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4-05 02:36张娟娟高航标马万民
高校后勤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管理

张娟娟 高航标 马万民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娟娟 高航标 马万民

[南京审计大学]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近年来高校国有资产积累增幅较大。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挖掘资产使用潜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助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入手,总结分析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建设不足、国有资产监督评价未能有效落实等问题,提出改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具体建议和措施。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管理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国有资产由国家所有、学校实际占有和使用,包括流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和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资产、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和自然资源资产)等。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各种国有资产为高校增添了相应实力,但同时也带来了资产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已于2021年4月1日起施行。财政部2020年8月发布《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通知》,建设部早在2018年9月即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建标191-2018),江苏省于2020年印发《江苏省省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规范高效进行国有资产管理,可以有效保全国有资产,挖掘资产使用潜力,更好地服务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1]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有待完善。尽管各高校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和协调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但由于习惯于“重财务,轻资产”的意识仍然存在,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委员成立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其顶层设计作用,如明确划分学校和各二级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职责。有些高校虽出台了系列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但仅为原则性规定,缺乏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特别是对无形资产、经营性资产、对外投资等方面,没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管理细则,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尚未形成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运行机制。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建设不够完善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建设包含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两个方面。大多数高校按规定单独设置了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明确其职责,但在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如有些高校资产管理部门专职人数不足,未按学校资产规模进行配备;有些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年龄老化,缺乏对新政策、新制度、新工具的学习了解,业务水平有待提高;[2]有些学校对资产管理人员开展的业务培训、参加校外资产管理调研、参加校外学术会议等相关业务提升培训不足;资产管理人员晋升通道狭窄、兼职资产管理队伍激励和培训机制不健全。

(三)高校国有资产监督评价工作未能有效落实

自202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颁布以来,高校通过将资产管理纳入校内巡察和审计内容、开展定期和不定期资产管理监督检查、完善资产管理监督检查台账、明确校内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措施等措施来加强资产管理的监督评价,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执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如资产管理责任追究制度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在固定资产清查后发现的资产账实不符问题,仅是通过行政干预,由相关二级部门负责人向下问询,协商解决,未能对相关失职人员进行追责和处罚。[3]校办企业监管不到位。一是存在账外企业,部分高校对所属企业的投资未在财务账款反映,二是高校所属企业未按规定划转至学校资产经营公司统一监管,三是投资回报率低,有的企业长期亏损,有的企业从未分红,有的企业经营状况不明。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结果与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年度考核等挂钩的制度未能有效落实。

(四)高校国有资产配置不科学且使用效率低

近年预算绩效管理全面推进,高校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做到了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制定资产配置计划,将资产配置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但同时,高校仍不同程度存在资产重复配置、资产闲置等问题。部分高校的二级部门之间存在着资产“贫富不均”现象,有些部门未能优先通过资产调剂方式解决资产短缺,有些部门由于教学科研人员变动,前期购置的资产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五)高校国有资产使用过程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包括资产自用、对外使用、清查核实。高校资产自用管理方面,更加趋于规范,但同时也存在着资产标签不完整、固定资产信息更新不及时、固定资产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不力、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高校在规范出租出借资产及规范对外投资管理方面,由于对相关政策的学习不及时,研究不深入,导致相关程序不规范,材料报送不完备。高校能够按照相关要求开展资产清查核实和年终盘点,但是对于开展清查后发现的一些问题,未能及时有效进行梳理整改,清查核实目标未能有效落实。

(六)高校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校的国有资产处置管理一般包括资产废损、资产让渡的处置管理。在此过程中,容易发生资产处置不规范,处置环节易出现暴力拆除,处置过程无监管,处置后未及时组织验收等问题。如有些高校,因相关人员对资产处置风险认识不足,未能制定详细资产处置方案,同时对于处置现场风险控制不力,未配足现场监督工作人员,发生超合同拆除及野蛮拆除问题。同时,由于相关人员对资产处置方面的政策学习不够透彻,导致在资产处置管理过程中,资产处置不够及时,相关程序不够规范等。

三、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高校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是财政资金,购置相关资产一般使用财政资金,加之社会缺乏对高校国有资产的关注,部分高校领导层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认为资产管理并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仅是后勤辅助, “重财务、轻资产”的现象普遍存在。尽管国家、地方、高校出台了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但是二级部门对于资产管理的工作多停留在口头层面,具体行动中仍以各种缘由解释。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队伍配备不合理

