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梅(北京城建信捷轨道交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效果,应对其加以重视。现下国有企业进入新改革阶段,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内外部存在多个风险,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头戏”,管理水平高低决定内部资源是否合理化配置,资金使用实际效益,决定国有企业经济效益。预算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复杂性工作,国有企业开展预算管理并非一蹴而就,受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预算管理实际效率及质量有待提升,有必要选取合理的策略和方法,显著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助力国有企业高效化发展。
国有企业持续性强化预算管理,可确保内部各项业务开展实现降本增效,合理化配置各项资源,助力国有企业获取较佳的发展效果。加强预算管理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助力国有企业资源合理化配置。高效化落实预算管理,基于国有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充分将各类资源做好充分整合,保证不同资源合理化配置,显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本质层面减少资源短缺风险。第二,助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预算管理的实施,充分以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目标为基准,编制预算目标,促使其更具导向性,为后续预算管理实施做支撑,逐步落实该目标,促使各项资金支出可控化,持续性强化国有企业抵御风险能力,提高各项资源合理化使用,助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第三,提高内控管理水平。高效化实施预算管理,充分展示其自身约束等作用,促使预算编制更具标准化、合理化,建立较佳的内控环境,大幅度增强内控水平,以便于各项工作实施规范化、标准化[1]。
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复杂性,为获取较佳的预算管理成效,应综合性结合国有企业实际状况,科学、合理选用相应的方法,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目标,为后续执行和开展提供导向。诚然,现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设定相应的预算管理目标时,并未充分考量国有企业战略实际规划,两者相互脱节,难以促使预算管理目标更具科学性、合理性,不同程度干扰和影响预算管理效果。主要是人员对预算管理缺少正确的认识,缺少相应的重视度,不同程度干扰预算管理目标设定,难以基于战略规划布设目标,使预算管理目标缺少合理性及长期性,难以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预算管理编制较为复杂,需充分考量国有企业内外环境,紧扣内部关键业务完成编制,以便于保证预算编制合规、合法及合理。诚然,具体实践过程中,预算编制过程中缺少合理性,深究其成因,主要是预算编制方法缺少合理性,由于现下预算编制方法种类繁多,不同方法自身特征和优势存在较大差异性,国有企业编制预算过程中,选取编制方法缺乏合理性,更多局限于年度预算基础上进行增减,国有企业发展和运营处于动态化变更,此类预算方式不满足国有企业客观需求,缺少科学性、合理性。此外,预算编制过程中,相关指标设置缺少合理性,财务、非财务指标权重缺少合理性,不同程度干扰和影响其后续执行效果。
预算管理制度执行成效,主要决定整个预算管理实际效果,应对其加以重视,现下针对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制度执行现状分析,预算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无法全方位将相关权责贯彻于实处,导致整个相关责任难以落实于个人层面,致使出现问题无法确定相关责任人,人员间易相互推诿,导致整个预算管理制度无法高效化落地,影响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效果。同时,预算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并未将最终成果与人员薪酬、绩效等联动,无法发挥人员自身主观能动性,导致预算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无法为预算管理高效化实施做支撑。
预算管理执行不到位,影响国有企业预算管理高效化实施效果,选取合理的方法和策略,对其展开深究,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对预算执行重视度不足。针对预算执行缺少高度重视,无法掌握预算执行对国有企业促进作用,忽视预算执行实际成效,不同程度干扰和影响预算管理实际效果。第二,预算执行工作缺乏刚度。预算执行重视度不足,不同程度干扰预算执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少刚性致使预算执行过程各项责任划分缺少明晰化、预算执行偏离轨道等问题,无法凸显预算对项目运行的作用。第三,各部门沟通和交流不充分。预算执行需多个部门和人员参与,发挥自身能效和作用,现下交流和沟通机制缺乏,无法形成自上而下的交流网络,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难以保证相关信息传输畅通,预算难以获取较佳的执行效果。
预算管理作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其工作实施效果决定资源配置是否合理、资金周转率水平,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未来发展主趋势,更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创新的重点,应对其加以重视。具体务实过程中,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借力各类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导致整个预算执行过程中难以实现全过程追踪,针对预算执行存在偏差无法及时纠正和调整,致使整个预算管理无法获取较佳的成效。由于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平台缺位,内部相关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使整个信息传输缺乏时效性,各部门间仍存在信息壁垒,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无法形成合力开展。需强调的是,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中,带来多方面优势的同时,风险显著增加,尤为关键的是安全问题,并未选取多个安全防护技术,增加了各类信息泄露的风险[2]。
预算管理是否获得较佳的效果,需监督和绩效考核做支撑,对其整个过程做好监督,充分结合绩效指标进行考核,激发人员全方位参与预算管理活动的主动性,以此获取较佳的预算管理实际成效。一方面,全过程监督机制缺位。预算实际执行过程中,需对其做好全方位管控,以便于掌握预算执行中存在的困境,选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减少各类问题形成的风险,无法达成预算管理目标。现下预算执行监督更强调事后监督,无法高度重视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难以实现全周期监控,无法充分明晰预算执行中各类问题,导致预算设定目标与实际相互脱节,难以获取较佳的预算管理效果。另一方面,预算管理考核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及质量,现下预算管理实际考核指标缺少科学性、合理性,相关指标布设具有局限性,难以量化考核指标,导致难以客观、全面呈现预算执行状况。
