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也会肚子痛?识别善于隐藏的致命血栓

2023-03-29 00:41:26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3年3期
关键词:肠系膜抗凝腹痛

受访专家

张小明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师从汪忠镐院士,从事血管外科方面的医、教、研工作30余年。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分会副会长、中国布加综合征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医疗保健国家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临床擅长血管外科的各类高难度传统手术及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包括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传统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的根治手术和介入治疗,颈动脉、锁骨下动脉、髂股动脉狭窄及动脉瘤的手术和介入治疗,肿瘤侵犯大血管的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综合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外科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下午

腹痛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腹痛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可能伴随呕吐、恶心、腹泻、便秘、发热、胀气、疲劳等各种不适症状。不同人的腹痛的程度、持续时间和伴随的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其具体表现取决于病因。腹痛的原因很多,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妇科问题、泌尿系统疾病、肝胆胰腺疾病、胃肠道感染和营养不良等。常见的疾病包括胃炎、胆囊炎、胃溃疡、阑尾炎、肠胃炎等。

曾经一位急诊科医生说过,他最怕遇到的一种病人,不是那种生命垂危的患者,而是发生腹痛的患者,要想明确查出来病因,可能要做数十种检查,而很多腹痛,一旦耽误了,有可能造成致命危机。而今天我们说的这种腹痛,就是一种能躲过很多常规检查的危险腹痛——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高危腹痛,鉴别为先

肠系膜静脉位于腹膜后间隙,是负责排出肠道和胃部血液的静脉。它主要由上、中、下三支静脉组成,分别与空肠、横结肠和乙状结肠相连,是肠道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们,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都可以被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肠系膜静脉还可以排出肠道内的废物和代谢产物,保持肠道内环境的平衡。这是人体循环系统中最错综复杂的部分,每一根血管都对腹部脏器至关重要。

根据疼痛部位的不同,腹痛可以分为上腹痛、中腹痛和下腹痛。上腹痛通常指发生在胃、十二指肠、胆囊、肝脏和胰腺等器官的疼痛;中腹痛可能由肠道、脾脏、胰腺等引起;下腹痛通常是由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引起。此外,腹痛还可能由肠道炎症、肠梗阻、肠胃痉挛等疾病引起。有一些疾病的腹痛特点鲜明,例如胃穿孔,它的疼痛主要发生在上腹部,呈刀割样或烧灼样,并会很快扩展到全腹,拍片子会看到膈下游离气体;急性胰腺炎的疼痛发生在中上腹部,往往会串到后背,并伴有恶心呕吐,查血生化会出现淀粉酶的异常升高;胆结石引发的腹痛,位置一般在右侧肋下、锁骨中线和肋缘的连线处;阑尾炎的疼痛一般为转移性的右下腹疼痛;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疼痛位置不固定,早期疼痛不剧烈,因此难以被察觉。

通常大家会把疼痛的剧烈程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挂钩,这种想法其实并不正确。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腹痛起始并不剧烈,伴随症状也很不起眼,然而当开始剧烈疼痛的时候,往往病情已经非常严重。肠系膜静脉血栓如不及时治疗,到后来肠道会出现缺血和坏死,引起广泛的腹膜炎。这时不仅腹痛十分剧烈,同时还会引起意识障碍甚至休克。因此及时识别肠系膜静脉血栓引起的腹痛,非常重要。

肠系膜静脉血栓早期,人们通常存在3大误区。

第1个误区是因为早期症状不典型而忽视。肠系膜静脉血栓刚形成时,通常就会出现腹痛,多为隐痛,同时还会伴有腹胀、食欲减退、便秘或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可持续1—2周,但由于缺乏特异性,通常会被患者忽略。

第2个误区是症状进展强行忍耐。等疾病进一步发展,疼痛会有所加重,疼痛的区域也可能会扩大,腹部会出现压痛或压迫感,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这种情况说明疾病并没有减轻,反而是进一步加重的。但有些人还是会选择忍耐,希望病情自行好转,这就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第3个误区是常规检查无异常,就不再继续就诊。一般腹痛影像学检查的目标都是各个脏器,除非特地做增强CT,不然常规检查项目无法检查到血管内的情况。有些人查了一圈没发现什么问题,便不继续检查了。专家告诉我们,对待腹痛要非常谨慎,无论哪种腹痛,只要持续不缓解,甚至持续加重,都应该坚持寻找病因。

