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源 周磊 张海燕 张思远 汪雁飞
中国科协由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学会),地方科协及基层组织组成。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后疫情时代,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需要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有效对冲疫情影响,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科协组织要进一步积极行动、强化担当、主动作为,彰显“一体两翼”组织优势,推动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以地市为重点,实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动,有效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为区域发展动能转换和创新能力提升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努力向党和人民交上合格答卷。科协组织也必须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找准新定位、塑造新优势、展现新作为。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新的重大变化。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科协组织“一体两翼”主动发力、上下联动,突出特色、积极作为,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现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独特价值。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巨大风险不断。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在国际形势复杂、局部局势动荡变化的环境下,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经受住了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牢牢掌握了发展和安全主动权。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和挑战性突出。受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基本断裂,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面临新的更大挑战。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有效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促进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同时紧紧抓住后疫情时代新一轮全球创新资源流动配置的机遇,积极引才引智引技,助力发展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厚植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人才智力基础。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全球格局变革与重塑。科技作为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必将参与全球变革并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国科技界必须强化前瞻性思维,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十四五”时期,科协组织将继续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积极投身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我国更好履行大国责任建言献策,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更有作为。
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科协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协作为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的重要优势。科协组织要坚定信心、主动作为,上下联动、重心下移,打通堵点、补上断点,切实把创新资源引向基层、引向生产一线,深化改革、开放协同,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打造有温度、可信赖的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之家。
坚持聚焦靶心、服务大局,在统筹推进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坚持人才强国战略,主动发挥科协组织人才智力优势和组织网络优势,加强资源调度和项目谋划,引导创新要素向基层和生产一线聚集,促进科技供给和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有效助力地方提升创新能力,打造创新高地,在扩内需中转动能,在稳就业中筑潜力。
坚持“一体两翼”联动、政产学研贯通,加强顶层设计和一体谋划,激发中国科协与地方科协、全国学会和省级学会活力,调动地方政府和产业部门积极性,既各展所长,又密切协同,推动提升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运转效能,加快科技成果在全社会的生产、传播、应用和扩散,助力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创造。
坚持以省级为统筹、以地市为中心、以县区为重点,加强科协系统项目和资源整合,推动工作重心下移,以地市为发力点,中国科协和全国学会资源下沉两级,支持地市拓展利用好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空间,以科技成果和创新人才为牵引,提升区域创新活力和发展竞争力,培育更多经济增长极和创新极。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遵循现代经济发展规律、创新规律、科技管理规律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立足“世情”“国情”“科情”,把准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又练打基础、利长远的潜功,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力争在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中夯牢基础,展示科协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干实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良好形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科协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凸显,广泛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科协工作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科技类社会化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创造的能力显著增强。在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可概括为,具有增速稳定和结构合理的经济增长基础,并能产生社会友好型和生态友好型的发展成果,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更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科协组织需要找准以下几个发展着力点。
