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名高校图书馆虚假信息治理实践与启示*

2023-03-28 03:47王晨阳陈登航张宇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素养

王晨阳 陈登航 张宇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合肥 230051;2.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合肥 230026;3.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及国际事务学系,香港 999077)

虚假信息泛滥是当下网络社会的突出弊病。相较于2019年,2020年社交媒体上与虚假在线新闻有关的分享、点赞的互动量就提高了2倍[1]。奈特基金会(Knight Foundation)2018年的一项调查发现,美国人认为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消息有2/3是虚假信息[2]。虚假信息泛滥对公众理解现实世界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调查,64%的受访者称虚假新闻对社会事件的基本事实造成相当大的混淆[3]。更值得忧虑的是,虚假信息已成为社会舆论撕裂、暴力极端主义、种族主义、气候变化阴谋论信念的重要诱因[4-5]。正因如此,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将虚假信息的快速传播列为首要全球性风险[6],并将误导性健康信息列为亟需全球关注的数字安全议题[7],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则将“信息疫情”作为优先研究的议题[8]。

面对肆虐的虚假信息,亟需图书馆界发挥自身价值,参与虚假信息治理。《国际图联趋势报告2017年新进展》(IFLA Trend Report 2017 Update)将应对虚假信息列为图书馆未来发展三大关键议题之一[9]。在随后发布的2018年和2021年更新版《国际图联趋势报告》中,国际图联呼吁图书馆界参与虚假信息治理。强化公共媒体服务以及为所有年龄段的人开展广泛、全面、持续的信息素养教育工作,是应对虚假信息的根本举措,也是图书馆界使命所在[10]。国际图联将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列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号召世界各地图书馆协会参与其中[11]。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成立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工作组,以期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和未来[1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高校图书馆虚假信息治理实践方面,宋钧玉等研究了国内外13所一流高校图书馆参与虚假新闻治理的概况[13],赵雪对比研究了中美两国一流高校的图书馆虚假新闻治理实践[14],也有学者梳理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应对“信息疫情”的措施[15-16]。研究发现,高校图书馆参与虚假新闻治理的主要途径包括建设新闻资源、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以及提供虚假新闻鉴别方法。Antunes等[17]调研发现,国外许多高校图书馆均有打击虚假新闻的举措和项目。Lim[18]对国外21家学术图书馆虚假信息识别指南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相关指南均明确指出了虚假新闻的虚假性和误导意图两个要素,却忽略了偏见和心理因素。图书馆应将标题党、去中心化的内容、遗漏的信息、偏见等子元素纳入虚假新闻的定义中,以进一步明确虚假新闻的定义和不同维度。新冠疫情期间,全球学术图书馆纷纷通过网站、社交媒体平台、流媒体视频、电子邮件等手段为用户提供远程服务[19],如美国医学健康类学术图书馆通过远程服务的形式,为公众提供新冠肺炎治疗方案、安全防护措施、疫情流行率等信息,解答公众有关新冠疫苗接种的疑问[20]。学术图书馆一直是社交媒体核查和提供可靠信息的先锋[21]。Martinez-Cardama等[22]研究发现,新冠疫情期间,西班牙56所高校图书馆的Twitter能够帮助公众及时了解疫情最新动态。我国36所“双一流”A类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通过积极提供远程服务,为治理“信息疫情”进行了有益尝试[23]。

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参与虚假信息治理以及嵌入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24],可以提高师生信息评估能力[17],破除信息茧房效应[25]。Revez等[26]指出,现有研究主要侧重学术图书馆的虚假新闻治理实践,且主要集中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我国42所“双一流”高校的图书馆均开展了信息素养教育,但与虚假信息治理相关性较弱[27]。Grombly等[28]指出,高校图书馆将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相分离的做法亟待纠正,因为学生可能在获得学术信息素养的同时,仍然会被社交媒体中的虚假信息所迷惑。为此,国外一些高校图书馆正在开展数字素养教育,以全方位提升师生数字化生存能力[29]。

