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个人与环境”写作导写

2023-04-05 13:06湖北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3年2期
关键词:萧伯纳李鹏涂鸦

湖北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万 安

主题阐释

强化多元思辨写作,与《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相照应。近几年高考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多元思辨能力,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强弱之辩”、新高考Ⅱ卷的“写人与做人”和全国甲卷的“可为与有为”均为二元思辨作文,三元思辨作文只有全国乙卷的“弓”“矢”“的”;而2022年作文题除了全国乙卷“跨越,再跨越”继续保持二元思辨,“本手、妙手、俗手”“选择·创造·未来”和“移用、化用、独创”三道作文题均为三元思辨写作。这对考生思维的灵敏度和深刻性等高阶思维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时选择作文训练题时要有意识地向“多元思辨”这个方向倾斜。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萧伯纳说:一个理智的人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会想去改变环境适应自己。但历史是后一种人创造的。

作为新时代青年,是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还是应该改变环境适应自己?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的材料作文,著名作家萧伯纳的这句话不只是在谈人与环境的关系,更是在探讨一个既深入又细微的思考点:为什么理智的人会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但历史却是不理智的人创造的?很明显,萧伯纳对“人是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还是应该改变环境适应自己”的思考,打破了惯性思维,充满了思辨的光芒。试题意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大胆质疑,打破惯性思维的壁垒,建构自己全新的观点。

写作时,既可以写“人应该改变自己适应环境”,也可以写“人应该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从而创造历史”。但综合试题的材料和提示语分析可知,最好的立意应该是将“人应该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和“人应该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从而创造历史”结合起来写。因为萧伯纳的观点不仅认可了“人应该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更肯定了“人应该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从而创造历史”。材料中的“但”字暗示了萧伯纳的倾向,也引导学生往这个方向去思考。如果作文只谈“创新”“变化”等,则是离题的。

名言素材

1.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

——托尔斯泰

2.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掘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卡耐基

3.既然不能驾驭外界,我就驾驭自己;如果外界不适应我,那么我就去适应他们。

——蒙田

热点素材

巴西涂鸦画家用画笔影响了世界

在巴西圣保罗的角落里,生活着一群城市“透明人”。他们是垃圾清理工,拿着微薄的工资,却做着对城市、对地球都非常重要的事:回收垃圾。“我要帮助这群在城市背后的超级英雄!”说这话的,是一名叫穆达奴的涂鸦画家。一个小小的涂鸦画家,究竟能做些什么呢?第一步,穆达奴决定来个“垃圾车大变身”——为又脏又破的垃圾车涂上缤纷的涂鸦。收获关注后,牙医、内科医生、理发师、推拿师等志愿者都加入到关心垃圾清理工的行列,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医疗和服务。如今,“升级我的垃圾车”公益组织的足迹已经遍布世界十多个国家。

●运用示例

涂鸦画家Mundano一个小小的创意,竟然带来了一场城市环境变革,让人不得不感叹个体创意的巨大作用与价值。人们常说创意改变环境,创意改变世界,此言不虚。还记得石家庄“树洞画女孩儿”王月,她在寒冷的冬天,带着简单的绘画工具在脱了皮的树和残破的电线杆上画上可爱的动物。动人的风景,既美化了街景,又给市民带来了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

李鹏威:复读10年考上央美

2022年12月,在中央美术学院,年近30的大一新生李鹏威,曾为了进入中央美院而复读了10年。10年漫长考学路,有人称赞他的执着,也有人质疑:“耗费这10年究竟值不值得?”李鹏威说:“我觉得值得……考央美的过程里,我得到的不仅是录取通知书,更是画技的打磨和对意志力的磨砺,这些对我而言都是人生无可替代的财富。”

实际上,2018年,李鹏威在画室里当助教,已经月入过万了,不仅够自己生活和学习,每月还有多余的钱补贴父母,那段时间一度让他产生了放弃备考、安心工作的想法。在一次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李鹏威每天都在思考,是继续复读还是选择工作?最终他决定追逐理想,继续备考。

●运用示例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曾撰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激励自己在读书和创作上像楚王项羽、越王勾践那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经过不懈努力,蒲松龄终成永载史册的文学大师。李鹏威经过11次高考也终于成功“上岸”,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正如著名作家蒙田所说:既然不能驾驭外界,我就驾驭自己;如果外界不适应我,那么我就去适应他们。

佳作展示

革己以顺时,假物以自新

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杨梦琪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人如何抉择,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在利益交错的繁华里,人如何自持,才能保持高洁?是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做清醒理智者,还是改变环境适应自己,成为历史缔造者?

这个问题,似乎难以给出答案。其实,“革己”“假物”可以解之——即“革己以顺时,假物以自新”。

革己以顺时。古往今来,知变者醒,求变者达。在乱世之中,“变革”二字犹为重要。在文人墨客中,以乐观旷达闻名的苏轼正是个人之变的典范。官场屡屡失意,在谪居苦旅的途中,他清醒地认识到,己不为当局所容,需另择他路。于是他坦然做出改变,在清风明月中追寻人生真理。由苏子瞻到苏东坡的身份之变,从壮志凌云到旷达洒脱的心境之变,使他得以实现自我精神的蜕变,而他灿烂的文学成就,无疑成为了人们的精神食粮。

假物以自新。改造外物以适应自身所需,是假物的前提。个体的力量往往单薄,因此仅凭个人,要想达到一定的高度,是尤为困难的。这时候我们不妨考虑变革自身所处的环境,让环境适宜自我发展,助力时代前进。忆往昔,曾有无数有识之士挺身而出,变法图强,救国家于危难。面对日益明显的土地沙化现象,一代又一代的守绿人奋战在茫茫戈壁,一点点绿色在蔓延,一片片绿洲在扩大……正是人们改天换地的勇气,才让沙漠变绿洲,人类才能在这生机盎然的土地上繁衍不息。我们不怕路远山高,扬鞭以长行;我们守绿水环绕,护家园安康。对外的改造,也是对内的革新。由此可见,改造,其实并不困难,只有借改造之力,我们才能走得更为长远。

当然,“革己”并不意味着失去本心,放弃往昔所有;“假物”也须讲究方法,因时制宜。改造不可急于求成,时代的变革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历史从来不会让某位英雄豪杰唱“独角戏”,在这条以“变”为核心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自我的革命者,有着向上向好的决心,是历史的缔造者,有着丈量世界的胸襟。

“革己以顺时,假物以自新”,至于究竟如何变,怎么变,吾辈青年,应在实践中寻求答案。

点 评

这是一篇富有思辨色彩的考场佳作,文章标题即观点,扣题精准——革己以顺时,假物以自新。开篇回顾历史,阐明观点,照应标题,之后横向展开,从“革己以顺时”“假物以自新”两个角度展开论述,最后紧扣实际收束全文,卒章显志。

猜你喜欢
萧伯纳李鹏涂鸦
创意涂鸦
萧伯纳幽默化解打击
萧伯纳与小女孩
创意涂鸦
cute pandas
萧伯纳戏猜年龄
萧伯纳戏猜年龄
该不该用“云仓”?
“赌”还是不“赌”?
无人机配送,看上去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