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星星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6 地质队
地质单位是以找矿、探矿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事业单位,为高质量矿物的稳定产出作出了巨大贡献,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能。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地质单位所处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且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想要提升地质单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抓住机遇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地质单位就需要改进财务管理工作,提升地质单位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帮助地质单位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
地质行业虽然曾经为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能,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特别多的关注,资本的投入意愿也相对较低。但近年来随着发展观念的转变,地质行业的许多衍生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地质行业面临诸多变革,地质单位也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因此地质单位需要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为后续的改革与发展机遇做好准备。
财务风险在任何一个单位运营的过程之中都是难以避免的,且一旦出现就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对于地质单位来说,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就是财务人员的不规范行为,既是因为财务人员缺乏必需的职业道德,也是因为地质单位中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与财务监督制度。通过对地质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都会有所提升,且工作中的所有行为都必须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受到内部财务监管机构的监督,客观上减少了财务风险的出现概率。不仅如此,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也将提升地质公司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能力,帮助地质单位规避财务风险。
自2019 年以来,国家就对事业单位提出要求,要求提高对资金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支出,为响应国家号召,上级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压缩经费支出的政策。这样的政策环境无疑对地质单位的资金管理与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进地质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严格控制资金的审批,减少不必要的、不合理的资金支出,同时也将带动整个单位的成本控制工作,提升资金利用的精准度与效率。
对于地质单位的决策与发展方向规划来说,会计信息起到独特的参考作用,因此会计信息的准确度与有效性至关重要,但现阶段地质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会计信息面临着很大的失真风险,也无法保证其参考性。而想要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就必须改进财务管理工作,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同时优化会计信息的处理工作,保证其能够真实地反映地质企业的发展状况,提供正确的信息导向[1]。
地质单位经济效益意识的淡薄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可以追溯到计划经济时期,当时国家的生产与分配是由国家进行调控,地质单位更注重其社会职能的发挥,没有创造经济效益的概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地质单位的观念却没有随之改变,在资金的利用效率与投资的回报率上都处于较低的水准,对资金的运用也常常出现不规范的情况。
而在财务管理方面,由于此前长期以来地质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的财政补贴,使得管理者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重视度不够,也缺乏现代的财务管理理念,内部资产管理上较为随意,缺乏必要的规范性,究其根本还是财务管理理念的落后与缺失。
首先从法律层面上来说,针对地质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国家在1991 年就已经出台了《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但是在实行的三十余年里仅在1996 年进行过一次修订,导致其中法律条款的规定已经不适应于现阶段地质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质单位的发展,为地质单位财务管理的改进加大了难度。
与此同时,现阶段大部分地质单位所运用的依然是在《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基础上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但随着地质单位工作范围的扩大与工作内容的增多,其规定简略,内容单薄,缺乏职能性规定的弊端也暴露了出来。
首先在专业能力上,地质单位的财务人员就已经出现了脱节现象,他们大多年龄较大,对现代的会计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更难以运用。而对基于先进信息技术开发出的财务管理模式,也表现出了难以适应。其次在职业道德方面,长期稳定的工作使得地质单位中的财务管理人员普遍相信“不犯错就是对的”,对工作的热情遭际被消磨,缺乏进取心,甚至丢失了最为重要的原则性,不仅难以完成自身工作,而且会扰乱工作秩序。
其实许多地质单位在意识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时就已经开始提倡进行内部财务监管了,但是管理人员对内部财务监管普遍缺乏正确且深入的认识,也不理解内部财务监管的运行原理与必要原则,只看重结果,却往往得不到预想中的结果,白白浪费时间与精力。由于缺乏制度与机构的支撑,内部财务监督大多流于形式,难以产生实质影响[2]。
想要改善地质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地质单位整体的运营理念。正如上文所说,长期以来,地质单位对经济效益就缺乏足够的认识,不以获取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的运营目标。而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大部分的地质单位仍然没有转变观念,因此要从树立正确的经济效益理念入手。
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树立正确单位经济效益理念。所谓“开源”,指的就是开发出更多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的项目,地质单位应当鼓励员工在地质单位核心业务的基础之上,向其他领域进行拓展延伸,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与此同时,也应当给开发新项目的员工一定比例的分成,通过将经济效益与其实际收益相挂钩的方式,激发地质单位员工“开源”的动力。所谓“节流”,指的也就是节约成本。地质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强化所有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成本的控制同样会影响到项目最终的经济效益,在各个工作环节中都养成控制成本的习惯。与此同时,成本的控制不能仅依靠员工的习惯养成,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水平起到更主要的作用,比如在项目开始之前的成本预算是否做到与实际工作情况相对应,具备足够的参考价值;项目落实过程中的成本核算是否科学细致,对与预算出入较大的支出要进行仔细核查。内在习惯的养成结合外在的管理工作,将会促进地质单位员工树立正确的经济效益理念。
