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需要进一步保稳提质

2023-04-04 05:12陈建国曹晓青
中国经贸导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外贸出口经济

陈建国 曹晓青

2022年5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国办发〔2022〕18号)。《意见》包括保障外贸企业生产经营和货物运输、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和进出口信贷支持、提升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持续优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环境、促进企业用好线上渠道、鼓励创新绿色高附加值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加工贸易发展等十三个方面的举措,并要求各地方、各相关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实现进出口保稳提质任务目标。各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根据文件要求迅速作出部署,千方百计保证供应链、产业链的畅通与安全,全方位支持外贸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是从2022年全国外贸数据来看,稳外贸工作仍然需要各方作出不懈的努力。

一、2022年我国外贸状况的总结回顾

2022年我国外贸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积极因素主要有进出口总值超40万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达到14.7%,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连续6年保持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在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保持较强的增长动力,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与竞争力。消极因素主要有世界范围内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人为设置障碍,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实施高新技术出口限制,严重影响我国产业链与供应链安全。我国政府已经出台多项措施,努力减少上述消极因素对我国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一)2022年我国外贸总体情况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为63096亿美元,同比增长4.4%,而2021年则同比增长30%,虽然仍在增长,但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其中出口35936.02亿美元,同比增长7%;进口27159.99亿美元,同比增长1.1%。自2022年10月份以来,我国进出口增速出现明显回落并首次由正转负,显然超过了市场预期。2022年10—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分别为5115.9亿美元、5223.4亿美元、5341.4亿美元,与2021年同比分别下降0.4%、9.5%、8.9%,连续3个月负增长,且呈扩大趋势,形勢不容乐观。由于进口增速明显低于出口增速,致贸易顺差较2021年进一步扩大,达到8776亿美元,同比增长29.75%,对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和汇率的基本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我国外贸几个重点区域来看,2022年对美国、欧盟、东盟进出口总额分别为7594.27亿美元、8473.25亿美元、9753.41亿美元,东盟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三个区域进出口总额与2021年同比分别增长0.6%、2.4%、11.2%,而2021年则同比增长28.7%、27.5%、28.1%,2022年三个区域数据与2021年相比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二)2022年我国出口总体情况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2年我国出口总额35936.02亿美元,同比增长7%,而2021年则同比增长29.9%。出口重点区域方面,2022年对美国、欧盟、东盟分别出口5817.83亿美元、5619.70亿美元、5672.8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8.6%、17.7%,而2021年则同比增长27.5%、32.6%、26.1%。出口重点商品方面,机电产品出口20527.66亿美元,同比增长3.6%,而2021年则同比增长28.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手机、家用电器、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同比均下降,而中国汽车(包括底盘)及汽车零部件出口依然保持高速发展。2022年我国汽车(包括底盘)出口332.1万辆,同比增长56.8%,出口金额达到601.56亿美元,同比增长74.7%;汽车零配件出口810.89亿美元,同比增长7.4%,为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贡献了最大的增量,这主要得益于各级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与我国汽车业的产业链优势。但是曾经第一大机电出口产品手机业务,因三星、苹果等不断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以外地区和华为受芯片与软件系统限制影响,全年出口总额1426.71亿美元,同比下降2.5%,而2021年则同比增长16.6%。另外,由于受新冠疫情反复影响、国内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和东南亚替代能力增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加速回落,如服装、纺织、鞋靴、玩具、家具出口自2022年10月份以来的环比数据均呈下降趋势。

(三)2022年我国进口总体情况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2年我国进口总额27159.99亿元,同比增长1.1%,而2021年则同比增长30.1%。2022年从美国、欧盟、东盟分别进口1776.44亿美元、2853.55亿美元、4080.5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7.9%、3.3%,而2021年则同比增长32.7%、19.9%、30.8%。进口方面铁矿砂及其精矿、铜矿砂及其精矿、钢材、集成电路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金额同比均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29.7%、1.2%、8.8%、3.9%、8.8%。虽然进口原油、煤及褐煤、天然气金额在增长,但进口数量却均下降,分别下降0.9%、9.2%、9.9%,主要原因是自2022年2月份以来受乌克兰危机影响,以原油为主的能源单价大幅提升。造成进口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既有国内投资与消费不振,也有制成品出口下降影响原材料进口的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年10月制造业、非制造业PMI分别为49.2和48.7,双双回落到荣枯线以下。11—12月持续下滑,12月制造业、非制造业PMI分别降至47和41.6,经济景气水平继续回落,造成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行,以及下半年以来的人民币大幅贬值等因素均抑制了进口需求。众所周知,进口与出口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进口动能减弱必定造成出口下降,反之亦然。

