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秀,辛雪艳
(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089;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
沈括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学者之一,其学术贡献至今仍为学人称道而不衰。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认为其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1]。其学术思想可谓包罗万象,有经学、史学、科学、艺术、文学、哲学及考古学等,后世之人研究沈括,也多集中于以上几个方面。作为其学术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学思想,学界研究不多。检索关于沈括研究的著述和文章,可以发现,对其医学思想的研究多从《苏沈良方》(以下简称《良方》)着手,视为苏轼和沈括两人的医学思想。探究沈括的医学思想,对我们理解和把握其整体的学术思想有诸多裨益。
沈括精通多门学问,是一位涉猎范围广泛的科学研究者,并且在每一学科中都有独特的创见。其著作颇多,关于科学技术方面的著作流传于世的有《梦溪笔谈》及《良方》,除此之外还有《别次伤寒》《灵苑方》《梦溪忘怀录》及《茶论》等。代表作《梦溪笔谈》是一部被公认为最富于科学史料的书籍,记载了很多当时的科学实例,其中就包括医学内容,全书和医学相关的内容有88篇,加上阴阳五行的论述13篇,共101篇[2]。《苏沈良方》全书共有235篇,著名学者胡道静[3]对全书条文进行考据,“对其中的百分之八十七的篇章做出了判断”,其中明确为沈括所著者173条。《梦溪忘怀录》多被认为是农学专著,因为书中涉及种艺之方及食品加工法式,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和陈振孙《止斋书录解题》都将其著录在农家类中。考今人所辑《梦溪忘怀录》,其中关于医学论述的内容颇多,涉及养生、服药等[4]。从以上书目中,可以窥探沈括医学思想之一斑,了解其渊源。
近代专门研究沈括的学者胡道静认为“沈括在早年对医学(特别是经脉传变诸症)和生药学(本草学)都曾深刻地钻研”,认为其医学思想来自于其父亲沈周,“由于他父亲沈周的熏陶,沈周不仅是个循吏,也是一位良医”[5]。然考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九十八·太常少卿分司南京沈公墓志铭》等文献,未发现沈周为医的记载。沈括曾记载其父亲给别人“看病”的过程:“广南有一道人,惟与人炼秋石为业,谓之还元丹。先大夫曾得瘦疾,且嗽凡九年,万方不效,服此而愈。”“及先大夫到番禺,郎首问此丹,先大夫乃出丹示之,与梦中所得不异。妻服之即愈”[6]。沈周曾在一道人处得到还元丹,自己服用后效果很好。到番禺后,给当地一侍郎的妻子用还元丹治好其久病。这从侧面印证,集方储药、救死扶伤为沈氏家风。受其父亲影响,沈括也有搜集效方、储存有用药物的习惯,这也是其医学思想渊源所自。
沈括一生在多个地方担任职务,每到一处均会留意当地的名医名方,经过核验之后,整理出来以备用。“凡所至之处,莫不询究,或医师,或里巷,或小人,以至士大夫之家,山林隐者,无不访求,一药一术,皆至诚恳而得之”[7]。沈括所在的年代,医学比较发达,政府对于医书、药书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和刊行。尤其是校正医书局的成立,由林亿、高保衡主持校理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典籍,同时还修订了众多药学专著。在这种学术氛围之下,沈括虽然不是医家,但是在方书搜集方面对其影响巨大。“本朝士人如高若讷、林亿、孙奇、庞安常,皆以善医名于世,而存中尤喜方书。此书所载多可用”[8]。其搜集良方并非见方即收,而是通过精心筛选之后,确证其有效后才能够纳入其著作。在其专著《良方》原序中提到其搜集良方的原则:“予所谓‘良方’者,必目睹其验,始著于篇,闻不预也”[7]1-4。所以在其医学著作中,常见“予家常作此药”“予自得此,治疾无有不效”“予目见医数人”等字句。之所以养成如此习惯,因其认为“医之为术,苟非得之于心而恃书以为用者,未见能臻其妙”[9]。求真务实的思想,让沈括搜集的处方多为有效良方,也造就了其较为深厚的医学功底,形成较为完善的医学思想。
