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火灾灭火救援实战化作战效能测试方案及其结果分析

2023-03-30 14:35祝海洋
今日消防 2023年2期

祝海洋

摘要:通过在辖区重点单位组织开展队伍内攻专用装备实地内攻测试活动,使全体指战员熟练掌握各类器材装备的实际作战效能,在切实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的基础上,将测试成果及时应用到日常各种灾害事故的实战处置过程中,确保队伍快速响应、跨区域集结、协同作战、临机处置、战勤保障等各项作战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内攻测试;作战效能;紧急疏散距离;空气呼吸器

目前,随着各类建筑结构的日趋复杂,常规的演习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一线消防救援队伍实战能力有效提升的实际需求,如何用实战化的演习方法来组织日常训练工作,如何有效解决练为看的弊端成为各级消防救援队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在辖区内部重点单位组织开展紧急撤退时间、空气呼吸器使用消耗情况、内攻指战员个人体力消耗情况等科目的实兵实装专项测试,按照“最大、最难、最不利”的实战化训练准则,实际模拟灾害事故初期到难控、失控、极端灾情升级的全要素环节,对队伍目前实际配发的各类装备器材的实际使用性能进行全面评估,力争以此为依据为队伍成功处置各类事故打下基础。

1 实战化测试结果

1.1  无烟雾情况下负重内攻测试

通过组织10名年龄、体重、身高基本接近的战斗员在穿着全套灭火防护服的条件下,分别测试佩戴空气呼吸器,铺设水带推进至纵深100m、200m、250m处的相应时间,同时测试在消防员内攻过程中,一线消防救援站实际配发的常规空气呼吸器最大有效供气时间。测试过程中,参训消防员负重铺设水带至200m共用时5min15s。随后,空气呼吸器在内攻开始后26min时开始报警,因此,在实战中,为切实保障内攻作战人员的自身安全,应考虑在起始点前方100m处设置折返点,确保内攻人员在空气呼吸器报警前成功撤离至安全地带。空气呼吸器气瓶压力随消防指战员内攻距离的函数图如图1所示。

1.2  烟雾弥漫状况下负重内攻测试(100m)

测试过程中,进攻起点设在测试建筑门口部位,内攻人员从门口佩戴空气呼吸器面罩,携带灭火防火服、空气呼吸器、逃生面罩热成像仪等器材铺设救生照明线和水带干线。测试工作开始后,指挥员带领1号员和2号员各携带2盘65mm水带、一支水枪组织内攻;3号员、4号员和5号员各携带2盘80mm水带铺设水带至分水器处,并立即协助灭火,5号员在分水器处控制阀门开关;驾驶员铺设2盘80mm水带,连接消防车出水口和分水器,并操作泵浦供水。此次测试实际内攻距离大约为100m[1]。

到达起火点后,记录员再次对参训人员进行心率测试,并记录数据。出水后,两支水枪相互配合向建筑物纵深推进,并利用止水器延长水带至最不利着火点出水,当空气呼吸器发出报警声响时,记录员使用电台向建筑外部记录员报告相关情况,此时参训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通过测试佩戴9L空气呼吸器及全套灭火防护服的各小组救援人员,发现在进行铺设水带(照明线)、紧急撤退等科目测试过程中对于空气呼吸器气瓶内部气体的实际消耗量较大。在进行实战灭火、内部作业等高强度体力消耗科目时,内攻人员耗氧量和内攻作业强度通常成正比,空气呼吸器的实际使用时间远远低于其理论时间数值。特别是大跨度大空间等类别的建筑内部一旦起火,由于建筑空间体量较大,内部充烟较重,导致建筑内部能见度不断降低,黑暗环境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参战指战员的心理造成相应影响,在行动过程中普遍出现行动缓慢、水带打结、救生照明线连接时间较长的现象。

参加此次测试的内攻人员到达着起火点(纵深约100m)时,平均心率为64次/min,空气呼吸器平均剩余压力为24.1MPa,安全作战时间21min3s。此情况下,建议在20min内做好内攻人员轮换工作。

