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出版的价值与意义

2023-03-28 03:26丁云陶园琦
现代苏州 2023年5期
关键词:全书典籍苏州

文 丁云 陶园琦

回望江南,我们需要发掘这条文脉『丰沛的河流』滋养我们 罗时进谈《苏州全书》

2022年度首批出版图书共9种15册;工程计划用20年时间,对苏州地方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系统整理,这是苏州第一次大规模、整体性、系统性的历史文献整理编校工作。

盛世修典,新宇弘文。2022年7月2日,《苏州全书》编纂出版工程正式启动,编纂出版《苏州全书》系列图书不少于1000册。《(嘉靖)吴江县志》《温热朗照》《江村经济》(中英文版)《莫厘风》等4种5册交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经典释文》《吴郡志》《(宝祐)重修琴川志》《桐桥倚棹录》《范文正公集》等5种10册交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一期计划出版500册,总文字量达两亿字以上,至2031年完成。

《苏州全书》编纂出版委员会副主任罗时进为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吴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江苏省江南文脉研究工程学术专家。主要研究唐宋元明清诗文、古典文献学、地域与家族文学、文学社会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诗史典型事件的文献考辑与研究》,以及其他多项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项目。主要著作有《唐诗演进论》《丁卯集笺证》《地域·家族·文学:清代江南诗文研究》《文学社会学:明清诗文研究的问题与视角》《湖畔仰浪集》等。

在接受《现代苏州》专访时,罗时进教授对相关问题做了详尽、深入的说明。

苏州之所以称为文献之邦,固然因为我们收藏了众多文献,而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先贤曾经进行知识生产和学术创造,形成了很多典籍。

《现代苏州》:关于苏州的地方文献和收藏典籍,您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罗时进:苏州是一个文献之邦。从历史上来看,明清时代苏州的刻书家、藏书家很多,成为全国的书籍出版传播中心,既是书籍庋藏集中地,也是出版重镇。而且苏州出版的书质量好,受各阶层欢迎程度高,对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具有重要作用。当时有名的书坊很多,如席氏扫叶山房、张氏借月山房、黄丕烈的士礼居、顾广圻的思适斋,还有顾氏秀野草堂等,所刻之书闻名遐迩,他们与江南其他刻书家使得大批宋元版本得以传世,孤本、秘笈广泛流布。时人评价苏州的刻书为“不胫而半天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功不可没。

苏州的藏书史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学者们对苏州藏书评价非常高。苏州博雅之士很多,好书之人遍布整个士绅阶层和市民阶层。要将苏州的藏书家、藏书楼一一历数,实在不易,府城内和下辖区域都有很多藏书楼,吴县、吴江、昆山、太仓,皆有藏书楼见于史册,而以常熟最多。众所周知的有毛氏的汲古阁、赵氏的脉望馆、钱谦益的绛云楼、冯氏(冯班)的空居阁、钱曾的也是园、张金吾的爱日精庐、久负盛名的铁琴铜剑楼以及席家的琴川书屋、陈家的稽瑞楼、顾家的小石山房、翁氏家族(翁心存)的知止斋,还有广为人知的缃素楼。

地方志中以往没有“藏书家”这一门类,但自清代常熟的地方志开始专立“藏书家”一类。这件事情在中国文化史上十分重要,它意味着以常熟为代表的一批藏书楼不但数量多且名声远扬。清代时,许多地方常常视常熟地区藏书家所藏版本为珍品,藏书者称常熟某家收藏、某人题识为骄傲,贩书者设法增加“海虞”“琴川”这些“常熟符号”以增价。由此可见苏州地区的藏书风气之盛,影响之大。

苏州著名的寺庙、园林都会建一座藏书楼,如网师园、寒山寺、西园寺等。西园寺的藏经阁,内部藏书之丰富超出我们想象,并且有一些稀珍版本。园林和寺院的藏书,与私家藏书起到了一种相辅相成的作用。

苏州历来具有浓厚的“书卷气”,是一种“图书型”社会。明代常熟的何大成有诗句“抄书与游山,此乐可忘死”,能够代表苏州文人阶层对书的爱好。苏州人不但好藏书、善刻书,还喜“抄书”。古人因得书不易,便“抄书”。苏州著名的文献学家、著作家、藏书家吴翌凤见到好书就手抄,《江苏艺文志》中保存了许多他个人著作及抄录著作,对于苏州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典籍积累贡献非常大。现今苏州典籍收藏相当丰富,其中有许多海内珍本,应该感谢先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刻书、藏书、抄书是书籍存储和传播链上的环节,刻书在某种程度上涉及图书的生产,但它并不是本质意义上的知识生产和学术创造。知识生产和学术创造需要借助文人的学养、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知识书写并保存下来,知识生产的更高层次是学术创造。苏州藏书家中有很多学者参与学术创造,但并非所有藏书家都是学者,明清苏州的学者极多,形成了苏州的“文化气象”和“学术格局”。

