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着力打造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治理典范

2023-04-03 07:16闫晓辉刘长余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石景山区历史文化

闫晓辉?刘长余

一、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情况

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西起石门路,北至法海寺,南至北京九中和首钢家属区,东至金顶北街西侧首钢家属区,占地38.88公顷,为2002年北京市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模式口大街为模式口街区东西向主要通道,全长1500米,千百年来连通京城与塞外,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道、百年老街。模式口原名“磨石口”,始于西周,闻名于明清,以盛产青石磨刀石而得名,是京城通往塞外的驼铃古道。1922年,京师华商电灯有限公司在附近兴建发电厂,磨石口村遂成为北平最先使用电灯之村镇,时任宛平县县长汤小秋闻村民生活由此改善,欣然题字,易村名为如今之“模式口”,意为诸村之模式。

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该区域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法海寺、承恩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处(田义墓、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普查登记文物12处、历史建筑8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模式口是西山永定河地区多元文化的荟萃之处,是传承和发扬非遗和京西民俗的历史文化之所,也是综合展现京西地区建筑文化与艺术内涵的精华之地。

2014年年初,石景山区启动模式口街区修缮保护和环境整治项目前期工作,2016年选定建筑企业为项目实施主体,逐步实施改造工作。特别是自2020年以来,石景山区以全力做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工作为契机,坚持“文物保护是核心,环境整治是前提,有机更新是遵循,民生改善是重点,业态提升是关键”的核心理念和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模式口街区修缮保护和环境整治项目,努力将该项目建设成城市更新的精品力作,将模式口打造成宜居、宜游、宜业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彰显历史文化魅力的北京旅游网红打卡地。

二、改造模式及工作机制

(一)政企合作形成多元治理合力

一是按照石景山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工作理念,成立区级工作专班,高频调度,高位协调。2020年3月,石景山区召开模式口项目专题调研座谈会,要求成立模式口工作专班,专班由区委宣传部部长以及分管城建、文化旅游的副区长及相关区领导牵头,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其中石景山区西部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区西建办”)作为牵头单位履行专班办公室工作职责。专班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专题会、现场会等调度协调机制,全面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二是建立“众规平台”。聘请文物专家为首席顾问,成立由规划、文物、民俗、生态专家及社区居民组成的“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协作规划平台”,为街区更新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三是建立“五结合”工作机制。建立由“区西建办牵头、政府部门把关、专家委员会论证、设计单位支撑、属地街道参与”的“五结合”工作机制,探索法治、共治,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有机更新模式。四是由金顶街街道办事处、城管执法部门等单位,成立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拆违治乱和环境整治专项工作指挥部,制定了《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2022年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通过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围绕市容环境、道路交通、营商秩序、拆违治乱和修缮改造五个方面,全面推进落实各个点位的整治修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成立街区服务保障现场工作组,落实责任、协同作战,扎实做好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主要节假日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第一时间解决群众诉求和突发情况,保障街区平稳运行。五是政府主导、国企运作、专业化团队运营特色模式。项目确定建筑企业作为实施主体,并引入了高水平的运营团队,以运营引导设计,以功能引导腾退,推动腾退和运营工作的无缝衔接。

(二)问题导向推动街区更新可持续

为解决模式口重点院落建设手续办理难的问题,模式口工作专班依据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及配套政策,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通过积极协调规划、住建、发改、财政等市级部门,将模式口项目纳入北京市城市更新第一批示范项目,并明确同意将该项目纳入《关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平房(院落)保护性修缮和恢复性修建工作的意见》(京规自发〔2021〕114 号)适用范围。区西建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石景山分局、石景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石景山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金顶街街道办事处共同研究,依据114号文,结合模式口实际,制定了《石景山区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平房(院落)保护性修缮和恢复性修建工作方案(试行)》,明确了试点院落建设手续办理路径。2022年11月,首个重点院落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获批,为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更新试点院落手续办理起到了示范作用,也为模式口项目争取融资贷款和社会资本,实现街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2023年,区西建办、石景山区金融服务办公室会同项目承建企业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融资可行性,2023年7月该项目顺利获得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市分行授信额度15亿元,为项目建设和街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模式口大街  作者提供

(三)规划引领街区历史风貌保护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2017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所编制完成《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2年—2035年)》。在推动城市修补、优化旅游服务、促进文化交融等方面,坚持整体性保护,只搞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留住历史、留住原住民,塑造石景山区特色城市风貌。二是成立专家委员会。邀请邱跃、边兰春等7位专家成立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区专家委员会,为文物保护、街区更新方案提供咨询论证,保护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风貌特色,提高街区保护更新的科学性与专业性。三是加强公众参与。围绕街区规划、小微空间改造等内容开展科普宣讲、知识竞答,项目承建企业会同金顶街街道办事处组织引导街区居民充分认识、了解微空间改造,增强居民的参与感、获得感,有力推进改造工作。四是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文物保护利用。法海寺明代壁画是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最重要、最具特色的文物资源,为进一步活化利用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和艺术瑰宝,项目承建企业与国际知名建筑规划设计公司合作,结合近年来专家学者的研究,利用国内目前领先的数字化手段展示及解读文物,用科技赋能文化,用技术促进对文物的保护和活化利用,让“沉睡”的壁画动起来、活起来,将法海寺明代壁画全面、系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四)共建共享增强民众幸福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在更新改造及修缮改造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努力打造百姓满意的幸福街区。对于模式口这样的老街区来说,在环境整治的同时,还要充分保护好这里的历史文化遗存。在每一处点位的实施过程中,都充分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让更多街坊邻居参与其中,让居民真正共建共治共享。为了进一步畅通建议渠道,回应群众关切,模式口还充分发挥老街坊议事厅的作用,从建筑风格到产业定位,从文物保护到环境整治,广大居民通过老街坊议事厅搭建的平台积极建言献策,形成有效意见建议上百条,共同为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模式口大街驼铃古道 作者提供

