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去年在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的专家座谈会上,有幸结识了姚远主编,他把一本散发着墨香的《军工文化》杂志赠予我,也是从那里,我了解到这是一本办了十几年的老刊物,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文化交流协会的会刊。翻阅这本杂志,顿时被里面丰富多彩的内容所吸引。后来,我把自己写的《军工产品名称的文化意蕴》的文章发给他,不久就在《军工文化》杂志上登了出来。慢慢的,我越来越多地接触了这本杂志,对这本杂志也有了些许新的感受和思考。
这是一本以军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纸质刊物。在近百年的峥嵘岁月里,军工人在党的领导下,在服务军事斗争、建功民族复兴大业的同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也形成了军工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独特标识。军工文化是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大观园里的一束绚丽的花,散发着人民军工文化的特有芳香。《军工文化》杂志以此为本,从一开始就站在一个高点上,使这本杂志具有了独特的价值。
当然,一本纸质刊物要想在今日信息化氛围里顽强生存,并且谋得发展,必定有自己的“特有秘笈”和过人之处。细看杂志,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有特色,那就是始终突出凝结着军工品质和价值追求的军工文化,以特色文化创品牌、树形象;二是有内涵,聚焦“国之大者”,通过高端话题等栏目,积极传播新理念新风尚新追求,凝聚了军工人的高度政治意识和价值共识;三是有品质,无论是特别报道还是文化经纬,每个栏目每篇文章都能精心制作,使之更深层次走进人们的内心,激荡起心灵的涟漪。杂志得以长久地生存、发展、壮大,靠的是她的实力、内涵和魅力,是她赢得的人心。
在文学场域中,报刊杂志不仅是媒介,更是磁场。正是由于姚远及其同仁的不懈努力,《军工文化》杂志积蓄了越来越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现在的《军工文化》杂志,已经褪去了初创刊时的稚嫩,正以成熟优雅的姿态展现在每一位读者面前。成为军工领域里 很有分量的一份专业期刊,成为我国军工集团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纽带之一,成为军工人灵魂栖息的共有精神家园。
《军工文化》杂志作为全国唯一一本专门从事军工文化宣传、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杂志,是中国军工战线的一面旗帜,她特殊的地位使它不同于一般的行业期刊。她建构的是中国军工文化的国家话语,表达的是新时代强国强军、创新创造的璀璨映照,展示的是锻造大国重器的人文风采。因此,军工文化必定是高端的、向上的、有着军工人风骨和气魄的文化。
十五年的峥嵘岁月,凝聚了过去的不凡成绩,更代表了一个全新起点。衷心希望《军工文化》杂志办得更加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讲述着更多感人至深的军工故事,描绘军工人更加波澜壮阔的奋斗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