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丽丽
摘要: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企业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追求企业资本的保值与增值是所有企业都要面临的难题之一。置身于“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时代的企业,要想实现企业做大、做强、走远的目标,就需要走出关于内部控制的种种认识误区,纠正对内部控制的诸多错误做法,重新构建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够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增添助力。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企业内部控制的价值,总结了目前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推动企业管控信息系统的应用,进一步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内控体系;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F275
引言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内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促使企业更好完成战略发展目标、扫清改革发展障碍的保障[1]。同时,借助内部控制还可以有效降低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会计信息数据质量,实现对企业业务经济活动的实时监控,加强对企业经营的规范化管理,保护企业财产安全,杜绝贪污舞弊行为,强化企业管理工作的合法性。
一、新形势下企业内部控制价值
(一)提高企业会计信息数据质量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真实、有效和准确的会计信息质量是企业管理层做出正确经营决策的有力保障,并且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规划提供更多的信息参考。而内部控制制度是内控工作开展的制度保障和行事依据,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企业会计信息数据的质量,还可以保证信息数据的真實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实施企业经营的规范化管理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要保证经营管理中所采取的办法、手段的合法性。借助内部控制制度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评价,有助于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设计与执行方面的缺陷。通过分析企业管理的不足,并对其加以调整和完善,尤其要调整和整改不合规、不合法的企业行为。根据国家政策的不断更新和调整,赋予企业外规内化新内涵,保证企业在符合国家政策法规下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实现对企业经营的规范化管理。
(三)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减少舞弊
对企业而言,内部控制作为一个全面控制的过程,不论是对企业的管理活动还是业务活动都具有积极作用。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内部控制,约束员工的行为,同时也能牵制管理人员,使其减少工作失误,杜绝贪污舞弊现象,从而保障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完整性。
(四)强化企业管理工作的合法性
在企业发展初期,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其内部治理方式与组织结构一般都较为简单。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在市场经济环境变化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若企业的内部治理方式与组织结构未能与时俱进,管理机制缺乏科学性,则会导致企业内出现一些违规、违法的行为。再加之企业管理层的不重视,导致更加无法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整、纠正,使得问题进一步扩大,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2]。此外,借助内部控制还能够实现企业管理的全员参与,不断调整、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引导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强化企业管理工作的合法性。
二、新形势下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一)缺少全面的内控体系
目前,受到新形势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并且还与企业的实际业务活动、战略发展方向相结合,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执行方案。但是,部分企业在实际的内控措施落实中仍存在需要改进之处,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调整,以保证内控体系的作用充分发挥,实现预期的内控目标。部分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未能与本企业的实际业务特点、业务流程相结合。如此一来,企业内部控制便无法实现对业务流程风险的全过程控制,导致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未能有效认识其内控
内部控制最早源于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在后续的发展中逐渐形成机制化管理模式,这也导致部分企业管理层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仍选择守旧的管理模式,片面地认为内部控制便是相互牵制,而无法用发展、创新的眼光看待问题,也无法挖掘内部控制更加深入的职能与隐藏的价值作用。部分企业虽然积极实施内部控制,但是却未落实到实践中致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逐渐成为摆设,导致内部控制的作用与职能未能充分发挥。部分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工作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未建立起长效控制机制,导致企业在变化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一旦遇到管理问题面临经营风险便手足无措,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潜在的隐患。部分员工存在认知误区,导致内控制度无法有效落实,降低了企业业务效率,引发不必要的管理问题,潜在的问题无法得到消除,已经发生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严重影响。
(三)内控信息化水平不足
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是保证内部控制体系有序运转的重要保障。但是,部分企业却并未搭建好内部控制框架,导致在实际的内控工作中出现工作信息无法得到及时传递的情况,对内控执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部分企业仍依靠传统的人工处理,汇总数据、数据错漏的现象较为普遍,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因素[3]。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与信息化工作的融合不足,降低了实际执行的可靠性。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并且因规划、资金、技术等原因导致企业业务流程主要通过线下纸质文件进行,不利于企业的稳定经营。
(四)风险评估体系待优化
若风险评估体系未健全则会影响企业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客观性,从而导致内控执行存在偏差,影响内部控制效果。另外,若评估体系不健全也极易导致风险预警失效。但是,部分企业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却忽视了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致使无法及时发现、解决风险问题,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从而导致企业无法对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等外部重大风险的变化快速做出反应。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风险评估体系的优化,为企业内控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新形势下企业内部控制创新策略
