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州市幼儿园 邱一霞
在幼儿园艺术活动中引入传统文化艺术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传统文化艺术的渗透让幼儿了解更多的知识,开阔幼儿的眼界。木偶戏艺术集民间戏曲、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民间雕刻于一身,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进行应用,它不但能够提高艺术活动对幼儿的吸引力,还能够让幼儿对木偶戏艺术进行了解,增进幼儿的见识。
中国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在茂名地区也叫鬼仔戏。该戏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木偶可能与奴隶社会的丧葬俑有关。木偶戏是由演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现在社会普遍认可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也就是说起源于汉朝时期,盛行于唐朝,而发展到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自二零零六年五月二十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的木偶戏种类繁多,有辽西木偶戏、漳州木偶戏、泉州木偶戏、晋江木偶戏、邵阳木偶戏、也有茂名市高州木偶戏等。就表演形式而言,可归纳为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药毛木偶五种类型。
1.通过木偶戏进行艺术情境的创设。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融入到艺术活动中来,教师可以创设木偶戏艺术情境,能够提高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木偶戏《西游记》片段的播放,从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播放一段视频后,教师与幼儿进行交流。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视频中的内容好看吗?”小朋友们都表示喜欢看,教师继续与幼儿进行互动。教师:“那么你们喜欢它的哪方面?”有的小朋友说喜欢《西游记》中的故事和故事中的神话人物,包括孙悟空、猪八戒、观音菩萨、如来佛祖、唐僧等。还有的小朋友喜欢这种表演形式,从来没有看过,感觉特别有趣。趁着幼儿对木偶戏具有非常高的热情,教师对此艺术进行渗透。
2.木偶戏在艺术活动中的渗透。木偶的制作过程非常繁杂,步骤也很多,幼儿们要学习做木偶也很不容易首先,我就通过ppt课件向幼儿们演示,边放边解说,并反复播放知识点。幼儿们在不断地研磨中,顺利学会了简易木偶的基本做法,并作出了自己最喜爱的木偶作品。接着,从做素纸木偶入门,我引导幼儿从生活实际中寻找材料。例如用剪刀剪、用针缝、用透明胶贴,用木签拉动等等。当学会了一定的方法,我们的简易木偶就制作了。再次,小组还采用了互帮互学的方法,幼儿与我都是辅导老师,这样保证每个幼儿都会做简单的木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幼儿们在审美、设计、声音、动作、表演等方面的能力都大大提高。
3.在木偶戏游戏活动中体验乐趣。学习木偶戏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它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更主要的是为了培养幼儿在公众面前的表演才能与自信。在幼儿园教学中融入了木偶戏,并让幼儿自己投入到演出之中,既能够使其提高了自身的舞台表现力,也可以让其知道怎样才可以让自身变成许多幼儿中的闪光点。也有些幼儿先天上就有着非常强烈的艺术兴趣爱好,其在掌握了木偶戏之后,也才能完全自主进行木偶戏的演出活动。教师在介绍木偶戏的制作工艺后,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西游记》相关人物的绘画和剪纸活动,从而有效增加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并预备好灯光和白布,把课堂中的窗帘拉上,并让幼儿进行对木偶剧的模仿,同时要求幼儿利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对《西游记》中的部分内容加以演绎,以便更有效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练习和木偶戏艺术相结合,能够更有效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了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作才能的发挥,从而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4.在掌握木偶戏基础上鼓励创新思维。在幼儿熟悉木偶戏一定的简易制作方法、表演技巧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幼儿开展角色的创造活动,人物的创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类表演比赛,幼儿忙得不亦乐乎。尤其是我们一个组幼儿编的《武松打虎》中武松打虎的动画表现得惟妙惟肖,角色互动也十分生动有趣;还有由他们编造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骨精形象有许多的不同,如村姑,老农夫,老妇人。小朋友们动手制作了一些简单的人物造型,然后用心细画,加以彩笔修饰,显得各具特点。最可喜的是幼儿们在游戏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认知探索习惯,一钻到底,逐渐学会了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木偶创作与表现艺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