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敏
提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时代10 年的伟大变革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开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则是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的两条基本原则。正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国家文化资源已经润物无声地进入了治国理政新实践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10 年的伟大变革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报告还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未来5 年乃至更长时期内“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仍然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报告中先后58 次出现“文化”,其中5 次是“中华文化”,6 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报告中也两次出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表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学理溯源与基本原则是什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则是笔者关注的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经典论述,对我们结合新时代要求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科学方法论。在此,我们有必要对学术界关于“中国思想传统的创造转化”的使用予以溯源。
在中国思想史学界,美籍华人学者林毓生最早使用“创造的转化”①林毓生:《思想与人物》,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3 年版,第277、332、418 页。一词并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1971 年,林毓生在《殷海光先生一生奋斗的永恒意义》一文中使用了“对传统进行创造的转化”②林毓生:《思想与人物》,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3 年版,第277、332、418 页。的词汇;而“创造的转化”则是根据Robert Bellah 使用的Creative reformism 一词的汉译。③林毓生:《思想与人物》,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3 年版,第277、332、418 页。1988 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林毓生《思想与人物》一书的增订版;林毓生将《思想与人物》书名改为《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这是“创造性转化”一词在学界的正式使用,书中也有“推行文化传统创造的转化”的表述。④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年版,第324 页。
什么是“创造的转化”以及如何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的转化”?在林毓生看来,“创造的转化”是把一些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经过改造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在变迁的过程中继续保持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创造的转化”是一个过程,在这种有所根据的创造过程中,传统得以转化。这种转化因为不是要在全盘否定传统中进行,而是与传统中健康的、有生机的质素相衔接,所以一方面能使传统因获得新的意义与价值而复苏,另一方面因的确有了新的答案而能使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得以解决。
林毓生提出的“创造的转化”一词在中国思想史学界以及华人文化圈也是相当流行。2002 年9 月,中国思想史学者韦政通在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自选集”就是以“中国思想传统的创造转化”为书名,其中还收录有一篇题为《孔子:创造性转化的典范》的文稿。⑤韦政通:《中国思想传统的创造转化——韦政通自选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102 页。在韦政通看来,“创造转化”的观念超越了可能缺乏自信的“中国学术思想如何现代化”的命题,将100 多年来前辈学者有关思想变革的观念,导入至少在心态上是相当健全的方向。“创造转化”传统中国学术思想的精髓,不但对中国学术思想传统在态度上应采取批判地继承,对西方文化也应做到批判地吸收,进而彻底解除以往“我族中心”或“西方中心”文化交流上的不平衡、不理性的状态。《中国思想传统的创造转化:韦政通自选集》一书对中国思想传统所做的创造性的转化工作,标示着中国文化的重建工作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我们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具有现代的精神。2002 年9 月,“第一届海峡两岸傅伟勋、韦政通与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①《“第一届海峡两岸傅伟勋、韦政通与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中国哲学史》,2002 年第4 期。与会学者围绕傅伟勋、韦政通等人对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所作的学术贡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更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将其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
2013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首次使用“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表述:“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 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②《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日报》2014 年1 月1 日。
2014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继续使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表述:“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③《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 年2 月26 日。
2014 年3 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要求“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④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求是》,2019 年第9 期。
2014 年9 月,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①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 年9月25 日。
2018 年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312 页。2020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③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 年9 月23 日。
2021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指出:“我到山东考察时专门去看了孔府孔庙,到武夷山也专门来看一看朱熹园。……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年版,第315 页。2021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强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回答好这一重大课题,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⑤《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人民日报》2021 年5 月11 日。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明确指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时俱进的品质,而且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中华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以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结合新时代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遵循和科学方法论,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则是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的两条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2019 年10 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确立为我们必须始终遵循的根本制度。①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293 页。实践也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进而言之,马克思主义是开创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与指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 年10 月28 日。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者均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坚定不移地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也要求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还要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贯彻到文化建设各方面,体现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 年10 月28 日。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标志;只有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固本开新、永葆生机。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文化生态更加复杂,先进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织,积极的和消极的相互激荡,民族的和外来的相互碰撞。在新时代弘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所以说,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努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⑤《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26 页。。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摆在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推动全党全社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和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过程中,鲜明地强调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021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 年7 月2 日。
习近平总书记是创造性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他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就结合新时代新要求提炼、概括了许多重大创新理念和思想。比如: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吸收借鉴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等传统治国理念;关于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吸收借鉴了任人唯贤、选贤与能、正己修身、以德为先等古代吏治思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吸收借鉴了协和万邦、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和而不同等传统邦交之道,等等。②参见《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2 年版,第23 页。党的二十大报告也作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论断:“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
自信自强,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精神特质。坚定并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国之大者”。我们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自信,才能获得坚守正道、勇毅前行的动力、创新变革的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源,就在于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5000 多年文明史。2022 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三苏祠考察时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人民日报》2022 年6 月10 日。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①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年版,第206 页。
今天,我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用蕴含其中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这首先需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尤其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精神、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部分要求:“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这其中的“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具体到浙江而言,就是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认真研究并提炼总结上山文化、良渚文化、黄帝文化、大禹文化、和合文化、宋韵文化、南孔文化、阳明文化的核心内涵与基本精神,并要努力推动这些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就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浙江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还要持续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同时也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2022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④《习近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人民日报》2022 年12 月13 日。。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当今文化和现代社会相融相通。传统文化在其生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的产物。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天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予以改造,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新时代的新要求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予以补充、拓展和完善,以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开关。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用以指导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部工作,努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也应该指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总之,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①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47-148页。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是与我国传承了5000 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相融通分不开的。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就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善于从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各国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也正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国家文化资源,已经润物无声地进入了治国理政新实践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②参见《习近平用典》,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年版;《习近平用典》(第二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 年版;《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年版。党的二十报告作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科学论断的历史意义与理论启示,就在于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层面讲清楚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 年10 月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