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德成│文
黑龙江牡丹江市老科协蜂业技术服务团
黑龙江地区冬季寒冷,多数年份最低气温在-30℃左右,蜂群越冬期长达5个月之久。要想使蜂群安全越冬,必须培育强壮的蜂群来越过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天,这个强壮蜂群的标准和要求是:品质优良的新蜂王,健康而又多的适龄蜂,充足优质的越冬饲料。
蜜蜂的越冬工作非常重要,必须在越冬前做好各项充分的准备工作,否则越冬期间就要出现问题,严重时会影响到来年的养蜂生产。
少壮多产的新蜂王是迅速发展蜂群的主要因素,优良的新蜂王具有“春季产卵早,秋季停产晚”的特点,实践证明,秋季利用新蜂王能够繁殖出更多、更优质的适龄越冬蜂,对蜂群安全越冬起重要作用。更换老王的具体方法是:椴树蜜结束后,在7月20日左右囚禁老王,10天后(7月30日)将蜂群中被囚禁的老王提走除掉或保留,第二天给蜂群安放1只成熟王台,到7月31日至8月1日新蜂王出房,正常情况下新王从出房到产卵需要10~12天,到8月11日左右新王开始产卵,换王工作结束。
蜂群安全越冬最先决的条件,就是要把以蜂螨为首的蜜蜂病虫害消灭在繁殖适龄越冬蜂之前。从7月20日将蜂群中的老蜂王囚禁,到8月11日左右原先蜂群中老王所产的子已经出光。此时新换的蜂王刚刚产卵,蜂群没有大幼虫和封盖子脾,是治螨的最佳时期,要马上着手抓紧时间治蜂螨。到新王产的卵封盖之前(8月19日)将蜂群中的蜂螨彻底消灭干净,无螨蜜蜂一身轻,安全越冬有保证。现在各地低劣蜂药太多,治螨药物要精心选择,一旦用了劣质蜂药,后果不堪设想。
在黑龙江地区,每群蜂越冬适龄蜂的数量,原则上一律要求达到6框足蜂以上,强壮蜂群是安全越冬的基础和保障。黑龙江地区夏季主要流蜜期已过,有秋季蜜源的地方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仍在生产蜂蜜和蜂王浆等,到8月15~20日就要着手开始培育和繁殖适龄越冬蜂。繁殖适龄越冬蜂的方法是:巢箱放7张优质产卵脾供新蜂王产卵,继箱中放7张优良巢脾用来储存越冬饲料,在这段时间里蜂群上下箱不用传脾,只是把多余的成熟花粉脾及时提出妥善保存,留下年备用即可。到8月下旬天气开始逐渐变凉,蜂群管理要做到蜂略多于脾,适当给蜂群保温,以确保繁殖适龄越冬蜂的顺利进行。到9月初繁殖越冬蜂工作结束,10月初子脾已经全部出尽。
充足而优质的饲料是蜜蜂安全越冬的重要条件。不单数量要足,质量也要好。首先要做到,杜绝甘露蜜和来源不明的蜂蜜(白糖)用作蜂群越冬饲料。蜂群越冬饲料原则上是框蜂框蜜,6框足蜂以上的越冬蜂群需要有18~22kg优质饲料。补喂要在当地秋季蜜源结束之前完成,补喂时间从开始繁殖适龄越冬蜂时,结合奖励饲养同时开始补喂越冬饲料,直到补喂足够为止。用这种办法补喂越冬饲料有三大优点:一是能提高蜂巢的温度,又能解决繁蜂所需要的水分,起到促使蜂王多产卵的作用,培育出来的越冬蜂健康强壮,寿命长;二是越冬饲料喂的早,喂进巢内的饲料经蜜蜂充分酿造,成熟度提高,给蜂群安全越冬提供保障;三是在秋季蜜源结束之前喂完,喂蜂时全场蜂群不容易引起盗蜂,给越冬前的蜂群管理带来很大方便。蜂场不起盗蜂,也给蜂群安全越冬提供保障。
蜂群入窖(室)越冬的时间要根据本地区气候变化特点和蜂群在室外保温程度等情况而定,做到适时入窖(室)。黑龙江地区11月中旬左右大地封冻,中小河流结冰,这时蜂群便可入窖(室)。
一是必须给每个蜂群的巢门安装防鼠器,上箱口用铁纱覆盖,盖严固定,严防老鼠危害越冬蜂群。
二是蜂群入窖(室)时将纱盖上面的保温物和覆布掀起一角,有利于越冬蜂巢的空气流通,对蜂巢的温湿度也能起到自然调解的作用。
三是蜂群全部搬进越冬窖(室)内半小时后,蜂群安静下来,此时要将所有蜂群的巢门全部大开,直到12月中旬以后窖(室)温下降时再逐渐把巢门缩小。
蜂群入窖(室)后并不等于一年养蜂工作的结束,仍要加强对越冬蜂群的管理:
通过动态分析掌握蜂巢内部情况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理。
蜂群越冬场所的温度要根据蜂种和群势而定,例如:6框高加索蜂、卡尼鄂拉蜂、东北黑蜂等黑色蜂种,它们的窖(室)温度应掌握在-3℃~-2℃;要是6框意大利蜂的窖(室)温度要掌握在2℃~3℃;如果是黄×黑杂交蜂种时窖(室)温度就应掌握在0℃左右。关于越冬场所(窖、室)的湿度,应控制在70%~80%之间较好。温湿度忽高忽低时,可通过调整进出气孔和门窗等设施来进行调节,有条件的蜂场可在越冬窖(室)安装温湿度调节设备。
蜜蜂在越冬期是属于半蛰居状态,需要有一个安静的越冬环境场所。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蜂群越冬场所和越冬场所周围要严格加强防火、防水,这两条非常重要。预防措施:有条件的蜂场,蜂群越冬场所要安装监控装置,越冬场所要有防火屏障和防火设施;至于防水问题,也非常重要,要求不在低洼处放置越冬蜂群,越冬场所要远离较大的水源地,越冬窖(室)的门口一定要超出地平面20cm以上,以防高处的积雪融化灌入蜂窖(室)淹没越冬蜂群。
从总体情况上看,蜂群越冬期的管理工作千万不可小视,否则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要精心管护,做到防患于未然,为来年的养蜂生产获得丰收而打下良好的蜂群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