沈括在父亲影响下,深刻钻研医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知常达变、辨证用药及注重养性的医学思想特点。
沈括认为,“气”是自然万物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人体功能的主宰,气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纽带。“日月,气也,有形而无质,故相值而无碍”是对自然之气的阐述。人与自然相协调,表现在“凡积月以为时,四时以岁成,阴阳消长,万物生杀变化之节,皆主于气而已”。人的生长壮老已和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同理,都主于气。至于事物的变化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沈括认为,与五运六气有很大的关系。自然界的气变化无常,无所不至而又各有征兆。自然之气变化,人体也受到相应的影响,运气主导着万物变化之常,也影响着人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所以“医家有五运六气之术,大则候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小则人之众疾亦随气运盛衰”。医家大多了解五运六气,但是不会运用到疾病的治疗上,这是因为“今人不知所用,而胶于定法,故其术皆不验”。运气学说的精髓在于知常达变,“大凡物理有常、有变,运气所主者常也,异夫所主者皆变也,常则如本气,变则无所不至而各有所占,故其候有从、逆、淫、郁、胜、复、太过、不足之变,其法皆不同”[9]70-71。举例来说厥阴木运占主导地位,会出现多风而草木茂盛的景象,这就是“从”;如果天气晴朗干燥而没有风,这就是“逆”;如果常常尘土飞扬,水流而不结冰,这就是“淫”;乌云翻滚伴有能折断树木的大风,这叫“郁”;山上泉水枯竭,草木凋零,这就是“胜”;天气酷暑,害虫为灾,这就是“复”;尘土飞扬伴有天崩地裂,这就是“太过”;满天阴森伴有乌云密布,这就是“不足”。
具体到人体,首先要顺应其变化。如果出现疾病,则要因时因地制宜施治。就算是相隔不远,但如果气候不同,则五运六气格局全不一样,所以在运用时不能拘泥于一法。作为医生,一定要掌握运气之常理,更应了解不同运气条件所主导的变化。常理遵循一定的规律,变化则是无所不至。所谓“五运六气,冬夏寒暑,旸雨电雹,鬼灵魇蛊,甘苦寒温之节,后先胜负之用,此天理也。盛衰强弱,五脏异禀,循其所同,察其所偏,不以此形彼,亦不以一人例众人,此人事也。言不能传之于书,亦不能喻之于口”[6]6。具体指导用药,沈括认为在临床中要避免仅仅凭借方书上的成药,不参考五运六气,仅仅有一两味药符合症状,就给患者用药,临床效果不佳。所以,五运六气理论是沈括中医基础理论思想的核心,是指导其对自然万物生长壮老已过程以及人类健康疾病认知的基础。
沈括在《良方》原序中指出,治疗疾病有五难“辨疾、治疾、饮药、处方、别药”[7]1-4。辨病是治疗疾病的前提,也是决定疗效的根本,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认为,辨病当如古人一样“问其所为,考其所行,已得其大半,而又遍诊人迎、气口、十二动脉”[7]1-4。这是对大夫辨疾的基本要求,原因是“疾发于五脏,则五色为之应,五声为之变,五味为之偏,十二脉为之动”[7]1-4。之所以如此重视辨病,是因为其认为疾病的发生不仅仅是人体的问题,还和周围环境等有关系,也就是在整体观的指导下辨证用药,才有其效。
