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阚秀琼(雅安市名山区茗禾粮油购销储备有限公司)
新经济形势背景下,国有企业必须充分重视自身市场适应性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深化市场升级转型,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财务风险管控水平。高水平的财务风险管控能够保障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高效性,预防和降低经营过程中的财务危机和与之产生的各类危害,对国有资产做好保护和增值工作。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在深入研究分析自身经营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当下财务风险管控工作的缺陷问题,制定针对性的优化路径,不断提高自身财务风险管控能力。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促使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均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经营模式和产业结构等均出现了巨大调整。在此新形势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也呈现出了全新的特点。第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目标发生了变化,相较以往经营模式下仅仅关注企业自身经济利益,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更加重视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平衡协调,以促进社会和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1]。第二,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促使企业融资活动和互联网之间实现了愈加深入的融合。网络融资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现代企业的重视和普及应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也有利于不断拓展企业融资规模。第三,现代企业对新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各类先进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使现代企业得以不断积累自身无形资产,进而增强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第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控,一方面,有助于发挥财务管理的引导作用。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健全的制度体系是相关工作的开展前提,基于此制约规范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企业工作运营标准规范性,从而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实现财务风险管控等引导性作用。另一方面,财务风险管控对于企业运营数据的全面性和精准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提供财务风险管控所需资料信息,国有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加以保障,并以此作为企业决策的依据,增强企业决策科学性的同时提高财务风险管控水平。第二,有助于发挥财务管理的凝聚作用。财务风险管控具有突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特征,且这项工作并不仅仅涉及财务部门,必须通过全体部门的通力协作,才能实现有效的财务风险管控效果[2]。例如,财务风险管控必须以业务部门提供的各类业务信息资料为基础才能顺利开展。因此,财务风险管控工作有利于以财务部门为核心,提高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凝聚性,促使内部管理组织具有更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提高企业运营资源利用质量和效率。与此同时,也有利于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数据支持,推动企业管理科学性和高效性,进一步拓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覆盖范围。第三,有助于发挥财务管理的考核性作用。财务风险管控既是对国有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类经营风险进行防控,同时也是检验内部人员工作态度与质量的过程。绝大多数财务风险均产生于内部人员工作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操作。随着财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推进,会促使国有企业管理层更加重视内部员工的绩效考核,基于员工考核结果,对企业的管理实践过程进行反思,明确管理中的不足和问题。同时结合健全的奖惩制度,增强内部员工对于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视性,打造健康的风险管控环境。
新形势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正处于不断深化之中,加强财务风险管控,也是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工作高效完成的重要助力。同时,高质量财务风险管控工作的开展能够降低国有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水平,增强企业经营活力,推动企业实现科学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充分重视财务风险管控工作的科学系统开展,加大财务风险管控力度,但是实际工作开展中依然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财务风险管控问题频频出现的本质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目前普遍缺乏健全且科学的风控体系。国有企业相较民营企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使得其在升级改革或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出现缺乏应对能力的问题。部分国有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相应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和制度办法,但实际企业经营过程中并没有严格遵照风控体系要求和管理办法来执行,或者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缺乏对企业经营环境和具体情况变化的综合考量,未及时对风控体系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优化,使得风控体系无法有效应对国有企业经营中出现的新问题,对财务管理工作无法起到指导性作用[3]。国有企业大都已初步完成自身的转型改革工作,但对于风控体系的优化完善,仍存在一些不足,无法有效应对新形势下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管控需求,有待进一步提高风控体系的科学合理性,防范国有资产出现流失,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助力国有企业实现健康发展。
预算管理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生产而言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指导性作用,能够大大增强企业经营效率和质量,严格遵照预算计划进行企业生产经营,能够保障国有企业达成预期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综合当下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整体情况来看,仍存在部分问题。首先,部分国有企业预算的编制科学性仍有所欠缺。部分财务人员在预算编制环节,并未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编制方法,仅基于往年数据进行预算编制,这种预算编制方法容易导致预算指标和数据无法具备较高操作性,在实际经营生产中无法有效落地,进而导致预算编制的作用无法得以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形式化。其次,部分企业仍未对预算编制工作具备科学深刻的认识,在预算编制环节全权将预算编制工作下派给财务部门,其他部门在预算编制中毫无参与,最终导致预算编制结果与企业全体部门的实际工作存在一定的偏差性,影响预算编制效果的达成。最后,在预算执行阶段,部分国有企业缺乏对执行效果的管控监督,对执行期间出现的问题也未及时进行分析和反馈上报,问题解决效率较低,使得预算执行效果不理想。
