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岩: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十个趋势

2023-04-02 03:30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上海质量 2023年2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数字经济

2022年在历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铺平了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党的二十大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随着2022年12月7日疫情防控新十条的发布,中国新冠疫情历时三年也终于进入全面复工复产的新阶段。2023年的春天已经到来,中国经济尤其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必将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加速。疫情三年,中国在保护人民健康的同时,也悄然完成了对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全面布局:完善要素市场体系,积极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建立数字经济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行数字人民币;推动“上云用数赋智”、加大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力度;推动建立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各地积极探索数据交易模式……中国的数字经济宏伟蓝图已初具形态。2023年将是前三年数字经济布局全面落地的一年,也是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开始活跃的一年,更是数字消费井喷式发展、各产业全面加速走向数字化的一年。

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2022年提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四要素模型(图1):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供给、数字需求、数字治理四个要素相互作用,构成整个数字经济系统。其中,数字基础设施要素的建设是以政府行为为主、市场行为为辅;数字供给和数字需求的开发是以市场行为为主、政府行为为辅;数字治理则是以政府行为为主,在政府引导下建立基于数字技术的治理体系。

图1 数字经济的四要素模型

在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按照数字经济的四要素模型,对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

一、数字技术基础设施经过三年建设已初具规模,“5G+产业物联网”将成为 2023 年的建设重点,“政府+核心企业”将成为这轮基础设施建设的引领者,并开启 5G 商业应用新篇章

截至2 0 2 2 年底,我国民用(2C)5G基站总数超过230万,但面向产业应用(2B)的场景开发还很不够,产业5G的应用场景创新还面临着价值创造不明确、企业动力不足等问题。作为数字技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5G在产业端的应用与消费端有所不同,在技术标准和应用方案上都需要与产业数字化场景深度融合,其中的重要路径就是要与产业物联网的建设同步进行。在政府的合理引导下,核心企业要带领产业生态内的相关企业一起,建立产业物联网技术标准体系,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据通道、促进数据要素在产业生态内的流通、重塑产业的价值创造模型。在中央和各地政府政策支持下,在物流、港口、化工、纺织等领域,2023年将会大量出现以产业级5G基站为依托的产业物联网示范工程,通过建设面向全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的物联网体系,极大促进该领域产业数字化的发展。

二、2023 年面向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在各地将加速建设,其中,资产数据化将推动产业集群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将推动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交通将推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新技术基础设施是新基建的重要构成,它的建设应该面向数字经济所需要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架构展开。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新技术基础设施在全国各地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地方还没有找到建设新技术基础设施的相应场景。随着中央数字经济整体布局日益完善,数字经济体系化发展迫在眉睫,数字经济所需要的新技术应用场景也逐渐清晰,为此,2023年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全国各地新基建的特色工程。在云计算基础设施领域,企业逐渐从业务上云走向资产上云、从单一企业上云走向产业链上云,面向产业集群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会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在区块链基础设施领域,因为各级政府都在加大政务数据的开放共享,急需建立数据共享过程中的可信计算环境,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也必然加速进行,尤其在工商注册、不动产管理、教育认证、税收等领域,将涌现大量区块链基础设施典型案例。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2023年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将会是智慧交通,各地以出行(汽车)消费升级为契机,将建成一批支撑智慧交通、智慧停车、智能座舱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三、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将受到重视,其核心基础设施是覆盖全社会的数字信用系统,在数字经济发达地区将会率先建立各种产业级的数字信用体系

不同于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更强调经济运行所需要的基础技术与制度体系,它是连接数字技术基础设施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桥梁。在技术基础设施具备一定规模后,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必须要同步跟上。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是建立在新技术之上的经济运行支撑体系,2023年的建设核心将会是覆盖全社会的数字信用系统。当一个地域具备建设区块链基础设施条件时,就可以着手试点建设数字信用体系,通过数字信用体系为中小微企业、农户农民、城市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信用服务。在数字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针对特定产业生态,建立“主体信用+交易信用”的多元化数字信用体系,在制造业产业集群、平台经济、农业生产和流通等领域,探索数字信用的转化机制,为各产业数据要素的开发提供基础设施平台支撑。

