数中的占比已经从2013年的16.2%上升到2020 年的22%,甚至有部分商业银行已经有1/4 的债券持有比例。

债券投资比重的增加,使商业银行必须管理债券投资风险,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要充分重视不同组织在债权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行为。

(二)以盈利为目的的债券投资

传统商业银行在投资债券的过程中,其投资的主要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需要将债券投资资产作为储备型资产,提升商业银行的管理流动性,以应对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时面对的利率调整、贷款需求等多方面的业务要求。

其二,需要平衡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调整在银行管理过程中的利率风险,降低银行总资产的风险量,提高资产的安全性与充足率。

其三,需要通过债券投资获得较高的利润增长,或者获得在市场发展基础上的利润回报。在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平稳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不断缩小,盈利压力增加,在债券投资的过程中,频繁开展以盈利为目的的债券投资,增加银行的利润来源[4]。

(三)债券风险管理的精细化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商业银行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提高了债券投资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增加了债券风险管理的难度,对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精细化债券风险管理。一方面,需要从风险限额的设置上确定债券市场的投资风险限额,通过DV01和止损限额提高债券资产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在开展银行账簿债券投资的过程中,在设置DV01 限额的基础上,要使用账户债券的估值全面控制风险,并优化各个指标的数值,例如对VaR、压力测试、估值损益限额等指标的限定,提高风险控制的效率和有效性。

三、健全商业银行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机制的策略

(一)采取有效的债券投资组合应对市场风险

良好的债券投资组合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在应对风险的过程中合理配置资产,将债券的品种、期限等条件进行指标化,选出最优的债券投资方案,在保证商业银行利润增加的同时,实现风险控制目标。

实行积极型、防御型等多方面的组合投资策略,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合理调整,以提高债券投资组合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帮助商业银行有效控制债券投资风险[5]。一方面,要采取历史模拟计算方式,预估未来的债券市场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要采用不同的债券投资策略,科学合理地判断组合情况,选出最符合商业银行发展的投资组合。

(二)调整银行资产结构

在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债券投资的限额是保障商业银行基本业务开展的重要指标。为适应监管的要求,并保持商业银行充足的资本指标,要调整银行的资产结构。一方面,要根据监管指标,在资本充足的情况下投资具有较稳定回报率、期限较长、信用较好的债券等,确保商业银行能够在债券投资中获益。另一方面,政府在监管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投资中的债券久期,避免资产流动性的风险。

(三)利用组合久期降低债券投资风险

在管理流动性风险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对资产流动性的需求往往是不确定的,为确保流动性能够满足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需求,必须预估债券投资最糟糕的情况,并确保在该情况下债券依旧能够转化为一定的资金,确保商业银行的有效生存[6]。

同时,根据新形势下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环境的要求,调整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组合久期。例如在债券收益率上升时,可以提高短期债券的投资数量,减少长期债券的投资数量,控制可能发生的流动性风险。

(四)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的管理模式与市场风险的管理模式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在VaR 计算模式的应用过程中,需要计算相应的信用水平、信用损失等进行固定期限,从而得出合理的信用损失概率,实现对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7]。

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对商业银行内控体系的建设,VaR 计算使用的数据是真实、完整的,通过有效的内部评级合理计算风险限额,提升风险控制的可靠性。要合理平衡信用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发挥风险控制对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五)加强对操作、清算风险的管理

商业银行在操作、清算的过程中产生的债券投资风险,通常是内控不足引起的。在开展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的控制管理工作。在防范、处置内部风险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外部风险,提高风险处理水平。

同时,商业银行必须为风险操作预留相应的监管资金,通过基本指标法、高级计量法和标准法计量商业银行在债券投资过程中的风险,保障风险管理控制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四、结语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给银行的盈利、正常业务的开展均造成较大的影响。

为此,要加强债券投资风险的有效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对各类型风险实施动态管理,实现对债券投资风险的控制,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债券商业银行过程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1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54:58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 05:57:02
圆满的过程
商业评论(2014年11期)2015-02-28 04: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