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松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最新成果,是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难题的智慧结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精髓,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生动体现。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各个阶段,我们党始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样一以贯之地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实现了与时俱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的时代高度和宽广的理论视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智慧,着眼于理论发展的新要求,着眼于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的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2 年10 月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2018 年4 月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
2017 年9 月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
2015 年1 月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在实际工作中把握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实、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2013 年12 月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尽管诞生在一个半世纪之前,但由于它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现在,我们依然要推动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要推动全党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何谓世界观?它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基本看法。至于方法论,则是人们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的一种理论或系统,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通俗地讲,世界观就是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就是着重阐明“怎么办”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坚持人民至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始终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把服务人民大众作为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是我们党的根本属性。“人民至上”的主线始终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大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群众史观的内容和形式。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人民代言,为人民立言,始终站在价值和道义的制高点上。
第二,坚持自信自立。走独立自主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实践探索和所有理论的立足点,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总结的宝贵经验。恪守自信自立,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自信自立作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的基本立足点,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从社会现实出发,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应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第三,坚持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和真理性是“守正”的根基,时代性和开放性是“创新”的前提。“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精髓和灵魂的体现,是一切理论、一切事业永葆活力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守正创新,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科学,以无畏的真理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创新的理论引领新的伟大实践。
第四,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理论态度,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秉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直面党和国家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正视、直面问题,不回避问题、不掩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科学回答了历史之问、时代之问,创新解答了人民之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我们要在新的实践中直面重大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对新的经验作出新概括。
第五,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内容。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要求我们注重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系统、全面、发展、客观、全方位地细察事物、分析矛盾、处理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统筹“两个大局”,系统部署“两步走”战略安排,系统谋划“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系统观念”解决问题的重要体现。
第六,坚持胸怀天下。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以及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胸怀天下,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事实上,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具体实际和实践,推动浙江科学发展,使浙江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与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实践基础。
2003 年6 月18 日,习近平同志在全省深化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真懂,就是要深入思考,融会贯通,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下功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真理光芒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是掌握和形成观察事物、判断形势、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003 年7 月2 日,习近平同志在省委常委会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时的讲话中强调:“这一重要思想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髓,集中体现了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一根本要求。”
2004 年12 月23 日,习近平同志在省社科联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既是科学,又具有意识形态性。社科联组织和社科工作者不仅自身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一切学科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同时必须树立强烈的阵地意识。”
2005 年4 月29 日,习近平同志在省委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辩证地理解‘走在前列’的要求。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观察世界、判断形势、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对浙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形势有利时,善于看到潜伏着的不利因素,做好应对不利因素的准备;形势不利时,善于把握蕴藏着的转机,坚定扭转不利局面的信心。”
此外,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运用,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实施“八八战略”、倡导“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弘扬“浙江精神”、建设“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等理念主张和实践探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等基本方略的思想原点和理论源头。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经常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要求党员干部做工作要有全局和长远的眼光。在思考的范围上,他具有大综合、大整合的理念,不是就经济谈经济,也不是就政治谈政治,而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多个维度综合考虑。在思考的格局上,他具有大布局、大空间的视野,从世情、国情、省情等多个层面分析判断浙江的发展,把浙江放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格局中进行战略谋划。在思考的广度上,他具有大跨度、大时间的历史观,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把握问题贯穿过去、现在和未来,看清我们过去的发展历史,摸清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指明我们未来往哪里走。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想问题、作决策无不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的重要文稿辑录,也是他在浙江工作期间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该书从历史的大视野、发展的大趋势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通篇展现出历史的厚重感和纵深感,是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统一的生动典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与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后的系列讲话及著述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在理论渊源、实践基础、思想内涵、语言风格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继承性,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萌发,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整体。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方法论将得到进一步的运用,必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展现更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指引中国人民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擘画更加宏伟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