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连寨子里的故事(五)

2023-04-02 02:54葛连光
西部散文选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黑板报新学期红领巾

葛连光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已到花甲,往事如昨。无论身在何时何地,我依然想念着故乡——五连寨子。想念我儿时留下足迹的地方;想念那伴我生活的老屋;想念故乡烟火生活里那些童年的记忆,想念曾经佩戴着红领巾的纯真的岁月。我是个赶不了“时髦”的落伍者,寻找那些已经不多了知道历史史实的老人,寻找奉献过年少青春的知音,慨叹光阴似箭。让一张白纸记录五连寨子里的人和事,风土人情、社会变革,用我的“油墨”文章里,留给后辈儿孙一些我们曾经走过了的历史的记忆。

服饰文化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符号,红领巾作为少年先锋队组织的标志,也有它丰富的服饰文化内涵。我出生在1959年,1967年上的小学一年级,正是文化大革命初期第二个年头,童年处在于文革时期,“批林批孔”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记得读小学一年级时,我先戴的是红领巾,自己感到骄傲和光荣,到了二年级,优秀学生入队又发了一个红色袖标,小长方形的,印着黄字,“红小兵”三个字,戴在右胳膊的衣袖上,感到特别高兴和自豪。比我们大的中学生通常是佩戴“红卫兵”的袖章。我上了初一(六年级),也换上“红卫兵”袖章,更是感到光荣。

我们每天上学前要扎红领巾,要扎得好看,对于我们男孩子来说也不太容易,为了让红领巾不皱巴,几乎每天晚上,我都把红领巾小心翼翼地叠好,放在枕头底下压着,第二天早晨上学前,再郑重地扎在脖子下。我扎的红领巾,那个三角结很大,走在路上,红领巾在胸前飘着,我感觉自己也要飘起来一样。我永远记得,老师告诉同学们,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烈士鲜血染红的。当时的红小兵之歌是:

迈开大步迎着朝阳

红领巾在我们胸前随风飘荡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毛主席的亲切教导牢牢记心上

我们热爱祖国红心永向党

不做温室的花朵

要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

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小兵

朝气蓬勃要当反潮流的小闯将

我的学习一直是很好的,特别是在小学和初中,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是前一二名的学生,当班长也多年了,也不知是从几年级当起,在中、小学教育以前,基本上都是学习班长,大部分班主任老师都比较喜欢我,关心我的学习,关心我的成长。我从小就身体好,强壮,有力量,小时候人们亲称“黑不溜”。在学校的班级里当上了红小兵,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啥原因,别人当上了红小兵我好羡慕的。好像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写作文,那时确实写不了,回家找妈妈写,妈妈帮我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我记得是《踢足球》,班主任老师,也是我们的代语文课的马老师,把我的作文在全班同学课上读了一遍,表扬了我,说我写的好,其实是妈妈帮我写的。实际上妈妈是过去的老牌的高小毕业生,总共才念了六年级的学生,没有什么文凭学历的。我从六年级开始,我的作文马老师每一次给长一分,那时是百分制的,好像是从62分开始的,每周一篇作文加1分,别提有多高兴了,马老师真会鼓励人,在升七年级的时候,作文一下给长了3分,达到了86分,马老师又给了很高的评语,太刺激人了,每每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赏赐,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

我们那时候的学校,教室里的前后墙上贴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墙两边贴着中外闻名科学家的头像。学校时髦办好人好事,争先恐后地打扫班集体卫生和学校的环境卫生,我在班里还算写字好看的,写工整体字是非常认真的,在班里办黑板报,学校和老师刻蜡板油印小报等,更多的时间是帮助比我们小的年级班办学校的黑板报了。新的学期开学了,同学们要进入新的班级,新的同学、还有新的老师,大家超级地期待相见,各个班级的黑板报图片简单又漂亮,新的学期大家一起制作一份精美的黑板报迎接新同学的到来。“新学期新高度”“新学期开学了”“台格,新学期,新气象”。我的小学和初中是在当年的台格庙公社学校念的书,整整在那里念了八年的书,一至七年级,不知道什么原因先是秋季招生,后来又改为春季招生,再后来又改为秋季招生,所以多念了一年书。新的学期,学习很重要,但是朋友也是很重要的,整个班级的团结也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在新学期可以快速的融入到新的集体中,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快乐的生活也是积极学习的保障,一个积极、团结的班级带给我们学习上的帮助也是巨大的。新的学期开始了,同学们扬帆起航,为了自己的未来,也未来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继续努力,开学非常快乐,刻苦学习。那时候大多使用的是铁皮文具盒,有的文具盒是自己的爸爸或爷爷用精巧细致的木头给做的,虽然做的笨一點,大一点,但是很结实耐用。如果谁能有一个外面包着海绵的塑料文具盒,那肯定是班上的高富帅与白富美了。每节课一般都是45分钟,一听到铃声响,同学们哗的一下全部涌出教室外面,有的在操场上疯跑,有的在跳,有的在唱,有的抽空还踢几下鸡毛踺子,真活跃了。我们上小学时,上、下课铃是在一个木桩上掉着一个废弃的犁铧子,用铁锤子敲打的。上课时铃声和下课时的铃声是不一样的,节奏也不同,我们同学们都会辨别的,紧急开会时的声音更是不一样的。

