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李 想(通讯作者)
(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天津 301800 )
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损伤,其发生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发病因素有很多,人的日常生活遭受强力撞击,均会引起本病,软组织对人体组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由血管、筋膜、神经、骨膜、韧带、肌肉、皮下组织等组成。 如果患者受伤较重,极易造成肌肉萎缩,使其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类患者及早进行处理、早期诊断可改善患者的病情发展及预后,减少患者骨破坏的状况,而如何迅速的实施该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有多种类型,包括关节损伤、韧带损伤、骨骼肌损伤、肌腱损伤、外围神经损伤等。在临床上物理检查虽然可以确诊软组织损伤,但不能对损伤的程度,范围进行判定,容易导致误诊,漏诊[1]。 近年来,影像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为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提供了重要的诊断手段,其中X线对病变部位的解剖结构可显示且操作方便,但是在检测时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漏诊或误诊的情况时有发生[2]。 超声检查,能直接、实时的观察人体结构,检测多种损伤,包括滑膜、软骨、肌腱、神经、韧带和肌肉,显著提高疾病检出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 肌骨超声具有影像分辨率高等特点,能清晰显示周围神经、肌腱、韧带、肌肉等浅表软组织的结构和病变,然后直接观察病变情况,临床应用亦较为普遍,并且无创,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可以反复检查[3]。 本研究对比分析肌骨超声与X 线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2020 年6 月-2022 年6 月就诊的60 例疑似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其中男性32 例,女性28 例;最小年龄21 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年龄为(48.45 ±10.11)岁;病程1 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3.15 ±1.02)年;明确外伤史47 例(78.33%),有慢性劳损性职业史13 例(21.67%);主诉为局部疼痛22 例(36.67%),主诉为浅表包块38 例(63.33%);病变位置:手腕16 例,足踝12 例,膝部20 例,肘部12 例。 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纳入标准:病历资料完整;肌骨超声与X 线检查同时采用;均为有高强度运动史或外伤史或慢性劳损性工作史者;专科体格检查中均可见局部疼痛,也可摸到包块;患者知情同意。 (2)排除标准: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病病史;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并深部软组织损伤或开放性损伤;有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免疫或凝血功能缺陷;并遗传性骨化性肌炎;体表软组织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者。
2 检查方法:肌骨超声检查。 使用飞利浦Clear-Vue 65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在扫描检查过程中,根据病变部位选择便于操作的姿势,用高频探头多切面观察病人体表创伤处或痛肿明显处、多方向扫查并严密观察韧带、肌肉、肌腱、关节软骨和神经、皮下组织及其他变化,明确病变边界、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血流信号、内部回声及其他状况。 可与健侧比较重复以上的检查步骤,注意体位的统一。 X线检查。 使用X 线机(德国西门子),针对疑似部位选取对应的体位,进行X 线检查,获取X 线图像,X线诊断来自有经验的2 位影像学医生自主阅片并做出结论。
3 观察指标:金标准是手术病理检查结果。 (1)比较肌骨超声与X 线检查结果。 (2)比较肌骨超声与X 线诊断效能:准确率灵敏度=× 100%, 阳 性 预 测 值 =× 100%, 阴 性 预 测 值 =×100%。 (3)比较2 种检查方法对损伤类型(肌肉损伤、肌腱损伤、囊性损伤、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的诊断符合率。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表示计数资料(诊断效能、损伤类型鉴别的准确性),采用卡方(x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 种检查方式检查结果比较:经手术结果证实44 例阳性(73.33%),16 例阴性(26.67%)。 肌骨超声检查真阳性46 例,真阴性14 例。 X 线检查真阳性45 例,真阴性15 例。 见表1。
表1 2 种检查方式检查结果比较(n=60)
5.2 2 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比较:肌骨超声检查准确率为96.67%(58/60),显著高于X 线检查的85.00%(51/60)(P<0.05)。 2 种检查方式的特异度 为 92.86% vs68.75%、 灵 敏 度 为 97.83%vs90.91%、阳性预测值为97.83%vs88.89%和阴性预测值为92.86%vs7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 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比较(n,%)