追根溯源,了解病因

中国有句谚语,叫“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意思是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木门轴不易被虫蛀蚀,比喻只有万物不断运动,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19世纪,德国人魏尔肖指出血栓的形成有3大原因——血液的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血液流速变慢。人体内四通八达的血管网很像道路交通系统,如果把人体内的血管比作道路,那么粗的血管就是高速公路,细一些的就是省道,那些最细的毛细血管就是羊肠小道,出现血栓就相当于发生了堵车。那么,总结一下堵车的原因,也就能了解血栓形成的原因。

首先,如果同时有很多车辆经过,那么就容易堵车。换言之,如果由于水分减少等原因,血液成分發生异常,正常的血液变得黏稠,转变成高凝状态,那么就容易形成血栓。那些喝水少、出汗多、腹泻、呕吐等大量丢失体液的人,还有一些肾病患者,都是本病的高危人群。

其次,如果道路突然由高速公路变成乡间小道,道路变窄,那么也会发生堵车。当腹内压增大时,压力会把肠系膜静脉的血管压扁,导致血管变窄,原先正常的血流速度变慢,就容易发生血栓。那些肥胖、经常便秘,以及肝硬化人群会出现腹压增加,他们也是高危人群。

最后,如果道路坑坑洼洼,到处破损,车辆容易陷进坑里,那么堵车也不可避免。相当于血管壁出现了损伤,变得坑坑洼洼,容易形成血栓。长期腹泻的人群,可能有慢性炎症,这会伤害到肠道血管内皮,诱发肠系膜静脉血栓。

肠系膜静脉血栓虽然比较罕见,但十分危险,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常用的诊断方法有B超、增强CT、磁共振以及血液检查等。其中,腹部增强CT通过注入造影剂和CT成像技术来评估血管状况,它不仅能帮助诊断肠系膜静脉血栓,还能评估血栓的大小和位置,是诊断这个疾病的最佳检查方式。

防重于治,治有妙法

无论是什么疾病,最好的治法就是预防。预防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措施包括以下3个方面:

1.管理基础疾病: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通常与一些疾病有关,如炎症性肠病、恶性肿瘤、心脏病等。对于这些基础疾病的治疗和管理可以降低发生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2.提高血液流动性:长时间静卧或缺乏运动可能增加血液黏稠度,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险。定期活动、保持适当的体重、戒烟、戒酒等可以提高血液流动性,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平时多喝水,让血液远离高凝状态。

3.抗凝治疗: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术后患者等,可以使用抗凝治疗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肠系膜静脉血栓一旦形成,就必须立刻进行治疗,越晚治疗预后越差。一旦出现了肠壁缺血坏死、出血、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就会有生命危险。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下面具体介绍一下这些治疗手段。

1.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是治疗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它可以通过抑制血栓的进一步扩展和形成来防止血栓的发展。在开始抗凝治疗前,医生会先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和血栓负荷,确定合适的用药方案。在抗凝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调整药物剂量。抗凝治疗适合早期,血栓不是很大的患者。

2.溶栓治疗

如果患者血栓很大时,医生可能会考虑采用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可以溶解血栓,恢复肠壁的血液供应。溶栓治疗分为静脉溶栓和介入溶栓,针对病情较重的患者一般会采取介入溶栓。具体方法为在局部麻醉下,在患者的血管中插入一根细长的导管,在影像学辅助下引导到存在血栓的血管内部,并定位在血栓所在的位置,释放溶栓药物溶解血栓。与传统静脉溶栓相比,介入溶栓能够更直接、更快速地作用于血栓,治疗效果更快,风险更小,治疗成功率更高。

3.手术治疗

如果抗凝和溶栓治疗无效或无法实施,或已经出现严重的肠道坏死,那么就需要手术治疗了。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切除坏死的肠段来消除血流障碍,以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等。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目前最新诊疗手段是将介入和微创结合在一起——先通过介入手段确定血栓的位置,然后再从腹部开一个小孔,找到有血栓的血管,做穿刺即可取出血栓。这种方式能精准锁定血栓,创伤小,患者恢复也更快。

(编辑    姚宇澄)

猜你喜欢
肠系膜抗凝腹痛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3:52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基层中医药(2018年7期)2018-12-06 09:25:46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基层中医药(2018年9期)2018-11-09 01:20:40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54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