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兽医互学互鉴,共促新发展

2023-04-05 15:19冯小花刘莹莹肖兵南
猪业科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兽医学中兽医中西

冯小花,刘莹莹 ,肖兵南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31)

1 新时代背景及现实需求

中兽医药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高度重视中兽医药事业发展。2004年,经中央编委批准,农业部成立了兽医局,负责包括中兽医药在内的兽医行政管理工作。2021年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要继续完善兽药质量标准体系、检验体系等。但在2020年之前,在中国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畜禽饲料中的抗生素使用量与日俱增。长期大剂量滥用抗生素会破坏动物消化道内的细菌群和消化道黏膜的屏障保护作用,导致耐药菌频繁产生,还会打破畜禽体内微生态平衡引发二重感染,抑制免疫系统,破坏代谢功能,降低综合性抗病能力,这正是中医所说的“祛邪太过,损伤正气”。诸多的研究表明,在动物身上无序使用抗生素终将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残留在动物体内的抗生素最后也会通过食物链传播到人体内积蓄,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引起人类致病菌的抗生素耐药性。据调查,中国每年有超过8万人因耐药性而死亡。因此,抗生素滥用的顽疾再度引发全球关注。

中兽医经典著作《元亨疗马集》谓:“人之与兽,二五俱同”。“二”指阴阳,“五”指五行。释为:人与动物的生、长、壮、老、死的生长规律用阴阳、五行理论说明指导是一致的、相同的。中兽医医药学与中医医药学一脉相承,把中医经典张仲景的《伤寒论》、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等温病经典著作防治温热病的理论移植兽医临床,则更增添了中兽医辩证论治的丰富内容,弥补了由于中兽医古籍对于畜禽温病及其辨证论治的不足,并将并将大大提升防治效果。

随着科研、教学、交流的深入,中兽医的治疗也越来越被认同,渐渐地也有更多兽医师加入学习中兽医的行列,着实是动物及宠物主人们的一大福音。我国生猪产业跌宕起伏,自2018年初暴发非洲猪瘟至今,“无苗可用,无药可治”,生猪产能及存栏受其影响急剧下滑。越来越多的兽医学者创新采用中兽医手段预防非洲猪瘟,其防治思路不同于现代畜牧兽医,是以提升猪只自身的抗病能力为基础,寓治于防,寓防于治,防治一体,是抗病毒和调体质的有机结合。这种非特异性的防治思路不仅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也是建立国家动物疫病长效防控机制不可缺失和亟待弥补的基本思路。

2 中西兽医互学互鉴、取长补短

理论上,西医看重局部,不是很重视整体;中医看重整体,不是很看重局部。二者都各有好处,也各有不足。实践中,中西医单独诊断与防治困难,尤其是面对病毒性烈性传染病的流行与肆虐,往往出现“西医无能,中医力弱”的局面。

(1)西兽医可向中兽医学习:西医在坚持精准治疗的同时,要学习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理念,对待疾病西医不仅采用西医药治疗,在发挥见效快同时,更要采用对畜禽副作用小的中医药手段进行治疗。中兽医诊断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脉诊以及触诊。治疗技术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中草药由于其抗菌、抗氧化、抗病毒、抗寄生虫活性和免疫刺激等作用,在无抗养殖背景下保障畜禽健康养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①将中草药或药渣添加到畜禽饲料中,可以有效增加肉料比与体重,有效提升畜禽的生产性能;同时可起到保健的效果。常用的当归、木香、黄芪及熟地均可以促进畜产品的产奶量。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200~400 mg/kg山苍子精油显著提高了仔猪日均增重,降低了料肉比和腹泻率。添加0.2%白藜芦醇可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清IgG水平,并减少肠细胞脱落,其效果与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相当。党参、炒白术、茯苓均可以提升雏鸡的抗氧化能力。山药、麦芽和白术等药物可以促进动物消化和肠胃蠕动。②中草药可作为营养药膳来使用;中草药中含有较多的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有机酸、生物酶和矿物质等,能更好提升动物肉蛋奶产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比如枸杞、党参、当归、大枣和黄芪等药物都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长期喂食可以增强动物产品(肉、蛋、奶等)的营养价值。③长期的实践研究发现,很多中草药都富含抗菌、抗病毒成分,可以激活免疫细胞,提升免疫能力,在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中草药对动物生理机能无明显损伤和毒副作用,这一特性使得其明显优于抗生素等人工合成的药物,有效弥补了西药的局限性。中草药是纯天然植物,发展历史悠久,药源资源丰厚。中草药的有效药物成分主要为生物碱、有机酸、矿物质、挥发油等,容易加工制成粉剂或汤剂,且在临床中具有疗效好、依赖程度低等优势。比如菊花、蒲公英、黄芪、甘草均含有能够杀灭病毒的成分,尤其是所含的多糖、黄酮和多酚类物质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繁殖。板蓝根和黄芪可以直接杀灭带状疱疹病毒。金银花具有良好的抗病毒的作用,可以抑制RNA和DNA病毒。青蒿提取物可促进鸡生长及防治疾病,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可渗入球虫卵囊内,抑制或杀灭球虫卵囊,干扰孢子化的过程。青蒿素衍生物青蒿琥酯的纳米乳制剂还可以预防和治疗山羊焦虫病。青蒿素还可用于治疗牛环形泰勒焦虫病和双芽巴贝斯焦虫病,新鲜青蒿治疗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疗效十分显著,抗虫有效率为100%。