为了使测试所得数据更具有说服力,在测试过程中选择身体条件差异相对较大的15名指战员再次进行实地操作,以便为基层指战员在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灭火救援实战处置现场更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对影响空气呼吸器实际使用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如图2所示,在相同条件下空气呼吸器气瓶压力随指战员实际负重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内攻指战员在进行相同科目的操作中,负重较大在移动过程中必然要消耗更多的氧气,也导致呼吸更加急促,空气呼吸器气瓶压力下降也更为剧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消防员单兵负重超过22kg时,空气呼吸器气瓶压力下降最为迅速。因此,在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处置过程中尽量保障消防指战员开展内攻作业时其实际负重不超过22kg[2]。

1.3  烟雾弥漫状况下负重内攻测试(150m)

测试过程中,进攻起点设在测试建筑门口,内攻人员从门口佩戴空气呼吸器面罩,携带灭火防火服、空气呼吸器、逃生面罩热成像仪等器材铺设救生照明绳和水带。测试开始后,指挥员带领1号员和2号员各携带2盘65mm水带、一支水枪组织内攻;3号员、4号员和5号员各携带2盘80mm水带,铺设水带至分水器处,并立即协助灭火,5号员在分水器处控制阀门开关;驾驶员铺设2盘80mm水带,连接消防车出水口和分水器,并操作泵浦供水。此次测试工作的实际内攻距离为150m。

内攻人员到达起火点位后,记录员再次对其进行心率测试并记录相关数据。出水作业后,两支水枪相互配合向建筑物纵深推进,并利用止水器延长水带至最不利着火点出水,当空气呼吸器发出报警声响时,记录员使用电台向建筑外部人员报告相关情况,此时参训指战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内攻人员到达着起火点位(纵深约150m)的平均心率为72次/min,空氣呼吸器平均剩余压力为23.5MPa,安全作战时间为18min3s。此情况下,建议在15min内做好内攻人员轮换工作。

1.4  烟雾弥漫状况下负重内攻测试(200m)

测试过程中,进攻起点设在测试建筑门口,内攻人员从门口佩戴空气呼吸器面罩,携带灭火防火服、空气呼吸器、逃生面罩热成像仪等器材铺设救生导向绳和水带。测试开始后,指挥员带领1号员和2号员各携带2盘65mm水带、一支水枪组织内攻;3号员、4号员和5号员各携带2盘80mm水带,铺设水带至分水器处,并立即协助灭火,5号员在分水器处控制阀门开关;驾驶员铺设2盘80mm水带,连接消防车出水口和分水器,并操作泵浦供水。此次测试工作的实际内攻距离为200m。

内攻人员到达起火点位后,记录员再次对其进行心率测试并记录相关数据。出水作业后,两支水枪相互配合向建筑物纵深推进,并利用止水器延长水带至最不利着火点出水,当空气呼吸器发出报警声响时,记录员使用电台向建筑外部人员报告相关情况,此时参训指战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内攻人员到达着起火点位(纵深约200m)的平均心率为76次/min,空气呼吸器平均剩余压力为21.7MPa,安全作战时间16min23s。此情况下,建议在13min内做好内攻人员轮换工作。

1.5  烟雾弥漫状况下负重内攻测试(250m)

测试过程中,进攻起点设在测试建筑门口,内攻人员从门口佩戴空气呼吸器面罩,携带灭火防火服、空气呼吸器、逃生面罩热成像仪等器材铺设救生照明绳和水带。测试开始后,指挥员带领1号员和2号员各携带2盘65mm水带、一支水枪组织内攻;3号员、4号员和5号员各携带2盘80mm水带,铺设水带至分水器处,并立即协助灭火,5号员在分水器处控制阀门开关;驾驶员铺设2盘80mm水带,连接消防车出水口和分水器,并操作泵浦供水。此次测试工作的实际内攻距离为200m。

