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
近日,海南省某市纪委监委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通报了一起科长不作为慢作为导致市委工作部署落实不力的问题。通报痛批了“科长现象”,批评一些科长,官不大却威风得不得了,群众和企业多有反映。
被通报的这起“科长不作为慢作为”事件,主要情节是:市委统战部党派知识分子科,没有及时对各位市委常委联系党外代表人士做出安排,导致市委关于市委常委每半年至少联系一次党外代表人士的部署落空,同时也导致下半年的工作到12月中旬才开始,严重阻碍了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在该市落地。这起事件的逻辑关系,外人并不是很理解,“锅”能不能全甩给科长,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看法。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通报中批评的所谓“科长现象”显然是存在的。通报以较大篇幅对互联网上流传的“科长现象”进行了描述,其实用常见的大白话说,就是“小鬼难缠”。某些科长面对上级越唯唯诺诺、委曲求全,面对群众就越表现出骨子里的官僚做派与傲慢张狂。因为觉得缺少升迁希望,某些科长本身没有太大追求,更倾向于将权力在实际生活中变现,既有“小官大贪”,也有“小官大狂”。某些科长喜欢将自己和老百姓区分开来,似乎自己就高人一等。长期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作风难免变坏,戾气难免滋生。更何况,在基层的熟人关系圈子里,科长哪个部门都有熟人,只要事情不闹大就很容易摆平,某些科长对违法违规的成本预期,也可能比普通人要低很多。
正如该市这份通报所称,在我国的行政体制中,科长不是决策层,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层级,作用至关重要。他们的作风端正与否,办事效率高不高,不仅影响到整个机关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更会直接影响到办事群众的观感以及对政府形象的评价。因此,对于科长的不作为慢作为,应该在制度层面强监管强约束,该惩处的要惩处,该问责的要问责。
但是,相比办事群众批评“科长现象”,地方政府部门自上而下批评“科长现象”,其实颇为怪异。一方面是因为,从自上而下的角度说,“科长现象”恐怕不仅是科长的问题,更有可能是监督或管理上的问题,上级批评“科长现象”容易变味成责任甩锅;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普通民众管不住科长,上级部门和领导却是能够管得住的,治理“科长现象”首先应该反求诸己,而不是“就事论事”。
针对“科长现象”,地方不能止步于通报批评,而是必须大力整治。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用人选人的问题,还是监督不足的问题?公众举报的途径是否畅通,问责追责的棒子是否有效?总得想办法去改变,而非一批了之。值得一說的是,批评“科长现象”的地方官员,这些年其实不少。批评职位比自己低的科长们,大概是最安全的,在外人看来也颇有力度,但是,公众显然并不需要这种看上去很热闹的选择性批评。
(摘自《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