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

2023-04-05 06:56:03升,叶
南方农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云阳县云阳茶园

毕 升,叶 潇

(云阳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重庆云阳 4045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其中重要一环就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有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茶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我国茶产业发展总体存在三大方面的不足:1)农村茶产业缺少总体规划,发展目标、功能划分及格局分布模糊不清;2)加工工艺、设备落后,市场营销理念陈旧,使农村茶产业链尚未成熟[2];3)茶叶交易市场专业化、规模化管理不足,茶农与企业直接对接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村茶产业现代化进程。本文以重庆市云阳县茶产业为例,分析其茶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促进云阳县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1 发展现状

1.1 茶叶生产

云阳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地处长江三峡库区,属全国茶叶生长适宜区之一。全县现有茶园涉及26个乡镇(街道)、53 个村,有大小茶园62 个,现有茶园面积1 540 hm2,其中采摘面积866.7 hm2,投产面积占56.3%;荒芜茶园面积673.3 hm2占43.7%。全县无性系茶树面积有513.3 hm2,四川中小叶群体种1 026.7 hm2。2020 年,全县茶叶产量456 t,其中绿茶438 t、红茶18 t;茶叶产值2 538 万元,其中绿茶产值2 322 万元、红茶产值216 万元。截至目前,全县由业主经营的茶园有9 个,面积568.7 hm2;由村集体管理的茶园有2 个,面积41.3 hm2。

1.2 茶叶加工

全县现有票草镇龙缸茶业、黄石镇相思茶叶公司、南溪镇黄堆茶叶专业合作社、洞鹿乡欣顺茶叶专业合作社等4家生产加工企业,其余为作坊式生产。

1.3 茶叶品牌

全县现有市级名优茶2个(相思茶、盘龙茶),重庆市名牌农产品2个(相思茶、盘龙茶),县级茶叶龙头企业2 家(云阳县相思茶叶公司、重庆龙缸茶业公司),市级茶叶龙头企业1家(重庆市龙缸茶业公司),有机茶叶基地及产品1 个(绿茶)。通过SC 认证的茶厂2家(相思茶厂、歧阳茶厂)。龙缸云雾牌龙缸秀芽产品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

2 存在的问题

2.1 种植规模较小,荒芜面积不断增大

目前,全县大部分茶园处于自采自收的状态,随着农村劳动力逐年减少,很多茶园无人采摘管理,荒芜茶园面积进一步增大,加之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多数荒芜茶园被重新开发出来发展其他产业,如改种果树、黄花、药材等;没有被开发的也无人管理,已经长成了山林的也很多,一些地势条件较好的平地,很多都种上了粮油作物。

2.2 茶园管理粗放,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全县有茶叶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仅2 家,其他都是作坊式生产,因此茶产品质量差距较大,品质不稳定,名优茶较少,销售价格偏低。为了节约生产成本,管理粗放,大部分茶园只采春季茶,附加值低,销售难度越来越大。

2.3 加工企业不多,设施设备落后老化

受地理条件制约,茶园面积小而分散,加工设备简单,部分小茶园的茶叶制作还要靠手工完成,茶叶成品质量不稳定,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很大。

2.4 资金投入不足,茶叶产业发展缓慢

近几年,云阳县农业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但真正投资茶叶生产的企业不多,有些业主入驻茶园后,对老茶园的管理没有跟上,既对茶园的改造缺乏信心,又对新茶园的建设缺乏必要的资金,让业主对茶叶生产失去热情,最后退出茶叶产业发展。

3 优势潜力

3.1 自然气候优越,茶叶上市早

云阳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日多,直散光比值小,属茶树原产地和最适宜生态区之一。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和森林工程的实施,茶区降雨量和相对湿度明显增加,雾期、雨日增多,气候更有利于茶叶产量和品质提高。云阳县冬暖春早,气温回升快,南溪、沙市等中低山茶叶基地2 月中下旬即可开园采茶,比江浙地区早上市1 个月以上,“早茶”潜在商机巨大。

3.2 适生条件好,茶叶品质优

云阳茶区地貌类型为深切割中高山,海拔分布400~1 200 m,全县宜茶面积6 667 hm2,其中海拔800 m 左右的最适生态区3 333.3 hm2。茶区植被丰茂,土壤类型主要为沙壤土和冷沙黄壤土,土层深厚(60 cm 以上),pH 值5.5~6.3,有机质含量丰富,大多在2%~3%范围,所产茶叶香气浓郁、滋味清香、耐冲泡。

3.3 地属有机茶适生区,发展潜力大

云阳茶区多毗邻河流和湖泊,远离城镇、无工业污染和大气污染,其生态环境符合有机食品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同时,云阳县是油菜、牛羊生产大县,有机肥源十分丰富,为有机茶生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 云阳县茶产业发展对策

对于云阳茶产业的发展,一定要从全局视角进行长远规划,并指引明确的方向,从而实现茶农、企业、政府三者结合共建,产业功能突破行政区域的局限,以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主要评价因素,合理建设原料种植、加工、生产、销售基地,实现产业管理标准化、区域化模式的条件。

4.1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助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云阳种茶历史悠久,所产茶叶上市早、品质好。现有茶园普遍存在茶树低产老化,大面积撂荒或只采不管,已成为制约全县茶产业发展的瓶颈。对此,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重点支持茶叶基地乡镇建设核心示范区,可以改造一批低产茶园,复建一批只采不管茶园,重建改造一批有意愿的荒芜茶园,开发建设一批新茶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对茶树品种改良、品质改进、茶园管护及设施设备等关键环节补助,夯实茶叶产业发展基础。

