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
在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中,怀着无尽苦闷的主人公霍尔顿在与妹妹诀别时向她倾诉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当世俗的庸常和琐碎不断袭来,内心的迷惘和孤独成为无法承受之重时,逃离及想象的意义便凸显出来。幻想在麦田远离喧嚣、自在栖居、看护儿童的霍尔顿,本质上是幻想成为善良、纯真和初心的守卫者。在本期刊发的短篇头条小说——刘汀的《夜空》亦塑造了一位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来回奔走折腾的“星空守望者”。
这是一篇具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和怀旧气息的小说。一位才华横溢、小有名气的青年导演以家乡为底色,将儿时关于星空的观察与想象、遗憾与寻找融汇改编,拍摄了一部名叫《夜空》的电影打算参评戛纳电影节的影展,却在庆功酒会上毫无征兆地宣布将退出参展队伍,毅然回到农村老家用投影仪给大家放映露天电影。
作为现实自我的双重观照和映射,小说中的“我”和《夜空》影片中的男孩都对星空有着无限的向往,那颗一直陪伴相守的星星是孤独童年的全部心灵寄托,也是理想信念的萌生之地和无限能量的汲取之处。《夜空》中的男孩通过努力离开家乡成为了天文系的大学生,有更好的条件用更精密的设备观测浩瀚星空时,却无处可寻;但当他回到故乡的山巅,那颗星星就会重新出现在天幕上。所有人都质疑他的信念,他最终发现那颗指引他不断前行的“启明星”只是一颗卫星残骸,他失去了一颗想象中的星星,却收获了爱情并发现了一颗从未被观测到的小行星。这是“我”对电影浪漫而温情的设置,也被自定义为是电影创作者的虚伪——自说自话、自我陶醉、自我满足。但作为一个真实的个体,“我”始终没有找到生命中的那颗星星,并在强烈的心理反差下失去了对电影的那种狂热之爱,这是“我”放弃参展的理由。尤其是当童年在打谷场看露天电影的情景重现脑海时,那种失落感和怀念感越发刻骨铭心。令人充满想象、作为电影启蒙的乡村“影师”似乎就是“我”内心缺失的那颗星星。正如电影中的男孩只有回到故乡的山巅才会看见那颗星星,“我”只有回到故乡的打谷场、一切的发生地,以“影师”的身份和原始的方式放映露天电影、接近浩瀚的夜空时,内心的空洞与缺失才会有所填补。
从某种意义上说,寻找故乡的那颗星星就是“我”寻找初心、自我认证的必要过程。梭罗说,城市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生活的地方。于城市空间滋生的精神内耗和身体病痛,在乡土大地的治愈和涵养中才逐渐得以消解,彩超片显现的“我”身体上的山川河流似乎与故乡地理意义的山川河流存在着一种深刻且默契的互文性。这既是叙述者“我”的乡土情结,也是作者刘汀一直践行的写作观:“对我来说,乡村生活是我和这个世界之间最初的关系,是我全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石,我永远无法真正彻底离开这个身份去思考和生活,哪怕我如今算是一个‘城里人。它已然根植在我思维的基因之中,更何况,我现在的生活依然被乡村所笼罩,我的精神格局仍然处在‘农村包围城市的阶段。”
因此,刘汀他的诸多文本都深深地浸润在乡村的精神滋养中,笔下的人物在城市和乡村的交叉地带演绎着各自别样的人生。在稍早时期发表在《长江文艺》的小说《生活概要》中,那个在煤油灯下啃食书本的山村孩子,凭借对光的敏感和严苛的自律,顺着内心的牵引,成长为一个可以用文学之光照亮自我和他人的城市写作者。无论是《夜空》中对星光的追逐,还是《生活概要》中对一切光源不可名状的渴求,这种从乡土大地孕育而生的原始的趋光性,让他们的生活和理想变得清晰且充盈着上升的可能。新近出版的小说集《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收纳了四个中篇小说,每一篇都写了一个跨越城市与乡村的当代女性,新时代的“梅兰竹菊”四朵姐妹花年龄参差、身份各异,她们从乡村走向城市,在城乡之间漂泊奋斗,与世俗的生活和困顿的命运顽强抗争,而当“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她们身上爆发出感人至深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但乡村一直在变化发展着。一方面原始的情感积淀让其成为困顿灵魂的栖息地,另一方面城市化的浪潮也不可避免地侵袭和消解着最初的纯粹。当《夜空》中的“我”置身故乡才真切地发现,被网络无限侵蚀的乡村早已无法承载他满腔的电影理想,饱受追捧的录像或直播已然成为“毁掉有光影艺术的掘墓工具”。而关于放映场地、放映因由、放映内容的选择和设定也面临着层出不穷的挫败和挑战。质疑庸俗与虚伪的理想主义者,此时此地无疑如置身边缘的局外人。
这是丰满理想与骨感现实的正面交锋,也是星空守望者荆棘丛生的归途。决绝的抵抗化为曲线的妥协,“我”利用亲缘关系、花费金钱物资、甚至借助古老的迷信思想以求雨的名义放映电影,并根据大家的观看需求和自我初心,在流量电影和启蒙电影中不断跳跃,“我”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热忱而挣扎地打造着属于大家的、雅俗共赏的“乡村电影节”,“似乎做了一件了不起甚至伟大的行动,似乎在凭借一己之力撬动着整个地球”。最终,由制片团队带去戛纳影展的《夜空》取得了不错的口碑。“我”也在故乡寻找到了电影缺少的东西:是消解宏大,是细小、具体、生动、在场的人,是自在的灵魂以及扑面而来的乡村生活气息。这是在场的艺术,是消失的那颗星星的再现,也是理想与现实角逐之后的和解。
而当理想之光照进现实的裂隙,光的张力便被无限放大,并反身向四面八方反馈渲染,整篇小说亦在饱满的张力和多重折射中被赋予了精妙的结构和丰盈的层次感。从一开始放映《肖申克的救赎》时,莫扎特的名曲《费加罗的婚礼》响彻乡村,但“除了我,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曲子,也没有人知道谁写了它、谁演奏了它”。当我将放映设备留在村里再次返回时,偶然遇见直播镜头中的少年在《费加罗婚礼》的BGM中大声朗诵《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经典台词:“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此时此刻,理想的光芒被無限放大,点亮初心,照亮夜空。“我”从虚拟的电影“造梦人”,已然蜕变成现实的“捕光者”和“引路人”,也成为了他们心中那颗独一无二的星星。愿这个明亮而独特的星星如那首耳熟能详的歌中所吟唱:“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