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说,人口转移就代表着文化的转移,中国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转移,特别是靖康之变,是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也实现了最大规模的文化转移。这使得江南地区尤其是苏杭一带,逐渐变成了中国文化的高原。到明清时,江南文人非常活跃,如果以科举作为人才的擢选标准来看的话,江南科举甲天下,苏州又尤其盛产“状元”。众多文人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生产和学术创造成果,值得珍视。

由于历史因素、自然灾害等原因,图书典籍不免损耗,但苏州文人的著述,得以传世的仍然可观。以《江苏艺文志》为参考,苏州的书籍存量非常突出,所收录的苏州历代人物著作32000多种,占了江苏省的三分之一;正在编纂的《江苏文库》中录有7853种,其中苏州的书目有3421种。历代苏州文事之盛,创作之富,由此足以证明。

传统文化是很大的概念,但典籍是传统文化很重要的标志,通过典籍可以发掘历史史实、文化创造、先贤遗存,并可借古鉴今、守正创新。

《现代苏州》:大量的地方文献和收藏典籍应该怎样使用,对今天的工作、生活有什么意义?

罗时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传统文化研究,把传统文化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义之一。传统文化是很大的概念,但典籍是传统文化很重要的标志,通过它可以发掘历史史实、文化创造、先贤遗存,并可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借鉴,使我们能够返本寻源,守正创新。

近年来,社会普遍重视江南文化、江南文脉研究,而苏州典籍,属于江南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我们进行《苏州全书》的编纂工作,就是回望江南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回望产生江南文化历史成果的这些人物当年是怎样生活、思考、著述的。我们不但要将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精神进一步弘扬,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宏音再度振响,同时要将历史长河中逐渐消失的影像复现出来。

江南文脉不是抽象的线条,而是一个个立体的人物、一本本存世的著作、一件件传世的事件形成的“丰沛的河流”。这条河不是静止的河面,更不是深潭枯水,而是历史文化传承至今的静水深流,它依然有很强的保鲜度,有很强的活力。我们所做的是将平面化的内容立体化,将模糊的符号标志化,将残缺的记忆完整化。从技术性上来说,古籍中有残本,有很多不同版本,借助学者们广博的知识储备、研究手段,可以将残本漫漶的内容补全、完善,这样就能获得新的文化价值。我们知道,即使残损的古籍或残缺的石碑,其中都有重要的文化信息和学术内涵,做好这项工作十分有意义。

历史的构成本质上就是人和人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见之于文字、见之于典籍。著述中有古人的经历的社会事件和日常生活。我们需要借助一些媒介看见他们的经历,而古籍可以帮助我们回到历史现场,通过“汲古”看到历史人物成长、成才的过程,尤其是思想、观点产生的过程。我们希望发掘出文脉这条长河的活力因子,让这条河流动起来,用丰沛的流量滋润我们。

对古人、古籍,不能一味从上向下看,如果换一种方法从下向上看,会有许多收获。其实古代苏州的普及性文学教育、知识教育非常广泛深入。明清时期苏州有一种船叫罛船,船的体量较大,船民都不上岸。陆地上的孩子通过私塾、村塾接受底层文化教育,明苏州“十室之聚,必有乡塾”,罛船上则是四条船连在一起,请一个私塾老师,一年中每条船招待老师三个月。教材一般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甚至要学《毛诗》。等到渔民子弟可以读《毛诗》的时候,便开始正式从事渔业劳动,这种教学方式就是“船学”。这类记载,未必见于经典文献,倒是见载于民间文献中。

苏州有很多集成性的文学总集,府、县级的都有,甚至乡村也有,比如周庄的《贞丰诗萃》、木渎的《木渎诗存》、常熟支溪镇(今支塘镇)的《支溪诗录》。这类书是苏州的底层文献,非常宝贵,我们要把江南文脉看作一个整体,从苏州著名文人到底层文人,他们是如何进行物质生活、精神活动的,都应考察。上述这些地方文献“上不入《四库》(《四库全书》),下不进《别裁》(《清诗别裁集》)”,但是我们可以自己编纂。我们要重视经典著作,也要重视特色文化。

在侨寓苏州的人士中,也有很多与苏州有关的著述,他们对苏州文化所做的贡献,有的已经入史,有的尚未引起重视。他们的文化活动对于江南文脉的意义和作用,需要我们关注。苏州地理通江达海,苏州人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宽容开放、海纳百川。苏州人有宽柔雅致的一面,也有刚毅坚韧的一面,这两方面既有本土性,也有融合性。很多侨寓者对苏州有很深的情感,他们又在一定程度上带给苏州不同的文化因素,因此对侨寓苏州文人及其著作,应纳入我们的视野。

《现代苏州》:现在国内各省市此类地方文献编纂是什么情况?