(一)提升内控体系全面性
基于企业内部机构与管理部门的复杂性,企业要注重考虑内部控制体系的全面性,增加内控的覆盖范围,并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首先,企业需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一定的标准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保证机制体系的建设与内部控制内容相符。其次,梳理内控机制,对内控工作中的各个流程进行规范。具体而言,企业可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与实践操作,从多角度出发规范设计。第一,要从业务经济活动入手,严格管控资金的收支,例如物资采购、固定资产购置、销售收款等事项。第二,要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职责,规范设定岗位,落实责任到部门、到个人,以保证员工价值充分发挥,并形成相互牵制的机制。严格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如出纳与记账管理人员不可由一人担任,避免出现一人担任多个职位的现象。第三,要借助內部控制完善岗位管理,并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展开工作,不可随意增加、减少、调换工作程序,保证授权、执行、验收与审核过程的全面性。第四,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处理业务,同时结合手工处理与电子系统处理。
借助各项内部控制机制,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保证内部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管理层需认识到严格、缜密的内部控制机制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的任何一项经营管理决策都需要涵盖在内控的范围之内,任何一项业务活动都不可脱离内控的监管。因此,实现业务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全流程覆盖控制是企业在新形势下实现稳定、持续经营的有效保障。企业需针对不同的控制阶段制定出不同的控制措施,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提高企业管理效果,最大程度发挥内控价值。同时,企业需重视内控审批制度的建设,减少或避免出现内部违规问题。
(二)增强内控的认知建设
企业要从强化内控的角度出发加大宣传引导定期展开教育培训,保证全体职工都能够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使其能够积极参与,配合相关措施的落实,尽可能地减少内控问题。同时,企业需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培训与宣传工作,制订相关计划保证所需的必要经费,[HJ3.2mm]推动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文化引领员工思想,保证内部控制渗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增强员工对内控的认同,为后续内控执行奠定基础,提高内控执行的效率。在展开内控宣传时,企业需坚持“以人为本”,将关键内控环节的相关责任人作为宣传重点,加强培训,强化思想引领,保证相关责任人能够全面了解、正确运用相关的内控手段,积极参与内控相关流程。通过强化员工认知,能够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实现内部控制的全员参与,积极应对未来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
(三)打造信息交互的机制
企业需高度重视信息交互机制,建立完善的内部交流制度。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搭建信息系统平台,保证各部门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准确交换,为内部控制工作提供数据信息保障。在传统的内部控制工作主要依靠线下、人工方式开展,该种方式不仅导致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与效果降低,并且在传递过程中由于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还容易出现数据信息错漏的情况。因此,企业需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借助数字化技术,保证内控工作能够实现信息的高效交换,增强内控执行效果,减少内控信息错漏的情况。例如:企业可积极引入智能财务管理软件、ERP系统,突破财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信息壁垒,帮助财务人员更好地完成财务信息的交换与整理。借助信息化建设可有效提高企业内控质量,帮助企业规避新形势下的各种经营管理风险,抓住发展机遇。
(四)健全风险评估的体系
风险评估体系的健全是保障内控效果的关键工作之一,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需制订科学、有效的体系规划方案,保证风险评估体系与内部控制工作互相融合,提高风险判断的准确性。另外,企业还需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或小组,为风险评估提供有力保障。风险评估小组要深入参与到企业的业务经济活动中,并准确识别其中潜在的风险,同时预测其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以便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加以解决。同时,企业可建立风险数据库,并按照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对风险进行等级划分,针对不同的等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通过以上方式实现遏制、消除企业的风险问题,以减少企业风险评估成本,保证内控措施的有效落实,规避风险问题,促进企业的稳定运营。除此之外,风险评估体系的健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风险评估方案的科学性、可执行性,强化内控效果。一方面,需遵循全面性的原则,企业管理层需展开详细分析,结合各部门、各业务流程,整合风险评估体系,保证能够对所有的风险问题都进行有效的识别,以为后续的内控执行、处理奠定基础。同时,企业需针对各个风险点进行科学的评估,以便制订出有效的处理方案,保证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帮助企业节约资金。另一方面,需遵循系统性原则。基于企业内部风险与业务活动的多样性特点,决定了风险评估工作需要整合内外各项因素,遵循系统性原则,以对风险问题进行判断。由此可见,企业需重视风险评估体系的应用原则,保证风险评估体系落实到位,助力企业长远发展。
四、结束语
新形势下,企业正面临着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企业只有全面落实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内控体系,不断创新、推进内控工作,才可实现企业的规范性经营与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企业的内控力度还相对薄弱。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内控工作也并非一蹴而就,需与时俱进。内部控制建设需要适应内外部环境,而外部环境包括国家政策、经济形势、行业状态等,内部环境则包括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管理者理念、经营模式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经过满足合规、管理提升、价值创造等阶段日益成熟。同时,内部控制建设完成后,企业还需通过宣传与培训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及强化监督,同时结合企业当下的经济发展现状,持续地更新,不断地优化,及时调整内部控制机制,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内部控制的全员参与、全面覆盖与全过程管控,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丽娟.国有企业改革形势下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与完善[J].财会学习,2022(21):170-172.
[2]邢磊红.新形势下有效强化建筑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12):70-72.
[3]谢安娜.新形势下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内控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商讯,2022(1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