本文旨在通过对34所世界知名大学图书馆虚假信息治理实践进行调研,明确其治理措施和特点,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虚假信息治理提供参考。为全面了解世界知名高校图书馆虚假信息治理情况,笔者以最新版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HE)、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和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4个排行榜中排名前100的高校图书馆为调研对象,于2022年7月逐一访问榜单中各高校图书馆网页,发现共有34所高校图书馆开展了虚假信息治理。其中,美国高校22所,澳大利亚、荷兰高校各3所,英国高校2所,德国、中国、加拿大、新加坡高校各1所。

2 世界知名高校图书馆虚假信息治理实践

通过梳理发现,世界知名高校图书馆主要从资源层面、方法层面和教育层面开展虚假信息治理。

2.1 积极提供虚假信息治理资源导航

2.1.1 明确虚假信息的定义及分类

广义的虚假信息是一个具有诸多表现形式的宏观概念,包括虚假新闻(fake news)、虚假信息(misinformation)、误导信息(disinformation)、谣言(rumor)、骗局(hoaxes)、阴谋论(conspiracy theory)、标题党(clickbait)、伪科学(junk science)、偏离事实的讽刺作品(satire)等,这些概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在实践中常被笼统地混用[30-31],常使公众产生困惑,不利于开展虚假信息治理[18]。因此,各高校图书馆均明确给出了虚假信息的定义及分类。图书馆界普遍认为广义的虚假信息主要包括虚假新闻、虚假信息、误导信息、标题党等。其中,虚假信息指与事实不符或误导性的信息,传播动机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误导信息指故意散播的旨在进行误导的信息;标题党是指故意通过夸张的标题来吸引公众关注,内容很有可能是偏颇、失实乃至故意误导的。

2.1.2 列举虚假信息来源

相关高校图书馆在其网站列出虚假信息来源,以帮助用户快速识别出虚假信息。概括而言,列举的虚假信息来源主要有4类:①典型虚假新闻网站,如麦吉尔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列举的“www.abcnews.com.co”,该网站高度仿冒美国广播公司(ABC)的官网;②专业学者编写的虚假信息来源指南,如梅里马克学院Melissa Zimdars教授编写的《错误、误导、标题党和讽刺性“新闻”来源》(False,Misleading,Clickbaity,and Satirical“News”Sources),该手册列举了100余个虚假信息网站,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格罗宁根大学、阿德莱德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所引用;③事实核查机构和网络百科发布的虚假信息来源手册,如事实核查机构Snopes、FactCheck.org以及维基百科发布的虚假新闻网站列表,列举了数十至百余个虚假信息来源,被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格罗宁根大学、阿德莱德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所引用;④专业新闻机构编写的虚假信息来源列表,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引用了《每日点报》(Daily Dot)所列举的Facebook上需要警惕的175个虚假新闻网站。此外,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特别设立了新冠疫情相关虚假信息来源专栏,该专栏保持高频动态更新,仅2022年就更新了162条信息[32]。

2.1.3 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

哈佛大学图书馆认为“使用图书馆数据库几乎是找到可靠信息的万无一失的方法”[33];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图书馆指出,“尽管图书馆数据库中的某些内容并不能使其百分之百可靠,但找到可靠来源的概率要比仅仅依靠未经评估的互联网资源大得多”[34]。各高校图书馆均积极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供用户查阅,以避免用户被虚假信息所欺骗,这些可靠信息来源主要包括3类:①商业数据库,如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大学、格罗宁根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提供了Nexis Uni、Factiva、CQ Press Library、ProQuest等数据库的访问权限,这些数据库包含新闻、商业信息和法律条文,方便用户查阅和使用可靠的信息;②政府机构或公共部门开发的数据库,如阿德莱德大学图书馆提供了Trove数据库访问权限,该数据库由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开发,汇集了澳大利亚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和其他研究机构的书籍、论文、报纸、地图、音乐等资源;③传统大众媒体访问入口,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格罗宁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提供了《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南华早报》和路透社等传统大众媒体的访问入口。

