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继龙(滕州市城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融入财务管理中,有利于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求,而这种模式能够将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实现相应的连接,形成一个有机完整的信息化系统,确保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也就是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国有企业发展的步伐,深化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创新,进一步稳定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对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近期,随着5G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云计算、云储存、云服务等云技术的应用,对财务管理中管理信息、数据信息、结构信息等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财政部在2014年颁布的《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要求企业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提出“鼓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加快会计职能从重核算到重管理决策的拓展,促进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国有企业中特别是县级国有企业,其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程度、质量等与经济环境发展好的地市之间还存在较大距离。
进入21世纪20年代,5G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应用和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缩短了信息沟通距离,扩大了沟通范围,加速了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信息质量,信息化建设也融入各大行业,国有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更加全面和完整。但实际上来看,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导致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效达不到理想状态,也会制约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主要从以下两个环节来分析:一方面是国有企业中的业财信息关联性不强,流通性较差。伴随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在很多国有企业中引进了先进的财务信息化软件系统,但是很多财务信息化软件仅仅用于财务部门的内部会计工作开展,同时软件系统的价值在会计基础核算层面体现得更多。软件系统在会计预算、会计资金的使用、报表管理、业务管理、信息共享等多个方面都具有相对应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和国有企业中的其他业务部门之间建立有机关联,也就是说国有企业内部业财管理融合性相对较差;同时国有企业中的业财信息流通速率也相对较低,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并未制定明确的管理标准和原则,也没有统一的数据接口,因此而导致国有企业中的业财信息难以相互流通,导致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或各部门中的信息化系统良莠不齐。有些国有企业已经开展了信息化的工作,但难以满足当前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包括集团内各企业使用的财务管理软件品牌不统一、软件版本不同,也缺乏相应的数据信息相应的岗位人员去统筹设计企业的信息系统,导致财务、审计、销售、生产等部门都引进了先进的软件系统但各部门的系统之间不能或没有建立的连接,更没有结合国有企业自身的业务需求对软件模块以及功能进行升级,因此导致国有企业中的财务信息以及审计信息难以得到共享和传输,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管理难度加大,特别是存在跨区域经营的现象,没有信息技术支持的财务管理模式导致财务信息失真、集团对分(子)公司管控弱化等。财务信息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和战略决策,而且会影响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任和信心,甚至或做出不符合企业发展的错误决策。
计算机所拥有的计算能力非人脑所能比拟,而通过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环节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能发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先进作用,将国有企业的组织、制度、流程、模型等嵌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统一的核算制度、统一的核算流程、统一的控制机制、统一的会计报告和分析模型。最终实现国有企业集团数据集中、信息集中和管理集中,使企业集团总部能通过信息系统实时掌控各分(子)公司的经营业务和经营成果,保证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和有效性。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健康的资金流对于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其权属单位众多,地域分布广泛,出现了账户林立、管理失控、“双高”现象严重、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
通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制定信息技术和创新资金管控模式,有助于从资金分散管理向资金集中管理转变,从资金集中管理向金融资源管理转变,充分地利用集团资金管控,发挥资金整体优势,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的运营成本,改善资金结构,加强资金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同时,帮助企业的管理者根据资金使用状况以及资金流制定和企业发展现状更加匹配的经营决策。通过信息化工具让各类型金融资源实现了完美融合,金融资源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保障了企业金融资管理的最终成果,对于企业的实际发展大有裨益。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有企业的规模快速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各类资源不断增多、市场变化的频率加快,对国企的风险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模块中,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系统性相对来说较弱,与此同时,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着较强的主观性,往往需要团队之间相互配合来实现,如果团队的配合中存在着差错,会导致财务核算的整体过程出现问题,这样会导致国有企业中的经营风险、决策风险、财务风险等增加,让企业的风险程度进一步上升。
国企通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将信息系统掌握的数据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等活动,能让风险的控制效果最大化。
在国有企业单一的财务核算工作中融入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更好地实现信息的搜集以及数据的整理,获得的结果也更加准确,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率、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损失可能性,也能够防止出现财务舞弊,确保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顺利和稳定。
世界银行发布的《迈向21世纪——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信息通信技术革命,二是全球化大生产的经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通信技术同步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有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成果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包括企业的业财一体化落实速度相对比较缓慢;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陈旧落后,有待改进;国有企业中的系统基础功能尚未健全等多个方面。
受传统管理思想及管理模式的限制,国有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部门及其他的业务部门之间始终保持在相互独立的状态,各自的工作又相互分离,因此导致在国有企业中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未能从全面分析经营活动的正确性以及可行性,导致国有企业中财务管理部门所获得的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关键数据信息全面性不高、准确性不足、及时性不够,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企业制定的决策方案。也正是由于国有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部门以及业务部门长时间处于相互分割的状态,容易导致国有企业中财务资源的浪费,甚至使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让企业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也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实施业财一体化是帮助企业更好地达到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关键途径和方法,但在实施业财一体化过程中往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时间以及财力,导致其实施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影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也限制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结果。
