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向军
(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176)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当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潮流,并已在全社会蓬勃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明确了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科技创新成为北京市重要的城市功能之一。这一战略定位为轨道交通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冀三地之间交通、环保、产业转移、科技合作等协同发展。轨道交通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已然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
展望2035年,丰台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实现重大飞跃,成为全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示范区、全球知名的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高地。立足北京丰台打造国家级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城,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符合首都城市的战略定位,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要求。
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新调整,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
国家鼓励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是国家的战略重点,要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研发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围绕系统全寿命周期,给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产业体系。
“一带一路”给轨道交通产业创造了更多合作发展的机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未来几年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将处于黄金时代,轨道交通产业科技创新技术将成为我国技术输出的重要内容之一,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全面输出的时代即将来临。在此时期,国家级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必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符合国家战略需求,为“一带一路”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015年中国中车合并成立,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的产业优势凸显。借助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机遇,立足配置全球资源,融入国际产能合作,大力推进经营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建设全球领先、跨国经营的高端装备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助推中国高端装备走向世界。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也是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明确要求: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
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从顶层设计开始,已逐渐实施产业升级转移、企业科技创新。按照中央制定的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北京确定了新的城市功能定位: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正在实施新的城市功能定位,为京津冀企业转型升级、深耕专业化功能、技术创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也必然要求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北京市拥有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即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里是中国高科技产业中心,集聚着大量的创新人才。
丰台区以中关村丰台园为依托,以现有的轨道交通产业布局为基础,着力打造轨道交通产业园区。丰台轨道交通企业具备全国领先的科技研发能力,轨道交通作为丰台的特色主导产业,涵盖了从科技研发、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到运营维护的全产业链条。目前,丰台拥有轨道交通企业180余家,其中,总收入亿元级以上54家,十亿元级以上22家,百亿元级以上4家。“十三五”期间,丰台区形成了国家级“一个集群、一个试点、两个基地”和市级“两个基地”的品牌,即国家轨道交通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轨道交通装备)标准化试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北京市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北京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传统轨道交通制造类企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在原址上打造企业自主创新科技园,为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空间。二七机车、二七车辆成功纳入中关村丰台园,享有中关村相关政策。原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战略转型,在原址上建设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城符合北京市城市功能定位。
轨道交通龙头企业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方面的科技创新优势是打造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中心的有力保证,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也将助力轨道交通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全球战略的实施。未来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中心可以引领轨道交通行业科技力量汇集,吸引世界轨道交通产业高端人才聚集,促进轨道交通产业可持续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内涵,使科技创新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中心,最终引领企业向现代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转型升级,这完全符合国家政策、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及丰台区战略发展要求。
整合京津冀三地各自轨道交通产业资源,借助丰台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优势,发挥轨道交通装备领域龙头企业作用,用好国家及中关村丰台园的政策支持,建设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城,打造国家级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中心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
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夯实基础、滚动发展”的原则,以领军企业为龙头带领,发挥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创新优势,以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城为平台,以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为主题,以快速高效发展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优化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城总体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高标准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及智慧园区信息建设,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带动周边市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城以轨道交通产业领军企业为龙头带领,以创新研发为核心动力,以低碳生态为主要依托,以历史文化为内核,以构筑科技服务为区域引力,以代表高效节能贯穿科技城的有轨电车为产业特色符号,充分发挥轨道交通行业集群创新优势,重点发展轨道交通研发设计、工程测试、科技创新、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企业孵化等,创新服务体系,营造创新环境。
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城是研发创新基地和文化交流基地,是轨道交通研发设计、科技创新、科技服务的中心,也是历史文化交流展示平台。吸引产业链相关科研院所、实验室、科技创新型企业汇聚,形成轨道交通产业创新集群。
“十四五”规划要收到实质性开发效果,实现预期收益。通盘考虑科技创新城周边区域定位,进行顶层设计,聘请全球顶级策划公司参与整体规划布局,实施分步开发战略,实现园区与周边区域互动;利用园区区位优势,实施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中心、历史文化中心建设,提升配套、完善投资环境,展现园区文化特色,打造全球独一无二的引领国际轨道交通行业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基地。
以二七厂原址为核心,以“两轴、两带、五中心”为布局结构开发建设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城。“两轴”即以贯穿核心区南北向道路交通流线为功能轴,以东西向延展自然与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为生态轴。“两带”是指以体现二七特色、具有百年历史风貌的厂房建筑为依托,延续创新城历史文脉延续的历史文化带,与规划中的绿地连接成的生态景观带。“五中心”分别是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历史文化中心、综合商务中心和配套居住中心。
研发中心,主要汇聚轨道交通领域研发机构,对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技术创新产生巨大的引领、示范和孵化作用。
创新中心,定位为轨道交通产业链相关科技创新型企业及科技服务业集聚的功能区,是轨道交通相关企业战略管理、营销中心和资本或资源的聚合创新场所。
历史文化中心,规划保留百年历史风貌的厂房建筑,结合历史遗址与机车轨道等特色元素,形成科技创新城特色的文化亮点。
综合商务服务中心,作为科技创新城的中枢,为科技创新城及整个河西地区提供综合商业和商务服务功能支持的核心。
配套居住中心,定位为科技创新城企业员工与专家生活需求的配套住宅,为企业员工解决生活居住等实际问题。
2.3.1 建设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中心
加强顶层设计,立足丰台建设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以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创新网络。建设轨道交通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众创空间,成立新产品研发孵化和成果转化中心,孵化科技创新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国家级创新中心示范基地。
建设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标准,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建设工程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创新知识和工程数据的开放共享服务。面向关键共性技术,建设一批重大科学研究和实验设施,提高企业的系统集成能力,促进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营造创新环境,为创新型企业和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打造智慧园区,融通政产学研,搭建科技、创新、金融平台,为企业提供科技金融等服务,支持企业研发设计、创新创造、市场销售等环节。建设企业创新聚集区,行业龙头示范区,发挥创新聚集效应,激发创新活力,服务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效提升整体竞争力。搭建创新平台,为创新型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让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全面迸发,从而为轨道交通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不竭动力。
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借助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中心整合京津冀轨道交通产业资源。在北京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创新优势,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科技创新等;在天津、河北重点发展科研成果转化,集聚产业链相关高端制造企业,建设产品制造基地和区域仓储物流中心。
2.3.2 打造特色的轨道交通文化交流中心
保护好二七革命遗址和文物古迹,保留好二七文化积淀,传承好二七革命精神。协同长辛店老镇同步发展,集成机车产业的历史、文化、科技、教育、旅游、休闲等,为科技创新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搭建企业文化交流、展示、传播的平台,集中展现中国机车产业的发展历史与中国工人运动史。
结合二七百年历史,打造历史教育基地、教学实践基地。打造现代产业历史发展展示中心、现代高科技体验馆,建设智慧轨道交通博物馆,建立国际一流的行业图书资料中心。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城南是北京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和京津冀区域合作的门户通道。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成,将成为北京南部地区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聚集的前沿。有利于吸引国际机构和高端人才聚集,提升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形成高端要素的集聚平台,从而占据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
建设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城,打造轨道交通科技城创新中心将助推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带动区域品质提升和经济发展。拉动周边区域整体城市面貌、旧城改造、产业布局、产业链发展。依托二七厂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提炼轨道交通科技文化亮点,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而提升区域人文素质。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立足丰台建设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城,打造国家级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中心是轨道交通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是展示对外形象的平台,是走向海外的窗口,是实现国际交往、文化交流、对外贸易的有益补充。轨道交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必将有助于传统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发挥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效应,提升创新能力,助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