罗时进:现在各省各地都在编纂此类书籍,如山东、山西、湖南、湖北、岭南等地都已开展了这项工作,江苏省也在多年前就启动了《江苏文库》的编纂,省内泰州、扬州等地也都有所成就。苏州各区市也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文献整理工作,但因各种原因,苏州市一直没有进行全面性的、规模化的、系统性的文献整理和出版,这和苏州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相匹配,和苏州的城市形象不相匹配,和当今时代发展要求不相匹配,这是一项“时不我待”的工作。

我们以苏州这样一个文化城市的优势,集中文化资源、智力资源,不但借助苏州学者的力量,同时借助省内外的力量,完全可以后来居上,做出更好的精品。以目前对《苏州全书》的规划来看,它足可期待。有苏州市委、市政府的强有力的领导,有苏州高校和文化部门的支持,我们对这项工作的开展充满信心,它能够成为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文化盛事。

我们希望能够后来居上,成为同类著作当中堪称精良、具有影响、形成标志的著作,得到学界的充分认可。在这项工作上,苏州虽然没有为人之先,但不甘居后,一定会好好下一番水磨功夫,把它打磨成精品。

《苏州全书》编纂出版工程遵循“统筹规划、聚焦苏州、古今贯通、质量为先”原则,围绕“书目、古籍、近现代书籍、研究类著作”四个部分展开。

《现代苏州》: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梳理文献典籍?选取标准是怎么确立的?

罗时进:《苏州全书》编纂出版工程遵循“统筹规划、聚焦苏州、古今贯通、质量为先”原则,围绕“书目、古籍、近现代书籍、研究类著作”四个部分展开。即从编目选目着手,在全面梳理历代典籍文献及已有版本状况的基础上,分年度、分部类有序组织实施。收录地域范围为苏州现有政区范围,着重收录历代苏州籍学人的代表性著作,尤其是在中华文化形态中具有代表性、对国内外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苏州籍学人文化学术成果,同时适当收录流寓或定居于苏州的人物著述。所收文献以传统文献为重点,不仅有通行的民国、清代以前历代典籍文献,还涵盖部分新中国成立之后已故名人的著述,以及以苏州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比如文学界的叶圣陶、史学界的顾颉刚、社会学界的费孝通等的作品都代表了苏州的文化成果。《苏州全书》编纂,既考虑时间范围,也考虑学科范畴。总之,兼及“古代”与“现代”、“苏州人写”与“写苏州”,以充分展示苏州历史文化全貌,述古开新、以昔鉴今。

从浩瀚的典籍海洋中去撷取一部分,怎样遴选?我们选择的标准主要是“在中华文明史上地位如何?”“对总结历史有什么作用?”“在以古鉴今上有何价值?”“是否体现了苏州特色?”“对丰富今人的精神生活有何意义?”等。这是落实中央重视古籍工作意见的举措,既有学术价值考量,也有社会意义考量;要为学者、学术服务,也要对社会大众有益。

文利天下、帙享千年。保护与利用两者要结合起来,有些书通过复制、影印实现保护和利用;还有很多书要通过校勘、整理适应当代社会需要和学术发展需要。后者是精选典籍、深度加工,以提高附加值。《苏州全书》不仅是将珍本、善本选汇一体,让典籍走出书库,方便人们阅读;也要投入学术劳动和智慧。另外,我们还拟从问题意识出发,做新的总结性、研究性工作。编委会特设研究组,由专业研究组对苏州文化进行有重点、有特色、有质量的研究,以产生新的典籍,形成新的苏州文化研究成果。这是未来贯彻苏州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建设的要求,体现当代苏州学者的水平和能力,体现文化主动性,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这也是《苏州全书》的编纂出版目的之一,将成为这一工程的一个特色。

《苏州全书》编委会向全社会征集研究项目,启事发布以后,社会各方积极响应,苏州各大高校和文化部门申报了一批研究项目。经过评审,《苏州碑刻集》《苏州历史地理研究》纳入了立项范围。碑刻是历史文化遗存,需要专家组学者们对其真伪、历史价值、文化含量、地点、年代、形制、内容等方面,做十分精湛的研究和调查。《苏州历史地理研究》涉及行政地理、经济地理、文化地理、人口地理等,相当重要。如果说苏州的碑刻研究是对苏州文明史追溯、文化史记载的话,那么苏州历史地理研究就是“苏州之所以为苏州”的追问了。

其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说苏州的水利史。苏州傍水而生,有太湖、长江、运河三大水源,苏州因水而活、因水而兴,因此苏州水利史这种大问题不能囿于过去的研究,要用新的时代眼光,充分利用更丰富的现存文献史料来研究。关于研究系列,如何设定课题,编委会将进行讨论、统筹。

