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兴
(江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2〕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和最终旨归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认识的新高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新的认识。审思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发情势及其呈现的新文明样态,抽绎其方法论启示,对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般意义上,一个国家现代化通常包含经济市场化、社会世俗化、教育科学化、人居环境城镇化、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等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3〕从全球视野审思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有着独特的生成背景。
从社会发展性质变迁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源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中国社会逐步出现了若干零星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图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夹缝中,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发生使得中国社会微弱的现代化只能畸形发展。封建专制、自然经济、儒家伦理仍然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叠加蹂躏中国人民和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4〕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中国社会发展新道路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既不是独立的封建主义国家,也不是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式现代化起步于社会发展的非常阶段。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所有的进步政治势力都曾努力过。但只有能够彻底认清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人,才找到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方案。
从世界现代化发展时间顺序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后发型现代化。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人类现代化发端于西方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建立资本主义统治体系的历史进程中,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人权观念逐步深入人心。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完善,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市场体系、法律体系和教育科学体系逐步成熟起来。资本主义比封建主义创造了更丰富的文明成果。正如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所强调的,于最先受益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红利的英国而言,西欧大陆其他国家“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5〕资本主义文明仍然在许多方面代表着人类文明新成果。
毫无疑问,资本主义现代化在一些发达国家创造了高水平的文明。与漫长而黑暗的封建社会相比,发达的交通体系、巨大的商业基础设施、自动化的工厂流水线,以及与此相匹配的资本主义科学教育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代表着人类创造文明的非凡智慧和能力。对于迈入近代社会历史进程的中国而言,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就是借鉴人类最先进的现代化文明成果。
事实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也积极学习借鉴了包括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在内的“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6〕辛亥革命后,中国在亚洲首先建立了民主共和的国家形态,但是没有解决中国的现代化问题。那时的中国仁人志士反复学习、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但最终都没有摆脱中华民族落后受辱的局面。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才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7〕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开拓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8〕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俄国革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意味着由他们开创的现代化道路已经发生质变。资本主义在这些国家完全复辟意味着此前创造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成果不复存在,或者已经被资产阶级窃取。
从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中审视,人类探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际上遭遇了重大挫折和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汲取了苏联、东欧等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牢固确立了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并逐步巩固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成功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到新的历史高度,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物,是世界无产阶级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成果。
从世界科技革命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科技革命同频共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迎来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中国式现代化恰巧与本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同步发展。从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含量和社会主义含量同步得到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新科技革命社会积极效应的有机结合,助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稳定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已经建成了完备的现代化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发展体系。现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科学教育事业长期向好发展。在新能源汽车、互联网、大数据、高铁、航空航天等领域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新时代的中国,制造强国、贸易强国、科技强国、航天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文化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正不断从蓝图变为现实。它们汇聚起来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塑造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伟大成就离不开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一定意义上就是中国式科技革命道路和产业革命道路。正是中国式工业革命、农业革命、教育革命、信息革命、智能革命,乃至城市革命、思想观念革命等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国际格局视角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长期处在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中。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在“一球两制”的国际格局中,和平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条件。对人民来讲,和平是依靠斗争得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9〕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和斗争仍然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面临的外部性挑战,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同一切国内外敌对势力斗争、付出极大代价、争取长期和平发展环境才得来的。
“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10〕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生成背景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蕴涵新文明特质。
从创造文明的主体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了新的文明主体性力量。人是文明的尺度。地球上的所有文明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人类文明创造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中展开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公开的而近来是隐蔽的奴隶制始终伴随着文明时代。”〔11〕换言之,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存在,人类文明就是悖论式发展的。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人民始终不能成为文明的主体性力量。古代社会文明、中世纪社会文明和近代社会文明本质上与劳动人民是异化关系。资本逻辑驱动的现代化文明社会愈发展,劳动人民遭遇异化就愈严重,劳动人民与文明就愈疏离。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接续奋斗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式现代化伟大成就是亿万人民依靠双手、发挥国家主人翁精神、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12〕“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宣示了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成就的人民主体性力量,诠释了创造新文明形态的人民主体地位。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文明形态。
