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茶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2023-04-05 13:50:30郑世仲周子维林志斌徐礼羿赵文净蔡烈伟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茶学专业教师

郑世仲,周子维,林志斌,王 芳,徐礼羿,赵文净,蔡烈伟

(宁德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宁德 352100)

党的十九大以来,对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农业发展作出了规划部署。加快农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途径,茶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特色农业产业,对很多产茶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茶产业的特异性使其在茶区乡村振兴中迎来蓬勃发展机会。信息时代的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需要各类创新技术作支撑,引进和培养管理类人才、经营类人才和相关技术人才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服务[1-2]。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对于高校茶学等涉农专业办学,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3-5]。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国茶产业的重要性赋予了高校茶学专业教育重要的历史使命,现代茶产业发展对涉茶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加注重和加强高校茶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茶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给茶学专业办学提出了新的思考。

1 茶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1 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传统教学理念偏重理论教学,很多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还不够,主要表现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实践实训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比例偏低;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够,由于实践教学投入成本较大,很多实训实践环节经常被省略;对实践教学的教师专业水平要求较低,往往理论教学要求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而实践教学往往是中级职称以下年轻教师承担;对实践教学的考核和评价不完善,导致了部分实践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学生也放松了学习;受考核机制的影响,很多老师不愿意从事实践教学。此外,因为茶学等农学类生产实践较为辛苦,学生从事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不够,实践实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存在“走过场”的思想,加上现在考研升学偏重理论考试,也导致了学生重理论学习轻实践实训的心理。

1.2 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模式简单化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人才的重要环节,更是进一步巩固课本理论,提高学生理论认知深度的最佳教学途径。茶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农学学科,合理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巩固理解和融会贯通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实践教学课程往往是按照理论课程的设置而设置,甚至有时候为了精简学时和学分,有些实践课程被大幅精简,比如茶树栽培育种、制茶学和茶叶精深加工等课程的实践实训课程,经常被压缩,甚至几门课程的实践课压缩安排一起进行,学时又不够,这样的教学设置,学生很难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学习也不够深入。此外,在课程内容安排上,由于经费等问题,很多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只是按照课本或者实践手册进行简单的模仿和重复验证,甚至有些只是带学生到工厂参观学习,走流程,设计性实验或者综合性研究实验较少,加上教师的机械化传统教学,这样学生的实践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就很难得到锻炼,更不用说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

1.3 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薄弱教学实践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场所。很多学校在专业评估考核时,往往只看重教学实践基地的数量,所以在基地建设初期,往往有领导和专门的老师负责,但是仅限于做材料的需要,基地后续的实际建设和使用情况,有些学校由于经费的不足和考核机制的原因,在设备的采购往往只是考虑教师科研的需要而轻视教学的需要,教学基地的建设经费投入和教学效果都很少被关注。校内的很多实践实训设备过于陈旧,教学过程只能简单应付,实践教学老师教学过程中也很少去关心基地的建设和改善,最后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甚至有些教学实践基地,学校只是和企业简单的共建,共建过程也没有考虑企业本身场地和仪器设备是否符合教学的要求,甚至在共建的过程中只是签个协议敷衍了事,教学过程中只是根据企业提供的现有条件简单的体验式教学。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角色,知识点也过于简单枯燥,学生思维得不到拓展,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欠缺。

1.4 实践经费及师资投入不足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必须途径,近年来高校教学改革虽然一直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的经费也有增加,但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依旧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很多学校的量化考核指标重点不在实践教学,很多有经验的高职称教师往往不愿意从事实践教学,使得很多实践教学师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改革实施。

2 乡村振兴背景下茶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发展关键在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涉农相关专业的人才教育培养至关重要,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茶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茶学专业高等教育中,结合新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推进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茶学专业学生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建设者,形成投身广袤农村创新创业的意识,学校、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协同育人和产教融合至关重要。

2.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茶产业发展的需要茶产业是传统行业,近几年来全国的茶产业呈现很好的发展势头,种植面积和茶叶产量都在稳步增长,同时衍生的茶产业链也在高速发展。发展现代茶产业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发展理念的体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举措。

乡村振兴是一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综合系统工程,目的是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乡村振兴核心是产业振兴,茶产业是很多县市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承载着实现乡村振兴的希望。产业兴旺关键在于人才,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为国家产业发展和民族复兴服务,现有的基层茶学专业技术人才现状不尽人意,难以适应乡村振兴和现代茶产业发展需求,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缺乏与时俱进,现有的专业知识跟不上茶产业发展需求,无法解决生产出现的新问题;对现代农业技术特别是高科技技术缺乏了解,对茶产业发展的指导信心和能力不足;工作的方式方法相对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制约了产业发展需求。因此,急需补充一批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懂得生产经营管理的高层次茶学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很多高校茶学专业才培养,往往是理论大于实践,加上学校考核指标重理论轻应用,传统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相对较为狭隘和单一,造成学生对生产实践接触较少,难以实现对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很难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发展速度很快,全国整个茶产业已经步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茶产业的发展对茶学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顺应茶产业新的发展趋势及对人才需求的转变,高校茶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茶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掌握较强的实践技能,具备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传统的茶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在传统农学基础上形成的,茶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俱进,强化乡村振兴和新农科培养人才的理念,同时充分利用本专业产学研成果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新模式加强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内容。

