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做好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

2023-04-05 05:19王利霞涿鹿县乡村振兴局
品牌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支农财政资金财政

文/王利霞(涿鹿县乡村振兴局)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人们生活质量发生明显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把关注点放在社会问题上,希望可以寻找处理社会问题的相关方式。近几年,在社会发展中伴随着各种问题,其中包含医疗卫生问题、农民工资拖欠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等。

对于这些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一系列相关政策,并且取得良好成果,部分社会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中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处理,如偏远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民族要振兴,乡村必发展,国家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乡村振兴成为近几年相关部门工作发展中的重要部分。为了更好完成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应强化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将财政资金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价值全面发挥。

一、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农业产业繁荣、生态环境良好、农村风俗文明、乡镇高效治理、生活繁荣稳定是农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核心目标,更是完成农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这一战略目标可以进一步细化,主要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振兴和发展农业产业以及现代农业,应该全面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快速发展,通过农村农业生产、农产品营销和工业服务的联合整合,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第二,保护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加强农村地区环境保护与治理,及时解决当前农村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加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改善农业生态产品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1]。

第三,推进农村社会文明建设,加强农村农民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优秀文化发展,做好公共卫生文化建设工作,对当代农民进行思想文化教育,让其从中学习更多专业知识,提高农民综合水平和文化素养。

第四,建立完善的农村治理机制,做好农村党政组织建设工作,通过深化农民自治实现农村法治管理,带动农村居民精神文化和道德素养的提升,传播正面内容,通过加强治安管理,实现稳定乡村建设。

第五,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加强农村教育发展指导,提供财政支持帮助农村群众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给农村群众创造更多的优势,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乡村整体环境。

第六,优化农村人口精准帮扶处理对策,深化乡村振兴工作,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改善农村经济质量,提高强化责任感和监督意识。

第七,对现有的农村振兴战略规划方案进行改革调整,强化农村内部管理,优化管理机制,加强农村集体产权核算与控制,给调整农业支持保护机制提供数据参考。

第八,及时找到农村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处理工作,对农村群众进行专业教育与培训,给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完成提供人才支持,通过建立农村群众管理体系,优化对应的政治机制,将科技人才价值充分发挥,鼓励更多的社会群众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发展中。

二、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管理分析

(一)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的意义

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政府绩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较注重支出结果,讲究支出绩效的预算管理要求,在注重预算投入的同时,还要分析预算产出和效益,科学设定绩效管理指标,做好绩效追踪考核工作,把绩效评估结果融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活动中,全面提高政府部门资金配置水平,让资金使用更具高效性和经济性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国家逐渐增加资金投放量,资金投入效果值得国家各个部门的关注和思考,财政支农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是财政部门内部管理的重点[2]。

(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与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目标管理之间的关系

把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细化处理,将其作为财政资金绩效预算管理的实施依据,通过加强相关管理体系建设,对绩效管理措施改革优化,是财政支农绩效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重点。在开展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应该将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作为根本,在实际管理中,促使绩效管理目标顺利完成。在设定预算绩效管理目标过程中,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科学调整,把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目标进行结合,科学规划,通过科学设定绩效预算管理目标,引导乡村振兴发展。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把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渗透其中,确定最终的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指标,在相关指标科学引导下,绩效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并将财政支出资金投入政策落实到位,实现资金投入与政策的优化处理,提高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三、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做好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建议

(一)优化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内容

对于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来说,涉及的工作内容比较多,主要是给财政支农项目运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从事前绩效评估、财政绩效目标设定、财政支农项目运行过程等方面入手,实施绩效监督管理,并对财政支农项目后期运行成果进行绩效评价与考核,把考核结果应用在各个环节中,在财政支农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和相关目标确定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阶段性工作内容,完成财政资金项目综合评估工作,确定其经济特性,判断绩效考核目标设定是否规范可行,绩效管理方案是否满足乡村振兴发展要求,资金统筹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在对财政支农项目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时,要求业务主管部门加强动态监管工作体系建设,严格按照绩效管理要求,实现农业项目财务支持的业务规划设计。监管局根据其职责和财政部管理要求,对过渡资金使用过程动态监督,并要求各级财政和行业主管部门给予高度配合,充分落实好审计、纪检监察等工作,并对过渡资金审计调查,保证资金科学使用。在制定财政支农政策的过程中,应对政策实施过程进行监控,绩效管理业务实施和应急处理政策落实都需要在绩效考核目标的引导下完成,如果出现偏离或者不满足实际情况的状况,应该及时进行调整[3]。

