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古典长篇章回小说,更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毛泽东喜爱读《红楼梦》,并且提倡干部读《红楼梦》。他经常征引《红楼梦》中的典故来喻事说理,并且将读《红楼梦》与思想战线的斗争联系起来。这其中有许多故事。
毛泽东曾说:“我读《红楼梦》,开始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1942 年,毛泽东在延安给干部作报告时,以《红楼梦》中的人和事为例来解释辩证法原理。1945 年,他赴重庆谈判,虽身处险境,却仍然带着《红楼梦》,有空便拿起来读上一段。1947 年,他率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需要轻装,但在他所带的少量书籍中,却保留着《红楼梦》。
新中国成立后,在繁忙工作之余,毛泽东重读和新读了很多史书和古典名著,《红楼梦》是他反复阅读的书籍之一。他的书房、卧室、卫生间里都摆放着《红楼梦》。各种版本的《红楼梦》他都读过,在不同版本的《红楼梦》上,都留下了他用铅笔或者红蓝铅笔画上的杠杠、圈圈、符号、批语,有的地方夹上了纸条,有的地方还画着双杠。在许多版本《红楼梦》上,可以看到毛泽东在不同时间阅读这本书画的不同记号。可见,他已经不止是阅读此书,而是深入研究此书。
1954 年春,毛泽东来到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在观看东湖的青山石时,有一位陪同人员念出了“爱此一顽石,玲珑出自然”一句,引起了毛泽东的兴趣。他当场念出了《红楼梦》中的《护官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念过之后,他对随行的田家英说:“《红楼梦》我看了几遍,书中的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护官符,是阅读《红楼梦》的一个纲。”接着,他回过头来问陪同的谭启龙(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你读过《红楼梦》吗?”谭启龙说:“战争年代读过一遍。”毛泽东笑着说:“看过一遍不行,至少要看五遍,才能参加我们的讨论。多少年来,很多人研究它,但并没有真懂。”
晚年毛泽东从中南海的菊香书屋搬到游泳池住。他让身边工作人员把此前收集到的不同版本的《红楼梦》也一同搬到游泳池,摆在游泳池的会客厅里,因为他经常在会客厅读书。他在卧室里也摆放《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和《增评补图石头记》两种。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当时,主席虽已八十多岁高龄,还能准确无误地说出《红楼梦》中的某句话是出自哪一回,哪一节,哪一页,有时还将各家的不同评说进行比较。”
毛泽东是把《红楼梦》当作一本政治历史书籍去读的。他从《红楼梦》中分析中国社会变化,吸取政治营养和智慧。这从他经常轻松征引《红楼梦》的话来喻事论理,解读当前社会政治情况中,可以看出来。
1949 年初,国民党在面临彻底失败时,仍然向共产党提出以保障他们拥有军队为和谈条件。对此,毛泽东在《评战犯求和》一文用《红楼梦》中的典故予以讽刺说:“大观园里贾宝玉的命根是系在颈上的一块石头,国民党的命根是它的军队,怎么好说不‘保障’,或者虽有‘保障’而不‘确实’呢?”
1957 年3 月10 日,毛泽东同新闻出版界代表谈话时,引用了《红楼梦》中王熙凤说的“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话,说明唯物论者是无所畏惧的,并用这句话来鼓励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立志改革的仁人志士,要具有大无畏精神,敢于向共产党提出批评意见。同年11 月,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评判国际政治态势时,借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话:“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比喻当时的国际形势是社会主义力量对帝国主义力量占了压倒的优势。
1963 年,中国周边形势较紧张,既要面对美国,又要防备苏联。高级干部中有的人认为,美苏合作对我不利。毛泽东却不信邪。他用《红楼梦》中王熙凤说的“大有大的难处”这句话来比喻苏联和美国,说这两个国家,不论国内、国际到处都碰钉子,必有他们的难处。毛泽东还用《红楼梦》中冷子兴说的“百脚之虫,死而不僵”这句话比喻美国和苏联虽然仍然有一定实力,但已经衰弱了。
毛泽东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的一生都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之所以推崇《红楼梦》,在于这部现实主义名著在描写黑暗与丑恶的时候,也展示了对光明的向往。
1962 年8 月,在中央工作会议核心小组讨论中,毛泽东再次谈到了古典文学和《红楼梦》。他说:“有些小说,如《官场现形记》,光写黑暗,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只揭露黑暗,人们不喜欢看。《金瓶梅》没有传开,不只是因为它的淫秽,主要是它只暴露黑暗,虽然写得不错,但人们不爱看。《红楼梦》就不同,写得有点儿希望嘛。”
例如,毛泽东在通读了多部古典小说后,与《红楼梦》作了一番比较,认为作者对女性的态度截然不同。在绝大多数中国传统小说里,作者要么把女性作为封建道德的化身,要么作为性工具的化身。他们所刻画的这些女性都没有灵魂、没有个性,作为一个角色、一个生命而言,显得贫乏而单调。只有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刻画的诸多女性才真正表现为人,充分呈现出社会性、独立性、思想性,显现丰满而真实的性格,并且让女性真正成为美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