2.2 提供可行的虚假信息甄别指南和工具

2.2.1 提供虚假信息甄别指南和测试方法

国际图联发布的《如何分辨虚假新闻》(How toSpot Fake News)图示指南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匹兹堡大学、亚利桑那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阿德莱德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均采用该指南指导公众辨别虚假新闻。该指南将分辨虚假新闻分为8个步骤:①考虑新闻来源;②读“全”新闻内容;③查询作者信息;④检查有无论据;⑤核实日期;⑥判断是否为玩笑;⑦核实自己对此新闻有无偏见;⑧请教专家。

匹兹堡大学图书馆发布了《发现不良科学的粗略指南》(A Rough Guide to Spotting Bad Science),以帮助用户区分科学和伪科学。该指南共包括12条建议:①警惕耸人听闻的标题;②提防科学研究结果被曲解;③留心利益冲突;④谨防混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⑤注意研究中未被支持的假设;⑥留意样本量;⑦警惕使用非代表性样本;⑧检查是否设置了对照组;⑨检查是否使用双盲测试;⑩警惕研究者选择性报告数据;⑪检查结果是否可复制;⑫检查研究是否经过了同行评议。

在提供图示指南的基础上,许多高校图书馆还提供了信息真实性测试方法,以问题列表的形式供用户循迹判断信息来源可靠性和信息真实性,主要包括CRAAP测试、SMART测试和IMVAIN测试。

CRAAP测试由加州州立大学奇科分校Sarah Blakeslee等开发,主要包括5个步骤:①核实信息的及时性(currency);②核实信息的相关性(relevance);③核实信息来源(authority);④核实内容的可靠性(accuracy);⑤核实信息发布的目的(purpose)。芝加哥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密西西比州立大学、乌特勒支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均提供CRAAP测试,以帮助用户辨别虚假信息。

SM A RT测试旨在引导用户通过多渠道交叉对比核对信息真实性,分为5个步骤:①核对文章范围(scope),检查文章是否具有足够的深度和细节;②思考信息发布者的动机(motivation);③核对信息的权威性(authority)和准确性(accuracy);④核对信息的相关性(relevancy)和可靠性(reliable);⑤核对信息的及时性(timely)。芝加哥大学图书馆推荐用户使用该测试核对信息来源。

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提供了IMVAIN测试,用于评估新闻文章来源。该测试主要通过指导用户核查信息的独立性、多源性、可验证权威性、公告性、署名来源等内容,引导用户更加关注信息的证据链。

2.2.2 提供应对虚假信息的总体原则和建议

密歇根大学图书馆建议用户广泛阅读不同来源的信息,以更全面地看待某一事件。该馆也建议用户留意新闻的观点是否有论据支撑[35]。康奈尔大学图书馆鼓励用户通过保持好奇心和反思、核查新闻来源以及寻找深度报道等方式成为积极的媒体使用者[36]。阿德莱德大学图书馆建议用户积极调查新闻报道以识别虚假新闻,使用可靠的新闻来源并谨慎分享未经核实的新闻,认清自身偏见并加以弥补[37]。

2.2.3 列举事实核查机构并提供访问入口

事实核查是应对虚假信息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图书馆列举的事实核查机构主要有FactCheck.org、Snopes、Politifact、Media Bias/Fact Checking、Open Secrets、AllSides和Fact Checker等。此外,阿德莱德大学图书馆列举了健康类虚假信息核查网站Health News Review。杜克大学图书馆则将视线转移到美国之外,列举了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数十个事实核查机构,如Crosscheck France、Pagella Politica、Maldito bulo等。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列举了由香港浸会大学传媒学院独立运作的HKBU Factcheck Service。

2.2.4 提供虚假信息识别工具

面对海量虚假信息,人工辨别难以为继,亟需技术手段辅助。各高校图书馆推荐的虚假信息识别工具包括浏览器插件、图片类虚假信息识别工具、视频类虚假信息识别工具、社交媒体信息溯源工具和网站溯源查询工具(见表1)。哈佛大学图书馆还特别提供了虚假信息识别工具扩展列表,供用户找寻合适的识别工具。

