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蕴聪
景山寿皇殿建筑群以历史面貌重新亮相,正阳门箭楼完成修缮、地安门外大街商业复兴,天桥位置测定……北京中轴线每一处文化遗产点的保护措施都是“量身定制”。
永定门是明清时期北京城外城的中央城门,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增筑瓮城,乾隆年间又新增箭楼。20世纪中叶,永定门城楼、箭楼和瓮城因城市化建设先后被拆除。
时隔近半个世纪后,多位专家学者呼吁,永定门城楼应在原来位置、按照原来形制、遵照原来的结构、使用原级别材料、使用原来的工艺进行复建,使延续了700余年的古都中轴线变得完整。
永定门的历史价值不言而喻。2000年6月,北京市文物古迹保护委员会委员王世仁、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等專家给北京市文物局写了一封《关于重建永定门的建议书》,其中写道:“中轴线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也代表了北京的历史文脉,记载着首都的历史变迁。城市失去历史标志,等于失去了记忆,保护好这条中轴线,也就是使后人不至于看到一个失去记忆的城市。为此,我建议将永定门重建起来,恢复它作为古都中轴线南端起点的标志功能,将丧失了41%的中轴线重新连接贯通。”
2001年5月,北京市政府批准了重建永定门的建议。永定门城楼复建工程于2005年完成,消失了半个世纪的永定门城楼重新屹立在中轴线最南端。
“在世界范围内,复建并不是件新鲜事,因为复建与改建是不一样的,事实上永定门是在完全尊重历史的情况下进行的,它并没有改变历史。”古建文物保护专家郑孝燮表示,永定门复建工程的最大意义就是使中轴线完善了。
故宫以北的景山公园曾是明、清两代的御苑,公园中心的景山为堆土而成,曾经是四九城的制高点,总面积23公顷。园内有绮望楼、五方亭、寿皇殿、永思殿、关帝庙、牡丹园等景点。
寿皇殿建筑群呈回字形,有正殿、左右山殿、东西配殿,以及神厨、神库、碑亭、井亭等附属建筑,占地面积21256平方米,建筑面积3798平方米,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紧邻万春亭,后者位于景山最高处,是北京南北建筑中轴线的基点。
这里曾是皇室祭祖场所,为皇家禁地;经过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长期荒废;1955年,寿皇殿交由北京少年宫使用,原存神龛、家具等物品移交故宫。
2013年12月,落户景山57年的北京市少年宫搬迁出园,寿皇殿建筑群回归景山公园。2018年年底,景山公园寿皇殿建筑群在经过四年的整体勘测、规划、修缮、布展之后,再次向公众开放,并推出“景山寿皇殿历史文化展”,用大量珍贵历史照片、文物、复原陈列以及多媒体展示,展示寿皇殿的前世今生。
作为景山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寿皇殿的开放,使景山公园完整地展现在公众面前。“下一步,我们打算将寿皇殿西侧进行绿化改造,然后逐步对外开放,展现一个完整的23公顷的景山风貌。”北京市景山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景山会继续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历史风貌保护,同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更多服务于大众。
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工作中,也伴随着考古发掘。
2021年,“正阳桥出土了一具石雕镇水兽”的新闻一度登上了社交媒体头条。经专家考证,这只镇水兽迄今已有六百余载,是明永乐年间正阳桥由木桥改建为石桥时置放于此的。它与中轴线上万宁桥下的元代镇水兽遥相呼应,更是明初迁都之际营建北京城的历史见证。
历史上,正阳桥位于正阳门箭楼前方,桥下为护城河。明永乐年间营建北京城时,将元大都城垣北缩南拓,南拓后的城墙位于今正阳门东西一线,并用砖墙代替了原来的土墙,南门仍沿称丽正门。明正统年间改称正阳门,并增修了瓮城、箭楼、左右闸楼,疏浚城壕、修建石桥。
1992年3月,修建正阳门南侧地下通道时,挖出了正阳桥基址及桥东南镇水兽,后原地掩埋保存。这具镇水兽早已在地下百年有余了。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金吾事例》记载,正阳门外沿河铺户侵占护城河,桥被“侵过石栏杆六七段有余”,证明当年镇水兽已被掩埋盖房,此后的老照片中,再未见过它的身影。
如今,正阳桥的考古工作正在进行,镇水兽的出土有助于了解正阳桥的地理方位。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我们从原来保留下来的图纸、记录分析,正阳桥桥体的大部分应该留存了下来,因此我们继续发掘,以期能够发现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