庞大的资产数量以及复杂的资产结构,对于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较强的服务意识,过硬的业务能力,熟练的信息化操作水平等。现实情况是,有些高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原隶属于后勤管理系统,后因机构改革调整至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其中部分人员年龄较大,部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需要。高校二级部门资产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人员,平时教学科研日常管理任务重加之缺乏系统的培训,资产管理责任心和业务能力缺乏,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效益最大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有些高校依托于省里面统一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产入库、调剂、处置等环节的全面信息化,更是实现了移动端的应用接入,方便教职工随时处理资产管理相关工作,资产管理系统技术支撑有效提升。高校资产管理建立了各类系统和平台,但预算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严重脱节,信息孤岛状况依旧存在。有些高校的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根据省里面统一要求采用统一的资产管理系统,而高校的其他部门根据实际需求采购了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统,导致跨系统数据共享尚未完全实现,不同类型的资产、资产的不同信息分布在各个部门各个系统中,缺乏协同性。

四、改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管理理念,强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高校应加强自身国有资产管理意识。领导层应转变“重账面资金管理,轻实物资产管理”“重采购配置、轻使用管理”的传统观念,加强并重视本校国有资产管理,要客观分析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强化管理意识,梳理出资产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好顶层设计。[4]二级部门领导要转变重教学科研,轻资产的管理理念,对部门资产管理工作足够重视,不仅是口头层面贯彻执行学校的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更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切实解决部门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普通员工层面,更要主动加强学习资产管理方面相关政策、制度、业务知识,充分认识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升责任意识,管好名下资产,配合学校做好资产管理工作。[5]

(二)以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为抓手,规范高效管理国有资产

要以国家及所处地区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考核办法及绩效考核指标为抓手,认真研究本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查漏补缺,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绩效水平。一般而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从基础管理、过程管理、管理绩效等方面来考察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基础性管理工作包括管理体制是否健全、管理机构是否建设到位、监督评价是否有效执行落实。管理绩效主要考察资产保障、运行效率、资产安全、满意度等方面。各高校应以此为抓手,从各个环节把控国有资产管理的全过程、确保资产管理实效。[2][6]

(三)加强团队建设,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素质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涉及各层面的管理人员,包括从学校的分管校领导、二级部门中层领导及二级部门资产管理员、国有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员工、国有资产处管理人员等;应充分运用有效方式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应制定二级部门资产管理员管理办法,明确奖励措施。注重培养资产管理部门人员的业务能力,通过线上线下讲座培训、走访调研其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比较好的高校、会议交流研讨、素质拓展等形式,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处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资产信息化建设,构建资产的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系统

高校资产信息化建设初期基本是为了满足特定或阶段性工作目标,但由于顶层统筹规划缺乏,资产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兼容不完善,相关数据不能有效关联和共享,从而形成彼此隔离的信息孤岛。[7]如何结合各高校自身特点,进行资产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建设,通过内部数据系统融合,外部数据系统融通,达到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信息资源共享、整合、静动态监控、全面管理的目标,应是各高校在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应该思考的问题。高校应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有机融入到学校诸如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通过建立共享机制,实时掌握资产动态,同时实行资产配置申报、采购审批、验收入账等流程化操作,实现闭环管理。[8]

(五)以内控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监督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内控体系建设为抓手,将有助于提前预判各种潜在资产管理风险,从而加强资产管理监督,实现资产管理效率。内部控制不完善,货币资金可能存在被挪用或贪污等不良行为;不合理的实物资产配置和不及时的验收盘点,可能导致资产价值贬损、使用效能低下,出现安全隐患或资源浪费等现象。要通过定期和不定期资产管理监督检查,将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同时做好资产管理监督检查台账,保证资产管理监督检查情况及时反馈,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防范相应风险,提升资产使用效益。

[1]谌业平.关于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09):98-100

[2]陈颖.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路径研究[J].国有资产管理,2022(04):36-38.

[3]刘俊华.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国有资产管理,2022(03):54-56.

[4]卢贵军,李刚. 建立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的探讨和实践[J]国有资产管理,2022(01):40-45.

[5]曹立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1(07):172-173.

[6]王小虎,刘玉丛. 基于YAAHP软件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J]国有资产管理,2022(05):57-60

[7]李玲,李忍锁.基于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研究[J]国有资产管理,2022(03):61-65.

[8]汤志军,卢加元.大数据视阈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8(05):14-16.

(责任编辑:杨书元)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资产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