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山东地方戏曲的保护与发展

2023-04-05 05:54:55孙佳希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
文化产业 2023年7期
关键词:山东戏曲文化

孙佳希 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

山东地方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地方戏曲发展形势日渐低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山东地方戏曲为例,相关部门分析其特征及保护和发展的意义,使大众重新认识这一文化元素,进而提升大众对其的关注和重视程度。然而在实际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的传承人断代、传承方式受限、宣传力度不够、市场狭窄等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山东地方戏曲保护和发展的进程。为此,相关部门需要从现有问题出发,寻求地方戏曲的保护路径,实现传统戏曲文化的有效传承。

地方戏曲凝聚了地域的风俗习惯和民俗风情,是地域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山东为例,山东现有28个地方戏曲剧种,每一种戏曲都有自身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色,是当地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山东各个戏曲剧团在传承戏曲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改革表演形式,创新表演架构,吸引了大批戏曲爱好者和从业者的关注,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戏曲在新时期仍然面临文化大环境变革的新挑战。基于这一形势,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以实际举措应对严峻挑战。

非遗视角下山东地方戏曲保护和发展的意义

地方戏曲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当前已成为顺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形式。党和国家为大力发展地方戏曲,做出了许多发展指示。山东作为文化大省,在戏曲文化保护和发展工作中起到了带头作用,制定并实施了诸多戏曲保护措施,如此不仅能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以实际经验来保护和传承地方戏曲,实现戏曲文化的多样性发展。由此可见,保护和发展山东地方戏曲具有现实意义。

有利于传承传统戏曲文化

我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资源遍布各地,这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为我国文化事业的进步提供了动力支撑。以山东为例,山东传统戏曲艺术、民间文学、民俗活动等文化种类十分丰富,为非遗保护和发展提供了资源。其中传统戏曲文化是当地的代表性文化资源,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中发挥着重要价值和作用。如今山东在大力探索戏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之路,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多项举措来保护地方戏曲,为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助力。同时,当地政府还借助新媒体技术搭建了戏曲线上培训班、线上表演剧院等,为山东地方戏曲的保护和发展开辟了多条途径。由此可见,这一举措能有效传承传统戏曲文化,彰显戏曲文化价值。

有利于拓宽戏曲发展之路

山东地方戏曲的剧种十分丰富,有花鼓戏、吕剧、梆子等,形式多样,特色各异。这些戏曲传递着祖辈的人文情怀和智慧成果,是我国传统戏曲的代表。当前,山东地方戏曲面临失传的困境,保护和发展戏曲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任务。因此,对山东地方戏曲进行保护和开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地方戏曲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挖掘出的优秀戏曲文化、创作出的优秀戏曲作品也能传播到其他地区甚至海外国家和地区,促进了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利于拓宽地方戏曲发展之路。

有利于满足大众文化需求

在文化市场中,大众是作品的直接接触者和体验者,大众对作品的反馈决定了作品的成功率,同时还会影响该文化品类的市场发展成效。如今,山东地方戏曲在保护和发展中牢牢掌握了观众的心理需求,创作出一些与观众需求相适应的戏曲作品。这一举措不仅能够获得观众的认同,同时还能拉近戏曲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达到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目的。同时,山东地方戏曲作品都是根据观众的真实生活来创作和表演的,因此戏曲作品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非遗视角下山东地方戏曲的特征

山东地方戏曲是山东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能反映出地方特色文化艺术水平和当地民众的审美水平。同时,这些戏曲将生活元素以戏曲表演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不仅贴近群众的生活实际,更拉近了群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在非遗视角下,相关部门应重视对地方戏曲的特征进行剖析,深入了解地方戏曲在当前文化领域中的独特艺术魅力,更好地传承并挖掘戏曲文化。

地域风格鲜明

山东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人文优势,在地方戏曲保护和发展中形成了丰富且个性鲜明的地域风格。比如,淄博地方戏曲大量使用方言俗语,吕剧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山东梆子动作粗犷、架势夸张,不同的地方民俗构造了不同的地域戏曲风格。以淄博地方戏曲为例,其在唱腔和念白中大量使用方言俗语,体现出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氛围,比如头午(上午)、夜来后晌(昨天晚上)、盘巴起腿来(跷二郎腿)等。这些方言展现出淄博地区独特的戏曲风格,容易引起大众共鸣。