辨证论治的思想渊源是基于对脏腑功能的认识。例如,毛发的疾病,沈括认为毛类分主五藏,各不相同。他认为:“医者所论人须发眉虽皆毛类,而所主五藏各异,故有老而须白眉毛不白者,或发白而须眉不白者,藏气有所偏故也”[10]。人体的毛发分布很广,并不都属于肾。在诊疗过程中也要根据不同的症状,辨别出不同的证,然后根据证再决定是疏肝还是滋肾。再比如,其对梦泄一病的认识。通常“方书言梦泄,皆云肾虚,但补肾涩精,然亦未尝有验”[7]79。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辨证不够准确所致。他认为医家及养生家通常认为梦泄是因为房劳过度导致,其实并不全部如此。梦泄要根据不同的证,辨别疾病的原因。有一部分人,患病比较严重,是因为房劳过度所致,需要补药。但还有一些是因为气血旺盛,或者禁欲所致,治疗起来则不能一味补肾。遣方用药,更应该注重辨证论治。在论述小柴胡汤证时,沈括提到:“近岁此药大行,患伤寒不问阴阳表里,皆令服之,此甚误也”[7]34-35。这是为了纠正当时滥用小柴胡汤的风气,“世人但知小柴胡治伤寒,不问何证便服之,不徒无效,兼有所害,缘此药差寒故也”[7]34-35。他指出如果要服用,必须辨证才可以取得效果:“须仔细详方论及脉候相当方可用,不可一概轻用”[7]34-35。
用药也需要遵循辨证论治思想,处方要注重君臣佐使的搭配。然不同的古籍对君臣佐使的认识有所偏差,如《药性论》认为众药之和厚者为君,其次为臣、为佐,有毒者多为使。沈括认为,这种思维是错的,因为如果治疗疾病,需要攻坚积,那么则需要用巴豆这类攻下药物为君。这就提示我们,临证之时,讲究辨证论治,但是不能拘泥一法,一定要有是证用是药。用药的形式,也要依据辨证论治来确定。比如常用剂型,丸、散、汤等,也要依据辨证。其认为:“大体欲达五脏四肢者,莫如汤;欲留膈胃中者,莫如散;久而后散者,莫如丸”[6]6。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确定所用药物剂型,才能取得良效。有的疾病发展比较快,就需要用汤药快速控制;疾病发展缓慢,可以用散剂,慢慢调理;如果是慢性病,可以用丸药,以图治病除根。
沈括年幼即体弱多病,少年时患眼疾,久治不愈,故而形成注重养生的习惯。其养生,首先注重养性。日常生活中,要修身养性,心平气和才能无患。如果遇到“人性非合道者,焉能无闷,闷则何以遣之,还需畜数百卷书,《易》《老》《庄》等”[4]48。修身养性,讲究清净,所谓“清净子弟,小心少过谦谨者,自然事闲,无物相恼,令人气和心平”[4]48,可见其对修身养性的重视。沈括的养生思想受道教、佛教以及儒家思想影响甚深。譬如其认为:“凡人不能绝嗔,若用无理之人,易生嗔怒,妨人导性”[3]40-55。贪嗔痴是佛教用语,视为三毒,残害身心,又称三不善。既然不能戒绝贪嗔痴,那么就要远离无理之人。节制与调养是其养性的核心,其认为:“平居不得嗔、叫、用力。饮酒至醉,并为大害。四时气候和畅之日,量其时节寒温,出门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量力行,但勿令气乏气喘而已”[4]48。平素不能太过于贪念,喝酒不能过多,走路不能过多,都是养性之道,也是其养生的精髓。
沈括注重调息的方法养生,这本质上是一种意念导引养生法。其有着系统的方法,尤其注重餐后的调息。早晨,吃完点心后,先把手热了,然后揉按腹部。稍候,可以出门外,走上五六十步。中午饭后,依然用热手按摩腹部。之后再缓缓走上一二百步,不能气急。运动之后,可以躺在床上,把四肢伸展开来,气定神闲之后打坐,可以吃五六颗枣,饮一些人参、茯苓制作的饮品。调息之法对生活有一定要求,包括不能过饱,不能走路过快,不能大声呼喊,不能贪睡等。平常不能劳心劳力,饿了就要吃点东西,不能吃生硬油腻食物等。做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调摄自己的精气,做到与自然之气相呼应,最终达到凝练精气的作用。如此将息,必无横疾。
修身养性加上调息,可以让人身强体健,但“人非金石,况犯寒暑”。受道家“炼丹”养生思想的影响,“常宜服药,辟外气,和脏腑”。根据不同时期食用不同的养生用品,平常服用七宣元、钟乳元等。他会配一些“丹”药,用于养生,包括丹砂、硫黄、磁石、水银以及金银膏等,认为这些丹药各有功用,平常需要留心。这一思想在当时很是盛行,和当时达官贵族追求的养生思想有关。但是这些丹药多含有重金属,长期食用,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但其对炼丹的记载并非一无是处,关于“秋石”制作的记载,就被认为是最早的关于性激素提取的方法,是人类较早利用化学方法制作药物的记载。