2022年度首批出版的“九种十五册”书目中,《经典释文》是非常著名的经学著作,与语言文化也有密切关系;《范文正公集》则是苏州精神的标志,编委会决定将其放在第一批出版。还有范成大的《吴郡志》,《(宝祐)重修琴川志》,《桐桥倚棹录》,《(嘉靖)吴江县志》,医学著作《温热朗照》,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中英文版),《莫厘风》,分别涉及经学、社会学、地理学、医学、报刊史等学科,有一定的代表性。

顺应时代,符合社会要求,将中央精神、时代要求、历史使命、社会责任、大众需求五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苏州全书》真正的价值。

《现代苏州》:《苏州全书》会考虑数字化利用和社会各界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吗?

罗时进:所有的书籍最后都会进行数字化处理,在最初的计划中已经考虑到活化利用。

现在准备统筹利用海内外的纸质和数字版本资源。目前我们获取文本的途径主要是本市的各个图书馆,同时和很多地方、不同层级的图书馆都建立了关系。我们希望使用的每本书都是最精良、最可靠的版本,因而版本来源也会包括海外。比如日本现存一些善本,虽然运作过程较为复杂,但是我们将努力去做。

数字化,是必须、必然要进行的工作。它不但有利保存文献,更方便利用文献。另外,如碑刻的图影、照片不能完全在纸质文本中呈现的话,利用数字化手段可以弥补。另外,数字化作为方法,对于学者的远程利用,也有极大方便。数字化,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学术问题,也是文化观念问题,我们会从这个高度去理解和实施。中央关于推进古籍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对古籍要“活化”,数字化无疑是“活化”的手段之一。能不能实现完善的检索能力,很不容易,我个人很期待。这也是个理想状态,是我们追求的,也是社会期待的,需要长期的、强大的技术支持。我们不是为了编书而编书,是要顺应时代,符合社会要求,将中央精神、时代要求、历史使命、社会责任、大众需求五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它真正的价值。

关于大众需求问题,我们认为《苏州全书》应见证历史,彰显学术,也要让它进入寻常百姓家。在选目中我们也要兼顾这一点,除了学术专精的内容外,还会站在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以及各社会层次的需要的角度,将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认可的、具有普及性的内容选进去,尽量在满足学术研究需求的基础上,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许多传世的笔记小说,既有学术的经典意义,又有古代苏州生活场景;民国时期的一些名人创作,也有思想、有意味、有情趣,在选目上力求平衡兼顾,让大众能够从《苏州全书》中有获得感和启示性。

我们这一批人承担或参与这项伟大工程,是一种幸运。不求青史留名,但求做出有质量、有用、有文化根基的东西,把它做成一个有精神意义、有文化价值、有利社会的事业。

印制也直接关系到出版质量。我们与古吴轩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建立了紧密联系关系,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苏州全书》的出版工作交给两家出版社完成。苏州的出版业,在明清时代非常兴盛,情景至今令人向往。好的出版业,一定要出好书,出有影响的书。我相信,未来20年里,随着每年《苏州全书》的有计划出版、印制,对出版社培养一批优秀的编审人员、技术人员,对苏州出版事业的影响提升,都会有促进作用。

《苏州全书》的编纂出版,日后会成为苏州文化史的一部分。

《现代苏州》:关于《苏州全书》,是否有相关的指导性的《阅读指南》《使用手册》之类的?你们有工作《纪事》吗?

罗时进: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刚刚进入过程,目前还没有《阅读指南》《指导手册》之类的文本。你们的期待,也许正反映了社会的需要,今后将会考虑。

在编审过程中,现在办公室有专人每天做《苏州全书》的纪事和工作日记。其实古人在编纂的过程中也都留有这方面的纪事,比如《四库全书》在编纂中就留下很多纪实性事迹。从工作程序上来说我们也需要纪事。这项工作是苏州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自然需要用适当形式记载。

工作纪事实际上都有史学价值。在20多年后,把这些纪事作品汇集起来,可以看到我们的工作过程、推进步骤、社会反响等,日后会成为苏州文化史的一部分。历史,是人的行为,包括过程与结果。你们的采访,所提出的问题,是苏州新闻界的关注,也体现出社会的关注,也将成为《纪事》的一页。

当然,古籍工作是青灯黄卷下孜孜矻矻、持久努力的事业。现在的问题是大幕已经开启,如何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一步步向前推进。对我个人来说,对所有参与的学者来说,心有远方,路在脚下,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猜你喜欢
全书典籍苏州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图片资料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西湖》一部婉约而豪放的西湖全书
新发现的线装本《张天师发病书》《发病全书》整理研究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