从文明的内涵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文明是人类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人类创造的文明形态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围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而建构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归根到底是以人民为中心来开拓、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形态下创造的。人民的国家创造的文明形态必然要求造福人民。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内在地要求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从文明的生成机制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劳动驾驭资本,既坚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引领,又大胆吸收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优点。人类所有文明形态要么是资本逻辑驱动的,要么是劳动逻辑创造的,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是资本逻辑驱动的。资本主义文明是围绕资本运动、增值的文明。“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13〕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是按照资本的需要而创造的。这个文明的核心架构、本质内涵是围绕资本而建构的。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扬弃了资本逻辑。从价值理念到行动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区别于西方文明的新价值愿景,凝聚了劳动光荣、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新文明共识。
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了劳动对资本的主体性地位,颠覆了资本与劳动的异化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扬弃了传统现代化文明异化和单向度发展风险,超越了资本逻辑驱动的传统现代化文明局限。”〔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资本力量和劳动力量之间形成了有利于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发展格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构建了有利于维护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社会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高扬人民至上、人民最大的价值立场,体现了劳动人民自我解放的历史和实践向度。中国式现代化利用资本主义巩固、发展了社会主义,复归了劳动人民的历史和社会主体地位。革命的无产阶级——“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15〕——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开掘和发挥。中国式现代化熔铸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了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中国式现代化是追求人类共建共创共富共享的现代化。
社会革命和科技革命是重塑人类文明形态的两个重要动力。社会革命和科技革命有机结合、相互融通可以为人类文明发展带来颠覆性影响。从社会革命与科技革命的关系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社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相互促进和有机统一。一定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中国社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发展过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16〕科技化是现代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社会革命为中国科技革命扫清了障碍,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前进道路。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革命,根本目的是要在中国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科技革命只有与社会革命结合起来才能造福更多的人。社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相互促进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注入了新的内涵,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新的文明属性。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文价值导向有机结合,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又坚持社会共享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紧紧瞄准世界科技革命前沿,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革命和科技革命合力推动的现代化。
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意味着人类和平力量的发展。人类从野蛮时代迈向文明时代以来,战争总是如影随形,和平弥足珍贵。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发展的历史伴随着战争和杀戮。人类现代性文明危机包含了核战争危机。在资本逻辑驱动下,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制造了能够毁灭地球和全人类的武器弹药。现代性文明客观上始终被战争阴霾笼罩。“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7〕资本逻辑驱动的现代性文明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始终是非和平关系。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18〕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以最大可能争取和平发展环境。中国以“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式恢复行使了香港、澳门主权,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国际争端贡献了智慧。中国创造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探索了新路径,赋予了人类和平发展更丰富的文明内涵。“中国积极参与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解决,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作出公正判断,劝和促谈,维稳防乱,为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安宁发挥了建设性作用。”〔19〕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各国现代化是相得益彰、互利共赢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促进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现代化。
资本主义现代化是资本逻辑向全球蔓延的现代化。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伴随着殖民战争、贸易纷争,伴随着霸权主义、种族主义、恐怖主义等一切反文明现象的蔓延。资本主义现代化造成了人类现代性文明危机。当今人类社会遭遇的气候变化危机、恐怖主义蔓延、发展鸿沟等共同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本逻辑发展的必然。在资本逻辑的绑架下,人类社会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和平赤字、信任赤字、公平赤字、正义赤字日益扩大,人类社会面临的现代性危机不断加深。
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人民坚定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国忠实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职责和使命,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20〕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现代化零和博弈、丛林法则思维,体现了人类命运休戚与共、文明和合共生的新文明伦理原则。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民主化变革,不断推进全球政治经济秩序民主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追求人类实现公平正义友爱发展,致力于为全人类创造美好世界。
综上,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之间是相互赋能、相互建构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秉持人民主体性、发展普惠性、文明平等性、人类社会交互性和互组织性。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显著超越了西方文明的异化性和片面性。中国式现代化扬弃了资本逻辑,为实现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解,从而摆脱现代性文明危机贡献了智慧方案。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推动实现人类历史正义和劳动正义的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诉求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以人类文明发展的全局视野审度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至少有四点方法论启示。
本质上讲,人类文明形态新旧之分,最根本的判断标准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为多数人还是为少数人谋福利的问题。“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21〕“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22〕人类要超越资本逻辑驱动的现代性文明局限,就必须遏制资本逻辑恣意妄为,构建劳动人民对资本的主体地位的经济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教育文化体系,等等。
无产阶级政党带领人民争得民主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政治前提。当今人类社会仍然处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实践也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23〕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才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人类谋解放的崇高理想。创造人类新文明形态,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广大人民自由而全面解放的历史进步和具体福祉事业中。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24〕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伟大成就确证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完全可以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通过联合的方式实现自我解放,确证了劳动人民完全可以不依赖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建设好自己当家作主的新式国家。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伟大成就,意味着存在于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旧式国家和形形色色的剥削制度完全可以退出历史舞台。现代化的领导阶级(政党)的性质内在地决定了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性力量,是强大的“历史杠杆”。“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25〕没有现代新科技文明,就没有新现代化文明。农业文明时代中国长期独领风骚,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创造了令世界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科技文明成果。当代中国所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26〕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发展,不断追赶世界科技前沿。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中国道路不断被赋予新的现代化内涵。