(二)合理设计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通过科学设定绩效管理指标,能够给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提供支持,该目标设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结果会给绩效工作监督管理评价和考核带来一定影响,其中涉及的指标有产出、效益和满意度等,其中,产出指标应从质量、数量、成本等方面科学设定;效益指标则应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可持续影响等方面设定;满意度则应从各个环节入手,对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合理分配,并做好资金属性和行业划分工作,按照绩效考核指标要求,整合与分配,促进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水平提升。除此之外,为了实现财政资金管理和乡村振兴发展的充分结合,应完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体系,加强监督检查[4]。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安排产业发展、小额信贷贴息、劳动技能培训、公益岗位补贴等支出,优化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综合保障措施,通过原有资金渠道的不断扩充,对各项工作经费使用过程进行追踪监管,实现各级部门预算的合理安排。

(三)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在乡村振兴发展中,为了快速实现财政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有必要将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对象从以项目为重点转变为以政策和部门为导向,并从转移支付扩展到政府财务运作,形成政府预算、部门预算相结合的全方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各级政府预算收支应全面落实绩效管理工作,在预算收入方面应注重工作质量,预算支出需要满足统筹兼顾的发展要求。通过加强部门与单位之间预算绩效管理,促进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提升,深化政策与项目预算管理,对中长期重大政策及项目实施全过程追踪管理,优化统筹工作体系。并且,将绩效管理理念渗透到预算管理全过程中,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等方面入手,融入绩效管理思想,形成事前、事中、事后于一体的绩效管理闭环机制。通过加强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建设,对新增重大政策、项目和转移支付项目进行事前绩效评估,重点论证立项的意义,评估资金投放效益和绩效目标合理度。通过加强绩效目标管理,提高绩效目标编制质量,强化绩效目标绩效考核,绩效目标和预算需要同步下发,逐步公开预算绩效管理结果。通过加强绩效运行过程的监督管理,对绩效目标实施情况和预算执行进度进行全面监管,及时找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处理,保证绩效目标按照预期要求顺利完成。通过加强多维度绩效评价,提高绩效评价质量,完善重点民生政策及重大专项绩效评价管理制度,优化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机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将其合理应用到预算管理中。为了实现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全面覆盖,需要推动各级政府部门、相关单位和部门主动参与到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活动中,把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职责细化处理,层层落实,分配到各个部门,延伸到资金使用终端[5]。在开展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可以引进一般公共资金预算、财政资金预算等内容,将财政投资、政府和社会资本采购等绩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四)优化“三农”领域专业人才支持体系

财政支农和“三农”各个领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并且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有所关联,作为财政和农业管理部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给予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中“三农”工作的重视,全面提高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确保绩效管理工作可以顺利进行,防止停留在表面,影响其价值的发挥。从目前情况来说,在开展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过程中,一般将其安排给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负责,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减少成本,获得良好的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效果,但是因为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对象业务水平不足,可能会造成在绩效事前评估、绩效目标设定等方面缺乏合理性,导致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和预期目标不符,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效果无法灵活应用在财政支农绩效管理活动中。基于此,需要加强高水平、高能力“三农”领域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充实绩效管理团队,优化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引导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顺利落实[6]。并且,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目标设定应从乡村振兴发展角度出发,战略目标能够为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目标制定提供参考,两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应该和绩效目标充分结合,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优化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效果。

(五)选择适宜的预算绩效评价方法

在预算评价管理中,需要以完善的工作体系作为指导,精准计算出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成效。在评价指标设定中,把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充分结合,除了兼顾成本效益和操作能力之外,还要保证社会与自然发展的协调性,从而快速完成财政资金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目标。在建立预算评价管理体系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评价指标进行绩效考核,保证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专业性,适当扩充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范畴,让其可以对现实中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价值发挥起到引导作用。通过引进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人才,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成立研究小组,专题评价实际工作中常见问题,认真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提前做好防范和处理工作,从根源上减少问题发生。

(六)实行统一管理

为了实现统一管理,需要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统一安排基层人社部门负责管理。在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以后,采用统一的管理对策和相关政策,通过将各项资源进行整合,防止在开展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时,国家对部分重复参保人员提供相应补助,避免公共资源随意消耗[7]。为了在乡村振兴发展中顺利完成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应对乡村振兴发展中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认真解读与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编制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方案,将其落实到位,保证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结果的合理性和专业性。为了推进乡村振兴,国家有关部门要培育和发展欠发达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逐年提高资金比例,支持培育优质农业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通过促进产销衔接和消费援助,解决农产品“难销”问题,加强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扶持全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社会快速发展中,财政收入数量增多,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不但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也能给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随着我国全面推行农村振兴发展战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量加大,为了满足集约化要求,科学使用补助资金,除了要做好资金管理工作之外,还要把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理论融入其中,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财政补助支农资金合理应用提供指导,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水平,逐步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发展。

相关链接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绩效管理强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强调组织和个人同步成长,形成“多赢”局面;绩效管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参与。

猜你喜欢
支农财政资金财政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金融支农创新十大模式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福利绩效的DEA评价
发达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及启示
财政资金风险防范路径探究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