表1 世界知名高校图书馆列举的虚假信息识别工具概况

2.3 多措并举开展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运动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而信息素养概念则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两个概念的核心含义均指向检索、筛选、评估、组织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定义,媒介与信息素养(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是一套相互关联的能力,能够帮助人们在新的信息、数字和通信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减少伤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指出,应对虚假信息和错误信息需要结合媒介与信息素养[38]。国际图联认为,媒介与信息素养涉及口头、印刷和数字等所有类型的信息资源,它赋予个人关于媒体和信息系统的功能以及发挥这些功能的条件的知识,使之具有评估信息的能力,进而缩小信息鸿沟,提升社会包容度,也将帮助机构和组织更好地应对技术、经济和社会挑战[39]。世界知名高校图书馆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

2.3.1 汇聚全校资源,开设媒介与信息素养课程

世界知名高校强大的学术资源是开设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富矿。康奈尔大学图书馆通过与学校多个院系和研究中心合作,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提升全校师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36]。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图书馆挖掘全校教师资源开发Credo信息素养教程,为师生提供信息资源评估、媒介偏见恒量和虚假信息识别教育[34]。深度伪造易引发社会失范、舆论混乱和信任危机,是虚假信息治理面临的严峻课题。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与该校高级虚拟中心(MIT Center for Advanced Virtuality)合作开设了《深度伪造时代的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 in the Age of Deepfakes)课程,引导师生深刻理解深度伪造对信息生态的破坏性作用,以及视听分析技术、数字取证、平台管理和法律规制等在打击深度伪造方面的作用。

2.3.2 推荐媒介与信息素养书籍

康奈尔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格罗宁根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聚焦虚假新闻识别和媒介素养教育,推荐了《虚假新闻:理解数字时代的媒体和虚假信息》(Fake News:Understanding Media and Misinformation in the Digital Age)和《自动化新闻:算法如何改写媒体》(Automating the News:How Algorithms Are Rewriting the Media)等专业书籍。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聚焦社交媒体时代的误导信息及其甄别技术,推荐了《社交媒体中的误导信息、虚假信息和虚假新闻:新兴研究的挑战与机遇》(Disinformation,Misinformation,and Fake News in Social Media:Emerging Researc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和《甄别社交媒体中的虚假新闻》(Detecting Fake News on Social Media)等书籍。华盛顿大学图书馆将推荐的书籍分为虚假信息来源、理解新闻、信息工具三类,推荐了《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Blur:How to Know What’s True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Overload)等书籍。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则专门针对青少年群体,推荐了更易于青少年群体阅读和理解的《面向年轻人的美国土著民族历史》(A History of Native American Peoples for Young People)等书籍。

2.3.3 帮助公众发觉和克服媒体偏见

偏见会影响人们看待信息的方式,强化信息茧房效应,因此发觉并克服偏见对公众甄别虚假信息至关重要。调研发现,高校图书馆帮助公众发觉和克服媒体偏见的措施主要包括4类。①明确偏见定义及类型。康奈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等高校的图书馆将偏见分为显性偏见和隐性偏见。②呼吁公众警惕算法偏见。密歇根大学图书馆指出,搜索引擎及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推荐会导致过滤气泡和信息茧房。③提供偏见测试。哈佛大学图书馆提供了内隐联想测验(IAT),用户可通过测试衡量自身的性偏见程度。④提供媒体偏见查询工具。康奈尔大学、密歇根大学、南加州大学、波士顿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提供了Fair.org、AllSides Bias Ratings等媒体偏见查询工具。