组织动员千家科技组织、万名科技工作者,加强智力帮扶,增强科技界对建功全面小康的荣誉感和认同感。召开全国科技助力创新发展论坛,动员科技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积极开展特色人才培训、特色产业技术服务等科技交流活动。组织开展专题研讨,推动解决落后地区振兴科技难题。开展科协系统对口援藏援疆工作,支持西藏、新疆开展科技培训、科技交流、科普活动。
通过科技经济深度融合,面向重点地市、重点产业开展专项社会调查,发布创新需求报告。由全国学会牵头,组建若干面向重点产业的科技服务团,助力地方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举办产学融合论坛,制发科技创业数字地图,研究设立技术服务交易基金,助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围绕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实施创新驱动助力“百城千会万企”行动,搭建科技传播平台,促进需求库、成果库、人才库和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一体化转型。办好全国“双创”活动周和“创响中国”活动,深入开展“双创”示范基地评估,带动全社会兴起创新创业热潮。
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奋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省级统筹和以市县为重点,成立国际技术交易与开源生态联合体、科技经济融合联合体,省级科协成立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地市级成立科技经济融合学会,汇集科学家、企业家、创业者以及经济、管理、法律、知识产权、社会治理等各界专家参与,建立中小企业联合体,链接服务断点,织密服务网络,实现资源聚汇、要素聚集、生态聚合,构建起全面覆盖、有效协同的科技经济融合组织体系。
着眼突破“卡脖子”问题,组织动员相关全国学会、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界高层次专家开展调研和研讨,形成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对策建议。着眼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推动基础研究和基础能力建设,发布重大科学问题与工程技术难题,持续打造科技创新“问题库”和“对策建议库”。着眼汇聚自主创新合力,科协系统青年人才资助计划、优秀人才奖项评选、学术交流平台资源等,向瞄准国家重大紧迫需求开展攻关的科研人员倾斜,引导激励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强国建设。
大力开展应急科普,打造国家级“科学辟谣平台”,完善应急科普工作机制,推动将应急科普机制明确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强化“科普中国”品牌引领,扎实推进“科普中国e站”转型升级,打造全媒体科普阵地,强化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深入实施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持续做好青少年科技教育品牌活动。推动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可持续发展,持续推动“智慧科技馆”建设。办好全国科普日活动,扩大全域科普试点,推动科普科幻产业发展。
要以数字化转型推动科协组织改革建设,增强网上动员能力。围绕黄河流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现代农业、清洁能源、海洋经济、黄河文化等开展大调研,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围绕关爱健康、关注发展,建立完善科协系统智库网络,提高智库人才培养和开放合作能力。实施“智库伙伴计划”,加强与地方党政部门、智库组织协作,完善智库合作发展系统布局。聚焦科技治理、科技支撑社会治理,做优做强与高校共建智库基地;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与企业共建高端智库平台;围绕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与地方共建战略智库;聚焦重要科技领域,强化学会的智库功能。
着力深化科协系统改革,围绕学会党建、基层组织建设、新成立学会、一流期刊建设、智库建设、科普服务体系、网上群团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启动新一轮科协系统改革试点工作,使科协组织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代表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科学地位,有两个标志:学会与期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著名金属学及材料专家师昌绪院士曾如是说。学会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广大科技工作者组成的社会组织,是推动学科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科协组织要强化枢纽功能,引导所属学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与时俱进和以会员为中心,坚持以“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建设,破解科技社团在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联络体系升级提供有力抓手和续航动力。积极探寻驱动机制,加强系统运行保障,推动科技社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科协职能部门主导,联合全国学会、省级科协与地市政府,探索建立多形式合作模式,健全合作机制,把创新人才、成果、信息引向基层,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发挥好学会资源优势,与条件成熟的省份签订会省合作协议,强化已签订协议落实落地,探索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巩固扩展合作成果。另一方面,从东中西部选取若干个重点地市,在产业集聚节点城市开展“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促进中心创建活动”,在非产业集聚节点城市开展“科技志愿服务中心创建活动”,整合科协系统项目资源,向地市聚集使用,打造若干市级科技创新资源供需对接调度中枢。
强化“科界”“绿平台”“科协一家”等网上服务功能与应用集成,促进资源开放与共享,建好基层应用“样板间”,更广泛、更深入链接汇聚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推进覆盖全国科技工作者的沟通联络和咨询服务互动平台建设。推进与各级融媒体合作,拓展服务内容和渠道,完善联系服务机制。建设“科创中国”服务平台,打造要素集成、开放融通的国家公共技术服务与交易平台,建设运营“问题库”“项目库”“开源库”,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创新要素精准对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构建具有科协组织特色的创新生态系统。
围绕强“三性”去“四化”,着力加强市级科协能力建设,以工作重心下移带动素质提升,以项目资源下沉实现组织赋能。加强科协系统干部队伍培训,尤其可强化中国科协所属学会、中国科协学会联合体专职人员培训,坚持干中学、事中练,注重培养干部的专业能力和奋斗精神,促进干部职工能谋事、会干事、干成事,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担当作为,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科技工作者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制定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具体举措,引导科协干部狠抓工作落实、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工作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