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 江苏省如皋市港城实验幼儿园
绘本通过图片文字与符号,将世界万象与人生道理寓于其中,让幼儿在阅读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绘本以图片为主且图片与图片之间有很强的逻辑关系,但是幼儿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幼儿理解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理解图与图之间的关系,认识上有偏差。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阅读绘本,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借助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游戏因其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能有效提高幼儿阅读的注意力,提高幼儿活动有意注意的时间,促进幼儿自主阅读水平的提高。
绘本游戏化是将绘本阅读与游戏结合起来的一种阅读方式,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儿期的孩子思维具体形象化,在教师引导幼儿开展绘本阅读一段时间后,可以遮盖部分图片,以激起幼儿的思考,主人翁接下来可能会做什么?让幼儿结合已有经验展开想象与联想,合理续编故事情节,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推测,激发幼儿的思考。等拿走遮盖物,幼儿看过完整的阅读绘本,两相对照,对绘本内容会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幼儿预留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在完整地回顾绘本内容后,让幼儿再仔仔细细完整阅读,在深度阅读中将绘本的前后内容联系起来,加强理解。重点、难点部分反复阅读与思考,使幼儿内心对绘本故事的前因后果理解透彻,有效提高幼儿对绘本的理解能力。
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开始发展,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多种形式的互助阅读活动,努力创设优良的阅读环境,提高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互助分享式阅读模式,让幼儿到教室前方来,讲述自己感到最有趣的绘本故事,分享阅读经验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其他幼儿阅读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们对同伴推荐的绘本内容就产生了探索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驱使下,孩子们会产生主动阅读的愿望。
互动,顾名思义是幼儿间相互交流共同阅读的一种方式。有的幼儿在阅读中遇到了理解不了的地方,他们会主动向他人求助,与他人一起阅读,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比如在绘本《幸福的大桌子》中,班上的依依是独生子,她很不理解有六个儿女的兔妈妈对孩子们的爱。她向旁边的圆圆求助,圆圆接过绘本,两人一起看。圆圆指着图解释道:“你看兔老大为兔妈妈做了一桌好菜,兔老三弹吉他,大家为兔妈妈唱起歌来,这时候,兔妈妈内心肯定很满足,这就是爱与感恩啊。”依依听了圆圆的讲述,深深地点点头。孩子们在互动式的阅读中,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释绘本中的现象,达到了相互提醒、共同提高的目的。
绘本的内容包罗万象,由于幼儿来自不同家庭,导致幼儿的阅读水平差异很大。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进行发现式阅读,或表演绘本中的精彩对话,或朗诵绘本中的精彩语言,或描述绘本中的有趣故事,或告诉同伴自己阅读绘本后发现的新科学或新知识。比如孩子们在阅读《小黄和小蓝》后,班上的周周小朋友兴奋地向同伴叙说自己的新发现:“告诉你们啊,我知道了黄色和蓝色混合后能变成绿色,真的,不信的话,看了这个绘本你们就知道啦。”周周接着说:“我准备去科学游戏区做实验,看看黄加蓝,该加多少才能变成绿色!”周周说完,兴奋地奔向了科学探索区,开始新一轮游戏去了。
阅读方式的游戏化是幼儿自主阅读的拓展,教师要鼓励幼儿自主阅读,给幼儿提供多种阅读材料,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让幼儿在多样化的阅读游戏中获得阅读能力的提高。
幼儿的阅读水平是循序渐进发展起来的,教师要创设优良的阅读环境,有效提高幼儿的阅读技能。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不断提升,教师可以将一些常见的绘本阅读中出现的符号等,用画面展现在阅读区角的墙壁等显眼的地方,配合相应的画面,使幼儿结合画面一看就能明白符号等标记的含义,幼儿掌握了基本的绘本中常见的符号标记,在自己阅读绘本的时候,就能有效提高幼儿的阅读速度,提高幼儿的自主阅读水平。
同时,教师也要密切关注阅读与其他区域活动的整合,比如上述案例中幼儿在阅读《小黄与小蓝》后就去科学区做相应小实验,将其他区域与阅读区联动,迁移幼儿的阅读经验,让幼儿能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索能力,促进幼儿语言、科学、社会性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又比如,教师在表演区投放与绘本内容有关的头饰、服饰、道具等,鼓励幼儿将绘本中的内容,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加以再现,幼儿通过角色扮演,通过多种感官进入故事情境,促进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对于绘本中的疑难问题,他们会不断尝试解读,充分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
游戏化元素有积分、徽章、升级、排行榜、任务挑战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运用游戏化方式,让幼儿展开阅读竞争,看看哪一组的幼儿阅读水平高,掌握的词汇量丰富,能第一时间说出绘本中的核心思想。
在绘本阅读中,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教师根据具体的绘本内容,设置游戏化阅读任务,幼儿每解决一个难题,就相当于完成一个小小的挑战任务,从而积少成多,一步步攻克难关,达到对绘本内容的深度理解。
教师在投放绘本材料的时候,要有重点。比如孩子们刚刚认识了“小兔”,正对小兔感兴趣,此时,教师可以投放有关小兔的各种绘本,如《小兔乖乖》《小兔先生去散步》《滑雪小兔》等,让幼儿在阅读中了解小兔的各种习性,知道小兔不怕冷,小兔爱吃萝卜和青菜等。投放了问题板“我想知道小兔哪些问题”,鼓励幼儿通过阅读解决有关兔子的疑问。
对于绘本内容的理解,幼儿间的理解有偏差,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将自己的解读,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用绘画的方式答疑解惑,建构新经验,并借此生成新的学习机会。有的绘本有延伸部分,教师可以让幼儿大胆想象,用绘画方式将想法展现,让别人一看就了解自己的意思,建立读写意识,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
此外,电子式阅读、亲子阅读等方式,都能给幼儿带来新奇感受,特别是电子书的人机交互模式,强调了游戏与阅读并存的功能,帮助幼儿在激发动机的同时有效扩展阅读信息,形成知识体系。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录音设备,记录幼儿阅读中的新发现,记录幼儿对绘本的感受,支持幼儿多样游戏化的阅读方式,借助阅读,培养幼儿观察力、语言表达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艺术创作能力等,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学习,让幼儿的阅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总之,在绘本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游戏化阅读,开展多种形式的趣味阅读活动,调动幼儿的阅读积极性,努力发挥绘本的教育价值,促使幼儿真正喜爱上阅读,借助阅读,提高幼儿与同伴的互助合作能力,增进交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幼儿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