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心怡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新媒体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当今时代,对图书编辑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编辑应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并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有助于促进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经济体系正在迅速发展和完善,文化强国战略、公共文化和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对图书出版和编校具有双重影响。只有策划适应时代发展、读者需求的选题,进一步提升图书编辑的编校水平,提高图书出版的服务质量,利用新媒体技术做好图书宣传工作,才能促进传统出版行业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发展。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普及,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已然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形式,具有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体现在其具有均等性、自由性、隐蔽性、社群化、丰富性、便利、多样性、交互式、虚拟性、开放式、个性化和分享性等特性。
中国的图书出版历史悠久,按照传统的编辑模式,图书的形式基本都是以纸质书籍为主,图书编辑工作主要在线下进行。在现代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原有的纸质书籍不断被光盘、电子书籍等高科技电子载体代替,线上读书已然成为书籍数字化的一部分。
图书编辑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收集、分析当前社会热点话题,从中获得启发,制订出优秀的图书出版策划方案;同时,图书编辑还可以利用社交软件与作者就作品问题随时进行沟通;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各大图书营销网店(包括开卷等销量排行信息系统),掌握当前图书营销状况和读者评价状况。显然,新媒体时代对图书出版工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教育类专业书籍在图书市场上的销售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一些图书出版社不仅加大了新媒体营销的投入力度,还提高了编辑的产出速度,导致教育类图书的质量不断下降。一些出版的图书作品未能达到相关规定标准,在未对其进行严格管控的情况下,劣质图书大批量地流入文化市场,内容较为低俗的图书作品逐步泛滥,图书出版工作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而严重下降。
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这个基础上,人们更加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对图书产品的品质要求也在持续提升。并且,在网络信息技术日渐成熟的环境下,众多的网络资源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去查找有关的资料。就图书编辑的工作现状而言,一些图书编辑为了博取眼球,引起读者的注意,把大部分精力都浪费在了标题、插画及其图书装订这些设计当中。太过重视外部包装,忽略了图书内容的可读性,导致肤浅的图书内容难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可,从而难以在市场之中占有自己的生存之地。
数字出版拓宽了图书的出版渠道,新媒体时代使得人们信息获取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其内容涉及大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读者对图书的内容与形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注重图书内容本身的趣味性。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背景下,读者的消费途径与阅读模式发生了变化,以往的纸质出版编辑形式难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通过阅读报纸、杂志等纸质书籍来获取信息不仅占据读者的时间与空间,也无法带给读者丰富的阅读体验,久而久之容易让读者产生疲倦感。出版模式和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不匹配,导致其难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编辑身为图书出版工作中主要的参与者,对于图书的质量及其销售量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就如今图书编辑工作的内部人员结构而言,高水平的图书编辑较为短缺。在聘用图书编辑时未严格考核其专业知识储备与编辑实践能力,造成图书编辑专业性较低且缺乏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在融媒体时代,新的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大众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因此,为了提升图书的影响力,图书编辑应该持续了解社会动向,主动拓展自己的认知领域,紧跟时代发展,及时更新编辑理念,进而让出版的图书更具有影响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不但需要学习出版行业专业的知识,同时也要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持续增加自身知识储备。让出版的图书更加专业合理,从而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进而体现出图书编辑工作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图书编辑应该转变传统的编辑理念,树立现代编辑创新意识,提高自身对图书编辑质量的重视程度,结合读者的实际需求,致力于图书出版的创新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图书编辑应该重视图书的选题策划这一环节,凭借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尽可能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热点新闻,在图书编辑过程中加入创新元素,提升出版图书的质量,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激发读者深度思考,引发广泛共鸣,从而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承担起作为图书编辑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在新媒体时代,技术的整合与内容的兼顾促使传播更具开放性,信息的覆盖范围逐渐广泛,这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受众的视觉体验。通过将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在一起,能够为媒体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提升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技术成为媒体宣传的重要形式,使得信息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图书编辑在选题策划时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信息传输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信息爆炸时代,新闻信息来源渠道呈现多样化趋势,图书编辑要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进入网站、论坛、贴吧等社交平台获取信息,进而更好地掌握社会热点信息,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其次,图书编辑还需要及时发布图书资源及活动信息。从而让读者可以借助多种渠道来获取图书资源及活动信息,并且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参与阅读活动,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也有助于节约读者的时间与空间成本。
