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莞市东城虎英小学 陈利玉
单元整体教学为语文教学寻找到明确的逻辑出发点,从课程标准中的学科素养和学习内容出发,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梳理出学科核心知识,为达成核心知识的掌握设计贯穿单元的学习任务群,用一条线串联学习情景、知识内容、活动评价、真实任务,将学生的内在能力素养、精神气质与思维方式找到具体落地的抓手,进而转化为具体成果的多元评价,让教学有来处,更有去处,让学生为真实而学,在真实中学,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笔者结合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为例谈谈看法。
单元整体教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素养的重要途径。“核心知识”是指在一个学科领域中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学科内容,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要跳出知识点的惯性思维,考察各知识点的本质联系,从而把核心知识提取出来。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以“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为单元语文要素,本单元题材中的人物品质(特点),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编写理念,融入单元语文要素,学的、悟的、写的都能“文道统一”。在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对于本单元语文要素已有学习,对比两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发现本单元的增长点由“心情”走进“内心”,四年级指向人的喜怒哀乐,五年级延伸为人物的感情、心理活动、精神品质等变化,可见学生的能力发展训练是逐级上升的。
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我们首先要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基于预期结果的目标设计需将宏观思维和微观思维相结合。宏观思维指“向上”的思考,即立足于“家国情怀”来构想单元目标,明确可以持续发展的内核目标。微观思维是指“向下”的思维,即考虑单元目标的落实问题,包含核心知识“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综合性的高阶目标、知能目标,能统摄知识和技能,需考虑知能序列、单元组块等之间的关联。为此,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为:“能将人物在瞬间的外在表现,借助人物描写、转换叙述视角、日常对比的表现反差等方法,用文字呈现他的内心活动,实现读与写,学用结合,知道写人记事文章的人物真切可感,将情感交织的情景写具体,从多角度描绘人物的表现,反映人物的内心,让其形象更加丰满。”
为了扎扎实实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所指向的育人目标,本单元的驱动性问题是“寻找我的人生榜样”。在进行学习任务群设计时思考:学生现在哪里?想将学生带向哪里?怎样将学生带向那里?如何确定学生已经到达了那里?为此,单元整体教学时,设计相关学习任务群:
1.听听革命先辈的心声
创设学习情境,初读单元内容,提出学习任务。梳理内容框架,搭建多元支架,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绘制故事图谱,连篇阅读,寻找榜样的品质。
2.谱写革命先辈的乐章
阅读资料,走进爱国故事,借背景资料,明诗人、伟人的家国情怀。拓人物资料,感人生意义,分析言行,归纳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诵读言行,赞信念之志。比较异同,悟革命品质,读写迁移,发布一本《我班童星情绪谱》佳作集。
3.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
举办一场爱国诗会,朗读诗文,查找资源,领会家国责任。阅读一本红色书籍,联结革命军人群像,阅读、查找、讲述革命军人的故事。寻找一位人生榜样,选择英雄,交流理想,书写成长誓言。参观一个革命历史展览馆,拍摄记录,制作场馆导游解读图。
单元整体教学最关键的主体就是学习成果发布与评价反馈,学习任务群是为实现核心知识学习而设计的、能够统领这个单元的表现性任务。它的“核心”意义体现在能够贯穿整个单元学习,让单元的各个内容紧密连接在一起。立足“双减”的指引,作业的目的不只是巩固纸质,也不只是评价手段,它更重要的是培养思维方法,让学生从真实任务出发,在真实情境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能力。在推进单元整体教学中,紧扣“核心知识”,通过“学习任务群”的语文实践活动来习得,最后通过革命故事的阅读之旅——阅读小报、图谱、连环画,我会读写人记事文章——发布《我班童星情绪谱》佳作集、讲述革命军人的传奇故事,我会用人物内心的表现方法——《我的人生榜样》佳作集等学习成果,检验学生学习成效。
1.素养本位的任务设计
我们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结合语文的特点,以社会需要、学生发展以及学科知识为依据,培养学生语言、思维、审美等能力。结合教材的知识能力系列,在革命先辈的故事情境中引入恰当的、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寻找我的人生榜样”,学生如同再一次走进书中,通过发现、整合与思辨完成学习任务,在虚拟的情境中完成真实的学习任务,既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又潜移默化地落实了爱国主义教育。如第一个学习任务群以“听听革命先辈的心声”进入单元学习中,立足单元特点,创设学习情境,搭建多元支架推进,体现学生唤醒、还原、梳理、查找、表达、交流的实践过程:
(1)旧文唤醒,寻找足迹。“以文学艺术特有的形式,铭记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是革命传统题材类作品的特点,课文中渗透着“国家”“民族”“时代”等元素,聚焦“小我”弘扬“大我”,借助故事在欣赏言语内容美、形式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火热的战争中读懂革命先辈的操守与无畏,体会他们异于常人的“意”和“志”,借助一组边塞诗、一组革命者介绍(根据学过的课文)串起以往的学习,用旧知唤醒新知,触发学生在阅读体验中不断积累升华。
(2)图表导读,概括提炼。革命传统题材类多为写人记事类,其中故事跌宕起伏,人物个性鲜明,借助表格引导学生提取信息,发现表达方法,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链接在一起,搭设认知“桥梁”,为感悟人物的“豪言壮行”铺垫引路。
(3)绘制图谱,读进内心。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品读感悟,处理好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的关系,处理好课内资源的落实与延展?通过自选课文一篇,绘制连坏画,以图为“径”读懂情节,以图为“境”读懂人物的内心,拉近学生对伟人博大情怀、伟大品格的认知,使“语文素养”与“精神情感”同步增长。
2.深度学习的方法导航
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本单元的习作,如何实现方法的迁移与运用?以“寻找我的人生榜样”为主题,在第二个“谱写革命先辈的乐章”的学习任务群中,链接教材资源,查找补充史料,引领学生置身于当时时代去感知、理解、融合,推动课文理解和感悟;拓展教材外部资源,阅读《铁血将军杨靖宇》《彭德怀三撕画像》等,观看《觉醒时代》《时代英雄楷模》等影视作品,形成联动阅读,结构化阅读,体验不同形式文本带领的浸润与思考。在第三个“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学习任务群中,通过“四个一”的听说读写训练,实现文道统一,学用结合,有“知”的输入,又有“行”的输出,达到革命传统教育的知行合一。
3.学习成果的进阶测评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要考虑未来人才的核心素养,所学知识能否迁移到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等。为此,在对本单元整体学习任务群进行评价设计时,关键在于设置真实性问题情境,以“寻找我的人生榜样”为驱动,重点是了解并尝试运用“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对于这一核心知识,课后习题、交流平台都有涉及,为此,设计如下量表,通过三级水平的标准导航实现多层次评价,鼓励向着更高的目标主动发展,通过学习成果发布等实现多载体评价,通过自评、小组评、师评等推进多主体评价,实现整个单元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记录。
(1)可测的问题解决。在完整的情境中学习,需要学生思维的参与,需要提取、整合不同的信息和知识,也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分析、理解、辨别、提取、质疑、判断、整合等多种能力同时参与。
(2)可见的学习成果。根据语文实践活动的三个层次阅读鉴赏、梳理探究、表达交流,设计可见的学习成果也可分为三类:设计制作、应用阅读、文学创作。
(3)可信的评价对象。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就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学习经历,并形成经验,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以此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进行作业设计,从一篇文章、一个人物,到一种文章,一群人物,围绕人文主题和单元要素,制定学习任务群,设计评价工具,既凸显了教材立体化、多维化的编排体系,又释放了革命题材文本的内生价值,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