四、数据市场是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另一个重要组成,2023年数据市场建设将超越“数据交易所”模式,产生面向政府和产业的场景数据交易模式,其中政府数据市场的形成值得期待,以北京为代表的若干城市将推出“公共数据目录”和数据共享机制,建立政府数据市场的基本架构

发展数字经济必须激活数据要素,而要激活数据要素就必须建立完善、公平、可信的数据市场。2022年12月19日发布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指出,要“探索建立数据产权制度,推动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和有序流通,结合数据要素特性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在国家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下,推进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和市场化流通交易,健全数据要素权益保护制度,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据产权制度体系”;“完善和规范数据流通规则,构建促进使用和流通、场内场外相结合的交易制度体系,规范引导场外交易,培育壮大场内交易”。

该《意见》为建立规范、公平、完善的数据市场提供了指导,数据市场也将超越近些年各地尝试的“数据交易所”模式,与数据流通场景更紧密地融合,在统一监管下创新出一系列的场景数据市场。其中,政府数据市场非常值得期待,政府的海量数据资源将以各种形式进入市场。以北京为代表的数据资源发达地区,将推出“公共数据目录”、“数据共享机制”等市场政策,建立起政府数据市场的基本架构。

五、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是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第三个重要组成,随着数据资产化和资产数据化进程的加速,2023年将涌现大量企业级的数据治理模式,企业将像建立财务制度一样,开始建立企业数据制度

支撑数字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完善的“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政府、企业、个人可以是数据资产的所有者,也可以是数据资产的交易者。北京市实施的“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指出:支持市场主体探索数据资产定价机制,推动形成数据资产目录,激发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投资动力;推进建立数据资产登记和评估机制,支持开展数据入股、数据信贷、数据信托和数据资产证券化等数字经济业态创新;培育数据交易撮合、评估评价、托管运营、合规审计、争议仲裁、法律服务等数据服务市场。这些措施的出台,为建立国家级和区域级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是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前提。

2023 年企业也将会从资产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数据治理模式,有条件的企业将会与产业链协同制定自己的数据资产管理制度。企业的数据管理制度将如同财务制度一样,成为未来数字化企业运营的基本制度。

六、释放数字需求将成为实现2023年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途径,围绕C端的数字消费市场将集中体现在数字医疗健康、数字文旅、数字教育、互动娱乐等领域;围绕政府和企业的数字消费市场将集中体现在面向产业集群的数据流通机制上,并由此产生大量的数据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数字需求是拉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根本,社会总体需求走向数字化是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本源动力。按照中央的部署,2023年中国经济要继续实行扩大内需战略,从总体上提升需求质量,进而促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数字需求就是一种高品质的内需,它是在具备了数字技术和经济基础设施后,从政府到企业、再到终端消费者,所产生的对各种数据、网络、应用程序、算力等的消费需求。释放这些新需求,能有效保证数字经济高速度、高品质、高可靠地发展。从终端消费者角度看,三年疫情已经展现出数字消费巨大的市场空间,2023年在数字医疗健康、数字文旅、数字教育、互动娱乐等领域值得重点期待;在企业数字消费市场,随着产业集群数字化程度的提升,集群内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资产流通需求,并由此产生大量数据服务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对政府而言,政府的公共数字消费也会快速增长,政府的数字消费反过来又极大促进企业供给的快速增长,形成良性的数字经济循环。

七、城市和企业级的数字空间快速发展,数字空间中的数字需求正在从个人层面转向企业和政府层面。数字空间的全面成熟将极大延伸人类的生存范围,并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市场。2023年将出现城市数字空间运营的示范项目,如北京的数字CBD,以及产业集群数字空间的建设案例

数字经济是面向数字实体空间(CPS,Cyber Physical Space)发展的经济形态。工业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实体空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意识到数字空间的客观存在,并通过消费互联网平台经济快速发展,让我们部分认识以流量为核心的个人数字空间的市场规律。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数字空间逐渐拓展到传统产业和政府部门,企业级和政府级的数字空间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市场。这个市场不同于互联网时代,需要以信用为核心来规范数字空间的市场需求,并进一步拉动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以北京市为代表,城市数字空间的开发利用正在成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领域。2022年北京实施的数字CBD项目,已经在尝试如何在数字空间中建立新的商业运营和治理模式。

