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在翱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南宁 530006)
2014 年,广西南宁市南阳镇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了“花雨湖火龙果标准化示范基地”,南宁海源投资有限公司引进了46.67 hm2新品种自花授粉红肉火龙果,2017 年平均产量超过1 750 kg/667 m2,产值达21 000 元/667 m2。作为第一批种植火龙果的企业,南宁海源投资有限公司不仅吸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带动了花雨湖附近的村民种植火龙果。经过几年的发展,该镇的火龙果种植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一些农民从中获益。为了促进南阳镇火龙果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分析其产业发展的优势、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南阳镇属于南宁市青秀区下辖的四大乡镇之一,该镇距离南宁市城区大约40 km,人口大约3 万人,大多数人口是居住在农村的农业户口,全镇总面积接近100 km2,耕地、林地面积接近0.33 万hm2,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多。南阳镇属于湿热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潮湿,冬季较为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夏天比冬天要长,全年高温时间长,因此光照充足,雨季集中在夏天,雨水充沛,年降水量达到1 300 mm。年平均气温达到22 ℃,夏季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可达30 ℃,最高温度可达40 ℃,冬季最冷为1月,平均为13 ℃,没有降雪。从气候地理地形条件来看,南阳镇的温度、光照、降水和土壤均适宜火龙果的生长[1]。
南阳镇与青秀区的刘圩镇、伶俐镇、长塘镇相邻,镇与镇之间距离不超过10 km,东面与横州市的峦城镇相邻、南接邕宁区的中和镇。镇政府位于南阳街道,距离伶俐高速出口收费站仅10 km,境内有324国道穿过,南阳镇下辖的南阳、新光、留凤、雄会、新楼、二田、施厚7 个行政村,45 个自然坡的道路随着政府“六提”工程中的通屯道路硬化率已达100%,每个村屯全都铺好了水泥路,并且有高速路直达防城港和钦州等地,交通十分便利,这非常有利于火龙果的往外运输和销售。
目前,按照火龙果的种类可分为3 种:红龙果、青龙果和玉龙果。一般是根据果皮果肉的颜色进行划分。红色果皮、红色果肉即红龙果,红色果皮、白色果肉即青龙果,黄色果皮、白色果肉即玉龙果。其中玉龙果是甜度最甜、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种,是火龙果品种中的极品。红龙果是广西种植数量最多、最畅销的火龙果,也是南阳镇目前种植的品种类型,营养价值和口感介于青龙果和玉龙果之间,最受大众喜爱的品种。红龙果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在夜间自花授粉,到了白天花瓣会自动关闭,这种授粉的方式优势就是可以节约在种植过程中授粉的人力和物力。
投资公司、果园和农户三者协同互动是目前广西水果种植产业最受欢迎的商业模式,该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把握消费者的需求,种植的农户不仅是投资公司的员工,而且在果园经营管理者的监督和指导下,与果园管理者共同对果园进行管理。这种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火龙果种植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保证施肥、补肥、防虫、防病、栽培等环节的精准性,同时能够减少很多主观和客观因素导致的种植风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障农民的收入。标准化、科学化、公司化已经成为广西火龙果产业发展的总趋势,这种产业发展的趋势能够推动旧的农业方式转型,逐渐从原来低效、低产的传统农业转变为更接近现代发展的农业模式。
火龙果的种植有其独特的周期,种植成型后可以连续采收果实10 年以上,一般第一年为火龙果的根、枝、叶生长吸取营养的周期,第二年就开始结果,第3 年后就进入稳定的结果期。在具有气候优势的南阳镇种植火龙果,不需要建设防冻的设施,投资最大的是种子、水泥柱建造、人工投入这三大项成本。经过计算,每株包括肥料、农药等总成本大约为50元,最近几年火龙果的价格为2.5 元/kg 左右,每株火龙果结果的产量大约在5 kg,农民在稳定种植2~3 年后即可开始有收益,并且是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火龙果的品质和产量主要受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酸性土壤中种植火龙果有利于火龙果对肥料和微量元素的吸收,这些微量元素是保证果实甜度和质量的营养保障。南阳镇有很多农资商店,在订购一定数量农药、化肥的前提下,农资店会送货上门。种植龙须果所需的氮肥、钾肥、磷肥和其他肥料相对便宜。因此,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龙果种植的成本[2]。
火龙果作为一种保健型水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属热带水果,目前全国范围内只有海南、广东、广西等省份大面积种植,且适合种植的面积仍然很有限,经常形成很大的供需缺口。火龙果产业在南阳镇的发展十分具有前景,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具有十分高的经济价值。火龙果本身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火龙果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火龙果具有抗氧化、促进消化、排毒养胃、防止血管硬化的养生功效,是日常人们食用水果的最佳选择。除了直接食用,其花瓣和果实还能够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副产品,如火龙果汁、火龙果罐头、火龙果酱汁等,产业链十分丰富。最近几年,火龙果在市场上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在南宁市青秀区管辖的南阳、刘圩、长塘、伶俐4 个乡镇种植火龙果的农户仍然较少。虽然近年来南阳镇种植火龙果的人越来越多,但规模较小,市场需求量仍然十分巨大,销售价格呈稳定且有上升的趋势。
近年来,有关部门出台的政策为农民致富、种植火龙果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自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为了扶持广西各地水果产业发展做出创建广西特色农业示范区的重大决策以来,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文件。例如:2015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经济发展规划(2015—2020)》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火龙果,2018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印发的《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出要重点巩固发展火龙果特色生产基地,2019 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广西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火龙果产业,2021 年《广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开展火龙果等水果新品种的选育及示范应用。