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滨新 秦德胜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许多主流媒体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主题宣传报道。“足迹”主题宣传报道主题重大,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宏观性,既要规范严谨,又要写出特色和新意。增强“足迹”主题宣传的贴近性、厚重感、创新度,出新出彩,让人耳目一新,这是各级主流媒体同台竞技的一道重要考题。
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以下简称绍兴传媒)旗下《绍兴日报》和“越牛新闻”客户端于2022年9月22日至10月16日,浓墨重彩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诗路飞越 胆剑新篇”融媒体特别报道。10路记者沿着总书记的绍兴足迹,蹲点寻访、回溯历史、记录变化,重温总书记对绍兴的殷殷嘱托,展示古越大地非凡十年的巨大成就,凝聚起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接续谱写新时期“胆剑篇”的强大力量,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喜庆热烈的舆论氛围[1]。该报道高站位立意、高水平创意、高品质呈现、高人气传播,专题点击量超过100万,被浙江省记协作为党的二十大融媒体报道精品向全省推介,交出了“足迹”主题宣传新答卷,为重大主题报道守正创新提供了启示。
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题主线,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方位呈现新时代发展成就,这是主流媒体的重大政治使命。绍兴传媒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主题宣传,梳理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作出的重要指示,反映当地贯彻落实的实际举措和进展成效,以人民的美好生活充分彰显总书记思想的实践伟力,充分彰显“两个确立”是党心民心所向。
高站位立意,确定报道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先后27次到绍兴考察调研,足迹遍及浙东唐诗之路两岸,殷殷嘱托绍兴“要放在‘长三角’的范围内来审视你们的发展地位,调整发展战略”“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卧薪尝胆,艰苦奋斗,努力谱写新时期的‘胆剑篇’”。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展现高瞻远瞩的领袖风范,饱含对绍兴的如山厚爱,为绍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多年来,绍兴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路子砥砺前行,综合经济实力重返全国地市30强,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绍兴传媒编委会决定以“诗路飞越 胆剑新篇”为主题,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开展回访,反映各地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显著成就,讲述新思想在越州大地落地生根的实践伟力,帮助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新思想引领推动绍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伟业。
系统性布局,设计报道框架。在明确主题之后,就要确定报道的“四梁八柱”,设计报道的层次框架。主创团队深入学习《习近平在浙江》《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等重要读本,梳理总书记当年考察的具体点位,精心设计选题框架和报道框架。紧扣总书记重要嘱托和“八八战略”总纲领的主要内容,兼顾典型性和平衡性,精选10个考察点,从精神文明建设、城乡协调发展、产业“腾笼换鸟”、弘扬大禹文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等角度切入,既重点突出,又系统全面,全景式展示时代巨变。2022年9月22日刊发开篇评论《诗路飞越 胆剑新篇——写在“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特别报道推出之际》,以“头版消息+专版报道”的形式布局整组报道。头版消息概述总书记重要指示和考察点发生的巨大变化;专版设置“总书记嘱托”“寻访”“奋斗者说”“见证”4大板块,其中“总书记嘱托”摘录的是与报道内容相关的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寻访”板块是记者行进式采访创作的主稿;“奋斗者说”则是当事人或当地代表性人士见证变化的感言;“见证”板块是以点带面反映全市某方面变化的成就荟萃。
整组报道新颜旧貌对比,大小图景交融,展示绍兴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践行“八八战略”的丰硕成果,让人感受到新时代的奋发力量和崭新气象。
主题宣传题材重大、涉及面广,兼具时间深度、空间跨度、内涵厚度,在落实具体的选题框架和报道框架时,必须在特色和新意上下功夫,打造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
在“足迹”主题宣传中,绍兴传媒创造性地以浙东唐诗之路这条地理线串联起10个回访点,将诗路文化与“足迹”主题宣传有机结合,让这组报道焕发出与众不同的风采。
以诗路串联考察点。绍兴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总书记的绍兴足迹遍及诗路两岸。主创团队将总书记考察足迹按浙东唐诗之路走向排序,自西北向东南,用一条诗路串联起杨汛桥、钱清、新未庄、枫桥、山下湖、青藤书屋、曹娥江大闸、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黄箭坂村、京新药业等总书记考察过的10个地点。以诗路为经,突出地域特色;以考察点为纬,聚焦发展变化,使每期报道都具有行进式的动感和鲜明的辨识度,让寻访之旅融合文化元素,为报道的出新出彩打开全新空间,体现了独特的创意和匠心。
以诗句入题显韵味。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在信息过载的时代,点“睛”之笔尤为重要。在这组融媒体报道中,10个考察点的回访报道,均以唐宋诗入题。
如习近平同志2005年在绍兴杨汛桥考察时指出,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回访报道以“舟有笙歌岸有花”为题,形象展示了杨汛桥人民如今精神富足的美好景象。报道中的“喜挂高帆浩荡行”“湖山清映越人家”“明年春色倍还人”“皎洁圆明内外通”“正逢浩荡江上风”“越山长青水长白”等10个标题,均经过沙里淘金般地精挑细选,诗句凝练贴切、内涵深刻、意境深远,巧妙升华主题,为报道增色,增强了报道的整体性和历史感。