2.3.4 推荐媒介与信息素养视频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聚焦媒介素养教育,推荐了《如何选择你的新闻》(How to Choose Your News)、《错误新闻是如何传播的》(How False News Spreads)、《如何分辨虚假新闻》(How to Spot Fake News)等视频,引导公众克服信息焦虑并积极开展事实核查。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图书馆提供了Jay Smooth制作的《媒介素养速成》(Crash Course Media Literacy)课程,为用户传授媒介素养和虚假新闻甄别技巧。新加坡国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伯明翰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聚焦于深度伪造视频,向用户推荐《10种识别网络假视频的方法》(10 Ways to Spot Fake Videos and Falsehoods on the Internet)、《虚假视频的物理特性》(Physics of Fake Videos)等视频。柏林洪堡大学图书馆重点关注技术导致的确认偏见,推荐用户观看《过滤气泡:新型个性化网络如何改变我们的阅读和思考》(Filter Bubble:How the New Personalized WebIs Changing What We Read and How We Think)一书作者Eli Pariser的TED演讲视频,呼吁用户警惕算法推荐导致的过滤气泡和确认偏见。

2.3.5 提供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游戏

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游戏是寓教于乐的良好载体。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推荐了Bad News、Troll Factory、Which Face Is Real、Post Facto、Fake it to Make it、iReporter、Factitious等多款数字素养游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用户的信息素养。其中,Bad News通过让玩家模拟体验部署社交机器人(Social Bots)、发布伪造视频以及煽动阴谋论等一系列新闻操纵手段,唤起玩家警惕新闻和舆论操纵的意识。iReporter由BBC开发,用户可以在其中模拟报道突发新闻并将新闻发布到虚构的“BBC直播”,系统会对用户提交的新闻进行准确性、影响力和时效性等综合评分,从而引导用户提升新闻鉴赏力。

3 世界知名高校图书馆虚假信息治理实践的启示

世界知名高校图书馆通过资源、服务、教育三位一体的建设,深度参与虚假信息治理,其实践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图书馆借鉴。

3.1 重视虚假信息治理,积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信息素养教育和虚假信息治理是图书馆公共服务的一体两面[40]。国际图联、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等组织多次呼吁高校图书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积极参与虚假信息治理。教育部2015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指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教育和信息服务是其主要职能,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在疫情常态化时期,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在提升全校师生信息素养的同时,逐步覆盖高校所在地,通过向公众传授虚假信息识别技能,培养公众批判性思维,提升全民信息素养,构建抵御虚假信息侵害的信息素养屏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迅速调整图书馆服务形态,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可操性强的虚假信息识别指南和权威信息来源目录,让可靠信源替代虚假信源,用丰富的权威信息填补公众信息鸿沟。

3.2 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构建资源、服务、教育三位一体治理体系

可通过借鉴世界知名高校图书馆虚假信息治理经验,构建资源、服务、教育三位一体的虚假信息治理体系,提升虚假信息治理能力。在资源层面,可借鉴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和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的做法,充分汇聚校内外资源,通过酌情设立虚假信息治理专职馆员,或加强与信息资源管理、新闻传播等专业师资力量的合作,建立专门的虚假信息导航页,并确保导航页的可访问性和动态更新。在服务层面,一方面,要发布实用的虚假信息图示指南,积极提供权威的信息可靠性测试;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例如,可接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腾讯较真查证平台等权威组织和事实核查平台后台,将事实核查和辟谣信息实时在图书馆信息发布渠道更新。在教育层面,应将现有的信息素养教育拓展至数字素养教育,嵌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并重视对媒体偏见、心理因素等层面的教育[18]。此外,图书馆应重视媒介融合建设,运营好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社交媒体渠道,积极适应“四全媒体”时代的数字素养教育要求[19]。

3.3 充分发挥行业组织指导作用,形成虚假信息治理合力

世界知名高校图书馆虚假信息治理也存在同质化、半封闭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鉴于此,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开展虚假信息治理时,应积极发挥图书馆行业协会的指导和协调职能,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等组织可借鉴国际图联、美国图书馆协会、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等行业组织的经验,发布图书馆趋势报告、虚假信息治理指南和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框架,并结合我国体制优势,汇聚行业内外资源,探索建立统一的虚假信息治理资源供各高校图书馆统一使用和运维,形成虚假信息治理合力。

猜你喜欢
大学图书馆素养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大学求学的遗憾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图书馆
去图书馆