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革命同频共振是中国共产党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经验之一,也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力量可以发生在资产阶级国家中,也可以发生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两种制度决定了科学技术应用所创造的文明图景根本不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坚持社会革命与科技革命同频共振对创造新现代化道路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没有彻底而成功的社会革命,导致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是造成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缓慢乃至停滞、社会现代化事业无法推进的重要原因。
相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形态,创造人类新文明形态要拒斥的是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要建构的是科学技术以人民为中心的应用体系和治理体系。科学技术“双刃剑”作用决定了其可以造福人民,也可以毁灭文明。“只有在劳动共和国里面,科学才能起它的真正的作用。”〔27〕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不能为人类带来可持续的文明发展。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诱发的科技异化、社会异化和人的异化随着资本逻辑的蔓延不断加深。人类社会遭遇科技异化风险归根到底是资本逻辑使然。只有把社会革命和科技革命有机结合起来,无产阶级才能创造有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文明形态。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应用是避免科技异化的必由之路。
“一次毁灭性的战争足以使一个国家在数世纪内荒无人烟,文明毁灭。”〔28〕战争留下的是灰烬和毁坏。和平的国内外大环境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重要的内外部条件。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是与战争相伴而生发展的。旧文明和新文明的区别之一就是前者带给人类的是和平赤字,后者为人类和平注入正能量。消除和平赤字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不可或缺的条件。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了“以和为贵”“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中国文化基因,创造性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祖国统一理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等等,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体现了和平发展的新文明属性。和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没有和平发展的环境,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就。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内在地要求走和平发展之路。
资本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代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现代化,从而呈现出两种不同属性的文明形态。在两种制度、两种文明体系共存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创造新文明形态就必须有宽广的视野,既要坚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又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29〕在变动发展的社会实践中把握现代化的发展规律。
从创造人类文明的历史中审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足以改变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格局的新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制度文明的重大原创性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打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二元对立,颠覆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中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地位,实现了劳动对资本的驾驭和统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铺展了宏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随着历史越来越发展为世界历史,尤其是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蕴含的人类文明新特质将更加凸显。
唯物史观视域中,自然经济—商品(市场)经济—产品经济是人类迈向社会经济现代化文明形态的三个基本经济形态。市场经济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进程中不可逾越的经济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既吸收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有益成果,又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从而使劳动、资本、科学技术等一切生产要素充分涌动,财富创造力得到极大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构建了国家、社会、资本相互建构、相互赋能的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成功实践标志着,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有能力通过国家政权开发社会资本,促进社会活力迸发;社会能够通过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获得持续的稳定环境;资本能够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实现充分而安全的流动,进而实现保值增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还有益于开掘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建构性力量。在劳动和资本深度博弈的情势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人民推进社会现代化过程中,自觉坚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价值引领,是创造新文明形态不可或缺的方面。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30〕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高屋建瓴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什么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归根到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其是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创造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旧”在其是围绕资本创造的,是资本家阶级享有的、有着历史和时代局限的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亿万劳动人民自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当家作主之后,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在新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体系中开辟发展创造的。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对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中国的问题本身就是世界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在资本主义现代化占据绝对优势条件下开辟、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突破了世界现代资本主义体系的重围,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胜利的重要成果。社会主义现代化代表着人类社会现代化的美好未来。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形态只能是旧的文明形态。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人类文明历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仍然处在不断深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它所蕴含的人类新文明因素将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历史的巨轮已经驶向智能革命时代,人类文明进步将会发展到新的历史水平。科学辨识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现代性问题及其背后的社会根源,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团结最广大的人民,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而全面解放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党崇高的使命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31〕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人类走向自由而全面解放的道路。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64页。
〔2〕〔3〕〔29〕〔30〕《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0、18、18、14页。
〔4〕〔6〕〔7〕〔8〕〔9〕〔12〕〔18〕〔2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14、6、3、17、8、16-17、11-12页。
〔5〕〔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871页。
〔10〕〔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7、655页。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5页。
〔13〕〔21〕〔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36、42、45页。
〔14〕王水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界》2021年第10期。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69-70页。
〔19〕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79页。
〔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473-474页。
〔2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0页。
〔25〕〔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27、4页。
〔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4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420页。
〔3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