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弱者,汗自出”新解*

2023-04-05 16:46刘全喜李成卫
中医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寸口脉象桂枝汤

刘全喜,李成卫

1.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0039; 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阴弱者,汗自出”出自《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为理解该条方证的关键。该句有多种解读,本科教材等通行的解读,多以阳浮阴弱即脉浮缓之互称,而“阴弱”为沉取脉弱,主营血不足;风性开泄,卫阳失固,营阴外泄,为汗出原因;汗出则营阴更伤,即所谓“阴弱者,汗自出”。笔者认为,“阴弱”为尺脉弱,“阳浮而阴弱”并非浮缓脉;“阴弱”提示里弱,里气虚弱尤其是心阳虚,为汗出的主导原因,而营阴虚弱仅为汗出的结果。

1 “阴弱”为尺脉弱,“阳浮而阴弱”并非浮缓脉

“阳浮而阴弱”为寸浮而尺弱,揭示太阳中风卫阳浮盛于表而营阴虚弱于里的状态,与脉浮缓同为该病典型脉象。

1.1 “阴弱”为尺脉弱《伤寒论》第12条“阳浮而阴弱”为寸浮而尺弱。仲景脉法源于《黄帝内经》《难经》,以寸口脉法为主,三部九候遍诊法与独取寸口脉法间有应用。寸口脉的诊法以浮中沉候寸口脉的寸、关、尺三部。故其脉象可以分两种,一种为寸、关、尺三部脉总体的浮沉、滑数等状态,如第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第285条“少阴病,脉细沉数”;另一种诊法为寸口分为脉寸、关、尺三部脉分别描述,如《伤寒论》128条“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第129条“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第357条“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

在寸关尺分部叙述中,寸脉为阳、关脉与尺脉为阴。《金匮要略》曰:“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胸痹之病……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其中,“寸口脉”乃指寸脉,“寸口脉沉而迟”对应“阳微”,“关上小紧数”则与“阴弦”对应,阴阳在诊脉部位为寸脉和关尺脉。再如第94条“脉阴阳俱停……但阳脉微者……但阴脉微者”,第29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其中阴脉指尺脉,阳脉指寸脉。即:第12条“阳浮而阴弱”为寸脉浮尺脉弱,“阴弱”为尺脉弱。

1.2 “阳浮而阴弱”不是脉浮缓现今通行的认识,有将“阳浮而阴弱”解为脉浮缓者[1]。此说不当。《伤寒论·辨脉法》对缓脉的定义为:“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缓脉的形状,为寸口脉浮大而软,尺中脉浮大而软,寸口脉与尺中脉相等。濡,即软,软与弱类似。即缓脉的寸尺二脉均“浮大而弱”,而非“阳浮而阴弱”、寸浮而尺弱。

太阳中风的脉浮缓与寸浮而尺弱脉象符合仲景脉法“总分”的一般模式。由脉浮与脉缓整合,太阳中风的寸口三部脉总体脉象为浮缓;“阳浮而阴弱”为寸浮而尺弱,为该病寸口脉三部脉各自特点的脉象。太阳中风配两个脉象,复合仲景脉法疾病脉象“总分”的一般模式。

寸口脉法在具体应用中,一个疾病的典型脉象需要观察寸关尺三部脉总体特点,也需要观察寸关尺三部脉的各自特点。如《金匮要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两个条文前者为寸口脉总体特点,后面为三部各自的特点。《伤寒论》第49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应当是总体为脉浮数而分部为“尺部脉微”。再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云:“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此条总体脉象为“浮而大”,分部为“尺中亦微而涩”。最后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中的五脏死脉,均有总体的浮取、沉取的脉象特点,如“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其中,肺、肾两个脏的死脉是“总分”模式,如“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肾死藏,浮之坚,按之乱加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该篇论述积聚脉象的“总分”模式,分部更为细致:“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总之,太阳中风脉浮缓与寸浮尺弱的两个脉象为“总分”关系。二者相互不同,不可或缺。

1.3 “阳浮而阴弱”不是太阳中风唯一脉象除以上两个脉象外,太阳中风尚有其他脉象。如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人类疾病的临床表现受多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梁华龙等[2]提出,仲景脉象有“一证多脉分析法”。若将太阳中风扩大到桂枝汤证,则涉及浮、缓、洪、大、虚、弱、迟、数、紧等九种脉象。这九种脉象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桂枝汤证:一是典型脉,即脉浮缓,见第2条、第244条;或寸浮尺弱,见第12条。二是可见脉,即桂枝汤证可能出现的脉象,如第42条浮弱,第57条浮数,第240条浮虚,第45条、第276条单浮脉。三是变异脉,即病情已有一定变化,但仍治以桂枝汤或略做加减,其变异脉有第25条脉洪大,第234条迟脉。