内攻人员到达起火点位后,记录员再次对其进行心率测试并记录相关数据。出水作业后,两支水枪相互配合向建筑物纵深推进,并利用止水器延长水带至最不利着火点出水,当空气呼吸器发出报警声响时,记录员使用电台向建筑外部人员报告相关情况,此时参训指战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随着内攻距离的延伸,空气呼吸器气瓶的实际压力下降愈发明显,此时消防员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体力开始大量消耗,呼吸逐渐急促,在作业过程中必须预先选定合理的紧急撤离路线,并保证空气呼吸器气瓶内部的有效气量能够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撤离。

内攻人员到达着起火点位(纵深约250m)的平均心率为82次/min,空气呼吸器平均剩余压力为18.7MPa,安全作战时间11min7s。此情况下,建议在10min内做好内攻人员轮换工作。

当发生特殊情况时,参加现场处置的指战员可以通过电台发出紧急避险信号,内攻人员可以沿水带、大绳、救生照明线迅速撤离现场。通过测试得出,当紧急撤离信号发出后,100m、150m、200m、250m指战员在模拟黑暗环境中沿水带和导向绳避险时间分别为1min33s、2min8s、2min49s以及3min17s。通过测试数据对比,建议队伍各级在日常组训工作中加强黑暗环境下人员紧急避险训练。

2 下一步工作建议

2.1  继续推进整建制实战化、基地化训练

采用集中化训练的模式,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贴近火场,建设多功能化的模拟训练设施及相关的资源力量,是促进队伍灭火救援综合能力切实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大跨度大空间建筑训练设施的建设力度,保证队伍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有效开展集中化、基地化的练兵方式;依托现有设施、建筑、场所等可利用的设施,从指挥、协调、控制、通讯等各层面全方位施训,保障队伍达到实战指挥和模拟训练有机结合的全面的训练模式[3]。

2.2  强化“六熟悉”力度

为切实强化执勤消防救援站针对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的实战处置能力,辖区消防救援站应当充分利用“演练月”“演练周”的机会,切实对重点目标周围的道路桥梁、周边建筑、消防水源进行充分熟悉了解,并及时制订相应的台账记录。此外,对于可以使用的水源还要掌握枯水期水位、停车位置等相关情况,确保火场供水持续、稳定、不间断。为保证灭火作战的效率,各消防救援站还应对辖区内的重点建筑内部的固定消防设施、重點部位、通道等情况预先开展充分的了解,确保第一时间完成疏散救人、内攻控火等相关环节的处置作业[4]。

2.3  开展针对性较强的演习演练工作

为切实保障每名消防员能够短时间内掌握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的实战处置措施,辖区责任消防救援站应该适时组织重点单位开展实战性较强的演习演练工作,并明确每名执勤指战员在处置现场的分管职责,使每名消防员不断积累各类建筑火灾的扑救经验,切实推动队伍实战处置能力的有效提升,努力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科技城消防铁军。

参考文献:

[1]吴朝晖.谈闲置大跨度大空间的消防安全管理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12,28(10):64-66.

[2]张军海.钢结构建筑火灾扑救措施及安全行动要点[J].今日消防,2021,6(1):52-54.

[3]戴浩.经济转型时期大型大跨度大空间的消防安全管理[J].消防界(电子版),2021,7(11):110+112.

[4]盛芝强.物流仓库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7,3(6):85.

Building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combat effectiveness test program and its results analysis

Zhu Haiyang

(Tianjin Fire and Rescue Corps Jinghai District Brigade,Tianjin 300000)

Abstract:Through the key units in the area of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am within the attack special equipment field internal attack test activities, so that all commanders skilled in all kinds of equipment and equipment of the actual combat effectivenes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level of professionalism of the team on the basis of the test results will be applied to the day-to-day various disasters and accidents in the process of combat disposal, to ensure that the team rapid response, cross-regional assembly, collaborative operations, the opportunity to dispose of, combat security.

Keywords:internal attack test; combat effectiveness; emergency evacuation distance; air breathing appar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