在企业层面,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是向数字空间发展的过程。目前,航空、铁路、物流等产业都开始尝试如何在数字空间中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客户协同发展的新机制,形成数字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八、2023年数字供给的重点仍然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上,转型的突破口仍然是面向产业集群的数字金融服务。传统产业通过建设产业互联网,形成“数字生产服务+数字商业模式+数字金融服务”的产业新生态

数字供给是指在数字生产力推动下,根据市场的数字需求,企业不断创新自己的研发、设计、生产、服务、运营模式、商业模式,在实体和数字空间中提供持续性数字产品和服务的能力。2023年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供给的重点仍然在推动数实融合、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上。

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如何面向产业集群激活数据要素,而激活数据要素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传统企业能从中获取更大的市场收益。为此,激活数据要素的突破口仍是建设产业数字金融体系。企业通过资产数据化和数据资产化,可以建立基于数据和算法的多样化资产管理模式,并与传统金融市场相融合,从而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产业互联网是产业数字化的重要路径,也是承载数字金融的重要载体。2023年各种类型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将大量出现。尤其在农业、制造、物流等领域,将会瞄准全国统一大市场,在政府和龙头企业的带领之下,构建大量产业互联网的新经济平台,形成“数字生产服务+数字商业模式+数字金融服务”的产业生态新模式。

九、政府引导的数字基础设施产业化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传统产业的数字科技部门逐渐找到发力点,通过数字技术与数据运营为企业创造新价值;数字生产服务业快速兴起,开始形成2B的大型平台经济新模式;新个体经济走向规范化,数字自由职业者数量剧增

数字产业化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过程中的产业化,可以分为政府引导的数字基础设施产业化、传统企业的数字产业化、创新平台企业的数字产业化、新个体经济的数字产业化等几个部分。2023年中国的数字产业化规模也将快速扩大,因为政府数字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无论是技术还是经济基础设施都开始走向大规模产业化,产生十万亿人民币级别的市场机会;传统产业的数字产业化任务往往集中在数字科技部门,2023年这些部门将逐渐找到运营产业云、产业数据资产、产业互联网等模式的新路径,并开始显示出巨大的价值创造能力;创新平台企业的数字产业化,重点体现在数字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上,如同2C的大型平台经济企业一样,在2B领域也将涌现大量新型的产业数字服务平台企业;从个体层面来看,数字产业化空间也极其巨大,2023年面向数字艺术、新电商、社交等数字空间服务市场,将涌现大量的数字自由职业者。

十、2023年将出现面向数字和实体两个空间的数字治理新模式。基于先进数字技术的跨空间制度设计,将成为中国式数字治理的标志。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的治理模式将初步形成,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的技术底座、法规标准、政策激励措施等也逐步建立

近几年,中国在数字治理体系建设上不断创新,各级政府主动应用数字技术发展治理科技、提升数字监管能力。随着数字空间在数字经济中地位的逐渐明确,如何打造跨越数实空间的治理新模式也成为了一个热点领域。数字经济治理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要充分利用治理科技(GovernTech)手段,建设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治理平台。2023年,各级政府将以更大力度,探索基于数字技术的跨空间治理制度体系,形成中国式数字治理新模式。

数字经济治理是一个政府搭台、多方唱戏的系统。政府、企业、社会将在统一的技术平台上,形成一种多方协同的治理模式。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需要一个先进的技术底座(区块链基础设施等),也需要法规标准、激励措施。2023年各地将充分发挥政府有序引导和规范发展的作用,守住安全底线,明确监管红线,打造安全可信、包容创新、公平开放、监管有效的数字经济运营环境。

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时代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的10年;2023年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三年抗疫路、铺就新征程,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2023年中国的数字经济必将厚积薄发,迎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学术界更要勇于创新,书写中国式数字经济理论创新的新篇章。2023年数字经济领域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数字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答数字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