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文萃中学 刘存吉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拓展学生的学习“社区”。随着“互联网+”的到来以及地理研究领域的拓展,出现了一些诸如网络学校名师、学习软件之类的虚拟地理辅导员,学习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各种网络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丰富了地理学习的课堂,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不同教学思维的探讨和大数据的采集,在课堂上创造出高度仿真、可交互的虚拟学习场景,让学习环境和学习材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网络教学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也可以反复听、反复看,不会给学生带来任何学习进度的压力,而且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学习资源,学习的渠道变得更为广泛。
“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把它运用到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物进行教学,使教学融入日常生活,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且丰富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可以充分领悟课堂知识,并结合实际的生活体验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思考,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在地理学习方面的主动性与学习热情,真正实现提升学生素养的教育目的。
地理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是息息相关的,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方式是指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地理知识更具生活性,减少学生与地理知识之间的壁垒,缩短学生对地理知识理解与消化的时间,加深对地理这门学科的认识,真正走进地理。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地理生活化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优化方式,能解决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此外,地理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而生活化教学就可以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使其在实际问题中可以获得更加多元化的解决方式,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地理教育的效果,为日后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中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实施“生活化”教学,学生在地理课堂上既能掌握相关的知识,又能体会到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相连,积极把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
其次,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地理学科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推行“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为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对自然的探究欲,使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地理的学习中。
最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生活现象的长期观察与探究,学生会逐步养成善于发现、敢于探究的习惯,这种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意识,对以后的学习与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同时,学生将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到其他的课程学习中,可以实现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在未来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造福社会。
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生活化”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并没有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而是选择了课本中固有的、较为传统的案例开展教学,这些案例可操作性较差,与生活关联性不高,且在分类方面具有一定的重复性,特别是在当今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中,这些案例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案例缺乏典型性,生活化教学的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从当前地理生活化教育教学的现状来看,一些教师滥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以求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频繁地互动,设置了很多复杂的教学情境,有时还会将情境、多媒体、小组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融入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实状况,使生活化教学更多沦为了一种形式,久而久之,在占用大量课堂时间的同时,还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大部分地理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课堂评价”这一环节,未能及时、积极地点评学生的表现,也未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正确的反馈,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具有“盲目性”,难以使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从目前高中地理教育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都是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以丰富教学内容,但并没有真正注重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而是在课后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在课下时间进行记忆和学习,没有将课堂内外的学习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占用很多课下时间,甚至会占用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从而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升,难以使地理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得到充分显现。
由于高中地理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比较复杂,学生上课时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低下等问题,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活动的成功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地理学习课堂,从而使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热情被充分点燃,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网上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比如下雪、下雨等,让他们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对这一模块的知识进行直观感受,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冷热不均匀导致的天气变化”,进一步完善与优化“互联网+”环境下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地理教学的生活化教学要想顺利开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当地的地理知识应用于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与思考。因此,在中学地理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地理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利用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教学,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地理的认识,又能使学生体会到地理学习和应用地理知识的快乐以及地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比如,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谚语运用到课堂中,在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把“早穿皮袄,午穿纱,守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引入课堂,使地理具有生活气息,学生也能对地理学习产生亲切感。
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案例进行教学,更接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有助于学生了解并掌握地理知识。所以,“互联网+”下的大背景下,地理生活化教学要想有效实施,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更好地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比如,教师在讲解“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时,考虑到一些学生还没有到过西北,所以不能真正感受到荒漠化对人们生产生活及自然环境的严重影响,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相关的荒漠化图片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对荒漠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结合现实中的一些例子,比如支付宝里的“蚂蚁森林”,让学生感受到荒漠化的治理并不是空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将西北的沙漠化问题引入课堂,使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从而使地理生活化教学得到有效的优化。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各种科技手段都在飞速发展,教师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对高中地理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既能使地理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又能有效地实现学生对地理的动态学习,提高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理念,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创造生动、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堂,改变传统课堂单调乏味的情况,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比如教师们在给学生讲解“地球的运动”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地灌输,学生会难以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关于地球的转动和轨道运动的视频资料,让他们通过动态的视频了解地球的运动,然后再结合现实的生活现象进行解释,从而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地理生活化教学需要依靠强大的信息技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网络技术开阔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如果学生的思维活动比较活跃,那么整个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更加活跃,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提高。由于地理知识本身就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在中学地理生命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加深他们对抽象知识的认识,增强他们的生活意识,使中学地理教学得到最好的效果。
在“互联网+”的时代,各种教育资源层出不穷,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上的丰富资源,扩大课堂教学空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地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因此,中学地理生命化的教学实践既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还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实现教学的互补性,使教学空间有效扩展,学生在地理课堂上也能获得全面的发展,使“互联网+教育”的价值最大化。
在使用信息技术强化地理课堂的同时,还要把“互联网+”的地理课堂建设成为多维的课堂,把地理教学的内容从课本上解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拓展性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困难进行归纳和分析;地理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课堂,帮助学生解决地理知识难题,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生动的地理课堂不能只限于用生动的例子阐述课本的内容,高中地理教师还应该把“互联网+”与地理教学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使其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这就是地理教学的精髓所在,同时也是新的虚拟课堂与真实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为高中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从而形成一种协同学习的地理课堂,进而为高中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地理课堂学习机会。“互联网+”背景下的地理生活化课堂,可以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率,又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从当前地理课后作业的安排来看,主要是以背诵知识点、习题练习为主,但由于缺乏对学生个人的兴趣和个性差异性的考虑,导致学生在做作业时表现出厌烦情绪,无法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在地理课上,仅注重课堂上的“生活化”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从课外作业的角度出发,运用网络技术设计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观察作业、动手操作作业、研究学习作业等,丰富课外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比如,在“城市空间结构”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其内部空间结构、土地利用特征等进行调查研究,采用书面、调查问卷、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热情。
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不仅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要求,更是实现教学质量飞跃的阶梯。与此同时,它也是学生地理学习的动力之一,是提升学习积极性、提高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重要途径。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互联网+”的时代,为学生搭建一个生动、有趣的地理课堂,让学生和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为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巩固地理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