最后,图书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时需要重视新闻事件本身的传播性。在新媒体时代,开展信息传播活动不仅能指引人们去了解各类新闻事件,也能借助媒体的力量,让没有得到公正处理的新闻事件得到了解决,主流媒体还可以有效发挥自身的宣传引导作用,让更多的事迹能够被人们所知道。图书编辑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微博、贴吧等社交平台进行宣传,定时发布图书状态来扩大图书的影响力,但要注意应该经过严格的筛选,选择适合的渠道进行宣传。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编辑出版工作越来越趋于数字化与网络化。图书编辑需要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职业技能,加快建设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队伍。首先,图书编辑应该熟练掌握编辑出版工作有关的资讯系统和办公系统,有效利用无纸化的办事方法,尽量减少纸质化办公的复杂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图书编辑应该熟练运用新媒体中的信息交互平台,从“后台咨询服务”“一对多咨询服务”转换成“面对面咨询服务”“一对一咨询服务”,全方位多角度与读者进行深度互动,深入挖掘潜藏的优质资源,快速捕捉市场热点;再次,应该充分利用在线直播、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努力提升图书出版行业的传播力,以更好地宣传图书作品;最后,应积极学习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增强版权保护意识,提高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以期更好地解决版权纠纷问题。
第一,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编辑的潜力,政府应该加大青年编辑人才机制的创新和完善,不仅要在人才资源配置上适度向青年编辑倾斜,而且要加大对青年编辑人才专项资金和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为其创造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以便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出版行业。
第二,为了提高图书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出版单位应该加强对其的培训和考核。在新媒体时代,图书编辑需要运用各种新媒体工具来提高其工作效率。在选题策划时,图书编辑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多个选题,并在短时间内获取读者的反馈以及他们最关注的话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策划。此外,图书编辑可以及时回复评论,更好地了解读者的实际需求,并挖掘其潜在需求。图书编辑在与读者交流时,应该抱有诚恳的心态,充分尊重每一位读者的看法和建议,并深入理解读者的需求。同时,图书编辑应该发挥新媒体的资源优势,掌握出版行业的最新动态,并预测阅读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新媒体时代,图书编辑应该运用新媒体技术与作者进行及时交流,了解作者,尊重作者,如果在编辑图书时遇到问题,编辑应该尽快与作者沟通,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通过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优势,图书编辑可以快速筛选优质的稿件,让读者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
第三,为了提高出版行业的编辑能力,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出版单位应该加强合作,督促社会各界尊重编辑劳动,树立良好的价值导向。同时,尽最大可能为优秀青年编辑创造教学培训、行业交流、与名家对话等机会,提升其职业热情、学术素养与专业水平。例如,当隋丽君担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时,她会亲自指导新入社的编辑,手把手地带其编一本书。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不仅能够为编辑的职业生涯奠定较好的基础,还能够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第四,在新媒体时代,除了不断提升自身的新闻业务能力和文字功底外,编辑还必须要学习和掌握新媒体网络传播技能。为了进一步提高编辑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出版单位应该开展相关培训活动,让编辑学会利用新媒体平台,如门户网站、贴吧、微博、微信、抖音等,进行信息搜索、筛选和加工整理,并鼓励他们在工作之余积极实践,以提升自身的新媒体应用能力。
第五,建议相关部门重视职称对编辑加强学习、提升编辑力的引导作用,并将编辑的职称与其实际利益适度关联起来,以此推动出版业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从而有效提升编辑的能力。
第六,为了更好地发挥编辑的潜力,应该建立传帮带机制,让资深的老编辑和年轻编辑通力合作,在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将优势的作者资源继续维护开拓传承下去。老编辑熟悉作者生态,拥有丰富的作者资源优势,熟知与作者交流的方法,对图书编辑修改有经验,对工作过程也非常了解。年轻人对当下时代的思维方式和新的语言方式比较敏感,在书籍装帧上有新鲜的视角,并且擅长运用新的传播方式。
二者共同参与书籍项目管理,在复杂的图书生产流程中推进流程进度,共同承受项目管理及经营风险。编者必须与作者一起讨论话题选题,这涉及书籍的编写风格、装帧设计等;作者遇到的创作困境、身体状况、事业生活选择等一系列问题,需要编辑尽全力协助。编辑用自己最大的创造力为读者服务,与作者荣辱与共、共同担当,将关照作者视为自己的责任,用专业技能将他们的作品与读者的阅读需求有效结合,这样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一种互相支持、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伙伴关系。
第七,研究作品,研究作者,向作者学习是编辑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编辑应该研究每位作者的作品风格以及创作趋势,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稿。如今的名家都是从文坛新秀慢慢成长起来的,因此图书编辑不能急功近利,要有耐心和毅力。例如王安忆、毕飞宇和迟子建等作者的作品都是编辑在十几年的跟进过程中,通过与作者的反复磨合和互相鼓励才取得成功的。
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书籍受到了数字化图书的冲击。媒介融合背景下,创新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方式,提高其综合素养,培养其创新思维意识是迫在眉睫的任务。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够帮助“线下”图书突破困境,为我国出版事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