我们那时的小学实行的是五年制,低年级至高年级的学费是1.5至3元(台格庙学校),学习的书本比较少,以语言、算术为主,自己想看点书,我们学校也没有,我们在农村乡村更看不到其他的书籍。学习的内容也比较少,作业不多,一个学期有二根圆珠笔或几根铅笔就差不多可以对付写完作业了。每个星期有体育课,体育玩的是乒乓球、篮球、足球、跳高跳远、单双杠、跑步等,也只有上体育课时能玩的尽兴。音乐课,主要是教学唱歌,我们那时大部分唱的是毛主席语录、诗词和样板戏里的歌曲。劳动课主要是为菜地拔草锄地,或修路,那时每个小学都有试验菜地等,每天的下午都有课外活动时间,有的搞体育活动,有的搞大扫除。校园里的生活是非常幸福的、快乐的、难忘的。那时候的条件,现在的孩子都是无法想象的。

我们每天下午下课很早,夏天回去帮助父母干一些农活,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要办,那就是掏野菜(苦采)喂猪,割草喂羊。那时候的农村,我家住在五连寨里,家家户户都会养猪,到年底杀一头猪来吃,不过猪都不大,就一百来斤左右,只给喂菜、草、糠皮等,没有粮食喂它呀,人都没有吃的。一天傍晚,太阳快落山了,我和妹妹、弟弟,还有邻居的小朋友们提着满满的一筐自己掏的苦菜往家里返,我走在最前边,看到小路(自然车辆压和人走踩出的路)边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东西,我跑了过去,低头一看,一个旧牛皮纸叠出几层的纸包,我悄悄打开一看,有好多的钱,有五元面额的,贰元面额的,大部分是一元面额的,还有纸板五角的,厚厚的一沓钱,妹妹也跟了上来,“这是啥呀?”,我说:“是钱包”,“有多少?”,“不少呢?”,妹妹又问:“那怎么办?”我回答:“不知道谁丢了,今天太晚了,明天交回学校去?”妹妹她们拍手欢迎。

回家后把钱包交给了妈妈,我们又说了经过,妈妈一数,42.80元钱,当时是个大数字,社会工资一个劳动力每天才能挣1.20元,一个月才能挣36.0元钱,那时的錢是非常值钱的,一角钱能买一颗农村大鸡蛋。我们全家人分析了丢钱的经过,这个人一定是掐沙葱时丢下的,因为此地离路边不远,旁边长着很多茂盛的野沙葱,又绿又嫩,又大又多,吸引了他人,还有她蹲下掐沙葱的痕迹。妈妈当时就说,丢钱人一定很着急,明天交给学校,让学校寻找吧,我们异口同声,“完全同意!”

第二天上课以前,我把钱包交给了我的班主任马老师,马老师在办公室里当场表扬了我,又在全班级表扬了我,紧接着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表扬了我,还给我发了大红奖状证书,拾金不昧的好学生,提拔我为全校红卫兵大队长,大家学习的榜样,这使我感到更加自傲和光荣。学校高音大喇叭里广播,公社放大站宣传,才知道是台格庙大队一名牧民来公社的供销合作社卖羊毛、绒,返回途中看到野沙葱长的好,在掐沙葱时,不注意丢的。物归原主,牧人非常高兴和感动,还来过我们家里辞谢我们。实际上我们家和这位牧人大妈也相识,他们过去也有往来。谢谢你们,你家生了一个好孩子,这是她用蒙古语说的话。

往事如烟,往事并不如烟。记忆就像车辙,当时光之车缓缓而坚定地驶至眼前时,来路上必然留下了或清晰或模糊的印记,永难擦除。盖因如此,当年那些曾经的故事……如:也没少看的样板戏,广播里也天天放,耳濡目染之下,一些经典桥段我们自己也基本都会唱了,反复学舌,终生难忘,也不知道我们当时的关注点为何如此奇葩。能传世的作品也极有限,但也绝非一无所有。用当事人、知情人提供的事实说话,用真真实实的东西记录下曾经的过往。难忘童年,致敬童年。诠释走过的路,挖掘美好,摈弃糟粕,留下历史的痕迹和记忆。

猜你喜欢
黑板报新学期红领巾
红领巾要戴好
《红领巾》的“童年照”
创意满满的黑板报
战“疫”中的新学期也是一次大考
写给新学期
“红领巾”是谁
莹莹办黑板报
厉害了,我的黑板报
新学期,谦虚行
新学期,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