表演灵活

对于地方戏曲而言,每个行当都有一套相对完善成熟的表演程式,表演者在演绎戏曲的同时,结合剧中情境进行艺术加工,从而为大众呈现出灵活宽泛的表演作品。以山东梆子戏为例,山东梆子是家喻户晓的戏种之一,其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动作夸张,黑脸上场亮相时,双手五指分开,举过头顶,推圈走圆场,四肢跟随节奏的变化而灵活变化,整场动作不尽相同,十分灵活。而且从唱腔板式上来看,梆子板式可以根据节奏、旋律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表现手法十分灵活多样。

内涵寓意丰富

山东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独特的富有“山东味”的艺术形式,人们从当地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根据时代风尚创造出不同的戏曲表现元素,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戏曲文化。其中与文化基础结合较深的是戏曲中的内涵寓意,比如一些特色小剧种包含了历史故事、民间故事,也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常态,这些内容丰富了戏曲创作的架构,充实了戏曲故事情节,给人以很强的代入感。比如茂腔《杨八姐游春》《风筝记》,两个剧目在内容上都有缔结儿女亲家的主题,但语言风格各有特色,充满了劳动人民的奇思妙想,内涵寓意十分丰富。

非遗视角下山东地方戏曲的保护与发展困境

众所周知,山东是一个文化大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在文学、手工艺领域,还是在戏曲艺术领域,在国内文化领域都名列前茅。尤其是山东地方戏曲,吸引了许多戏曲艺术家和爱好者对其进行研究。然而在实际保护和发展山东地方戏曲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戏曲由于某些客观条件和因素的限制,面临着宣传力度不够、传播手段受限、传承人断代、市场狭窄等困境,这些困境阻碍了戏曲文化的发展。因此,当地相关部门需要深入分析现存问题,厘清问题脉络,制定应对策略。

宣传力度不够

山东部分戏曲剧团在长期的戏曲演出中暴露出效果不理想的现象,究其原因与地方宣传力度不够有关。相关部门在政策下达和监督落实的过程中,并未跟进剧团的演出进展,也未了解演出效果,对戏曲的演出方式关注较少,且对其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剧团对戏曲文化传承不够重视,在宣传方面尚未鼓足全力。同时,剧团内的多数成员仅将戏曲演出当作一种工作,并未从深层次理解戏曲的文化内涵。而且剧团也未专门开展关于戏曲文化的展示和宣传活动,导致戏曲只能在小范围内流传,难以传播到其他地方。

传播手段受限

受新媒体的冲击,许多戏曲传承人尚未找准地方戏曲的数字化转型方法,平时多沿用以往单一化的戏曲表演形式来进行传播,地方戏曲传播手段受限,不利于戏曲的保护和发展。

此外,随着当前新媒体技术手段的普及,社会大众不再局限于通过观看传统戏曲来进行情感解压,而是通过观看或收听电视广播、娱乐新闻的方式来释放压力。这一形势导致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播效应逐渐弱化,传播方式逐渐落后。

传承面临断代风险

从当前的文化环境来看,山东地方戏曲的保护和发展面临传承断代的危险。具体表现为,戏曲传承人才流失十分严重。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许多年轻群体都将精力投入听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中,对戏曲这一元素的认知和了解较少,因此在兴趣爱好方面较少有人选择学习戏曲表演。同时,地方有关部门尚未找到戏曲传承人的培育方法,较少与学校、社会其他行业主体合作开展人才培育工作,导致现有戏曲传承人队伍建设不足,不能很好地保护和发展戏曲文化。

传承市场狭窄

纵观山东戏曲的发展历史,其虽然在某一特定年代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流传,但在新时代背景下,山东地方戏曲与其他地方戏曲文化一样,同样面临着失传的危机。究其原因,除了与传承断代、传承手段受限等因素有关之外,还与市场狭窄有关。地方相关部门仅从文化产业领域对戏曲发展之路进行了探索,较少将其与制造业、信息化产业等其他行业相联系,导致戏曲文化只能在文化产业领域发展,市场狭窄性较为明显。同时,山东地方戏曲自成一脉,在保护和发展中也较少与其他地区的戏曲文化进行融合交流,导致戏曲文化的传承市场局限于本地,难以有效拓展。