部分国有企业在财务风险管控工作开展过程中,其风控理念比较传统,采取的风险控制手段也比较单一。第一,很多国有企业更多是依赖审计部门在日常经营中核算经济相关内容。但是审计工作往往是阶段性开展,对于日常经营活动的掌控比较缺乏,很难第一时间发现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点,导致错过最佳风险问题解决时间点。第二,部分企业主要采取专家、内部管理高层讨论分析的形式进行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但这种方式实践执行过程中,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过大,会导致评估结果客观性和说服力不足。第三,国有企业财务风险评估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内部部门和部分人员,如果风险评估团队中有当事人参与,会存在顾及部门或个人利益故意弱化风险的行为。第四,部分企业在财务风险管控工作中,前期市场调研和基础数据不充分,财务部门未能与其他部门进行协同合作和充分沟通,使得风险评估结果缺乏应有的精准性和可参考性。第五,部分国有企业当前仍过于重视定性评估分析的财务风险管控方式,对定量评估重视不足,定量评估方法也未与时俱进地更新完善,影响长期性财务风险管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针对当前部分国有企业风控体系缺乏健全性的现状,首先,应重视推进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优化完善,解决现有风控体系科学性与先进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加强现有风控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风控预警制度,令其在企业决策和价值增值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并与企业升级转型进程相适应。国有企业日常经营涉及的资金量极为庞大,相关项目建设和开展与很多单位部门均具有密切的联系,科学健全的风控体系也有利于增强财务风险问题处理过程中的系统全面性和战略性、可控性,助力国有企业开展预算管理和资金控制相关工作执行情况的考核评估。其次,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设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有效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和精准性,对风控体系实现改善助力。国有企业应加强对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投入研发力度,综合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助力财务管理工作开展,对财务风险管控的重点和目标进行梳理明确,协助财务管理人员完善风险管控计划,提高企业经营资源分配科学合理性与利用率。然后,在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的过程中,应对相关业务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风险点进行针对性的高效识别,构建完整的分析识别、评估和应对闭环程序,灵活采取风险清单、风险矩阵等手段,以风控问题为核心,高效进行财务风险的规避转移和有效降低,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长效发展。最后,国有企业要对现有绩效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优化,综合各部门和各工作人员在实际风控工作开展中的具体执行状况,对其进行相应的奖励或惩处,发挥激励作用。
为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水平,第一,企业管理者必须对预算管理具备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和重视。通过科学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提高企业内部资源分配有效性和科学性,提高预算管理质量,促进国有企业财务信息质量提高,增强财务活动安全性,保障企业资产实现保值及增值。第二,国有企业要对全面预算进行有效执行落地,发挥预算管理的动态化与持续化应用优势。全面预算是基于企业制定的战略规划,通过科学分析预测市场的经营环境和发展趋势,明确预算经营管理的具体目标,并将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下达至各个职能部门。第三,为了使全面预算具有理想的成效,国有企业财务部门应针对实际经营状况,构建与企业状况相符的预算管理系统,促进财务风险管控和资源配置优化工作的有效开展。财务部门要对企业的经营业务内容和财务风险防控相关工作流程进行科学梳理,基于业态融合理念落实预算管理工作。针对预算编制、经营管控和分析、资源分配、会计核算与业绩考核等企业经营环节,构建科学完整的预算循环链,以提高财务风险管控的规范精细化水平。第四,财务部门应对现有预算编制模式加以调整优化,综合企业财务活动与组织架构特点,制定全维度多角度的预算编制体系,切实实现预算编制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第五,要充分发挥信息数据的应用价值,加强连接业务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增强企业经营数据共享与统一化管理。为有效防控财务风险,要对经营活动进行最大化的细分与量化,指导预算执行和监督工作顺利有效开展。通过建设与企业经营状况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投入。
第一,国有企业要基于自身经营活动开展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标准,涵盖内容包括风险问题出现条件、主要风险概率、外界环境影响程度等,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作用,归纳风险发生规律与判断标准,为财务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第二,对于参与财务风险评估的主体而言,国有企业应注意利益相关主体的回避,防止因个人主观因素导致财务风险评估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第三,全面充分的信息数据是国有企业开展有效财务风险评估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在开展财务风险评估前做好数据收集,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科学明确财务风险的具体等级与类型。风险应对策略是企业应对经营管理中产生的财务风险的最终屏障,因此,国有企业要充分重视财务风险问题应对策略的完善。首先,要形成具有较高灵活性与长期性的财务风险应对机制。国有企业在构建内部风险应对机制过程中要为后期企业机制进行优化调整,留出相应的空间,以确保随着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管理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能够对风险应对机制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有效满足其转型升级后的财务风险应对要求。其次,综合当前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状况,人工风险管控仍然具有较高的应用范围,为顺应时代发展,加强信息数据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国有企业应加强数据整合收集,建立企业自身的风险数据信息库,实时录入企业各类风险信息并进行处理分析,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提前生成财务风险应对方案,确保在发生风险问题时国有企业能够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最大化降低企业经营生产中的财务风险危害性。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必须在改革转型过程中积极主动优化内部财务风险管控水平,不断提高自身发展稳定性和核心竞争力。综合当前国有企业在财务风险防控工作开展方面的现状来看,企业必须加强对风控体系的健全完善,进一步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对当前单一的风控手段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