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颖杰 刘文忠 万大千 高明星
内蒙古农业大学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课程大纲主要功能是通过授课教师对课程的科学合理规划,促进学生课程目标的达成。传统大纲课程目标设计笼统宽泛,并没有以学生能力的获得为中心;在教学计划实施中,课堂中启发和引导学生的环节较少;课程考核评价与课程目标脱轨,考核形式缺乏改进,考核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OBE 理念,包括“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三个方面。这更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获得。在OBE 理念下,课程与课程之间是有衔接关系的,课程基本信息会介绍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与其相关联的课程,便于学生对课程有一个宏观的认识;课程目标是从学生预期应该达到的能力状态和学习成果为起点开始反向设计,由需求确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制定毕业要求,再由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以及课程目标[1];考核评价以问题解决和能力获得为导向,更加注重分析问题、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人文精神等各方面的评价。整体而言,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下,大纲设计更加尊重学生,培养出的人才更具有适应性。
质量保障是高校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自2006 年正式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到2013 年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的会员国[2],再到近年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得到认可并迅速发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高校“五位一体”的教育评估制度之一,也是建设“新工科”支撑“双一流”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为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入场券”,多年实践证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于建设工程类专业的质量监控体系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为培养出的工程技术人才能够适应新时代需求提供质量保障。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各行业都在发布高新技术人才“征集令”,如何培养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是应用型高校培养目标的重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它对大纲设计的要求是“反向设计,正向施工”,只有培养出的每个人都能达到毕业要求,才算培养质量评估通过。这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提高人才对相关产业发展的适应性有积极的作用。
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明显,出现“就业难”和“招工难”的双重困境。这种供需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毕业能力没有结合社会与企业的需求。这样的就业形势给高校敲响了警钟,也许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培养模式是“钱学森之问”破解的一把钥匙。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的深度解读,能够更好地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在自评报告中提到课程大纲应包括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课程目标的考核方式、不同考核方式的评分标准[3]。由此可见,这些内容对课程大纲而言十分重要,课程大纲应对这些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课程大纲的基本要求,结合内蒙古农业大学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汽车构造》课程大纲为例,说明如何构建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课程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要体现课程地位及特色,介绍本课程与其相关联的课程及其关系,便于学生对课程内容和课程所起作用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汽车构造》课程为例,如表1 所示。
表1 《汽车构造》课程基本信息表
以《汽车构造》为例,如表2 所示,课程体系是由毕业要求的指标点确定,体系中每门课程都应承担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作用,每门课程都应在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系矩阵中;一般而言,每个毕业要求指标点由3 ~5 门课程支撑,每门课程支撑3 ~5 个指标点[4];课程要依据所支撑指标点描述的能力要求构建课程大纲。
表2 《汽车构造》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建立支撑关系表
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是课程的基本要素,课程目标指引着课程内容中具体要传授的知识和经验,清晰、全面、系统的课程目标,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课程内容服务于课程目标,科学、合理、有效表达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5]如表3 所示。
表3 《汽车构造》部分课程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表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下设计课程大纲时,要注重考核覆盖全部课程目标,考核全过程化、多元化;由表4、表5 可以看出,本课程考核方式主要包括期末笔试、在线时长、课程作业、在线测试、研究型教学、课程论坛和课程资源;课程考核的各个环节都有评价细则,对课程目标有多维度的支撑。
表4 《汽车构造》评价方式与课程目标对应的权重分配表
表5 《汽车构造》评分标准
通过对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计算,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在评价过程中能够反思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持续改进本课程教学提供依据。以18 交运1 班汽车构造的课程成绩为例,课程目标1 的达成度为0.70;课程目标2 的达成度为0.72;课程目标3 的达成度为0.75。
(一)重视课程目标研究。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实施的最为关键的因素,课程目标除了要体现能力所蕴含的知识,还要反应能力的具体要求,如何将具体能力与其相关知识的真实关系清晰完整地呈现值得研究[6]。
(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良好的教学团队是课程大纲设计的保障。课程之间需要协调性和连贯性,课程大纲的设计不能“单打独斗”,团队发展模式、建设思路、文化理念等因素都会对课程大纲的设计有潜在影响。
(三)加强校企合作。当前大部分教师校企融合深度不够,自身实践技能落后于社会生产技术,在设计大纲时会有局限性,如能联合企业骨干或技术人员,双方共同审定课程大纲,可增加课程的时代性、新颖性,内容更加贴近岗位要求。
(四)完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类型应多样化,资源内容应丰富化,能够在学习广度和长度方面增强课堂教学的延续性,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达到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提供机会。
(五)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课程目标的评价指标要可量化操作,评价要素要贯穿学习过程,评价内容要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内容;评价要动态化,最终形成反馈跟踪改进机制。
通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大纲设计,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解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大纲的意义有了更多思考,对教育理念有了更透彻的反思;虽然没有任何一种大纲的设计方式十全十美,但只有坚持教育价值的回归是“立人”,而不仅是“立才”,课程大纲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