二、2023年世界经济与我国外贸形势

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如何演进,中国经济将会面临怎样的环境,对于我国大部分企业来说要作出准确的研判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此,笔者想通过世界四大主要经济组织对2023年经济形势预测和自身多年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观察,尽可能给出相对准确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世界主要经济组织对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的研判

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四大国际组织对全球经济前景恶化均表示担忧。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全球年会上表示,受三年疫情冲击世界经济增长放缓,IMF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7%,但实际增长率有1/4的概率会低于2%,全球至少1/3的国家将陷入经济衰退,全球碎片化趋势使世界前景更加不明朗,将直接冲击亚洲开放的、依赖贸易的经济模式。而世界银行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更加悲观,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1.7%,较六个月之前的预测值直接下降了1.3个百分点,并警告全球经济大幅持久放缓将重创发展中国家。世界贸易组织认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将放缓,其进口需求也将不断减少,已将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下调至1%,并警示乌克兰危机导致的高能源价格将进一步挤压欧洲家庭支出并推升企业生产成本,而美国持续收紧的货币政策将冲击其住房、汽车和固定投资等对利率敏感的支出领域,不断上涨的燃料、食品和化肥价格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粮食安全风险和债务问题,政策制定者需要在应对通胀、保持充分就业和实现清洁能源转型等政策目标之间寻找最佳平衡,但难度非常之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计全球经济2023年增速将放缓至2.2%甚至更低,由于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能源与粮食冲击继续刺激通胀,增加全球政治与经济风险,预计未来一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如果能源价格进一步上涨,或者能源供应中断影响到欧洲、亚洲天然气和电力市场,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可能会弱于预期。与此同时,各国政府、经济学家、国际评级机构也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发达国家的经济前景表示担忧,都预计将在2023年出现经济衰退。

(二)2023年我国出口形势更加复杂

众所周知,中国产品最大出口区域之一的欧盟,在过去30年一直都是全球经济的强大引擎。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质优价廉的俄罗斯能源、乌克兰粮食和先进的欧盟制造业,三者完美结合造就了欧盟强大的发展动力与牵引力。但是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后,上述能源、粮食与先进制造业的完美组合瞬间分崩离析,欧盟不得不承受较高的能源与粮食价格,民众消费能力受到严重打击,经济萎缩已不可避免。虽然欧盟正在极力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高度依赖,但需要一个较长的博弈过程,所以对中国的影响也将深远。中国产品出口第二个重要目的地的美国,近年来对我国产品实施高额关税和高新技术封锁,并在2022年9月出台通胀削减法案,对我国企业竞争力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022年中国产品对美国出口数据已经给出答案。而东盟作为中国三个重要出口目的地之一,受欧洲经济不景气、美国强力抑制消费需求影响,其出口前景也不乐观。根据越南工业和贸易部的数据,2022年四季度越南累计出口895亿美元,环比三季度下降7.1%,同比下降6.1%;11—12月同比分别下降8.4%、14%,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且降幅扩大。以越南为代表的东盟出口增速持续下滑,使中国产品对其出口不断下降。当前,俄乌冲突仍然没有结束的迹象,全球通胀以及主要发达国家收缩的货币政策仍在路上,必定进一步抑制经济扩张并削弱国际购买力。虽然众多外贸企业积极开拓新区域、新领域、扩增量,尽量减少外贸过快下降的局面,但各主要经济体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仍将放缓。2022年下半年人民币阶段性大幅贬值本应有利于我国产品出口,但此积极因素未能抵御住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可以预计未来出口增长率仍有可能继续惯性下探。