三、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更新成效

通过实施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改造及环境整治项目,持续推进街区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环境整治、招商运营、街区运维管理等工作,先后完成了街区搬迁腾退约1.2万平方米、趸租用房约8200平方米,完成南小街外立面改造,模式口大街、模式口北街、菜市场路、模式口北小街、法海寺东街、街区公共厕所改造升级,西侧微循环道路工程、承恩寺停车场工程、“卧牛墙”改造、街区道路鋪装、路灯系统及电力系统优化、燃气及自来水改造、智慧化街区指挥管理平台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架空线入地整治、沿街房屋外立面修缮,开放了模式口公园、龙王庙广场等一系列公共空间,街区环境风貌得到显著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得到重点改善。集中改造了多项惠民市政设施,升级了多处市民文化休闲空间,打造了多个京西特色文化小微展馆,营造了多组商业文化体验院落,累计呈现“13景23院93铺”,形成了古韵新生沿街网红商业模式。

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自2021年9月29日开街以来,迅速成为京西网红打卡地,重现京西驼铃古道盛景,成为后冬奥时期展现石景山历史文化和首都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平台,项目入选2021年十大“北京最美街巷”,2022年荣获“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项目”,2023年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被评为第二批北京市级旅游休闲街区、北京消费季“夜京城”特色消费地标融合消费打卡地;法海寺壁画艺术馆荣获“2023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十佳案例”“2023年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项目”“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2023年春节期间,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举办“新春纳福游园会”“元宵灯谜喜乐会”活动,实现总销售额397.1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183.5万元提升了116%,总游客量约为22.1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10.5万人次提升了110%。2023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举办“邂逅京西 遇见美好”模式口国潮体验季主题活动,其中“中国好声音北京选区海选赛文艺演出”活动广受好评,同时街区围绕“夜游模式口 相约古道情”主题开展了文化市集,共接待游客8.6万人次,较2022年同比增长195%;营业收入总额129.55万元,同比增长597%。2023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举办“邂逅京西 遇见美好”模式口城市更新周、文旅消费季主题活动,共接待游客14.7万人次,较2022年同比增长210%;营业收入总额183.8万元,同比增长33%,吸引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及早间新闻栏目多次报道,热点频出,成为市民休闲、度假、旅游的历史文化新地标,进一步彰显街区历史文化魅力,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激活历史文脉,实现与原住民的共生共融

一是加快规划落地实施,民生保障与历史文化协同共促。深化研究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定位,引导原住民等利益相关者参与规划编制,共同挖掘历史文化记忆,推动地区文化价值认同。统筹考虑原住民、商户、游客等目标人群需求,明确业态及街区发展特征,将民生保障与文化商业等功能区分,既保留乡愁记忆,又体现街区特色发展。二是深化提升业态,产业发展与历史文化协同共促。以历史文化主线串联街区,将文化及特色业态节点与居民生活相融合,将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街区内核,防止过度商业化。与市级部门强化沟通,加强对模式口大街改造支持力度,推动更多知名连锁、文创非遗、老字号导入,提升业态、汰换互补,培育打造国潮品牌IP,鼓励相关领域品牌跨界合作,讲好“驼铃古道”故事。

(二)优化运营管理,提高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一是加快资源整合,优化运维服务体系。将市场、消防、安全、街区运营管理融入服务机制,提高街区运维综合管理水平,强化市场化运营。二是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原住居民素质和责任心,使原住居民与街区共同提升,加强沿街商户、非机动车停放等方面的规范整治,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三是进一步打造智慧街区,赋能城市公共服务。布局智慧路口、VR导览等智慧应用场景,实时展现人流量、热力分布、驻留时长等数据,全面改善提升街区的交通、游览体验和安全应急效率。

(三)健全服务配套,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一是加快停车设施升级改造。充分考虑居民、商户等不同人群出行方式,优化街区内部停车场,继续挖掘停车位数量,探索提供接驳车等服务。二是补齐能源设施短板。推动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入户工作,升级完善电力配套设施,做好保供电工作,更好地满足企业进驻需求,助推招商引资。三是探索引入居民共治模式。利用好模式口平台公司,支持原住居民以房屋、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街区保护利用和建设提升,实现属地居民、商户等多方共赢。

模式口大街京西书局 作者提供

(四)统筹营销策划,提升街区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是有序导入区域文旅资源,结合历史院落的空间形态,积极对接市级部门、中央及市级官方媒体,运用商业、文旅的手段进行服务配套,加强文化艺术活动策划,注入文化、国际交往等要素,汇集高端力量,构建原住居民、消费人群、创业社群和就业人群共建共享、宜居宜游宜业的历史文化街区。二是文旅产业融合,丰富新消费场景。借势石景山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放大冬奥带动效应,与首钢园联动发展,打造京西特色旅游线路。结合模式口历史院落更新成民宿、小院的微度假旅游模式,强化夜间消费场景打造,延长客群停留时间,推动消费城市建设。

(责任编辑:张秋辰)

猜你喜欢
石景山区历史文化
石景山区总工会组织召开劳模事迹宣讲活动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来自姥姥的爱
谁远谁近?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