不仅如此,还要树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理念。首先要加强地质单位内部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对于老龄化相对严重,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差的管理层,要让其了解市场发生的巨大变化,明确经济效益对地质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自上而下地为财务工作的改进创造条件[3]。管理层也要学习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无须特别深入,但可以避免外行指导内行现象的出现,同时有助于地质单位财务管理的优化。其次要转变财务工作的重点,地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应当只局限于对财务数据的核算,还应当强化财务分析能力与财务执行能力,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与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之中,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势。最后,财务管理工作离不开地质单位员工的积极配合,因此要定期开展财务工作宣讲会,让员工了解近期财务工作的重点,深化对财务管理的了解,保障财务工作的落实。
要建立起完善的地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这样才能理顺各项财务工作之间的关系,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为财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可靠的平台。现阶段为应对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压力,我国许多地质单位都进行了转企改制,用企业化的方式管理事业单位,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应当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与更新,使之符合现阶段地质单位的需求。
第一,要保证财务管理制度的可行性,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必须以地质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为主要依据,主要解决现阶段地质单位在工作过程中面对的主要矛盾,如资金的使用,项目预算的编制等,以促进地质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规范化,使其能在面对更为复杂的工作内容以及更大的服务范围时能够保持运行的稳定。
第二,财务管理制度应当对长期以来财务管理工作的缺失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对于地质单位来说,固定资产缺乏明确的管理体系,同时资金管理制度也有待完善[4]。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与地质单位工作的专业性有关,为完成矿物的勘探与开采工作,必须借助设备的帮助,但大多数地质单位在设备管理上相对混乱,依靠人力,难以避免失误的发生,同时缺乏必要的状态监控与维修养护。地质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地质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将设备与配件的数量、状态都以数据的形式输入到管理系统之中,能够避免人工带来的失误,同时生成的数据分析也将为设备的维护与采购工作提供依据。而资金管理制度的完善则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对资金审批规则的明确,财务管理人员的资金审批权限必须做出明确的规定,财务管理人员掌有小额开支的权限,因涉及大额开支,则必须召开集体会议进行审批,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第二是严格依照先期制定好的各级别资金预算对支出进行严格控制,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第三,财务管理制度需要根据法律规定的发展进行修正。财务人员需要意识到,不论是多么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都是有其有效期的,想要一直保证其效力,就需要对其进行不断修正。地质单位正处于发展之中,相关的法律规定也在修订与健全之中,财务管理制度也需要依照地质单位所处的发展阶段、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法律规定的发展进行补充与修缮。
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是,目前地质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能够满足工作需求,人才缺口较大,因此地质单位应加强财务管理团队建设,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要加大对地质单位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因为相较于普通财务人员,地质单位的财务人员还要具备一定的地质专业知识,才能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因此培训也要分成地质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两个方向,并通过定期测验掌握财务人员的学习状况,适时调整培训的内容与进度。同时也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物质与精神双层面的激励,将培训的成果与补贴与奖金挂钩,成绩优异的财务人员还将获得嘉奖,引导财务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将注意力集中在工作质量的提高上[5]。
想要优化地质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除了要转变观念,完善制度,提高人员素质之外,还必须对其进行监管。强化地质单位内部财务监管,能够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避免“监守自盗”等情况的出现。
现阶段地质单位中的财务管理部门还在建设当中,对其进行监管与约束的内控体系就更是一片空白。地质单位应当借鉴其他单位或企业的内控体系的建设经验,结合现有的工作内容以及组织架构,确定内部监管工作的关键点,并围绕关键点明确内部监管工作的标准与依据,推动内部财务监督的规范化与体系化。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内部财务机构需要具备独立性,与财务管理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比如,地质单位可以设立专门的稽查部门,专门负责针对财务问题,监督其整改过程并持续对结果进行追踪,发挥内部财务监督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约束作用,使其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地质行业在近年来拓展出了许多新兴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正处于改革的进程之中。改进地质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助于防范财务风险,控制地质单位的经费成本,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但现阶段地质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着缺乏经济效益意识与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地质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限,缺乏必要的内部财务监管等问题。需要地质单位树立正确的经济效益理念与财务管理理念,完善地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地质单位财务管理团队建设,强化地质单位内部财务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