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超凡(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华侨中学 351251)
陶行知先生指出,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真人”,就要做好真善美的教育,充分尊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会学生追求真理、涵养品德、发现并欣赏生活之美。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要发展学生四方面的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立足通过学科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古诗词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这也是学校和教师推动新课标落地落实的重要途径。
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将大部分精力用于为学生讲解字、词、句的含义,以应对考试要求。学生的语言实践变得单一,无法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应用和掌握古诗词语言的主动性。
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等集体性学习活动的时间较少,如在教学《临安春雨初霁》时,教师提出:“这首诗的整体风格与诗人陆游的其他诗歌有何不同?”“表达了诗人何种情感?”等问题。提问具有明显导向性,学生不需思考和反复诵读就可知道不同,这也直接影响学生对诗歌所表达情感的理解,无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古诗词意蕴深远,有大量的意象和不同的意境,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意象和意境之美。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是从满足考试需要、教会学生考高分的角度出发,教给学生关于诗歌审美的程式化标准,这种审美的一致性,能帮助学生取得考试高分,却无法结合自身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影响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语文是集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学科,当前教师教学大多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如字词句的理解、诗歌的分析解读等,对学生感性认知的培养不足。古诗词并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它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容易忽略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角度丰富教学内容,从而错失培养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契机。
学生要在语文课程学习中掌握语言文字特点,学会在不同环境中进行有效的语言表达,了解语言文字表象下的含义。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语言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
《将进酒》的用词精准、形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让诗歌表达更为精妙,韵律朗朗上口,营造出气势恢宏之感。开篇两句“君不见”的排比,用黄河之水的来去比拟青丝朝暮之变,反衬出生命之微小,本是诗人抒发内心悲伤之情,在如此宏大场景中却又不显纤弱,实为精妙。教师在讲至此处时,不应仅止于以上分析,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诗人这种对比明显、比喻得当的语言写作手法,尝试掌握情绪表达、表露的方式。无论是在日常语言交流,还是在文章写作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融合运用会让语言文字具有更好的表达效果。之后,诗人弃“悲”转“欢”,用“金樽”“月”等唯美意象将饮酒诗意化,“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对痛饮狂欢未着一字,却又让人看到月下饮酒的畅快场面,学生在结合此诗创作背景进行分析的同时,还可学习诗歌字词应用的技巧。“我材”为“天生”,一个“必”字的运用,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自信。“烹羊宰牛”“三百杯”则通过夸张手法,既对应了诗人由自信而生的豪迈之情,又再次展现了热闹畅饮的氛围。“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四个短句的出现,让诗歌节奏更加多样,整首诗韵律富于变化,读来更为有趣。“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以用典的方式,表达诗人的愤愤不平之情,这对学生来说既是了解更多知识的契机,也是学习掌握更多描写手法的途径。此外,《将进酒》整篇以七言为主,又间以三言、十言,参差错综,韵律节奏急缓有序,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复诵读,获得语言体验。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对古诗词诵读重要性的认识,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电影《掬水月在手》,通过观看叶嘉莹先生的吟诵,提高学生的吟诵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高中古诗词的语言精练丰富,修辞方式多样,意象和意境可感,不仅有直观可感的韵律感,还有极强的语言表现力。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诵读还是借鉴模仿,都是很好的语言实践方式,能提高学生对古诗词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教师无法直接向学生教授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方法,而是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和品质。每首诗词都是作者独特情感的寄托,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多加应用比较教学法,让学生对不同作品进行辨析、比较,归纳总结出各自表达的思想观念,让学生体会到深入思考、剖析辨明的学习乐趣。
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宽度。高中语文教材有着题材多样、体裁丰富的文章内容,其中蕴含着多种思维要素,教师要以古诗词所能提供的思维锻炼因素,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在教学《临安春雨初霁》时,为了打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列举已学过的、同为陆游所写的《书愤》,将二者结合比较教学。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两首诗的创作背景,分析是否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多次诵读,分析两首诗的结构、风格、表达情感、表现方式等有何区别。选择这两首诗作对比,能给学生形成较为强烈的冲突效果,因为《临安春雨初霁》与陆游其他或是豪迈、或是愤然、或是悲戚的诗歌不同,它是在郁结于心不得纾解、只能喟然一叹的无奈。但诗中“小楼”“春雨”“杏花”等意象,所表达的惆怅抑郁之情“薄似纱”,笼罩在诗人心头,也从诗中弥漫于学生心头。而《书愤》虽与它几乎同时所作,但却表露的是诗人想要报国杀敌却郁郁不得志的愤懑,感情沉郁,气韵浑厚。两首诗通过不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同样的情感,但是营造的意境却截然不同,这就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解析、思考诗歌,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去看待陆游所处的历史朝代,辩证看待诗人作为一名拥有复杂情感的普通人所出现的情感和情绪的波动,对诗歌内涵有更深刻认知。
陶行知先生是倡导和实践美育的先驱者之一,他开设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让学生普遍得到美育的熏陶,还将美育理念融入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是学生获得美感体验的重要来源。高中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和水平的代表,教师应当利用古诗词的特点,将古诗词之美与生活之美相结合,带领学生获得审美体验,提高鉴赏能力,合理使用语言表达审美体验。
教师要依托生活实际,营造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感。宋代词人姜夔词风清雅空灵,作品意境多具江南水乡特色,能为读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在教学《扬州慢·淮左名都》时,教师可以选择与扬州历史发展和人文美景相关的纪录片或是电影,让学生初步形成扬州之美的印象,然后再进行词作的教学。在姜夔的词中,前三句描绘出他所知道的扬州繁华景象,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所看视频画面,在脑海中再现词人所写内容。“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十里春风、青青荠麦本是美的事物,在词中却尽显扬州的萧条之景,为什么会如此? 因为战乱。战乱之后,美丽的二十四桥、湖水、月亮还在,但是“仍”“冷”“无声”,却营造出清幽伤感的气氛,时间匆匆流过,那株桥边红药,还在为谁开放。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场景模拟,调动身心走入词人营造的荒凉情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想之景、所生之情。
正如前文所述,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语言艺术的重要体现。高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总是乐于接触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愿意接受新事物的影响。在有的高中生看来,古诗词是语文课程学习内容,枯燥无味,只是用来取得更高考试成绩的工具,无法从心底对古诗词产生认同感,进而影响高中生对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因此,教师要将文化自信意识融入古诗词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输出”。以《卫风·氓》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氓》所在的《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两千多年前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绵延千百年的代表。对于诗中所体现特定历史环境中女子所受的压迫及展现出的反压迫精神,学生应当意识到中华民族历来都有强大的斗争精神,这也是旧中国走向新中国到现在繁荣发展的重要法宝。再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让学生看到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所具有的吸引力,借鉴节目中的飞花令等活动形式,在班内开展古诗词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引导他们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古诗词教学的薄弱环节,将新课标明确的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融入日常教学,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