以诗路国画包装版面。好的作品,离不开好的包装。除以诗入题增强报道感染力外,《绍兴日报》每期均以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吟诵的旭日照耀下的天姥山国画(局部)为版眉,寄托美好寓意。底图则节选本土画家150米国画长卷《浙东唐诗之路》精华部分。10期版面相连,可赏浙东唐诗之路概貌。每版均配以浙东唐诗之路示意图,并标注每个考察点的位置;再精选当地代表性图片,以“诗配图”形式呈现。多种视觉元素和谐统一、互为补充,犹如给版面穿上了“统一服饰”,大大增强了版面的文化气息,体现了采编人员的匠心。
主题宣传因其所承载的主题重大,很容易流于套路化、程式化,表达故事化、具象化、细节化是创新突破的重要手段[2]。“足迹”主题宣传坚持平实务实的基调,变以往“说教式”传播为故事化表达,通过典型人物、典型细节、群众语言折射时代变迁,让报道贴近读者、更接地气,增强了报道的代入感、针对性和感染力。
把行进式采访贯穿始终。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创新采访形式,沉下身子融入基层和群众,才能赋予采访活动新的内涵,使报道立体、鲜活。10篇寻访报道均以记者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以行进式、沉浸式、体验式采访,把读者带入考察点现场,跟着记者的笔触去追寻总书记的足迹、感受考察点的变迁。记者忆当年事、访当事人,每篇报道中出现的人名、场景都多达10多个,真实再现总书记与人民群众亲切交流的场景和暖心话语,大大增强了报道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005年5月17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专程来绍兴考察调研,钱清梅东便利店就是其中一站。如今,钱清已大变样。在《喜挂高帆浩荡行》一文中,记者生动展示了从晌午驶入钱清到夜幕降临在一片霓虹中离开的探访全过程,如同播放一部电影,让读者在移步换景中感受到一座集镇的发展脉动。
用典型细节深化主题。好的故事离不开好的细节,善于挖掘和运用细节,对提升重大主题报道吸引力和传播力至关重要,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显著效果[3]。
《湖山清映越人家》一文中,“粉墙、黛瓦、小桥、台门……新未庄,古色古香。医院、学校、市场、公园……新未庄,现代时尚”,寥寥几笔,一个现代时尚的江南水乡农村跃然纸上。《明年春色倍还人》一文中,“以前村干部办事靠文件,现在办事用软件。干部办事的过程在系统上留痕,有排名有考核”,写出了“枫桥经验”发源地创新推行数字化治理的新变化。报道用短句、写现场,坚持细节先行,通过今昔对比,小视角折射大时代,生动展现总书记考察指导后各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展现了当地奋力开创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
推动纸媒和新媒优势叠加,借助立体传播,开发系列融媒体产品,可以有效扩大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和抵达率。
“诗路飞越 胆剑新篇”这组报道开发多形态产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双向发力,历时近一个月,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10组报道均在“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转载,融媒体报道专题的总点击量达103.7万。
纸媒新媒双向赋能。记者在一线采访时拍摄图片、视频,《绍兴日报》在版面上为每组报道设置二维码,读者扫码即可实现延伸阅读。“越牛新闻”客户端设计融媒体报道宣传海报,制作报道专题,集纳《绍兴日报》相关报道进行二次发布,实现了纸媒和新媒的优势互补、相互引流。
开发系列爆款产品。“越牛新闻”客户端依托纸媒报道进行二次创作,为每组报道精心制作《画说足迹》条漫产品,用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风格手绘当年总书记考察的场景和各考察点的变化,大大提升了报道的贴近性。同时还制作《诗话绍兴》H5产品。
以10组报道的主题诗句导出整组报道,优雅的背景音乐配上浙东唐诗之路地图,吸引力、互动性强,融知识性、趣味性、文化味于一体,引得受众广泛点赞转发。
浓墨重彩圆满收官。优秀的系列报道作品,应该有一个响亮的结尾。2022年10月16日,正值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绍兴日报》采用跨版形式,推出以“我们已经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我们要继续前行”为主题的反响报道专版。专版将10幅条漫和10个专版组成“20”字样,刊登10位“最美绍兴人”的笑脸照,烘托喜迎二十大的氛围;同时配以评论《从头越 赋新诗》和反响报道《非凡成就激荡人心 感恩奋进再启新程》,与开篇报道相呼应。版面编排精美,恢宏大气,为报道画上圆满的句号。“没想到总书记到过绍兴这么多地方”“总书记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从广袤乡村到城市社区,从建设工地到生产车间,人们回忆温暖的往事、点数幸福的脚步,进一步凝聚起牢记总书记重要嘱托、在新的赶考路上接续谱写新时期“胆剑篇”的强大力量。
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实现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也是核心竞争力所在。绍兴传媒“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诗路飞越 胆剑新篇”融媒体报道的实践启示我们,重大主题报道要出新出彩,须在立意、创意、呈现、传播四个维度下功夫。要把准时代脉搏、提高政治站位,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彰显媒体担当;深耕地域资源、突出地域特色,找准报道独一无二的切入点;尊重传播规律、深入践行“四力”,在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上下功夫,让硬新闻“软着陆”;推进融合传播、丰富报道形态,打造更加符合受众需要的现象级产品,实现好作品的破圈传播,从而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注释】
[1]单滨新,秦德胜.看诗路飞越 谱胆剑新篇——浙江绍兴传媒“足迹”主题宣传新意足亮点多[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11-22(07).
[2]王效.主题报道如何出新出彩——以《天津日报》“见证天津”系列报道为例[J].中国记者,2022(07):12-17.
[3]郭强,沈刚.把握新闻规律,做好重大主题报道——以工人日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重大主题报道为例[J].新闻战线,2022(10)上: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