认识和把握疾病临床表现的变异性与不确定性,古人采用“知常达变”的认知模式。《金匮要略》曰:“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其中,“太过不及”的病理脉象为“变”,其对比的基础,即正常脉象为“常”。同样,一个疾病的典型脉象为“常”,非典型脉象为“变”。如此,太阳中风的脉浮缓和寸浮尺弱为该病的常脉,而第38条的脉浮紧为变异脉象。总之,该病寸口脉象“总(浮缓)-分(寸浮尺弱)-变(浮紧)”的三个脉象,反映了汉代对脉象知常达变的认知模式。

总之,太阳中风的脉象以脉浮缓或寸浮尺弱为常、以脉浮紧为变。“阳浮而阴弱”即寸脉浮而尺脉弱。其中阴阳指脉位,为寸脉、尺脉,“阴弱”为尺脉弱。

2 “阴弱”提示里弱

2.1 寸口脉三部候表里、脏腑寸口脉的诊断意义:三部总体脉象提示全身阴阳偏盛偏衰的状态,而寸关尺的三部划分则可以进行更细致的病位分析。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载:“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右;脉出右,积在左;脉两出,积在中央。”除了上中下躯体部位外,《难经》寸关尺分左右,分别对应五脏六腑,如左手寸、关、尺脉分别对应心与小肠、肝与胆、肾与膀胱;右手寸、关、尺三部脉分别对应肺与大肠、脾与胃、肾与命门。

2.2 寸脉、尺脉可候表、里病症诊断应以表里为纲。在寸口脉上,表里由寸口脉总体的浮沉和分部的寸脉、尺脉来确定。浮沉候表里,如《伤寒论》第51条“脉浮者,病在表”,第285条“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均是以脉定病位;寸尺候表里,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云:“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前”为寸脉,“后”为尺脉。寸脉、尺脉候表里,为不同于浮脉、沉脉候表里的另一个维度。徐彬曰:“浮脉原主表,仲景特于浮中分出表里,欲人知浮脉之变也。谓浮脉为阳,故三部脉皆浮,为太阳证。然寸关尺有定位,关前为阳,关后为阴,脉浮者在前,阳脉阳位,病在表无疑。”

尺脉候里,尺脉弱,“阴弱”为里弱。如《伤寒论》第244条曰:“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尺弱为主下焦里虚弱的脉象。又如第286条曰:“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尺脉弱涩”与不可下对应,无疑指里虚弱。《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云:“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阴脉小弱”主妊娠期阴血不足,亦为里虚。

2.3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为“表强而里弱”表强,风寒侵袭肌表,卫阳向外抗邪;里弱,阳气向外抗邪,则原本虚弱的在里阳气则更虚弱。太阳中风“阴弱”为里弱,该病为太阳病兼里气、里阳虚弱。这看似与现在通行的将该病称为“表虚”的认识相反,其实不然。太阳中风又称表虚证,是指该病脉缓、汗出、营阴不足,以与太阳伤寒脉浮紧、无汗、营卫郁遏的表实相区别。其实,太阳中风“营弱卫强”,卫阳之气强盛于体表以抗邪气,其表以正邪交争、邪气阻闭为主导,并不虚损。“阴弱”为尺脉虚弱,类似于第50条“尺中迟”,提示太阳中风里气不足的病机,更重要的是提示该证为麻黄汤禁忌证,不可以误用麻黄汤发汗。其他中风类疾病亦多兼里阳虚。如《金匮要略》中风虽然为外风所中,但亦兼里虚,其“脉微而数”,微即阳气不足;《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中肺中风“身运而重,冒而肿胀”为肺阳气虚,不能运化水液而导致水液聚集、蒙蔽清窍。太阳中风治疗的典型方剂桂枝汤,既能调和营卫、解肌祛风,也能调和阴阳,补其在里的阴阳二气。总之,太阳中风“阴弱”为尺脉弱,为里气虚弱。

3 里弱为太阳中风汗出的主要原因

太阳中风汗出的机制涉及风邪、卫强、里虚、心阳虚等多个方面,而以在里的心阳气不足为关键因素。

3.1 风邪与“卫强”是太阳中风汗出的促进因素风邪疏散是汗出的促进因素,但不是关键。现代通行的认识,以风邪善行而数变,认为风邪发散、开腠理为太阳中风的汗出原因。其实,这仅为现代人对风邪的片面认识。古人对风邪致病的认识,首先强调其邪气阻闭气机的一般特性,其次才是风邪“善行而数变”可能导致腠理开、汗出的特性,而且导致腠理开也不是风邪侵袭的必然结果。如《素问·风论》曰:“风气藏在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