4.2 整体推进基地建设,开发利用现有茶叶资源

云阳县现有茶区主要有低产老化茶园、只采不管的粗放型茶园、荒芜茶园、幼龄茶园和新植茶园5 类并存,要挖掘利用现有茶叶资源,把握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对全县的茶叶基地实现提档升级。1)对黄石一心茶园、南溪黄堆茶园、票草岐柳茶园、石门乡石门茶园、洞鹿烽火茶园、三池欣顺茶园等正常生产的低产老化茶园,通过“去杂除草、深耕增肥、修剪”等技术,实现升级改造,提质增效。2)对南溪福桥村、沙市付柿村、桑坪兴梨村等只采不管(粗放型)茶园,通过“去杂除草、深耕培肥、更新根系树冠、恢复树势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措施,恢复生产,实施标准化生产,巩固扩大名优茶(川小叶种)基地面积。3)对有意愿、需改造的双土镇坪东村的荒芜茶园,通过政府招商或村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施改扩建,发展高山有机生态茶。4)对有意愿发展茶叶的乡镇,拟通过实施项目,完成新建有机生态茶园。

4.3 培植茶叶龙头企业,推动茶产业快速发展

随着茶产业的持续发展,亟需培育经营管理、技术加工、营销等方面领先的茶叶企业。当前,云阳县茶产业还存在很多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模式,没有实现产业化,更没有形成合力和规模。要做大做强茶产业,可以优质茶产品开发为目标,引进先进机械设备,更新营销思路,以及政府对茶产业的支持发展,包括贴息贷款、财政支持并补贴销售网络的建设。通过品牌建设等优惠政策,支持重点企业的租赁和交易,为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品牌统一奠定基础。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通过政策引导扶持、财政资金股权化改革方式,大力培植茶叶龙头企业。选择实力较强、生产经营经验丰富、效益较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社、茶叶企业作为龙头生产企业,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引进四川省的优秀茶叶企业入驻云阳,如雅安贡鑫茶叶有限公司入驻云阳县沙市镇付柿村,改造一部分老茶园和建设一部分新茶园,应予以重点扶持,以带动全县茶产业的更大发展[3]。

4.4 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提升茶产品美誉度和价值

整合品牌资源,拓展茶产品市场。目前,云阳县茶叶品牌众多,生产厂家众多,同一级别的茶叶产品名称也有好几个,但要做强云阳茶叶产业,必须走“一茶一品”的发展道路,整合资源,统一使用品牌,努力提高茶叶的品牌知名度[4]。在现有的相思茶、盘龙茶2 个市级名牌农产品基础上,打造真正叫得响、立得住的茶叶品牌。建议委托一家茶业企业,申请注册、打造一个冠名云阳的区域公共品牌。此外,积极参加重庆市、四川省茶博会,融入重庆、四川茶文化,提高云阳茶叶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云阳茶叶知名度、美誉度和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4.5 升级加工工艺、生产设备,更新营销理念

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必须依托现代科技,因此不断更新升级加工工艺和生产设备具有重要意义。对茶农而言,不仅要加强对优良茶树资源的保护,还要加快对新茶树、新茶苗的培育,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使茶叶加工质量得到充分保障。除此之外,茶企业与政府要达成共识,不断加强对茶文化的宣传,以茶文化吸引人,以茶产品留住人,做强做大茶文化,增强茶农信心,改革传统营销模式,丰富茶叶销售渠道[5]。一方面,要解决好云阳县茶叶产品标准化问题。由于茶本身就是一种饮料,它的味道因人而异,例如,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产品有不同的感受,产品描述也会有一些差异,很难体现产品本身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茶叶企业可以在营销中实行完善的退货政策,或者货到付款,让消费者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另一方面,解决现代化营销中品牌优势不够明显的问题。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茶叶企业在现代营销中比一般企业拥有更大的空间,但是市场中的茶叶企业,大多不是知名公司,这些企业要想提高知名度,就应该加强宣传,做大做强茶叶品牌,如从茶叶品种、包装等方面入手,加强茶叶品牌建设。现代营销中,最常用的营销方式就是网络营销[6],因此在云阳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加强网络营销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打造茶叶品牌的过程中,要了解消费者、市场等多方面的需求,开发多元化茶叶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4.6 规范市场管理,建立健全产业链条

成熟的产业链是有效衔接茶产业各部门、加快茶产业现代化进程不可或缺的要素[7]。农村茶叶产业要走创新发展道路,除了遵循以上内容外,还应建立规范的商业市场,如集中在一定区域的茶叶交易,减少中间商的联系,增加茶农当期经济效益,降低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建立健全茶产业链,有助于促进农村茶产业蓬勃发展,真正实现乡村振兴[8]。

5 结语

近年来,人们对茶产业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更注重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因此茶叶生产应充分利用优良生态环境条件,打造生态茶叶产品,以促进茶叶品质改善和提高经济效益。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应加强市场营销,建立健全产业链。同时,相关部门和企业要积极打造合理优化、现代化的茶产业结构,提高农村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赋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云阳县云阳茶园
我是国宝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四(1)小鹰中队
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 05:41:10
茶园飘香
心声歌刊(2021年6期)2021-02-16 01:12:36
茶园之晨
江淮法治(2020年16期)2020-11-27 10:30:20
那个叫云阳的孩子
湘剧《云阳壮歌》剧本研讨会
湄潭茶园
乡村地理(2018年1期)2018-07-06 10:31:18
茶园观色
百科知识(2018年7期)2018-04-17 16:46:38
妙趣横生的识字教学——观云阳县第八届小学语文赛课活动有感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8
云阳县院 开展以司法责任制改革为主题的联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