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瑶
自从鲁迅先生小时候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后,这风气便开始影响历届学生了。经过后人的改造创新,就成了现在的课桌文化。
课桌文化越来越丰富,在班里走一圈,你准能看见各种各样的“文化”痕迹。瞧!课桌上贴着各种精美的便签,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有蓝的、还有绿的……样式也各不相同,矩形的、心形的、透明的,还有偶像款……就跟考场编号一样,都贴在课桌右上角,很有一种整齐美。但这些便签都是课桌主人独特的标志,不信请看——
课桌甲上贴着一张歌手的专款便签,上边写着:“我喜欢听《美人鱼》。”显然,这课桌的主人非常喜欢流行歌曲,而且他一定非常喜欢这名歌手,是个忠实的“铁粉”。不管是喜欢这名歌手的歌,还是喜欢他这个人,有自己喜欢的偶像当然也不是什么坏事。偶像的名字和他所唱的歌贴在桌上天天看,当然能显示出其“铁”的程度。
不过,这种追星方式似乎缺少一点儿内涵。还有没有更实在的呢?于是我走向下一张课桌——
课桌乙上贴着一张矩形的便签:“上课认真听讲,不讲小话。”嘿!这是不是和当年的鲁迅先生一样励志呢?该课桌的主人大概是上课讲话被老师批评了一顿,于是决定痛改前非,发誓以后再也不讲话了,但又怕管不住自己,于是用这种方式来约束自己吧!这主人的决心挺让人佩服的,不错,还挺励志呢!
还有没有与众不同的文化呢?我的视线继续往前探寻——
课桌丙的标签上写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是我要找的文化吗?这句话跟前面几张桌子上写的话有什么不同吗?也许这段文字的执笔者在涂鸦时曾受他人劝阻,而他恰好决心要走自己的路,管他人怎么说呢!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被外物干扰、诱惑,是有点儿与众不同了。
还有什么更深刻的文化吗?一圈走下来回到座位,我仍在琢磨,到底什么样的文字才真正具有课桌文化呢?看来找不到准确答案了。我突然发现我的桌兜里别有洞天——课桌兜壁的标签上写着:“文——文人,文雅,文明;化——画,划,话。”这可能是历届的学长或学姐写下的吧!看起来好像没什么深刻内涵,但仔细品来,颇有感悟:我们是文人,如果不文雅,不文明,無论你怎样画,如何划,什么话,都不能称作“文化”。
我恍然大悟!
(指导教师:刘代玉)
青春
宣言
强国有我,是青年的担当。愿以吾辈之热血,许华夏繁荣昌盛;愿以吾辈之青春,护盛世之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