沈括所著医学典籍及对医学发展的贡献,并没有得到医学界的高度认可,其医学专著《别次伤寒》《良方》《灵苑方》等均遗失不见,养生学专著《梦溪忘怀录》也多被收入农学类。因其非医学专业背景,部分后世学者竟对其医学著作有所非议。金代著名医家李杲批评其著作犹如《唐宋类诗》,“盖言不能诗者之集诗,犹不知方者之集方也。一诗之不善诚不过费纸而已,一方之不善则其祸有不可胜言矣”[11]。还有学者从专业角度分析其所集之方存在多种问题,比如清朝学者赵烈文在其著作中提到:“卷中诸方,喜用火毒之品,兼多重剂。今人脏腑气脆,恐所不任”[12]。观其所著之医书,的确存在应用雄黄、乌头、硝石、砒霜等火毒之品,临床应用的确存在很大风险。
也有学者对沈括的医学贡献给予了较为中肯的评价,南宋初年的晁公武认为:“沈存中《良方》十五卷,右皇朝沈括存中撰。博学通医术,故类其经验方成此书,用者多验”[7]1-4。晁公武和沈括所处时代相距很近,所以相对来说比较了解沈括的贡献。后代学者从医学发展史的角度肯定了沈括的医学成就:“盖方药之事,术家能习其技而不能知其所以然,儒者能明其理而又往往未经试验,此书以经效之方而集於博通物理者之手,固宜非他方所能及矣”[13]。时至今日,部分药物仍然为临床所用,比如上面提到的苏合香丸、至宝丹等,被研发成中成药,造福世人。近世研究沈括的专家胡道静对其医学贡献多有赞赏,认为其并非是古人所认为的那样“不知医”。
北宋时期,科技文化较为发达,医学也取得较大进步。其中有林亿、高保衡等医家的贡献,更离不开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家族、陆游、沈括父子等这些著名学者的推动。沈括的著作为研究这一时期医学氛围提供了可靠的史料。范仲淹年少时候提出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夙愿,殆至功成则对当时首都开封的医学环境进行了考察。当时令人担忧的状况,促其提出了恳切的建议,提议建立医学讲习所,选能够讲解医书的医师,在武城庙讲述《黄帝内经》等著作,召集京城学习医学的学徒听课,同时还教学生号脉及制作药物等。王安石自幼就熟读医书,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均有深入的了解。在王安石的推动下,建立了宋代官办药厂和国营药店“熟药所”,后更名为医药惠民局、和剂局,对北宋时期医药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王安石也有搜集良方的习惯,沈括曾记载其所搜集的验方“王荆公偏头痛方”。苏东坡父子也是深谙医学的大儒,也有搜集良方的传统。从沈括的著作中,可以窥探当时学者热衷医学的情形,深入了解当时医学学术氛围。
沈括关于植物药的名物训诂影响至今。沈括利用一生在多地行医的便利,实地考察了诸多本草药物,校正了前人记载的错误。这就包括对“细辛”“天麻”“芦苇”“枳壳”等现在仍然应用的药物的考证,纠正了当时存在的“一物多名”“一名多物”等讹误,为后编著本草学专著提供了参考资料。沈括还深入研究了本草药物“根”“叶”等不同部位的不同功用,以及不同本草采集时间不同功用不同等知识。难能可贵的是,其对药物副作用做了深入的研究。他经过观察指出,长时间使用苦参会导致“肾重”的问题。长时间服用川芎,则可能导致暴亡等。以上这些研究在其著作《梦溪笔谈》《良方》《灵苑方》中多有记载,可见其创新的思维及学术前瞻性。
关于化学药制作的史料记载,影响最大的当为“秋石”的提炼方法。熙宁九年,王安石变法失败,沈括受到牵连被贬官到宣州知县。此时他的身体欠佳,遍寻良方的过程中,得知广南道人炼“秋石”治病。取小便十多担,及浓皂角液等,经过反复的过滤、沉淀、加热以及熔融等过程,最终得到秋石。英国著名的汉学史专家李约瑟认为这一发现可以列为26项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之一。除此之外,其关于烹胆矾成铜也是其观察化学方法制作药物的记载。由此可见,我国化学药物的制作起步并不晚于西方国家。
通过深入研究沈括的历史及其著作,可以发现其对北宋医学发展贡献甚巨,尤其在中医理论发挥、良方搜集整理、养生思想、本草学考证、化学药物制作等方面。然由于其博学多闻,一生学术涉猎甚广,在多个学科均有所贡献,后世学者对其医学思想有贬有褒,系统研究不够。加之其医学著作多散佚,影响后世学者研究其学术思想。近代以来,通过众多学者的不断努力,不断对其散佚的著作进行整理,从这些碎金零玉中可以了解更多有关沈括的医学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