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婕 娄 睿 裴中阳 田雅娟 胡安霞 冯智春
(山西中医药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心悸的主要表现为自觉胸中心跳剧烈和心惕不安。病理因素引发的心悸不仅会引发心律失常、心区剧烈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临床上西药治疗心悸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中医药通过调整患者身体机能可有效规避西药治疗的弊端,全面提高预后效果。中医药治疗心悸最早的记录可追溯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随着心悸患者人群向青少年方向偏移,更多学者积极开展中医药诊疗心悸的相关研究。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采用VOSviewer[1]和CiteSpace 对中医药治疗心悸现状进行分析,为今后临床工作和学术研究提供借鉴,促进中医药在心悸的治疗应用方面的发展。
1.1 数据来源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关键词“中医药”“心悸”“治疗”检索2005 年1 月1 日—2021 年4 月10 日收录的相关文献,去除英文文献,最终获取文献共375 篇。
1.2 指标选取 数据分析时选取的主要指标为:(1)发文量;(2)发文作者;(3)文献来源;(4)研究机构;(5)关键词;(6)突现时间;(7)被引频次。
2.1 发文量 分析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心悸的相关文献发文量随时间进程有明显的曲折波动,在2011 年达到顶峰共计42 篇,近年来的低谷在2018 年仅有11篇。而2021 年,仅统计到4 月份便有11 篇文献,说明发文量有再次攀高趋势,反映出中医药治疗心悸的相关研究再次进入发展期。
2.2 发文作者 发文量最高的是北京知医堂中医门诊的杨建宇,其被引数和下载量最高的一篇文献是《中医药治疗心系疾病汇讲》[2],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药治疗心系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药辨证论治心律失常等;发文量次高的作者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苏文革,其被引数和下载量最高的一篇文献是《林慧娟教授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临证思辨规律探析》[3],主要研究方向是心律失常的辨证治法。
高频作者(发文量≥2 篇)的共现知识图谱存在合作关系的作者以相同颜度值的点表示,点的大小代表作者发文量的多少,连线表达了点之间存在共现关系[4]。其中存在较多离散点,表明中医药治疗心悸领域内核心作者发文数与被引数的相关性较低。与此同时,相关的研究团队正在稳步形成,关联强度较大的一组是由杨建宇、曹云、李剑颖、李彦知4 位作者形成的团队。见图1。
图1 高频作者共现知识图谱
2.3 文献来源 对375 篇文献的来源分布进行分析,均为国内中医药领域的相关期刊,研究方向相对稳定。其中光明中医、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实用中医内科杂志、湖南中医杂志和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的占比位居前5,分别为19.47%(73/375)、14.93%(56/375)、9.33%(35/375)、2.40%(9/375)和2.40%(9/375)。
2.4 研究机构 对375 篇文献中涉及的所有研究机构生成共现知识图谱,可见中医药治疗心悸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之间相对分散,且多数为中医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其中发文量超过10 篇的机构有5 所,分别为山东中医药大学(14 篇)、北京中医药大学(14 篇)、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2 篇)、天津中医药大学(10 篇)和湖南中医药大学(10 篇)。见图2。
图2 研究机构共现知识图谱
2.5 关键词 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知识图谱中心悸、中医药疗法、心律失常、名医经验、炙甘草汤、经方、参松养心胶囊等是中医药治疗心悸领域文章常用的关键词。可看出国内医疗研究学者对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经典方剂的持续关注。见图3。
图3 关键词词频排序及高频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2.6 突现时间 对2005 年—2021 年375 篇文献的突现时间进行分析,可看出该领域最早的研究主题集中在心律失常(2006 年—2008 年),目前主流研究方向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2016 年—2019 年)和胸痹(2019年—2021 年)。
2.7 被引频次 375 篇文献中下载量最高的文献是《心悸辨证分型及证素分布的文献研究》[5],下载量达到1659 次,通过分析病位证素分布情况、分类情况以及心悸预期证型分类,从临床报道中找出心悸的主要证型和证素;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献是《邓铁涛调脾护心法治疗心悸的经验》[6],被引次数达到90 次,强调以心脾相关、痰瘀相关理论作指导,临床上运用调脾护心、补气除痰法治疗心悸。
本文对中医药治疗心悸的研究领域2005 年—2021年所发表的中文学术期刊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1)学术界在该领域已经涌现出一批领军人物,然而学者间合作圈层相对狭隘,形成的稳定学术共同体和核心作者群较少,同时缺乏有影响力的中青年学者。这是中医药发展的不利因素,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我们应加大对青年中医学者的培养力度。此外还要建立任务驱动型的研究团队培养模式,为研究的后续发展培养更多的继承者。
(2)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是研究中医药治疗心悸的主要阵地。这与我国的中医药培养体系有关。同时由于中医传承时有较为明显的个体化倾向,使得各院校之间合作较为松散,导致各研究单位之间出现合作障碍。由此,缺乏多家研究机构的协同合作,使得各研究机构的力量并未充分展现,这是中医药治疗心悸相关研究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应加强各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互通资源,合作科研。
(3)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应重视其传承,利用现代技术分析名老中医在心悸治疗方面的经验和规律。但相比传承,创新则更具有挑战。不应一味依赖古方、经典名方,陷入既有的禁锢[7];而应在传承过程中对其进行改良和创新,以满足更多更复杂的需求。
综上,本文总结归纳了中医药治疗心悸的相关经验和研究热点,为临床工作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希望能促进中医药在心悸治疗应用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