有些国有企业的发展相对于大规模的民营企业来说速度比较缓慢,国有企业改革之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市场开拓动力,国有企业改革后市场竞争意识和管理模式转变也较慢。由于国有企业现在所使用的财务管理模式比较陈旧落后,导致国有企业中的信息时效性相对较弱,企业中的信息也难以得到及时整合和优化。对此,国有企业必须要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到现代化管理模式中,这就需要一整套完整且全面的财务管理模式对其提供支持,但是由于国有企业中的财务管理模式并不完善,同时也比较落后,因此导致国有企业中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无法及时发现,造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建设速度缓慢,建设结果并不理想。
当前在市场中对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工作具有明显价值的信息软件主要是财务监控,通过财务监控可以对国有企业内部的财务数据进行及时的整合、分析和获取,也能够对国有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监督和控制。但是实际中国有企业的类型相对比较丰富,种类比较多元,实际经营管理业务范围比较广泛,当使用完全统一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时,就体现出了明显的缺陷性和不足,比如说国有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以及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连接并不紧密,导致国有企业自主研发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必要性得到了体现,尤其需要国有企业在引进财务管理专业的软件基础上,对此进行二次开发。正是由于国有企业内部的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外部软件公司对于财务管理的流程以及内容缺乏全面了解,最终导致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基础功能并不完善,因而影响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也让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无法借助于完整、先进的信息系统来实现。当国有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时有一部分没有完全覆盖到的财务流程,这些工作的开展仍然需要借助于人工处理的方式,给国有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带来了工作压力,也会潜藏财务风险。
在对新时期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以了解的前提下,制定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安排,更能帮助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让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也能让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更加完善,为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方便。
国有企业必须要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加大对业财一体化的重视力度,尤其是国有企业中的管理工作人员,转变自身落后的管理思想,重视对于业财一体化的大力宣传,让国有企业中的各部门员工都能够对业财一体化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产生清晰的理解,让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到业财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奠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展的基础。
在国有企业实现业财一体化目标时,必须要借助于数据接口,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之间进行对接,达到实时的数据信息交互,让财务管理部门可以真正进入到业务的一线环节来掌握业务经营的数据。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同时,也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对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模式进行调整,让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综合质量以及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如M公司通过对接企业内部的采购供应信息系统以及财务信息系统,让企业的采购计划审批时间大幅度缩短,也让材料的采购工作开展更加顺利和及时,使企业自身的生产量更加系统、完整,让国有企业中财务部门开展控制工作更加简单方便[1]。
国有企业中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是将国有企业不同的生产经营环节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这种陈旧的财务管理模式会导致信息的时效性受到相应的影响,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办法真正意义上保证国有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又会消耗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要求国有企业能结合实际情况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让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或得到变革。财务管理从传统的注重人、财、物管理,转变到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把信息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如把生产信息、采购信息和财务资金信息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类和融合,再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软件和工具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应用,获得对于国有企业中财务信息的精准性判断,为国有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正确的参考依据,保证国有企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顺利实现[2]。
实际中,国有企业的种类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如果完全使用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可能会体现出局限性,导致国有企业中的一部分问题难以得到顺利而有效的解决。在此基础上,可能会有一些国有企业独立自主地开发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并完善其中的功能,让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软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但同时也需要重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后期维护以及升级工作,也有一些国有企业和市场信誉相对较好的软件公司寻求合作,共同去开发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软件,同时国有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也需要和软件公司的开发人员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掌握内部财务管理的具体状况,也能够让软件开发的工作人员按照国有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流程以及工作中的具体内容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改善。国有企业应当和软件开发公司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后续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中问题的解决奠定良好的基础,由软件开发公司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更新和升级。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还需要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可以在信息化系统中适当添加杀毒软件,让信息化系统能够更加稳定地运行[3]。
总之,国有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但能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强化资金的安全性、控制经营风险、降低舞弊风险等,更能帮助国有企业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发展的策略,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发现自身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创新财务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寻找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最终推动国有企业的持续稳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