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黎明
林丹在社区少儿托管中心看望孩子们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是位社区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她始终为民爱民,当好党的“传声筒”、群众的“服务员”,脚踏实地做好社区的每一项工作。以党建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服务,设立居民恳谈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把党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2021年6月29日,50年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林丹被授予“七一勋章”。
林丹,1948年12月出生在福州市一户普通人家,20世纪60年代末她和那个时期很多同龄人一样响应国家号召,成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大军中的一员,1972年林丹回城在家等待组织分配工作。一天,同住在一个院里的军门居委会主任许德时找到林丹,简单询问了一下她的近况后对她说:“我今年70岁了,文化程度不高,处理起一些文字材料非常吃力,在居委会工作的几个人也都是上了年岁的人,和我的情况差不多,你现在正等待分配,能不能利用这段时间帮帮我。”面对许主任期待的目光,心地善良、为人热情的林丹当即爽快答应下来。
第二天开始,林丹就跟着许德时忙活起来,或走街串巷记录发现的问题、解决的难事,或处理上级要的报表、文字材料,虽然没有一分钱报酬,但每件事都做得认认真真,很多居民都非常喜欢她。热心帮助数月后,林丹接到通知,被分配到建工系统一家单位工作,林丹向老主任告辞时,许德时一阵沉默后拉起林丹的手动情地说:“真舍不得你走,真舍不得啊!”林丹看得出老主任尽管心中万分不舍,但不愿耽误自己的前程。
谁知接下来几天,很多居民听说林丹要走,纷纷找到林丹,劝她留在居委会工作。面对居民们真诚的挽留,回想起老主任不舍的神情和话语,在这人生事业抉择的关键时刻,林丹经过一番思考,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和信任,是件非常难得的事。于是,她决定留在居委会,做个居民贴心的“服务员”,实现人生价值。
因为有了一段居委会工作经历,林丹清楚,要在居委会扎下根来,必须全面掌握各家各户情况,随时了解掌握居民所需,为大家排忧解难。因此,自正式入职居委会那天起,她就将“把居委会当成家,把居民的难事、烦心事当成自己的事”确定为工作座右铭。
居民小李因残疾长期没有稳定工作,家里生活非常困难,林丹了解到情况后主动帮他联系工作,经过一番努力一家维修服务中心接纳了他,使小李家庭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居民吴老太,年过八旬孤寡一人,林丹就视她为“母亲”,像“女儿”一样精心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她了解到老人喜欢吃一些福州特色小吃,便经常自掏腰包买来送到老人家中。
居民小王,因犯罪被判刑,他自幼丧父,入狱后母亲患病,林丹不仅陪小王母亲看病,照料其生活,还带着小王母亲病愈后的近照去监狱,鼓励小王努力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后来小王母亲病情恶化去世,林丹又出面与监狱方面沟通,为其担保争取到送母亲最后一程的机会。小王刑满出狱后一时找不到工作,租不起房子,林丹便将他接到家中居住,小王感动得泪流满面,向林丹发誓:一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为了让小王有份工作解决生活问题,林丹多方奔走,在一家大医院给他找到一份工作,小王入职后工作十分努力,后来结婚成家,过上幸福的生活。
此类事情还有很多,几十年来,林丹一直这样践行自己的座右铭,为居民做了大量好事、办了许多实事,居民们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有林丹的身影。
林丹在社区养老中心看望老人
林丹在防疫一线
1991年,军门居委会成立了党支部,林丹出任第一任支部书记。从担任支部书记那天起,林丹就在床头摆上本和笔,晚上睡前,看报纸、阅读各种学习资料,只要看到基层党建方面值得借鉴的经验,都记下来,用心学习、体悟,之后创造性地用到工作中。
通过学习借鉴,她在居委会创设了“书记主任联系卡”和“便民服务卡”,提出居委会党支部要做到“群众一有困难,第一个想到我们”。接着又建立起“家访制”,规定居委会党员每个月至少要走访100户居民,及时向居民传达、宣传党的政策,了解掌握居民家庭相关情况,一旦发现居民家中有生活难处,及时想办法予以解决。林丹还发动居委会党员与特困户结帮扶对子,在具体生活中体现党的关怀和温暖,并带头实施帮助。社区居民老程,夫妻双双下岗,其妻子又身患重病,家庭生活特别困难。林丹就与程家结成帮扶对子,想方设法帮老程妻子解决了医药费问题。老程女儿交不起学费,林丹立即联系有助学意愿的单位为其提供资助。后来老程女儿考上大学,林丹得知那天刚好领到一笔劳模奖金,马上送给老程女儿当学费,又积极帮忙联系新的助学单位。林丹还把每月10日定为“居民恳谈日”,邀请相关职能部门有关同志参与,共同倾听居民诉求,能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暂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尽快研究对策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详细向居民说明原因,争取理解。
“居民恳谈日”从2014年底设立至今,共收集整理群众诉求3000余条,当场解决率达96%,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得以圆满解决的百余件。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建设新型城市社区,2001年,军门居委会调整扩建成军门社区,居民一下增加近三千户。经过选举,林丹当选社区党委书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林丹在自己率先做到“串千家门、知千家忧、解千家难”基础上,要求全体党员也这样做。为了更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林丹推行“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即强化社区党组织一个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党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三支队伍;建立社区党建责任、居民参与、民主管理、基本保障、服务群众五项机制,用以从制度层面上解决社区党组织“为谁办事”“如何办成事”的问题。这一模式实施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国家民政部等多个部委的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军门社区调研,全面听取汇报后,对社区工作提出殷殷嘱托——“社区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天天同居民群众打交道,要多想想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真正使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此后,林丹带领社区党员和工作人员牢记嘱托认真落实,将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贯穿到社区治理、发展全过程中,全力推进社区景观美化、智慧平台建设、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等一系列工作,将原来400多平方米的居家养老照料服务站改造升级为2000多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4小时全天候为社区老人服务;结合社区居民中双职工孩子放学无处去的难题,建起福州市首家社区公办少儿托管服务中心,开设围棋、书法、珠心算等兴趣班,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搭建起一个智慧平台,通过手机APP,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用手机解决生活中许多大小事情……
在林丹带领下,经过几年努力,社区面貌焕然一新,被评为全国先进社区,林丹这个军门社区掌门人的名字不仅社区居民如家人般那样熟悉,在福州也广为人知。
一次福州东街派出所接到一位市民报警,说一位80多岁的老人好像迷路了,在繁华路段乱转悠,街上车水马龙很危险,问他住在哪里他也说不清。派出所立即出警,很快找到老人,但无论怎么询问他都絮絮叨叨始终提供不出清晰信息。一筹莫展之际,大家听到老人嘴里说出“林”和“丹”两个字,几个民警突然反应过来,老人念叨的可能是军门社区的林丹,他可能是军门社区的居民,于是馬上联系林丹,一核实老人果然是军门社区居民,随后被安全送回了家。
时光荏苒,转眼林丹在社区这个中国最基层单位已工作50个年头,50年来,她立足平凡岗位、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精神和辛勤付出,得到广大居民和各级组织的认可,军门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等上百项荣誉称号,林丹则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一系列光荣称号,被授予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还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大、十八大、二十大代表,赢得了“小巷总理”的美誉。
如今,已年过七旬的林丹依然在社区忙碌着,不久前她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大家需要我,我将一如既往地用心用情做好社区工作,全心全意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
林丹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