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与中国的贸易现状和提升路径研究

2023-03-29 07:51向正中张倩李浩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23年12期
关键词:合作共赢国际贸易

向正中 张倩 李浩

摘要: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丝路经济带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沿线国家通过丝路经济带进行贸易合作,可以实现资源互补,提高经济效益。伴随着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开展,深挖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增长潜力,认清贸易现状,寻求合理的提升路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不仅关注沿线国家的贸易历史,还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既往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寻求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新常态,深入分析贸易现状,再从贸易平台、产业融合、政治互信等方面探索路径,进一步挖掘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与中国贸易的增长潜力,为实现沿线国家互利共赢,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关键词:丝路经济带;热点分析;国际贸易;合作共赢

一、引言

21世纪初,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其中,丝路经济带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亚欧大陆及其周边的多个国家。这一倡议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合作和文化交流,实现参与国家的共同繁荣。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现代的丝路经济带连接了东亚、南亚、中亚、西亚和欧洲,形成了一个广阔而有潜力的经济合作区域。在这个区域内,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实现共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中国由于人口多、土地面积大,许多产品的进出口量稳居世界首位多年,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丝路经济带的推进,同时也为我国提供了广阔的对外合作空间,推动了文明融合,促进了文化交流、政治沟通与科技进步。但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充分挖掘与丝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与其进出口贸易发展并不迅速,中国对沿线国家木材等产品出口还浮现出口增长缓慢、产品结构单一及出口市场不均衡等问题。

学界已就“丝路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宏观层次上界定了“丝路带”的范围、内涵、成因与发展效果,尤其对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地位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从中、微观两个层次上,对贸易便利化程度、贸易潜力、贸易效率和行业投资和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具体而言,陶权(2020)指出沿线国家共建共享丝路经济带有利于国际共识进一步强化和贸易投资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吴天博(2021)通过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指出未来贸易潜力与提升空间很大,落脚点主要在于人为因素的提升。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对中国与丝路带国家的贸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多是围绕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展开的,并且是零散的;在研究目标方面,针对中国与丝路带沿线各国的产品贸易(效率、潜力和主要影响因子)的研究相对较少。

鉴于此,本文在利用热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与我国的贸易现状与提升路径,力图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剖析我国外贸发展的潜力和影响因素,为发展沿线贸易提供理论支持。同时,贸易提升路径的提出将有助于引导各方更加理性、有序地参与合作,共同推动丝路经济带的繁荣发展。

二、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与中国的贸易热点分析

研究热点指在一段时间内,大量有内在联系的文献所探讨的共同主题,反映了此时期从事该领域或相关领域研究的大多数学者都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利用2014~2022年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文献来对沿线国家与我国在丝路经济带上的贸易情况进行研究热点分析。

(一)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

关键词是对文献主要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通过对文献关键词的分析,找出其中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关键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据此,本文对文献进行现象化的网络分析,得出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并对此进行深入分析,由此勾画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板块。“贸易潜力”“贸易效率”“地心引力模型”等节点较大的关键词均为本研究的高频关键词,也是丝路贸易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此外,本文将高频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发现交易潜力(21次)、交易潜力(12次)、引力模型(11次)、中国(8次)、影响因素(6次)、农产品(5次)、贸易成本(4次)、贸易网络(3次),在频率排行中依次成为关键词TOP10。

(二)关键词时区图谱分析

本文生成了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与中国的贸易研究的关键词时区图。2014年以来,这一领域的关键词逐渐增多并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各个关键词的研究热度也经久不衰,并与之后的研究热点产生了关联。此外,各种贸易战略意义、贸易方式和经济增长路径等相关研究也相继出现,在2016年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这表明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与中国的贸易研究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在不断扩大。

三、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与中国的贸易现状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研究以及对研究热点的追踪,并结合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与中国贸易的实际情况,本文对贸易现状进行如下分析。

(一)沿线贸易量不断增加,但贸易平台还未臻于完善

随着丝路经济带的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额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同时,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多边合作不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日益成为各国交流合作的重要框架。

然而,在这个迅速增长的贸易中,各国之间的贸易平衡状况存在巨大的差异,少数国家的对华出口占比过高,而且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此外,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水平相对薄弱,也限制了贸易的发展。

(二)沿線贸易潜力巨大,但贸易产业结构单一化明显

丝路经济带连接了亚欧大陆的多个国家,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同时,这些国家地理位置优越,可以作为贸易和物流的重要通道促进跨国贸易和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额不断增长,反映了双方贸易潜力的释放和市场的开拓。然而,沿线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还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化的明显问题。首先,资源型产品贸易占比高。部分国家的贸易结构过于依赖资源型产品,缺乏多样化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其次,技术含量低。一些沿线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还比较滞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这导致他们在贸易中主要处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制造环节,缺乏高端技术产品的制造和出口能力。最后,沿线国家之间的产业协同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缺乏区域内的产业链衔接和产业分工,阻碍了贸易的深入合作和互利共赢。同时,一些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和货币问题也限制了产业协同的发展。

(三)中西亚经济走廊建设彰显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随着科技和信息化的不断进步,新型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共建“一带一路”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球互利共赢,落实“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方与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促进、新型经济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在教育、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增进了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这些合作表明,中西亚经济走廊建设不仅是地区内部的经济和贸易合作,更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项符合中国和中亚国家共同利益的国际合作项目。

四、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與中国的贸易促进路径

(一)持续完善丝路经济带贸易平台系统

在经济领域,建立丝路经济大数据平台系统可以帮助沿线国家和中国及时了解彼此的市场需求、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势。通过平台系统共享的经济数据和相关分析报告,双方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商机,优化贸易结构和布局,推动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该平台还可以提供投资项目信息、政策法规等实用信息,帮助企业和机构更好地进行商业决策和合作伙伴选择。

在资源和能源领域,建立丝路资源、能源大数据平台系统可以促进沿线国家和中国在矿产资源和能源领域的合作。该平台可以整合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交易等方面的数据,包括储量、产能、价格等信息,为合作双方提供全面了解和评估资源能源的基础。通过平台系统,双方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和能源的互补优势,推动资源能源开发合作和供应链的建设。

(二)持续推动丝路经济带建设的产业融合发展

丝路沿线国家和中国在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上存在差异,通过产业融合,双方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益的互惠互利,可以共享技术资源、知识经验和创新成果,推动科技合作和创新驱动发展,也可以加强双方在贸易便利化、通关合作、物流互联互通等方面的合作。

首先,加强产业对接。促进沿线各国产业的互补和协同发展,搭建产业合作平台,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创新合作和产能合作。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作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价值链的升级。其次,建设经济合作区。在丝路经济带上设立经济合作区,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便利的政策措施。通过打造开放创新的特殊经济区域,吸引国内外企业进驻,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最后,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方面加强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公路、铁路、港口和电信网络等,提高贸易和产业链的畅通程度,降低运输成本,促进资源流动和产业转移。

五、结束语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与丝路国家的贸易建立在政策协同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改变现有贸易体系的不足之处,持续推进多方贸易有序进行,真正成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猜你喜欢
合作共赢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问题探析
高校图书馆馆配市场中三方博弈与合作共赢
新闻聚合APP著作权侵权的行为规制
企业并购实现双赢
新时期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经略中东:中国展示新型大国风范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