(2)中兽医可向西兽医学习:中医学十分重视正、邪、标、本,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还说“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为妄行。”这就充分强调了辨明标与本的重要性。向西兽医学习在于以下几点:一是在坚持和发扬中医药定性诊断标准的同时,学习参考西医定量检测诊断的长处,进一步提高中医药诊断水平;二是中医药在发挥副作用小的优势的同时,学习西医药见效快的长处。尤其是在面对重大传染病时,单独施用中兽药,药力有限,适当配合西药,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中西兽医要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在实践中,中西兽医由于二者的理论体系不同,很难相互学习鉴用。西医在治疗炎症时,除用抗生素外,也辅以维生素补液等,并非单独使用某一种药。中医也一直在学习西医,如进行药物成分分析与药理学研究等,但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西医针对性强、疗效快;中医机理虽模糊,但作用广而全面。因此,以中西医结合为最佳,有利于当今复杂的疾病诊治。中西兽医在互学互鉴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方位的融合发展。在理念上,以辨证施治为主体;在治疗上,中医药

与西医药相结合;在检查上,中医的定性(望闻问切)与西医的定量(检验、检测)相结合;在预防上,中兽医治未病与西兽医生物疫苗相结合;在保健上,中兽医药学的药食同源与西兽医药学的现代保健相结合。中西兽医互学互鉴,是中兽医与西兽医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

3 中西兽医融合发展阻力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兽医学与中医药学是一脉之承。中兽医“治未病”疗法不但安全,而且多具有双向调整作用,无病可防,有病可治。传统中兽医主要针对牛、马等大型家畜的个体给药。近年来,由于机械替代了牛、马,家畜集中化、规模化养殖代替了散养,缺乏市场的中兽医行业曾经一度发展缓慢。

中医治疗技术除药物治疗外,还有针灸治疗技术。国外兽医者们对针灸治疗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针灸技术在国外畜禽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动物在西兽医学的检查中并没有发现指标性的变化,无法确诊疾病,比如动物的一些行为学变化,中兽医学认为是动物的神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对安神穴、大风门、脑腧穴等进行针灸,可使动物得到治愈。但在我国,针灸治疗技术在畜禽生产中并不常用,特别是大型动物,目前仅在宠物行业运用一些针灸治疗技术。

中兽医亟需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个:一是群体给药(中兽药制剂),以适应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需要;二是标准化,包括制剂的标准化和应用标准化;三是提高药物的疗效与疗速,包括方剂研究(如模型筛选法等)、提高制剂有效成分浓度(含量)及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生产成本等;四是提高对疫病,尤其是重大疫病的防控力,这也是传统中兽药向现代中兽药发展的重要方向。

4 中西兽医协调发展建议

中兽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近年来,农业部不断加强中兽医药专家队伍建设,国家将继续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使用,建立科学合理用药管理制度,规范做好养殖用药档案记录管理,严格执行兽用处方药制度和休药期制度,预计未来我国兽用抗菌药市场将进一步减小。新形势下,中兽医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对此笔者有以下建议。

(1)构建中兽医学发展调控体系,实时建立新型中兽医的价值体系。随着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的发展,畜禽疾病的种类和数量呈现越来越多态势,中兽医可向服务规模化养殖、群体防治、以防为主、提高生产性能和改善畜禽产品品质等方面转变。面对新的疾病不断增多,多种疾病混合感染,耐药菌株增多等复杂情况,可将单纯疗法向组合疗法转变。

(2)将西兽医中的一些症状及其程度的发生频率作为基础数据,采用一定的数学方式进行相应的计量,给畜禽进行专业的中医治疗。需要在提高效果和增加科技含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数量化、系列化,保证中医医学体系的系统性、主体性、科学性,加快中兽医的标准化步伐。

(3)加强中兽医的现代化研究。中兽医学与西兽医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目前对于中兽医药的管理完全照搬西兽医学的模式,束缚了中兽医学的发展。中兽医学与中医药学是一脉之承,所以应借中医药之力,推动中兽医学的发展。如加强中兽药处方筛选研究、加强评价和验证中兽药作用的疾病模型的研究、进行中药的代谢和动力学研究等。

(4)相关部门应加强中兽医学专业人员的储备。采用“中西并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式,让从业者更加专业,使传统畜牧的中医学更加现代化,中医学也能实现多元化的发展。同时,建立和完善中西结合兽医学教育体系。一个学科的发展有利于从事这一学科研究和应用的人才的发展。目前中西结合兽医学的课程和教材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兽医学中兽医中西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探讨
《中兽医学杂志》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看20 16 年中医药纪事,议河南中兽医药发展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中兽医“治未病”学说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