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不是小事

2023-03-31 23:10:01关山远
党员文摘 2023年6期
关键词:李自成

关山远

近年来,为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全社会都在积极探索节约用餐的新方式新做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更是强化监督执纪,对违规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等问题坚决查处,取得明显成效。

有些人不理解:不就吃个饭吗,何必搞得这么紧张?

但吃饭问题,从来不是小问题。

1950年3月1日,毛泽东对中共中央东北局、辽宁省、沈阳市的负责人说了一句“狠话”:“你们要做刘宗敏,我可不想当李自成!”

李自成进京“赶考”失败的历史教训,历来被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引为镜鉴。这确实是一个极富戏剧性的历史事件:从1644年农历三月十九日大顺军破北京城,到四月三十日仓皇离开,总共不到50天时间,一支庞大的军队,一个新生的政权,转眼间从势如破竹到土崩瓦解,之前的艰苦奋斗、漫长积累,清零成空,其中原因令人深思。

如果能用一条线来动态地展示李自成的人生,我们会看到一条曲线。

1644年初进军北京,是李自成的人生高光时刻:农历一月,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年号永昌,大封群臣;二月初二,强渡黄河,攻下汾州、阳城、蒲州,翌日破怀庆……三月十七日进高碑店、西直门,大顺军的大炮,开始轰击北京城,明朝文臣武将乱作一团,崇祯皇帝已成困兽。

什么叫势如破竹?这就叫势如破竹!

这条线至此达到巅峰。但不到50天,这条线开始急转直下。

试看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军离开北京之后的遭遇:退出北京,先败庆都,后败真定,退入太原……李自成在真定还中箭落马。

1645年7月,李自成退到武昌,清军紧追不放,大顺军无一胜绩,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安身之处。很快,李自成又放弃武昌,到了湖北南部的通城。在这里,李自成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什么叫兵败如山倒?这就叫兵败如山倒。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曾经笑傲群雄,曾经纵横沙场,但辉煌过眼即逝,犹如烈日下迅速消融的冰雪。

15年的血汗,15年的奋斗,15年的积累,为何不到50天就被消耗掉了?

一向以强悍著称的大顺军,来北京不到50天,战斗力江河日下,甚至与清军甫一接阵,就立刻溃败。原因何在?

一方面,是因为瘟疫的影响;另一方面,当时的满清铁骑更为强悍。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支骁勇之师腐化了。

曾经,李自成军法很严,李自成本人也保持着艰苦本色,“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他以身作则,部下坚毅能战。在他们眼中,代表着战斗力的战马是最宝贵的,珠宝什么的,他们不在乎。

但是进了北京,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常年艰苦作战的农民军将士,突然来到繁华都市,纷纷迷失自我,“庞大的人马都在京城里享乐”。最大的迷失是:革命已经成功,可以放心享受了。

当时的北京城里,大顺军的大人物都很“忙”,但没人忙着备战。

文臣第一人牛金星,最主要的活动是准备李自成的登基大典,整天在想着劝进表如何写,搜肠刮肚,咬文嚼字。

武将第一人刘宗敏,更是沉溺于温柔乡。他以汝侯之尊,驻节皇亲田宏遇府中,半条胡同都驻满了他的亲军护卫,岗哨林立,戒备森严。

李自成住进了紫禁城,深宫之外发生的事,有些他知道,有些他不知道。但是,他此刻没有想到“宜将剩勇追穷寇”,大部队停下来了。他对手下将士中出现的贪图享乐、腐化堕落现象没有加以控制,也没有办法控制。

之后,大顺军溃败。原本纷纷投降的华北各地纷纷反叛,而老百姓也加入追剿大顺军的行列,与之前高唱“闯王来了不纳粮”欢迎大顺军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而大顺军气急之下屡屡屠城,与老百姓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局势更加不可收拾。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前,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周恩来笑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说:“退回來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从此,进京赶考、不当李自成,一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特有历史教材。

此前的1944年3月,郭沫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史论文章《甲申三百年祭》。文章受到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重视,被作为整风的文件之一,在延安和各解放区多次印成单行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陕北,是李自成的家乡。毛泽东曾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访问苏联,这也是他第一次出国访问。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上门“求人”,可谓百感交集。尤其是参观苏联的现代化工业之后,毛泽东深感中国经济建设任务之紧迫。他最担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百废待兴,但广大党员干部却误以为大功告成,可以享受了,忘了初心。

毛泽东的担心并非多虑。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后,一些党员干部骄傲自满,滋生了享乐主义和官僚主义,个别党员干部甚至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迅速腐化堕落。

且不说众所周知的刘青山、张子善案件,上海解放之初,曾发生过震惊一时的“欧震事件”。

25岁的欧震是南下干部,上海解放后,他成为上海市公安局榆林分局接管工作的军代表。1949年6月,他奉命参加公安部查处国民党军空军司令部第21电台台长毕晓辉私藏武器案件时,看上了毕晓辉的姨太太朱氏。当时,毕晓辉早已随国民党军南逃,欧震便侵占了毕晓辉的家。后来,因为欧震在办公室把玩一块银元时露出破绽——当时民警生活清苦,一块银元已属巨资。欧震试图向组织隐瞒,但很快被查清事实。

欧震犯案时,距离上海解放还没过半个月!时任华东公安部部长、上海市政府党组成员的李士英震怒,欧震就是跟着他从山东南下上海的。他在欧震案件的报告上批示:欧震敲诈勒索,诱奸妇女,目无法纪,应予枪毙,以维纪律。

报告、判决书呈报陈毅市长核示时,陈毅写下四个大字:同意枪毙。1949年8月15日,《解放日报》以醒目的版面公布了欧震的罪行,并发表了《革命纪律不容破坏》的短评。

国画《人民的苹果》。唐大禧

1956年11月,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讲了两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一个是关于酸菜的故事:“1949年在这个地方开会的时候,我们有一位将军主张军队要增加薪水,有许多同志赞成,我就反对。他举的例子是资本家吃饭五个碗,解放军吃饭是盐水加一点酸菜,他说这不行。我说这恰恰是好事。你是五个碗,我们吃酸菜。这个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就出模范。”

另一个是关于苹果的故事:“锦州那个地方盛产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有很多苹果,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那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我们的纪律就建立在这个自觉性上。这是我们党的领导和教育的结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

毛泽东讲这两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

经过70多年的建设和改革,我们国家的面貌、人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艰苦奋斗的传统和作风还要不要、还合不合时宜?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答是:“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艰苦奋斗,不会过时,越是面临严峻的考验,越会发现“艰苦奋斗”四个字的弥足珍贵。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中国文化报》)

猜你喜欢
李自成
再论李岩其人
文史哲(2020年5期)2020-09-22 08:47:20
简论与李自成有关的钱币
李自成的逆袭之路
李自成&张献忠:草根兄弟相爱相杀
百家讲坛(2019年4期)2019-07-16 11:28:15
明“罗江县契”铜印鉴赏
从心理传记学角度研究李自成人格的初步构想
读天下(2017年8期)2017-11-09 15:37:21
“能吏”的“魄力”
杂文选刊(2017年11期)2017-11-08 18:46:19
重温《甲申三百年祭》增强执政忧患意识
大东方(2017年10期)2017-05-30 10:48:04
短暂的辉煌
李自成起义失败的教训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