三、2023年我国外贸需要迎难而上

当前,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持续放缓,全球贸易预期相对悲观。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国政府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不断开拓贸易伙伴和调整外贸结构,持续加强区域合作,积极组织外贸企业“走出去”,将海外客商“请进来”,不断增强外贸企业拓市场、接订单的渠道和信心。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外贸仍将迎难而上。

(一)持续完善外贸生态链

世界银行贸易与竞争力全球实践局高级局长安纳贝尔·冈萨雷斯表示:“国际贸易和国内的物流绩效对国家经济增长与竞争力至关重要。高效的物流将人和企业与市场和机遇联通,有助于提高生产率和增进民生福祉。可靠的物流是不可或缺的全球价值链的整合和获得效益的贸易机会,连接到全球物流网络的能力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服务市场和贸易流程”。其表达的物流绩效既包含基础设施硬实力,又包含法律规则及物流企业软实力两个方面。在硬实力方面,我国已经建成通达全国乃至世界的海陆空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中国有七个港口位列世界前十,货物与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港均在中国,总体而言我国物流体系已经较为完善,物流能力已居于世界前列。但是,2021年我国物流绩效指标即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4.6%,远高于美国的8%。虽然美国经济主要以金融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与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有较大的区别,两者简单相比并不科学。但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美国物流企业数量与单体营业收入均远高于中国物流企业,说明我国在物流领域的竞争力仍有待提升。从笔者就业经历来看,我国境内的集装箱运输主要依靠公路货运,铁路与内陆水运占比仍然较低,而铁路与水路运输相较于公路运输而言更经济更环保,我们亟需打通海铁联运、“水水中转”等环节的堵点卡点,加大5G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提高港口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对我国外贸的加持力度。软实力方面,我们需要及时修订不适应当前外贸形势的法律法规,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大力度支持物流企业的发展,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扩增量。

(二)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把稳外贸作为2023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而且要持续抓、抓出成效。外向型经济重点区域以及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各级政府率先组织外贸企业商务包机赴海外拓展国际市场,帮助外贸企业走出去稳订单、拓市场,这种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和做法非常值得各个地方借鉴学习。海关、海事、边检、检疫检验部门要加快智慧监管与服务能力建设,主动优化管理流程,创新优化监管查验机制,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预约通关、业务全程网上办理查验等服务,认真执行减税、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和自贸协定关税减让等措施,稳步实施汇总征税、自报自缴、预裁定、多元化税收担保,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金融部门要积极运用专项基金与债权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给予外贸企业更大支持,要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范围,减少外贸企业汇率风险和汇兑成本支出,发挥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财政与税务部门要接續优化财政税费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各类驻外经贸机构作用,做好贸易促进工作,支持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展、对接洽谈,加强对境外采购商的招商招展。各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积极开展专题政策宣讲,帮助外贸企业及时掌握并用足用好各项政策,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三)持续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

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特别复杂,无论是受到美国管制清单直接影响的企业,还是尚未列入管制清单的其他企业,都必须枕戈待旦,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尽快解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或找到有效的技术替代办法,扭转我国产品竞争力不及或逐步下降的局面。大型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要在提升供应链效率、供应链成本控制和供应链体系稳定安全上下功夫,确保核心生产技术、工艺、流程掌握在自己手中,确保产业链畅通和供应链安全,实现关键核心供应链自主可控,真正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外贸型企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积极修炼内功。要加强人才培育,努力造就一支精通国别语言、熟悉国别文化和商务运作、国际规则等方面复合型高端人才队伍。要加强品牌培育,着力提升产品质量与品牌美誉度,加快品牌出海,积极创造条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大宗商品与服务价格指数发布,提高话语权,提升竞争力。要千方百计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抢抓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机会,积极布局和培育潜力市场孕育新需求,不断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出口,把政府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变成企业创新求变的生产力,让自己在行业低谷的时候有尊严地活下来,在行业复苏的时候实现价值创造和企业复兴。

(作者单位:浙江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外贸出口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中国外贸乍暖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