2.2 新农科背景下茶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需要2019年,北大仓行动工作会议对新农科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开创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农学学科发展的新局面。实践教学是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6],茶学作为一门对专业实践技能要求很高的农学学科,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相关研究表明[7-9],包括茶学专业在内的很多农学专业,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滞后于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甚至实践教学环境较为薄弱,教学内容更多的是验证性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有机结合,严重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法解决茶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茶学专业作为一门农学学科,涉及茶树栽培、茶园管理、茶叶加工、审评和销售等多个环节,因此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对新农科背景下高素质的农业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 乡村振兴背景下茶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

3.1 强化课程思政,培养适应乡村振兴需要的茶学专业人才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立身之本,高校人才培养过程要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茶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应该结合我国茶产业发展特点和茶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所有实践教学课程的课程思政全覆盖,把立德树人贯穿始终,强化“三农”意识,培养“三农”情怀。茶学作为农学专业,学校对茶学学生的培养不仅要立足课堂,更要加强与茶叶生产加工紧密结合,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教育观,将教学实践与育人有机统一起来。同时,对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要有清醒认识,清楚实践教学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和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坚持教师理论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坚持学生的就业创业实践与实践教学相统一,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协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去[10]。

3.2 加强学生专业教育,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对茶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注意与国家的“三农”政策结合,特别是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提高他们从事茶产业的信心。茶产业作为乡村脱贫致富振兴支柱产业,近几年发展非常迅猛,发展空间也很大,要通过茶产业发展的大环境让学生认识到茶产业也有广袤的空间让他们施展才华,也能让他们成长成才,实现抱负理想,同时结合我国悠久的茶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11],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把专业训练与学生的劳动教育、学科竞赛紧密结合起来,进而提高学生对茶学专业的认同感和从事茶产业工作的使命感、获得感和成就感。

3.3 强化以技能训练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乡村振兴对新农科人才培养有了新要求,学校在学科建设中要注重实践教学建设,特别是以一流学科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在茶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同等重要,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观,要把实践教学提高到与课堂理论教学同等位置。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优化专业教学计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必须统一筹划。实践教学必须是以专业技能和能力培养为主,循序渐进不断提升。大一新生更多的是以专业基础实验课为主,对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应该要以课程实践实训为主,比如茶树栽培育种、制茶学等课程,理论和实践实训紧密衔接,实践考核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性设计实验为主。这有助于学生把课本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而对于毕业班学生,应该强调以毕业实习和科研实践为主,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这个过程要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独立设置实验,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精神。

3.4 优化导师队伍,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综合评价,鼓励校企双导师制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在于教师。学校要加强对实验教师系列和青年教师的培养,特别是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提高对教师实践实训的考核评价比重,拓宽广大青年教师成长空间。优化考核评价机制,改变唯论文和课堂理论教学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学校可以以学科教学团队为基础,以学生专业综合素养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导向来综合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一支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茶学是一门和生产紧密衔接的学科,对于与生产紧密衔接的实践课程,比如制茶学、茶叶机械、茶叶精深加工等课程,学校可以通过校企产学研合作实行导师互聘,学生的实习实训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12]。这样学校老师和企业导师在日工作中互相学习交流,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学校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企业的平台为教师的科研和实践教学服务,促进教师优化课程方案,企业导师也能从学校导师交流中提高理论水平,促进生产效率提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能更深入的了解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学生可以亲自动手甚至成为企业导师的生产助手,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的技能本领,提高学生实践创新的主动性,实现学校培养人才与产业发展需求的无缝对接。

同时,在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校企合作平台,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参加企业生产实践、教师的科研课题和科技竞赛,挖掘学生创新创业潜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3.5 提升服务乡村振兴和新农科意识,强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教学、科研与服务构成了高等教育的三大社会职能,高校具有服务社会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茶学专业承担着培养服务乡村振兴高新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新农科建设是培育卓越茶产业人才的重要抓手[13]。茶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农村的重要产业,更是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因此,茶学专业办学应该要紧密对接茶产业发展需求,学校和企业要通过有效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和潜能,在实践教学中加强校企合作,学校为广大茶叶企业输送紧缺的用得上的专业人才,企业为学生见习和实习提供平台,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学生参与到茶山茶厂的一线工作,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茶叶企业可以为教师提供科学研究的实验基地或者实验场所,教师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等方式服务企业,解决广大茶农茶企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让广大教师真正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4 结语

茶产业过去是脱贫攻坚重要产业,今后也是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和科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按照新农科发展要求加强和改进茶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茶学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茶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要与时俱进,以培养高素质的涉茶“三农”人才为目标,不断创新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互补优势,通过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机制,为茶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为进一步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贡献校企合作的智慧。

猜你喜欢
茶学专业教师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茶文化视角下的茶学英语翻译研究
福建茶叶(2018年9期)2018-01-19 14:07:38
兴趣教学法在《茶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