南宁市政府围绕水果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规模化的果品生产加工基地。可见,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火龙果的开发得益于政府的推动,在政府相关政策规划指导下,镇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通力合作,投入人力和物力,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促进了火龙果产业的快速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火龙果栽培是一项技术性工作,涉及营养控制、浇水施肥、枝叶修剪、果实梳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这些环节的科学实施是火龙果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南阳镇掌握火龙果科学种植技术的农民很少,这是制约火龙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南阳镇种植历史较短,人们对火龙果种植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认识不足,种植热情不高。此外,现有的火龙果绝大多数局限于原果销售,与种植香蕉、龙眼、荔枝、芒果、柑橘等水果相比,尚未达到产业链模式。
传统作物是大多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南阳镇的农民习惯于全年种植传统经济作物。目前,水稻、甘蔗、玉米、花生等作物种植比例较大,导致传统经济作物市场供应量很大,很难卖出一个好的价格,经济效益低下。尽管如此,由于缺乏技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及对火龙果的经济效益认识不足,大多数的农民不敢冒险种植新的经济作物。
随着城市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南阳镇的许多青壮年进城打工,在农村耕种的人越来越少,造成了大量的劳动力流失,大量的闲置土地被荒废,还有大量的空地被占用。这些土地必须要流转出去,才能够好好利用。南阳镇现在的火龙果种植面积相还比较小。据统计,截至2021 年,全镇大概有100 hm2左右的闲置土地。全镇大量的闲置土地、荒废的土地可以开发和使用。由于缺乏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土地流转不起来,导致了很多投资方难以进行投资。火龙果产业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注入难以扩大规模,这种现象会严重束缚火龙果产业的发展[3]。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专业人才为指引。要形成以科研机构和企业部门为核心,钻研火龙果包装、储藏、保鲜等新技术,并将其推广至工厂加工及休闲采摘的加工过程。鼓励科研人员积极下乡,与火龙果种植者进行双向互动,形成农科教、产学研模式。要加强选种,栽培、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培训,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种植水平,努力培养新型专业的火龙果农民。
2020 年9 月11 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南宁)火龙果品牌大会上,南阳镇“花雨湖火龙果”荣获南宁火龙果地理标志认证。花雨湖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需要进一步发挥品牌产品带动效应,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把火龙果产业做大做强,从而带动南阳镇的农民种植火龙果。其次,南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和基层的干部需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普和宣传,定期对种植火龙果的农户进行农业技术指导,积极鼓励更多的农民转变思想,加入到火龙果的种植大军,从而促进本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达到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目的。
扩大种植规模是火龙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火龙果产业是一个新兴行业,技术和资本都很匮乏。为此,要积极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政府方面要做好宣传工作,在各种大众传媒上宣传南阳镇“花雨湖火龙果”品牌,同时通过互联网、媒体和各类展览等渠道大力宣传南阳镇种植火龙果的优越条件及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以现有的产业资源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南阳镇投资[4]。
2018 年,南阳镇田园综合体以特色农业为基础,旅游为提升,推动土地规模利用为基础,旅游为提升,推动土地规模利用和三产融合发展。注重打造生态新农村和文化艺术村,探索开发农业发展的多功能和模式。推进农业生产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生态的有机统一和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顺利申报了古岳非遗文化村项目,并以此为中心,建设南阳大鼓、火龙果种植培训基地,以及青少年艺术研学营、中国青少年耕读研读营等主题营地。同时,培育了户外营地嘉年华、南阳镇乡村跑、中国东盟非遗音乐笛故乡歌圩节、“缤纷花雨湖”艺术节、“古岳坡”旅游节、三月三芭蕉香火龙暨歌圩文化节等一系列田野文化品牌。此外,成功举办了青秀区壮族“三月三”系列文化活动、广西交响乐团惠民演出、第68 届“世界小姐”南宁赛区总决赛活动等大型文体活动和赛事,活动内容丰富、亮点纷呈,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农旅结合品牌进一步打响。随着南阳镇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借此机会,不断完善火龙果种植基地的基础设施、景观设施和品牌文化建设,整合现有旅游资源,以果园休闲观光、采摘体验、健康文化、农家乐文化等旅游产业带动果园发展,促进水果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和融合发展,实现水果与旅游产业的双丰收。
土地流转可以将闲置、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种植业,有利于规模化经营,满足市场需求,按照市场规律配置和使用土地,实施适当的规模化经营。有能力的农民,积极引导其参与土地流转,使其手中土地的使用价值得到发挥;不具备能力的农民,可在一定期限内,以租赁、持股、买断等方式,依法将原土地经营权、闲置土地或零星果园转让给有资金、技术和市场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经济人才。为实现土地流转信息的公开,实现土地流转的最大效益,构建与区域相适应的土地流转信息库,基层干部要加强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关注,深入农村,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实施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农民的合法利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