5.3 2 种检查方式类型鉴别准确性比较:经手术结果证实的44 例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中肌肉损伤10 例(22.73%),肌腱损伤9 例(20.45%),囊性 损 伤 7 例(15.91%), 韧 带 损 伤 12 例(27.27%),半月板损伤6 例(13.64%)。 肌骨超声检查和X 线检查对肌肉损伤为90.00%vs70.00%、肌腱损伤为77.77%vs66.67%、囊性损伤为85.71%vs71.43%、韧带损伤诊为91.67%vs66.67%、半月板损伤为83.33%vs66.67%,诊断符合率比较,肌骨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X 线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 种检查方式类型鉴别准确性比较(n,%,n=60)
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指对软组织的直接、间接的暴力行为或者长期劳损的伤害,多表现为韧带损伤、囊性肿块、肌腱损伤,形成病灶后可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功能受到影响,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4-6]。 临床上应采用适当的检查手段,以作出准确诊断,并依此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治疗,减轻其痛苦。 影像学检查在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但是各种诊断方法在诊断结果,诊断特点,诊断准确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7]。 在临床中通常采用医学影像技术,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来诊断病情[8]。 该病的常用诊断手段有X 线,超声,CT 等。X 线平片检查在临床医学上应用较多,其影像学方式简便,成本低廉,能清楚地看到患者病变情况,但是对于软组织分辨较差,容易漏诊、误诊[9]。 肌骨超声是一种利用高频探头诊断软组织创伤性疾病的新型影像学检查手段,能清楚地观察肌腱、韧带、关节囊、肌肉、皮下组织、外部神经和其他组织,然后结合临床症状,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10]。 检查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时使用肌骨超声有着以下优点:(1)帮助患者主动或被动锻炼。 实时动态成像,有利于检查在特殊体位运动中才被检出的病灶,减少误诊和漏诊率[11]。 (2)操作方便、无辐射、无禁忌证、无创且可重复检验。 减少了检查时间并能迅速获得结果。 (3)检查的成本比较低廉。 得到了患者的认可,适用范围广。 本研究中经手术结果证实44例阳性(73.33%),16 例阴性(26.67%)。 均行肌骨超声和X 线检查,肌骨超声检查真阳性46 例,真阴性14 例。 X 线检查真阳性45 例,真阴性15 例。 肌骨超声检查准确率为96.67%(58/60),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85.00%(51/60)(P<0.05)。 说明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采用肌骨超声诊断准确率更高。 2种检查方式的特异度为92.86%vs68.75%、灵敏度为97.83% vs90.91%、 阳 性 预 测 值 为 97.83%vs88.89%和阴性预测值为92.86%vs73.33%,2 种检查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2 种检查方式对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检查效果相当。 X 线检查是使用电磁波的某一波长和频率,扫描身体器官,由此提示软组织损伤形态发生了变化,能清晰显示病灶局部解剖结构,对诊断疾病有一定的帮助,对于骨骼创伤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率,但是很容易受病变处皮下脂肪层的干扰,对人体软组织分辨率差,因而造成漏诊误诊[12]。 故X 线检查在该病诊断中的价值有待提高。 肌骨超声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浅表软组织病变检测,可重复性强,禁忌证少,无创,对人体软组织细微结构分辨能力强,超声探头频率正比于分辨能力,声束穿透距离小[13]。软组织损伤的病变范围及位置可通过肌骨超声检查明确,根据软组织损伤内部血流情况和回声,肌肉或肌腱损伤、软组织水肿、韧带撕裂的发生可直观显示出来[14]。本研究中患者中肌肉损伤10例(22.73%),肌腱损伤9 例(20.45%),囊性损伤7 例(15.91%),韧带损伤12 例(27.27%),半月板损伤6 例(13.64%)。 肌骨超声检查和X 线检查对肌肉损伤为90.00% vs70.00%、肌腱损伤为77.77%vs66.67%、囊性损伤为85.71%vs71.43%、韧带损伤诊为91.67% vs66.67%、半月板损伤为83.33%vs66.67%,诊断符合率比较,肌骨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X 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翁亮[15]发现对于肌腱损伤、肌肉损伤、韧带损伤诊断,肌骨超声检查符合率均高于X 线(P<0.05)。这可能与本研究选取的样本量较少有关。 对于囊性损伤,半月板损伤的诊断符合率对比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大多是因为囊性损伤的发生和患者的职业背景,外伤情况以及其他诸多情况都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但半月板病变位置不一,超声回声显示不一,又往往由于疼痛等原因超声检查体位所需配合程度不高,因而可影响肌骨超声在半月板病变检查中的准确程度。 为此,临床医生应不断提升对半月板解剖结构的熟悉度,且对各种体位肌骨超声影像学表现要熟练掌握,从而使临床诊断准确性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诊断采用肌骨超声较X 线检查准确率更高,可作为该病临床治疗有效的影像学支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