其次,卫强、阳气亢盛于体表而发热,为汗出的动力,但不是太阳中风汗出的关键。气能气化、推动津液运行,也能顾护津液。故汗出的机制,从阳气的角度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阳加于阴谓之汗”,即气有余便是火,阳热亢盛迫津外泄;二是阳气虚而不固。心五行属火,又汗为心之液。心阳的亢盛与不足是导致汗出的主导原因。因为太阳中风属于表证,在发热的上升期,以发热同时伴有散热障碍为特点。散热障碍为营卫郁遏,以恶寒、无汗典型临床表现,即太阳中风的发热是汗出的推动因素,但不是主导因素。

3.2 里弱为太阳中风汗出的关键“阴弱者,汗自出”,说明里弱为太阳中风汗出的关键。“阴弱”为里弱,而里为脏腑。《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内即里,为脏腑;又汗为心之液,与汗出直接相关的脏腑为心。太阳中风表证兼里虚,为变异的太阳病。阳浮而阴弱,阳浮,卫强,即表强,是与典型太阳病一致的一面,邪在表,阳气向外抗邪;阴弱,是营弱、里弱,即不同于典型太阳病的一面。太阳病,风寒外袭,卫阳向外抗邪,正邪交争,肌表郁遏而脉浮、发热、恶寒。其病理生理过程相当于发热的体温上升期,代谢增高而发热,散热障碍而恶寒。阴为里,为脏腑,又汗为心之液,故里弱为脏腑气虚,尤其是心脏虚弱。“阴弱者,汗自出”,其病理生理过程即是人体在发热状态下,体温每提高1 ℃,心率提升17~18次·min-1。心阳与卫阳之气素虚患者,在体温升高后,快速的心率会引起汗出,其机制为在太阳中风发热、阳热迫津外泄的前提下,心阳虚弱而不能固护津液,最后导致汗出。故该病导致汗出的前提是风邪侵袭、卫强阳亢而发热,导致汗出的关键却是在里的心阳虚弱,不能对抗风寒,热迫而不能固守津液。其佐证有二:一是桂枝汤既能调和营卫而解表,可以因势利导处理“阳浮”而发汗;也能调和营卫而补益心脏的虚损,可以补益“阴弱”、强壮心阳而止汗。二是麻黄汤发汗、兴奋心脏,在心脏功能弱时会有发汗太过、导致过汗伤阳的风险,故以尺脉沉迟为禁忌证。桂枝汤证“阳浮而阴弱”,恰能与麻黄汤互补,能够处理里弱,尤其是发热时心弱汗出的情况。

4 阴弱为营阴虚弱,是汗出的结果

阴弱为营阴虚弱。《伤寒论》第50条曰:“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此处“尺中迟”主营血不足,然阴阳互根,尺脉主阴虚,即其中亦有阳气虚的一面[3]。“阴弱”为尺脉弱,与“尺中迟”类似,故阴弱主里阳虚,亦可主营阴虚弱。如第95条曰:“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营弱不是汗出的原因,而是汗出的结果。汗出损伤津液、营血,导致血容量下降,在脉象上既可以表现为脉缓,也可以表现为尺脉弱。将营阴虚弱、不能内守解释为汗出的原因,于理不当。《黄帝内经》中论述营卫,未涉及汗出问题。营卫之气涉及汗出,从《伤寒论》太阳中风第53条“卫气不共荣气谐和”,第95条“荣弱卫强”及“平脉法”“辨脉法”等开始。后人的解释,多结合《黄帝内经》“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将汗出解释为卫强而浮、浮而不固,而营阴不守。实际上,这是将“营阴”偷换为“里阴”——里气不守而汗出,而非营阴不守。

5 结语

总之,“阳浮而阴弱”中“阴弱”指尺脉弱,提示里气虚弱;“阴弱者,汗自出”为在风邪袭表、阳气抗邪发热而迫津外泄的前提下,里阳虚弱,尤其是心阳不足、不能固守津液导致汗出。太阳中风可以有多种脉象,“阳浮而阴弱”为寸强尺弱、表强里弱,而非脉浮缓的另一种描述;“阴弱”为里弱,为该病汗出的关键因素;而风性疏散、发热迫津是该病汗出的前提;营阴虚弱为汗出的结果。明确这一问题,可以明确太阳中风证的病机关键,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治疗风险与治疗策略,无论对于原文理解还是临床应用、解决学术争议均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寸口脉象桂枝汤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也论人迎寸口诊法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灵枢·禁服》“人迎”“寸口”位置初探
105例弦脉的“计算机脉象仪”脉图参数分析
溯源脉诊“独取寸口”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完善
从脾胃论桂枝汤的解肌思想
从桂枝汤论经方活用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