国有企业应当结合国家经济形势走向和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各所属集团公司下发的“十四五”规划目标,统筹生产经营,坚决落实稳经济政策相关措施,正确处理好规模扩张与财务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促进预算目标与战略和规划的一致性,合理设定预算目标,确保贯彻落实“稳增长”的要求,客观预测和合理安排各项预算主要内容。这样能够使预算管理目标更具精准性、可靠性,决定后续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实施的效果,应对其高度重视,充分结合国有企业内部业务实施基本特征、规律,布设合理的预算管理目标。应充分考量国有企业整体战略规划,布设与之相吻合的预算管理目标,为后续预算管理工作高效化、有序实施奠定基础。为确保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效果,应动态化汇总和分析内外环境波动信息,以此为基础精准分析国有企业战略规划,结合其客观需求布设合理的预算管理目标,促使该目标实现为战略规划提供相应的服务,持续性增强预算管理理念和意识,显著增强预算管理成效[3]。
预算编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综合性,其编制是否合理、科学,直接与整个预算实施效果密切相关,应遵循合法性、可行性、全面性和适度性原则,应对其加以重视,为确保整个预算编制满足国有企业业务特征,需充分结合业务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因素波动,准确识别本单位重点风险指标,按照内部各项资源条件,科学、合理选取预算编制方法,以确保预算编制更满足国企发展基本特征,为后续预算管理实施做支撑。现下国有企业实际运营和发展过程中,预算编制方法较多,不同预算编制方法优势、特征等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为增强预算编制方案更科学、合理,应结合国有企业发展现状,选取与之相匹配的预算编制方法,以便于保证预算编制计划、方案更具可操作性及适用性,显著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为从本质层面显著提高预算编制精准性,始终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持续性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符合国有企业改革和创新客观要求,显著提升预算管理精细化水平。可充分凸显不同预算编制方法优势,促使各方法间相辅相成,展示预算编制方法优势,以便于预算编制更科学、合理。尤为关键的是,预算指标实际布设过程中,有必要结合国有企业自身实际状况,做好预算管理指标编制,结合历史数据做好比对,实现预算指标精细化管理。
此外,以生产经营预算为基础,细化和完善预算编制流程、内容,推动生产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投资预算与金融预算的有机结合。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各单位应按照内部职责分工加强横向沟通,明确生产经营、投资、融资、人力资源、技术等部门的具体职责和相关指标填报与审核,确保各部门间工作的协调统一和报表数据的统一,不断提高企业预算编制工作质量。
预算管理制度是否执行到位,与最终预算管理实施成效密切相关,应对其加以重视,为保证预算管理制度高效化执行,有必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有必要明晰各项制度出台和实施程序,制度应精细化明确、便于操作,将其用于实践中合理化完善和调整,对预算管理制度做好创新,以便于保证其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第二,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应高效化配置激励机制,保证权责有序落于实处,将责任合理化配置于各人员层面,促使责任划分明晰化,确保整个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逐层夯实,以便于获取较佳的成效。同时按照预算管理过程中人员自身职责,将制度执行效果与人员薪酬等做好联动,发挥人员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预算管理制度执行效果,为预算管理工作高效落地做支撑[4]。
预算执行到位关乎国有企业内部资源合理化配置、资金周转率,实现降本增效目标,为促使预算管理执行到位,有效紧扣关键点:首先,增强人员对预算执行重视度。人员拥有较佳的预算执行积极性和主动性,方可强化预算管理效果,通过宣传和教育等方法做好引导,变更人员落后的预算执行理念,增强其对预算执行重视程度。其次,增强预算执行工作刚性约束。应实现预算精细化,按照预算报告、项目实际状况,按照国有企业不同岗位、部门等,对预算工作开展做好精细化划分,持续性增强岗位人员责任感,显著增强预算执行率;加强预算管理,细化分工后,应按照规划项目缓急程度等,配置相应的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最后,做好各部门沟通和交流。预算执行过程中,应确保各部门和人员沟通交流高效化,有必要构建完善、健全的沟通和交流机制,确保内部各层级人员交流更畅通,信息传输便捷、高效,为预算执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国有企业应积极推动预算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预算管理效果。构建覆盖企业全部重点业务、连接各级子企业、体现中长期战略规划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固化预算管理流程,加强预算信息化系统集成,将企业的会计核算、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资源配置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满足多方面、多层次信息高度融合的要求。充分利用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在线分析监测功能,及时追踪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控,为重大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将预算从编制至最终考核等工作纳入整个信息化平台,并对预算执行做好动态化监督,将其与初期设定目标做好比对,及时做好纠偏和调整工作,确保预算管理获取较佳的效果。应当给予充分的资金、技术支持,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保证各部门信息传输共享,打破内部各部门和人员壁垒,利用先进的技术对其做好精细化分析,及时做好纠偏工作,以获取较佳的预算管理效果[5]。
健全、完善的预算监督和考核机制,能有效加大预算引导力度,为后续预算管理获取较佳的成效做支撑,充分按照国有企业现状,完善预算监督和考核机制,以便于获取较佳的预算管理成效。一方面,完善预算监督机制。确保预算执行刚性,严格预算执行和控制;要通过信息系统展示、会议、报告、调研等多种途径及形式,及时监督和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预算执行差异的原因,提出对策建议。对预算执行全生命周期做好监督,掌握具体实施中存在误区,提供相应的方法和策略,以保证预算实施获取较佳的效果。另一方面,健全预算考核机制。明确预算考核程序,确定预算考核指标,结合预算重要节点与关键环节定期开展预算考核工作,将考核贯通到每个预算责任主体,实现预算的闭环管理;创新预算考核方式方法,丰富预算考核内容,并对不同部门执行预算效果做好精细化考评,布设有效的考评指标,客观、全面呈现各部门及人员执行成效,针对表现优异的人员及时给予奖惩,考核应保证公平性、公正基本原则,持续性强化考核有效性。
预算管理是提高资金合理化配置、使用的核心方法,更是实现国企运营和发展目标的抓手,应充分给予高度重视。国企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仍存在部分困境难以消除,应充分结合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现状,选取合理的策略和方法,促使预算管理获取较佳的成效,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