非遗视角下山东地方戏曲的保护与发展路径

山东地方戏曲是记录山东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民俗文化以及历史发展的重要载体,其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下山东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许多戏曲剧目中的内容展现出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成果,是值得永久流传的经典艺术。如今在非遗视角下,许多社会大众都对山东地方戏曲加大了关注,山东地方戏曲的发展潜力巨大。因此,相关部门可立足于当地文化优势,从问题角度出发思考地方戏曲的保护和发展路径,为戏曲的未来积极努力。

加大地方戏曲宣传力度

当前,山东地方戏曲的衰落给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带来了警示。相关部门只有加大对地方戏曲的宣传和重视力度,才能重新将地方戏曲文化放到文化事业的突出位置,做好戏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具体来看,相关部门可在前期政策基础上派遣专家学者到乡村、社区、公共博物馆等场所进行公开宣讲、公开座谈,向社会大众普及地方戏曲的文化价值和传承价值;或者可以组织剧团到社区、广场进行公益演出,吸引大众关注,提高地方戏曲的知名度;还可以每年在当地定期举办一些戏曲文化节、戏曲创作大赛等活动,进而达到宣传戏曲文化的效果。

借助数字媒体技术进行传播

若要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山东地方戏曲,相关部门就需要利用好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加大对山东地方戏曲的推广宣传力度,提高山东地方戏曲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首先,相关部门需做好地方戏曲文献资料的采集和整理工作,将民间故事、民俗文化等内容与戏曲文化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了解地方戏曲的来源和发展脉络,最终形成文献资料以供大众学习。其次,相关部门可借助数字化技术建立戏曲资源数据库,其中可设立电子文献资料模块和经典戏曲作品模块等平台,同时还可将学习培训、作品创作等模块纳入数据库,实现地方戏曲的传播和共享。

加强传承人才培育力度

保护和发展山东地方戏曲离不开传承人才的支撑。因此在当前阶段,相关部门需要注重加强对传承人才的培育力度,为地方戏曲文化发展奠基。一方面,相关部门可与高校进行合作,共同开设戏曲辅修课程或者创建戏曲表演社团,汇集一些志同道合的戏曲爱好者和学生,并对其进行专项培训,以此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还可在社会中广泛招揽一些戏曲专业人才、乡村戏曲人才,对其进行分班培训,从戏曲理论、戏曲实践、戏曲观摩、排练演出等方面展开培训,以此提升人才综合素质,尽快培育出高质量的戏曲传承人才。

拓宽传承渠道和市场

山东地方戏曲的保护和发展离不开传承渠道和市场的拓展。当前虽然山东部分地区已经借助新媒体技术创建了一些线上传承渠道,但这些渠道的深度和广度仍有待加深和拓宽。因此今后相关部门需要从渠道和市场两个角度思考山东地方戏曲的发展之路。在渠道方面,相关部门可借助新媒体技术在戏曲文化中心创办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体验平台。大众可根据需求在平台上选择不同的戏曲剧种,达到随时随地学习戏曲文化的效果。在市场方面,相关部门可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协同构建戏曲一体化发展链条。比如,可与旅游企业合作,在旅游景点内增设戏服体验区、戏曲排演区、戏曲文化阅览区等,吸引大众的关注;也可与制造类企业合作,设计有戏曲元素的服装和饰品,以此来扩大戏曲发展市场。

综上可知,山东地方戏曲蕴含着中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和情感,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在非遗视角下,社会大众开始关注非遗的发展动向,为地方戏曲的保护和发展创造了良好前景。对此,地方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打通地方戏曲与外界交流的窗口,用现代人喜爱的方式传播和发展戏曲文化,助力地方戏曲艺术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山东戏曲文化
图说山东
新航空(2023年9期)2023-09-18 18:59:16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金桥(2022年3期)2022-03-29 01:16:24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2:44
谁远谁近?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0:39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中国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